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2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第1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初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名稱、用途、使用注意事項。 2.掌握試劑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儀器裝置的連接以及玻璃儀器的洗滌等實驗基本操作。 3.知道嚴謹的態度、規范的操作是實驗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實驗室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初中化學實驗常見儀器的名稱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項。 教學難點 以量筒使用為例,感受規范的實驗操作技能的重要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復習承接】上節課借助實驗探究了物質的變化,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那么關于化學實驗你了解多少呢? 【引入】古代煉丹術和煉金術對化學實驗做出了貢獻。現代,化學實驗室成為科學探究的重要場所。 回憶上節課做過的實驗,體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觀察古代實驗設備,體會實驗對化學學科的重要價值,引起對現代化學實驗室的探究興趣。 從復習上節課內容過渡到化學實驗與實驗室,引出本節課對化學實驗儀器和操作的學習。環節二:化學試劑的取用 【引導】既然大家對實驗感興趣,那我們先要熟悉實驗中用到的儀器。 【展示】儀器圖片。 【提問】儀器的名稱和用途。 【講授】實驗室化學試劑取用規則: (1)不用手碰、不直接聞、不嘗。 (2)按規定用量取用。 (3)剩余試劑放入指定容器。 【引導】有些試劑具有易燃易爆等性質,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請看危險化學品標志。 【演示】演示實驗1-3(1),引導學生觀察、記錄所需儀器和操作要點。 【歸納】用鑷子取用試劑,一平、二放、三豎。 【演示】演示實驗1-3(2),引導學生觀察、記錄所需儀器和操作要點。 【歸納】用藥匙或紙槽取用試劑,一平、二放、三豎。 【提問】取用塊狀試劑和粉末狀試劑的操作有何不同?為什么會產生不同? 【講授】接下來,我們學習液體試劑的取用方法,液體試劑通常用傾倒法取用。 【演示】液體的傾倒。 【提問】為避免試劑污染、防止試劑灑出,在傾倒時、傾倒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提示】瓶塞放置、標簽位置等。 【歸納】操作要點與目的之間的對應關系。 【講授】在取用一定量的液體試劑時,常用到量筒,我們來一起學習。 【演示】量筒的使用。 【提問】若采用仰視 或俯視的方法,會對讀數產生什么影響? 【解析】畫圖,得出仰視時讀數<實際,俯視時讀數>實際。 【講授】取用少量液體時一般用膠頭滴管,使用時保持懸垂。 【演示】演示實驗1-4,引導學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觀察儀器圖片,回答儀器名稱,猜測儀器用途。 認真記錄實驗室試劑取用原則。 認真觀看危險化學品標志,記憶常見標志。 觀察記錄儀器和操作要點,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操作。 觀察記錄儀器和操作要點。 總結兩個實驗的異同,討論口答: (1)相同:一平、二放、三豎。 (2)不同:儀器不同;塊狀試劑放到容器口,粉末狀試劑放到容器底。 原因:防止塊狀試劑打破容器,防止粉末狀試劑粘在試管內壁。 觀察記錄儀器和操作要點。 歸納傾倒法操作要點。 傾倒時:塞倒放、簽向手、口對口。 傾倒后:蓋緊瓶塞,放回原處,標簽向外。 思考操作要點對應的目的。 觀察記錄所需儀器和操作要點。 思考錯誤操作的后果。 觀察分析圖,得出結論,學會分析方法。 觀察記錄所需儀器和操作要點。 懸:滴管不伸入 垂:滴管豎直 認真觀看。記錄實驗現象。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培養學生取用固體試劑的基本操作能力。 引導學生自己觀察,通過比較做出合理推測。 將目的 “避免試劑污染、防止試劑灑出” 前置,從目的出發,聯系操作要點,促進理解。 引導學生從原理上進行誤差分析,而非記住結果。環節三:物質的加熱 【引導】加熱是常見的反應條件,通常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 【講授】酒精燈使用的注意事項,展示正確/錯誤操作示意圖。 【提問】為什么要這樣操作? 【總結】避免將火焰沿燈頸吹入燈內,避免燈帽內形成負壓,立刻用濕抹布撲蓋。 【展示】給物質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 【講授】加熱試管中液體的方法:試管外壁干燥、試管中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等。 【演示】演示實驗1-5,引導學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講授】儀器裝置的連接方法: (1)乳膠管+導管。 (2)單孔塞→膠塞試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講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操作與現象。 【提問】為什么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不漏氣? 【講授】影響氣壓的三要素: (1)溫度 (2)氣體的量 (3)氣體的體積 【講授】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和洗凈標準。 記錄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觀察示意圖,思考: (1)為什么不能吹滅? (2)為什么要提起燈帽再蓋好? (3)若不慎碰倒燃燒的酒精燈,如何處理? 記錄加熱試管中液體的方法。 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回憶操作要點。 觀察示意圖,體會操作意圖。 觀察示意圖。 思考產生氣泡的原因。 分析:手握試管,試管內溫度升高,氣壓增大,p內>p外,試管內氣體被擠出產生氣泡。 觀察示意圖。 用圖示使操作更直觀,加深學生印象。 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觀察操作,深刻理解目的。 鞏固加熱試管中的液體的操作要點。 以組裝檢查氣密性的儀器為目標,將幾種連接重新排序,環環相扣。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密閉裝置內氣壓的變化。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固體試劑的取用方法、液體試劑的取用方法、物質的加熱。 對本節課的知識形成一個體系。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