資源簡介 歷史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18課 世界主要國家的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1.知道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特點及其由來。2.了解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及其實行情況。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把握不同時期西方國家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學會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術語對其演進進程、意義進行概括。【唯物史觀】認識西方國家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的歷史與特點,了解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利弊得失進行辯證分析。【史料實證】了解西方國家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產生的歷史條件、發展演變,對其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歷史解釋】理解西方國家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制度是一個逐步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理解其制度形成和變化的復雜社會因素。【家國情懷】正確認識西方國家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的演進,增強學生對當今中國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制度的自信心與優越感,加深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教學分析:教學重點: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特點;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教學難點:全面認識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時空坐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任務驅動法、問題化設計、情景創設法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教學設計:1.本課是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1的第六單元《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第2課,包含“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與特點”“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兩個子目的內容。教材主要講述了西方古希臘、西歐封建社會、現代國家不同歷史階段的基層治理概況,以及近代濟貧制度、以社會保險制度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福利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演變歷程,同時簡要介紹了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過程。。2.課教學采取“課前精準預習——課中問題學習——課后練習鞏固”的方法以提高學習實效。課前預習任務是整體通讀教材,著重整理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發展歷史,自主完成史實梳理;另分組收集新中國成立以來社保制度建立及成就的資料,準備在課上宣講交流。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部分材料并設置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分析不同國家建立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基層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原因,探尋國家制度與國情之間的關系。3.教學設計時通過圖片、文字等史料,對教材進行重新處理, 刪繁就簡, 突出重點, 側重利 用時空觀念和的史料實證,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 培養學生形成基于史實的歷史解釋,理解唯物史觀,涵養制度接納、制度自信的家國情懷。教學過程:情景導入:中國大陸的社區建設始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較晚,而西方的社區發展則有較長的歷史,社區在西方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在西方社會治理中的地位如何?對我國的社區建設有哪些啟示?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今天課堂:《世界主要國家的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一、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與特點(一)古希臘時期的基層治理:村社自治1.背景:(1)地形狹小,臨海多山(2)城邦政治:小國寡民,獨立自治。2.概況:(1)基層單位:村社(2)特點:村社自治(3)機構:村社大會(4)參加條件:全體成年男性(5)職責:①是村社最高權力機關;②處理與村社有關的事務:登記公民、抽簽選舉議事會議員問題思考:古希臘城邦的特點?與基層治理有何聯系?(1)特點:小國寡民、城邦政治、公民政治、直接民主、奴隸制民主。(2)聯系:村社是基層政治實體,也是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二)中世紀歐洲的基層治理1.莊園自治:(1)主要基層單位:莊園(2)管理者:莊園主或管家(3)職責:組織生產,征收地租,并主持莊園法庭審判,裁決糾紛。(4)特點:分權與自治2.城市自治:(行會或商會)(1)背景:10—11世紀,西歐城市興起。城市市民階層(主要工商業者)通過談判、武裝斗爭和金錢贖買等方式,從國王或領主那里獲得特許狀,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2)基層組織:行會與商會(3)管理者:行會與商會的上層分子(4)管理職責:把持城市政權;行使城市治理。問題探究: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城市自治產生的特點及影響。材料一 特許狀——城市自治的權力來源在西歐封建社會,城市不是脫離于政治制度之外獨立的異己力量。特許狀的授予是一種法律行為,國王或領主的特許狀不是無償的,大多需要城市以金錢贖買。通過特許狀,城市獲得了小到人身和財產自由、賦稅限制和減免權力,大到城市行政、司法和財政自治權。國王或領主則相應得到城市承擔軍事義務、財政幫助以及宣誓效忠的保證。在這個意義上,特許狀又被稱為“封建權利的轉讓書”。材料二 部分城市獲得了完全的自治權,享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司法和財政權,市民選舉產生的市議會是城市最高權力機關,有權選舉城市管理人員、制定法令,并對城市的經濟和軍事活動進行組織和管理。——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提示:(1)特點:規范手工業者和商人的經營活動 上層分子把持城市政權,行使城市治理的職責。(2)影響:①政治:促使城市與王權結盟,推動王權的強化和民族國家的形成;②經濟: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推動資本主義的產生;打破教會對文化教育的壟斷;③思想:促使大學興起;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創造條件。3.基督教會:(1)表現:①教士宣講教義;②開辦學校;③主持婚喪嫁娶等生活儀式;④興辦慈善機構及醫院。(2)影響:整個西歐社會的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教會控制著他們的精神生活,它是西歐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基督教會在基層治理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4.中世紀歐洲基層治理的實質:基層自治并不是基層居民平等參與,封建主、莊園主或城市上層人士是基層自治的主導者。(三)近代西歐民族國家的基層治理1.自治市鎮:(1)背景:①政治因素:A.近代民族國家產生,中央集權加強,國家把基層治理納入政府管理范圍;B.資本主義制度及政治模式的逐漸建立。②經濟因素:社會經濟的發展,封建莊園逐漸解體,資本主義農業發展。③階級因素:城市新興資產階級打破行會治理模式。④思想因素:啟蒙思想強調民主自由。⑤歷史因素:繼承地方自治的傳統。(2)概況: 閱讀教材,填寫下表:(3)特點:①基層治理納入政府管理范圍(國家出臺以法律法規規范);②自治傳統濃厚;③中央集權影響大。2.社區的形成:材料一 工業革命造成數目龐大的農村人口離開了原先的社會網絡,流入城鎮,形成社會底層的無產階級,陷入貧困、愚昧、臟亂、疾病、失業以及各種墮落、犯罪的生活狀態,已經不是昔日的教會、慈善事業或者濟貧法所能因應。——錢永祥《自由主義如何看見“底層”》材料二 社區服務最早是為了解決西方工業化過程中的貧困問題而產生的。1869年,在索里牧師的倡導下,英國倫敦成立了第一個以濟貧為主要功能的社區服務組織——慈善組織會社。它將倫敦全區劃分為若干區,每區建立一個分支機構和志愿委員會,主持本區的救濟分配工作。繼慈善組織會社活動之后,在英美又興起了睦鄰組織運動。……后來這類組織發展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促進了社區服務的發展。——李容芳《社會保障學》歸納為:(1)原因:①工業革命的發展;②城市人口激增,失業、貧困等社會問題增多;③傳統的社會救濟方式遭遇瓶頸,促使各國不得不探索社會救濟的新方法。(2)措施: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區,每個小區組織志愿者、負責救濟的分配,并協調慈善團體和救濟機構的工作,社區組織開始形成。(3)結果:社區組織開始形成。(四)現代西方國家的基層治理1.二戰后:社區自治的發展(1)原因:①西方各國政府對基層治理的重視與治理方式變革;②民主政治的發展;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事務增多;④聯合國對社區建設的推動。(2)表現:①社區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組織下實行居民自我管理;②提供生活服務、教育、休閑娛樂、福利、衛生保健等;③參與相關城市規劃、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決策。2.20世紀80年代以后:社區功能增多(1)表現:①通力協作:更強調政府、社區和非政府組織的共同作用;②功能增多:社區承擔更多政府功能,公眾、志愿者和私人部門也越來越多地提供公共服務。(2)作用:使基層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問題探究: 根據教材學思之窗和歷史縱橫,指出八九十年代來社區管理的新變化?你怎么看待這種基層治理方式?材料一 教材的“歷史縱橫”:聯合國對社區建設的推動1955年,聯合國頒布了《通過社區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報告》,倡導社區居民和社區組織共同參與社區事務,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聯合一致,合理利用社區內外資源,共同為改善社區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而努力。材料二 教材的“學思之窗”:地方政府的任務在于明確要求和設定優先項目、制定服務標準和運用最佳方式來達到這些標準,并將提供服務和戰略責任加以區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傳統模式。——英國《競爭求質量》白皮書(1991年)提示:(1)變化:政府減少對基層治理的干預, 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的空間擴大。(2)評價:①地方政府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引入市場化手段,體現社會管理方式的創新;②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調動社區和居民積極性,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可以提高基層治理的社會化改革和效率;③公眾、志愿者和私人部門越來越多地提供公共服務,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歸納綜合: 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特點及其演變趨勢。(1)主要特點:(2)演變趨勢:①基層治理以自治為主,自主權逐漸擴大;②基層治理向規范化、法治化方向發展。③基層自治的建立、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④地方分權和地方自治相結合,即對內民主治理和對外獨立自主。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一)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1.概念:指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依據法律,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制度。2.歷程:(1)產生:1601年,英國頒布濟貧法(世界上最早社會保障法),隨后歐洲各國建立濟貧制度。其原因:①政治: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各國社會治理能力及范圍擴大;②經濟社會:圈地運動帶來農民流入城市,增加不穩定因素;③根本目的:緩和矛盾,維護穩定統治需要(原有的救濟范圍有限 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矛盾。主要方式有:教會救濟、行會救濟、莊園救濟。特點:隨意性、應急性的補救)。(2)正式建立:二戰前。(3)發展完善:二戰后,福利國家形成。①原因:A.物質基礎: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B.體制保障: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C.歷史教訓:吸取經濟危機的教訓,受羅斯福新政的影響;D.外部壓力: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競爭和借鑒;E.理論基礎: 凱恩斯主義社會福利當做經濟調節杠桿。②含義:③目的:A.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B.緩和社會矛盾,維護資本主義制度。④表現:A.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率先構建了包括家庭津貼、養老、疾病、失業、傷殘和死亡等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了全民覆蓋,大大推動了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B.此后,瑞典、挪威、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以及法國、德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都建成了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⑤實質: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分配領域社會化的表現。合作探究: 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如何看待西方的現代福利國家制度?材料一 “福利國家”在消除社會不公,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條件、促進社會民主與公正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影響與作用。同時,它也產生了緩和社會矛盾、促進政治安定、鞏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發展,“福利國家”越來越成為英國政府的沉重負擔,它與經濟發展的效率發生了矛盾,日子一久,又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如人才外流、人才老齡化、中產階級日漸削弱等。這個問題已經發展成為“英國病”的新病因。——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二 (英國)社會福利計劃的各項開支占到了公共支出總額的50%。(法國)僅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的支出,就占2005法國財政總支出的六成左右。(瑞典)主要靠借債和赤字預算來維持社會福利的各項開支。(美國)70%以上的美國人反對政府在福利救濟方面花更多的錢。——陳銀娥《現代社會的福利制度》提示:(1)積極:①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②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緩解了因貧困引發的許多社會問題;③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在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一定積極作用;④擴大了社會消費,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2)消極:①過度的社會保障,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②帶來社會道德危機,容易助長懶惰行為,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造成整個社會缺乏工作動力、效率低下。(二)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1.蘇聯的社會保障制度:國家保險(1)建立:根據1977年蘇聯頒布的憲法,蘇聯實行全民社會保險制度。(2)特點:國家支付社會保險金;個人受保情況與其貢獻和地位相關聯;蘇聯公民免費享受社保。(3)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大致繼承了蘇聯的社會保障制度。2.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1)原因:①借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蘇聯等國的經驗;②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經濟迅速發展;③黨和政府關注民生;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⑤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展完善。2.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2)概況:①漸成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推進,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日趨成熟,在滿足人民的醫療、教育、就業、養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②初形成,第一部社會保險法。1951年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保險法。③全覆蓋,讓億萬人享有基本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保障覆蓋范圍越來越廣。目前,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億人,全民醫保基本實現。④更公平,突破城鄉分割的藩籬。建立起了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3)發展方向:①制定與國情相適應的保障體系;②注意效率與公平;③完善城鄉之間均衡的保障體系;④擴大覆蓋面逐漸提升保障水平。(4)意義:①保障了民生的發展;②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③體現了黨的正確領導;④有力挑戰了西方傳統的福利國家理論;⑤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困境提供了具有參考性的替代方案。⑥日益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減輕了人們的后顧之憂,促進了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問題思考: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啟示。材料 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共十九大上的報告》提示: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是經濟基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反映,只有與經濟基礎和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才是最合理的,才能促進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核心素養: 現代西方保障制度的發展趨勢及評價。(1)發展趨勢:①性質:從傳統濟貧的恩賜性質轉變為現代社會中的政府的責任和義務。②保障項目:從過去的分散、零星項目轉向現代社會全面、系統的保障。③保障對象:從傳統社會中的貧民轉向全體雇傭勞動者,再轉向全體國民,實現了對全體社會成員的普遍保障。④資金籌集:不僅要求多方出資,而且實現了由國家出面強制執行。(2)評價:①積極性: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經濟發展。②局限性:過度的社會保障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容易助長懶惰行為。高考真題演練:1.(2023·浙江卷6月)閱讀下圖,據此可知,這一時期的美國 A.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B.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受到觸動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機制解決社會貧困問題D.社會福利開支增加的同時貧困狀況并沒有緩解【解析】據材料可知,20世紀80年代,美國政府福利開支大幅度上升,而社會貧困狀況中,貧困人口比例和貧困線以下人數卻逐漸上升,這說明當時社會福利制度并沒有發揮有效作用,社會福利開支增加的同時貧困狀況并沒有緩解,故選D項;材料中沒有社會財富各階層占有的數據,得不出“不斷擴大”的結論,排除A項;福利制度沒能觸動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到了美國政府福利開支,不涉及“自下而上的機制”,且二戰后,西方各國的基層自治進一步發展,各國政府都認識到,要提高生活品質,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單靠政府,需要組織和鼓勵當地居民參與,建立自下而上的機制解決社會問題,排除C項。2.(2022·湖北高考) 20世紀80年代,聯邦德國政府調整社會保障政策,推遲養老金隨工資增長而提高的時間,同時嚴審申請養老金的條件,增加個人交納額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減輕公共財政負擔B. 減緩老齡化進程C. 提高勞動者積極性D. 縮小貧富間差距【解析】聯邦德國政府“推遲養老金隨工資增長而提高的時間,同時嚴審申請養老金的條件,增加個人交納額度”,目的在于減少社會福利,減輕社會福利帶來的財政負擔,A項正確;上述政策不能減緩老齡化進程,排除B項;推遲養老金隨工資增長而提高的時間,增加個人交納額度,不利于提高勞動者積極性,排除C項;增加社會福利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排除D項。故選A項。3.(2022·重慶高考)1972年,蘇聯重啟西伯利亞地區的貝阿鐵路建設項目以開發油田和銅礦資源,在全國征集志愿者(海報如圖2),并承諾參與鐵路建設的志愿者將享有住房和汽車的優先分配權。材料表明,這一時期的蘇聯重視A.優化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 B.運用市場規律促進經濟發展C.引進西方技術開發遠東地區 D.調動社會資源優先發展工業【解析】據材料可知,在1972年蘇聯為征召開發西伯利亞地區的油田和銅礦的志愿者,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的力量,做出“享有住房和汽車的優先分配權”的承諾,體現了蘇聯對重工業的重視,D項正確;材料中關于住房和汽車的分配并非為了改善人民生活,而是為了開發西伯利亞地區的油田和銅礦,排除A項;材料中“將享有住房和汽車的優先分配權”是計劃經濟體現,并非運用市場規律促進經濟發展,排除B項;材料中只體現了征召志愿者開發西伯利亞地區,但沒有體現是否采用西方技術,排除C項。故選D項。課堂總結:板書設計:一、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與特點(一)古希臘時期的基層治理(二)中世紀歐洲的基層治理(三)近代西歐民族國家的基層治理(四)現代西方國家的基層治理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一)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二)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教學反思:就本課而言,課程內容與當今的社會生活關系密切。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及成就”這一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聯系,由學生進行資料匯總和整理并進行課上宣講交流,既培養了學生歷史信息收集、歷史闡釋等相關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歷史的興趣,有較大的意義。通過引領學生填充表格內容,指導學生如何歸納記憶,夯實教材中的基礎知識。課程內容的時間跨度較長且容量大,要突出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的培養,特別注重史料教學。所以在講練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引領學生關注社會,學以致用,思考現實問題方面還要多加注意。《歷史選擇性必修1》 第18課 教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