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第1節 熱機【教學目標】1.了解熱機的工作原理及分類。2.了解四沖程汽油機的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3.了解柴油機的結構特點和優點。【教學重難點】1.重點: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轉化過程。2.難點:能量的轉化過程和四個沖程的識別。【課前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鐵架臺、試管、橡皮塞、酒精燈、水、火柴、汽油機與柴油機實物模型。學生:課前收集關于各種熱機的資料。【教學過程】【情境引入】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汽車行駛、飛機起飛、火箭升空等,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汽車行駛、飛機起飛、火箭升空的動力都是從哪里來的?從而引入本節課題。【互動新授】(一)熱機1.熱機的工作原理:演示實驗:在試管內裝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再用酒精燈加熱,提醒學生觀察水沸騰時會看到什么現象?組織學生觀察實驗并討論:推動橡皮塞的能量是怎么來的?這個過程中能量是怎么轉化的?學生回答:酒精燃燒放出熱量,使水的溫度逐漸升高直至沸騰,試管內產生大量水蒸氣,對橡皮塞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推動橡皮塞做功,沖出試管口。師生總結:燃料燃燒放出熱量,將化學能轉化為水和水蒸氣的內能,又通過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橡皮塞的機械能,生活中有很多機械是利用內能來獲得機械能的,叫熱機。熱機的工作原理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2.生活中的熱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人類根據熱機的原理,制成了蒸汽機、內燃機、汽輪機、噴氣發動機等。汽車行駛、飛機起飛、火箭升空的動力都是通過熱機獲得的。熱機的廣泛應用,將人類帶入了工業化時代,這種用酒精燈加熱的方式是將燃料放在試管外燃燒,熱量損失很大,內能的利用率很低。將燃料直接在發動機汽缸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叫作內燃機。內燃機是在汽缸內燃燒汽油或柴油。大多數汽車里的內燃機是燃燒汽油的,又叫汽油機。也有一些汽車是燃燒柴油的,稱為柴油機。即內燃機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兩大類,分別用汽油和柴油作為燃料在汽缸內燃燒生成高溫高壓的燃氣,用于推動活塞做功。(二)汽油機1.結構: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四沖程汽油機的剖面圖,向學生介紹汽油機的構造。2.工作過程:展示汽油機模型,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活塞、氣門、連桿、曲軸的運動情況。讓學生明確: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時,從汽缸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的過程,叫作一個沖程。展示汽油機的工作過程,學生觀察,思考下列問題:第一沖程是什么沖程?該沖程中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為什么會進入汽缸?活塞由哪端向哪端運動?第二沖程是什么沖程?該沖程中活塞壓縮燃料混合物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轉化?該沖程末產生什么結果?第三沖程是什么沖程?該沖程中汽油機是利用什么方式點火?該沖程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轉化?第四沖程是什么沖程?該沖程有什么作用?由以上工作過程可以看出,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由哪幾個沖程組成?在這幾個沖程中,只有哪個沖程是燃氣對外做功?其他幾個沖程是靠什么來完成的?學生觀察后分組討論以上幾個問題,總結歸納。 教師演示汽油機模型并講解上述問題,并列表對比分析。沖程 進氣門 排氣門 活塞運動 能量轉化情況 溫度變化吸氣 打開 關閉 由上到下 無壓縮 關閉 關閉 由下到上 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做功 關閉 關閉 由上到下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排氣 關閉 打開 由下到上 無 結合上述分析,讓學生自主完成“想想議議”的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最后教師說明:汽油機的四個沖程是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每完成一個循環,活塞往復兩次,曲軸轉動兩周,對外做功一次。(三)柴油機利用多媒體展示柴油機各部分結構,讓學生說出各部分名稱,并說明柴油機與汽油機的不同之處:柴油機通過壓縮空氣直接點燃柴油,因此柴油機汽缸頂部沒有火花塞,而有一個噴油嘴。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結合下圖了解柴油機的工作過程,并將汽油機和柴油機進行對比,找出它們工作過程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師生總結柴油機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機一樣,結構也相似,但汽油機頂部有一個火花塞,在壓縮沖程結束時,產生電火花,使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被點燃,形成高溫高壓的氣體;而柴油機頂部是一個噴油嘴,噴出霧狀柴油,在壓縮沖程結束時,利用壓縮空氣點燃霧狀柴油,燃燒放出的熱使氣體的壓強和溫度都急劇升高,從而推動活塞做功。引導學生分析柴油機工作的優缺點,舉出柴油機主要應用于哪些機械中,使學生了解柴油機的更多知識。(四)了解“現代汽車”學生閱讀“科學世界”,了解汽車的組成部分及動力系統和電氣設備的作用。汽車的動力系統用課件展示汽車采用的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作用。【課堂小結】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經驗和收獲?學生:1.熱機的工作原理、種類和常見的內燃機。2.汽油機的結構和工作過程。3.柴油機的工作過程及與汽油機的區別。4.柴油機的優缺點。【板書設計】第1節 熱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