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善用法律》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能夠在面對違法犯罪時,勇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 道德修養:增強依法律己、依法維權、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意識。 法治觀念:能夠明辨是非,自我約束,遠離不良行為,防微杜漸。 責任意識: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 教學 重點 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教學 難點 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教學過程導入 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報警器突然鳴叫起來,保安讓小華再次通過報警裝置,報警器仍然鳴叫。保安就將小華帶到走廊詢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因沒有發現任何物品,保安才讓小華回家。事后經查,小華的媽媽曾在這家超市給他買了一雙旅游鞋,因超市消磁器出現故障,旅游鞋沒能消磁,導致報警器鳴叫。 思考:(1)你對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華的朋友,你會怎樣幫助他討回公道? 學生: 教師:(1)超市保安的做法侵犯了小華的人身權,是違法行為。小華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應依法維權。 (2)建議小華與超市協商,要求超市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如協商不成,要及時尋求法律幫助,依法維權,如報警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授新課 探究一: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 姜女士在網購平臺購買手鐲,賣家多次強調手鐲為18K真金,但實際檢驗結果顯示,該手鐲最高金屬元素為銅,屬于假貨。 思考:姜女士網購平臺遇到假貨,平臺同意退款,姜女士認為假貨應當退一賠三,假如你是姜女士你會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生: 教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有權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金額為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因此,姜女士在平臺同意退款的基礎上,進一步主張“退一賠三”是合理的。如果平臺或賣家拒絕,姜女士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向人民法院起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筆記: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遇到侵害,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鏡頭一:王某在高考前夕知道其弟弟被李某打傷。王某糾集幾個人將李某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故意傷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讀大學的愿望也化為泡影。 鏡頭二:某村三戶農民與村委會簽訂了橘園承包合同,當年獲利頗豐。有村干部看著眼紅,想毀約。村民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同村干部據理力爭,維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 思考:遇到類似情形,你會怎么應對? 學生: 教師:鏡頭一中的王某不能依法維權,由受害者變成了侵權者,遇到這種情形,我會勸說弟弟報告老師,通過學校處理或通過報警的方式,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 鏡頭二中的村民依法維權,依靠法律有效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遇到這種情形,我會像村民一樣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筆記: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內容: 法律服務所:寫文書,出主意等。 律師事務所:處理法律事務、打官司、辯護等 公證處:依據法律和事實證明合同、遺囑、身份等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弱者的保護神”。 探究二:訴訟的含義以及地位 日前,慈溪市人民法院處理了一起特殊的撫養費糾紛案件,提起訴訟的是即將面臨中考的初三學生小凱(化名)。 2020年,小凱即將面臨中考。一面是不再主動掏錢的父親,一面是考入高中后所需開銷可能增加,小凱遂向法院起訴,要求父親支付此前拖欠的費用,并從2020年3月起,將每月撫養費增至1000元,并保證以后不再拖欠。 思考:小凱通過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 學生: 教師: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知識小結: 1、★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 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什么是訴訟? 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或稱:打官司) 3、★訴訟的作用(地位)? 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4、訴訟的類型?(P60相關鏈接)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刑事訴訟 例如:行政訴訟:賈某將李某打成重傷致殘,李某的母親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訴訟。 刑事訴訟:某照相館未經小李同意擅自用其照片,小李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居民不滿當地公安局胡亂執法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被欺凌過的女生小林好不容易回到學校上課,有一天,她和另外兩個女同學小方和小冬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兩個手持兇器的歹徒正在對一位同學搜身。 小方說:“我們去和兩個歹徒拼了。” 小林非常害怕,拉住小方顫抖地說:“我們別管這事了,和我們沒關系,他們很恐怖的,我們快走吧!” 小冬說:“你倆盯住歹徒,我去報警。” 小冬去報警期間,一向正義感很強的小方,看到被搜身的同學遭受歹徒的輪番腳踢,忍不住沖了上去,企圖拉開歹徒;然而勢單力薄的他,最終被手持兇器的歹徒打傷…… 思考:結合上述材料,總結歸納青少年與違法犯罪作斗爭要有勇有謀的原因? 學生: 教師:我們為什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②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 ③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 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①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 由于拓寬馬路,需要拆遷房屋,老吳因拆遷補償問題與拆遷辦工作人員發生爭執。老吳對拆遷不滿,于是將有關情況寫了一張大字報貼在拆遷辦的墻上。老吳的做法是( ) A. 正確的,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不擇手段 B. 可以理解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有效方式 C. 錯誤的,維權的方式不合法 D. 錯誤的,即使對拆遷不滿也要忍耐 2.下列幾位同學對下圖理解正確的是( ) ①小芳: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遵守規矩 ②小程:排隊上車太慢了,影響我們上學 ③小坤:排隊上車,能保證乘客的安全 ④小萍: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秩序來自規則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 陶林是某中學八年級(3)班的學生,他家附近的建筑工地日夜不停地施工,噪聲很大,尤其是在夜間,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休息。陶林因受影響晚上睡不好,上課打瞌睡,嚴重影響學習。陶林和家長去找工地領導,領導以趕工期為由,拒絕停止施工。請你告訴陶林,最有效的辦法是( ) A. 找老師解決B. 向市環保局投訴 C. 偷偷把工地的電線剪斷 D. 帶一幫人到市政府游行 4.下列屬于為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專門機構是( ) A. 律師事務所 B. 新聞媒體 C. 共青團組織 D. 社區居委會 5.當我們需要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而又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時,我們( ) A.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B.可以借助自己親朋好友的力量對侵害者進行報復 C.只能自認倒霉,忍氣吞聲 D.只能放棄自己的權利 6. 社會是復雜的,未成年人難免受到傷害。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采用非訴訟手段和訴訟手段來依法維權。關于這兩種手段,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非訴訟手段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②訴訟指的是打官司 ③訴訟通常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④刑事訴訟俗稱“民告官” A.①②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