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2 原子的結構(第2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了解最外層電子對原子性質的影響。 2.知道原子可以轉變為離子,了解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 3.了解分子、原子、離子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原子轉變為離子的過程。 教學難點 了解分子、原子、離子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展示】學生作品。 【提問】請欣賞同學們自制的原子結構模型,并判斷1~4號作品分別是什么原子? 【追問】作品中質子不方便數,你們是如何判斷出來的? 【追問】原子核外高速運動的電子是圍成一個大圈在運動嗎? 【展示】圖片說明原子體積很小,原子核體積更小。 【提問】核外的電子如何在原子剩余的廣闊空間里高速運動呢? 【講述】核外電子分層排布規律。 回答:依據H氫原子、C碳原子、Na鈉原子、Cl氯原子的質子數分別為1、6、11、17以及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等于質子數的規律,直接數核外電子,判斷1~4號作品分別是H、Na、C、Cl。 整理記錄核外電子分層排布規律:離核近的電子能量低,離核越遠,電子的能量越高;電子層從低到高依次稱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層;離核最遠的也叫最外層,最外層電子數一般不超過8個。 通過展示學生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真實情境中應用已學知識,同時引出要學的新知識。 為教學目標1“認識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做鋪墊。環節二:原子結構示意圖 【展示】氧原子結構示意圖。 【提問】示意圖中的形和數各表示什么含義? 【展示】利用核外電子分層排布規律繪制鈉原子結構示意圖的過程。 【布置任務一】完成任務一,參照教材圖3-11讀懂原子結構示意圖,完成第1、2題。 觀察教材圖3-11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圓圈和圓圈內的+8表示原子核和核電荷數,弧線及弧線上的數表示電子層及電子層上的電子數。 仿照老師示范繪制鈉原子結構示意圖。 完成任務一。 達成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教學目標1中“了解最外層電子對原子性質的影響”做鋪墊。環節三:原子的化學性質與核外電子的關系 【布置任務二】根據教材資料卡片欄目中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歸納稀有氣體原子、金屬原子、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有什么共同點? 【歸納】講解: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氦原子為2)的結構被認為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金屬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化學性質不穩定。非金屬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化學性質不穩定。 【提問】原子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結構中的什么粒子有關? 【講解】例題。 回答: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個(氦原子最外層為2個電子);鈉、鎂、鋁等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都少于4個;氯、氧、硫、磷等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都多于4個。 回答:金屬、非金屬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數有關。 做題鞏固知識。 培養學生歸納能力。 達成教學目標1“了解最外層電子對原子性質的影響”,為教學目標2做鋪墊。環節四:離子的形成 【提問】如果典型的金屬鈉的原子遇見典型的非金屬氯的原子,會怎么樣呢? 【布置任務三】閱讀教材,結合鈉原子與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小組合作,用形象的方式展示鈉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鈉的過程。 【展示】鈉與氯氣反應的視頻。 【講述】結合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梳理】離子的定義、離子的分類和離子的表示方法及含義。 【布置任務四】進一步比較鈉原子與鈉離子,氯原子與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它們有什么相同與不同?歸納離子形成的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梳理】分子、原子、離子間的關系,總結常見的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物質。 閱讀教材,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整理:離子是指帶電荷的原子;離子可分為陽離子和陰離子。陽離子帶正電荷,判斷方法是:質子數多于電子數,多幾個帶幾個單位正電荷;陰離子帶負電荷,質子數少于電子數,少幾個帶幾個單位負電荷。離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明電性和電荷數。注意:先寫數字,后寫“+”或“-”號,“1”要省略。 回答:鈉原子與鈉離子,氯原子與氯離子,質子數相同,核外電子數不同;形成離子的過程中,原子核不變,外圍電子有變化。 回憶:多數由分子構成,如氧氣、氫氣、氨氣、水等,由原子構成的有鐵、汞等金屬和金剛石,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氯化鈉和硫酸銅等物質。 達成教學目標2“知道原子可以轉變為離子,了解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和教學目標3“了解分子、原子、離子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為元素的學習做鋪墊。環節五:鞏固提升 【展示】本節課所學知識結構,梳理知識。 【布置任務五】回憶所學,完成下列第7~9題。 回憶:原子中的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可以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陰、陽離子,進而形成物質。 完成習題。 鞏固知識。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