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2課 新文化運動(導學案)內容導航素養目標 課程標準+素養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及目的預習導學 填預習單,梳理基礎知識,強化基礎概念探究提升 探究問題,典例 + 訓練,逐個擊破重難點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強化整體感知,建立系統思維分層訓練 精選試題,分層強化訓練,完成學習閉環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 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2. 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3. 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唯物史觀: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時空觀念: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代表人物及著作、基本內容;史料實證: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于歷史新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歷史解釋: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系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活動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設問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是什么?其興起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1.背景:①____________掀起尊孔復古、復辟帝制的逆流;②____________后中國封建思想未得到清除;③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必須蕩滌______________的毒害。2.興起標志:________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______________》(后改名為《新青年》),發表《敬告青年》一文。3.代表人物:____________、蔡元培、____________、胡適、魯迅等4.重要陣地:______________和《新青年》活動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設問2:新文化運動宣傳了什么內容?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1.主要內容:思想革命 抨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魯迅的《______________》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提倡_________與__________ 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口號,形象稱為“______________”和“賽先生”文學革命 倡導_____________,逐漸普及開來 ______________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寫作文章推倒_______,建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發表《文學革命論》,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2.性質、地位: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____運動。3.意義:(1)積極性:新文化運動動搖了______________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______________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______________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于______________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4.認識:______________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對待傳統文化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參考答案】活動一:袁世凱 辛亥革命 封建舊文化 1915 青年雜志 陳獨秀 李大釗 北京大學活動二:舊道德 舊文化 狂人日記 民主 科學 德先生 白話文 胡適 舊文學 新文學 陳獨秀 思想解放 封建道德禮教 民主與科學 五四運動 中國傳統文化 思想解放 問題一: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進程【答案】【解析】19世紀60年代起,在內憂外患的打擊下,洋務派興辦洋務運動,創辦軍用、民用企業,新式海軍,培養新式人才,在器物層面(階段)學習西方,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由于只學技術,不學制度,未能使中國富強。19世紀90年代,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資產階級將探索上升到制度層面(階段),先后領導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要求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但先后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帶來的巨大希望和民國初年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推動資產階級激進派將探索上升到文化層面(階段),1915年開始,陳獨秀等人領導了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沖擊了舊思想、舊道德,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奠定基礎,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潮流。 問題二: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答案】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推陳出新,革故鼎新;③批判繼承,與時俱進;④洋為中用,古為今用【解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于,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繼承,與時俱進;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下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總結感悟】-構建知識體系【基礎必練】1.下列屬于新文化運動時期口號的是( )A.“自強”“求富” B.變法圖強 C.民主與科學 D.保家衛國【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起,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C項正確;自強求富是洋務運動的口號,排除A項;變法圖強是維新變法的主張,排除B項;保家衛國是抗美援朝時期的口號,排除D項。故選C項。2.1918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鴿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白羽襯青天,鮮明無比!”這體現出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 )A.尊孔復古思想 B.民主共和精神C.男女平等觀念 D.文學革命主張【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1918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鴿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白羽襯青天,鮮明無比!”可知是胡適主張提倡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主張,D項正確;尊孔復古思想使新文化運動原因之一,排除A項;辛亥革命宣傳民主共和精神,排除B項;題干沒有反映男女平等觀念,排除C項。故選D項。3.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首先提出這兩大口號的是( )A.李大釗 B.魯迅 C.胡適 D.陳獨秀【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提倡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民主與科學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口號,最先由陳獨秀提出,他形象地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D項正確;李大釗、魯迅、胡適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但他們三人均不是首先提出民主與科學口號的人,排除ABC項。故選D項。4.毛澤東曾提到一本雜志對他青年時代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該雜志應是( )A.《時務報》 B.《國聞報》 C.《民報》 D.《新青年》【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915年,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領導的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D項正確;《時務報》是維新運動時期著名的維新派報紙,是當時維新派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機關報,排除A項;《國聞報》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報紙,在維新運動中影響也很大,成為維新派的重要宣傳工具,與上海《時務報》分掌南北輿論界的領導地位,排除B項;《民報》是同盟會的機關報,排除C項。故選D項。5.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A.中華民國成立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C.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D.《中華民國約法》頒布【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并發表《敬告青年》一文,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C項正確;1912年中華民國的建立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時間上早于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蔡元培任北大校長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中華民國約法》的頒布是袁世凱的復辟文件,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6.“這次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口號。”這次運動的代表人物有( )①李鴻章 ②李大釗 ③陳獨秀 ④胡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民主與科學”為口號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新文化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②③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①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排除ABC項。故選D項。【素養提升】1.1917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這是白話文運動的公開信號;1918年《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話文;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國學校使用白話文。這些有利于( )A.鞏固民主共和 B.傳播新思想 C.清除封建制度 D.變革舊習俗【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1917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這是白話文運動的公開信號;1918年《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話文;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國學校使用白話文”和所學可知,1915年,新文化運動興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主張使用白話文來代替文言文,促進了文學的發展,有利于傳播新思想,B項正確;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兩大旗幟,與鞏固了民主共和政體無關,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清除封建制度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強調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未體現變革舊習俗,排除D項。故選B項。2.民國初年曾有這樣一則笑話,一官員去偏遠山村考察,路上遇一老農,便問道:“近年來黎庶如何 ”老農答道:“今年梨樹挺好,只是蟲吃了些……”這則笑話可用來說明( )A.民主共和觀念城鄉影響不同B.開展文學革命有現實必要性C.民生主義尚未真正落到實處D.農產品商品化趨勢日益明顯【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材料所說的“黎庶”指的是成群百姓的意思,但老農聽不懂,以為是“梨樹”,說明文言文嚴重脫離廣大群眾,提倡白話文非常必要,B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民主共和觀念,排除A項;材料強調農民誤解官員所屬的文言文,無法說明民生主義尚未真正落到實處,排除C項;農產品商品化趨勢強調農產品用于商品交換比較常見,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3.“在民國那個內憂外患的時期,在《新青年》等各種報紙雜志上,東方與西方、革新與守舊、進步與落后諸如此類的二元對立構成了知識分子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價值取向。在這個過程中,急切的時人再沒有機會觸及傳統和儒家的真實面目。”材料認為( )A.時人對儒學的批判是錯誤的B.動蕩的時局沖擊了儒學的地位C.傳統文化已經被徹底地淘汰D.知識分子未能恰當地評價儒學【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在《新青年》等各種報紙雜志上,東方與西方、革新與守舊、進步與落后諸如此類的二元對立構成了知識分子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價值取向。”結合所學知識,《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熱烈宣傳西方民主與科學思想,猛烈抨擊封建舊道德和舊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急切的時人再沒有機會觸及傳統和儒家的真實面目”,D項正確;時人對儒學的批判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說批判是錯誤的,排除A項;材料意在說明新文化運動時期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存在片面性,并沒有體現時局動蕩對儒學的沖擊,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批判傳統文化,并沒有將傳統文化徹底地淘汰,排除C項。故選D項。4.“吾人生于二十世紀之世界,取二十世紀之學說思想文化,對于數千年前之孔教,施以比較的批評,以求真理之發現,學術之擴張,不可謂非今世當務之急”。據此可知陳獨秀提出( )A.反對舊道德和舊文化 B.要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C.民主與科學兩大口號 D.“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中““吾人生于二十世紀之世界,取二十世紀之學說思想文化,對于數千年前之孔教,施以比較的批評,以求真理之發現,學術之擴張,不可謂非今世當務之急”。結合所學可知,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據此可知陳獨秀提出反對舊道德和舊文化,A項正確;要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未在材料中體現,排除B項;題干未涉及民主與科學兩大口號,排除C項。題干未體現“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5.1918年,李大釗回到家鄉,親戚問他:“你在北京干啥?”李大釗淺淺一笑說:“點種。”親戚聽了有些莫名其妙,“莊稼人種地要點種,你點什么種?”他回答:“革命的火種。”次年,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首次較為全面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由此可知,李大釗在中國( )A.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 B.踐行中體西用的主張C.積極地推動報刊、雜志及書籍的發展 D.宣傳維新變法的思想【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革命的火種”、“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首次較為全面地介紹馬克思主義。”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點燃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李大釗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A項正確;中體西用是洋務派的主張,排除B項;題干的主旨是反映李大釗是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不是報刊與雜志發展的推動者,排除C項;宣傳維新變法是維新派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A項。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其實,早在19世紀下半葉,中國的近代化運動就已經艱難地挪動了它的腳步了。改革是被迫進行的。清政府官員在“內亂”面前,猶能做“中華大帝國”的酣夢,直到洋炮的轟鳴從南方海岸傳來,震撼了宮廷的座椅,這才下決心“師夷長技以制夷”。——摘編自《五四:知識分子的自治運動》材料二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本,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梁啟超《變法通議》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決了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文明選擇題、傳統政治文明中的制度體系因此全面崩潰……——摘編自《緬懷辛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材料四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指“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被迫進行的”改革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內亂”指的是什么事件?清政府官員最終達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了嗎?(2)材料二中“變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據材料指出梁啟超認為變法成敗的關鍵是什么。(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三中“傳統政治文明中的制度體系因此全面崩潰”的具體表現。(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5)中國學習西方經歷的歷程帶給我們怎樣的教訓或啟示?【答案】(1)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沒有。(2)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變官制。(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4)民主和科學。(5)思想是革命的先導,改革或革命要想成功必須要先解放思想。(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運動:據材料一“才下決心‘師夷長技以制夷’并結合所學可知,晚清時期清政府進行的體現“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運動是洋務運動。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清政府出現的較大規模的內亂是指1853—1864年發生的太平天國運動。結合所學可知,由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事件:根據材料二“梁啟超《變法通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實行的戊戌變法。關鍵:根據材料二“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可知,梁啟超認為變法的關鍵在于變官制。(3)根據材料三“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決了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文明選擇題”可知,辛亥革命選擇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方式是革命;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這推動“傳統政治文明中的制度體系因此全面崩潰”。(4)根據材料四“只有這兩位先生(指“德先生”和“賽先生”)”并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由陳獨秀首先提出,他還將它們形象地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 。(5)啟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是革命的先導,改革或革命要想成功必須要先解放思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2課 新文化運動(導學案)內容導航素養目標 課程標準+素養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及目的預習導學 填預習單,梳理基礎知識,強化基礎概念探究提升 探究問題,典例 + 訓練,逐個擊破重難點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強化整體感知,建立系統思維分層訓練 精選試題,分層強化訓練,完成學習閉環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 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2. 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3. 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唯物史觀: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時空觀念: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代表人物及著作、基本內容;史料實證: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于歷史新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歷史解釋: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系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活動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設問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是什么?其興起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1.背景:①____________掀起尊孔復古、復辟帝制的逆流;②____________后中國封建思想未得到清除;③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必須蕩滌______________的毒害。2.興起標志:________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______________》(后改名為《新青年》),發表《敬告青年》一文。3.代表人物:____________、蔡元培、____________、胡適、魯迅等4.重要陣地:______________和《新青年》活動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設問2:新文化運動宣傳了什么內容?如何認識新文化運動?1.主要內容:思想革命 抨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魯迅的《______________》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提倡_________與__________ 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口號,形象稱為“______________”和“賽先生”文學革命 倡導_____________,逐漸普及開來 ______________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寫作文章推倒_______,建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發表《文學革命論》,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2.性質、地位: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____運動。3.意義:(1)積極性:新文化運動動搖了______________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______________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______________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于______________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4.認識:______________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對待傳統文化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 問題一: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進程【答案】 問題二: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答案】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推陳出新,革故鼎新;③批判繼承,與時俱進;④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總結感悟】-構建知識體系【基礎必練】1.下列屬于新文化運動時期口號的是( )A.“自強”“求富” B.變法圖強 C.民主與科學 D.保家衛國2.1918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鴿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白羽襯青天,鮮明無比!”這體現出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 )A.尊孔復古思想 B.民主共和精神C.男女平等觀念 D.文學革命主張3.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首先提出這兩大口號的是( )A.李大釗 B.魯迅 C.胡適 D.陳獨秀4.毛澤東曾提到一本雜志對他青年時代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該雜志應是( )A.《時務報》 B.《國聞報》 C.《民報》 D.《新青年》5.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A.中華民國成立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C.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D.《中華民國約法》頒布6.“這次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口號。”這次運動的代表人物有( )①李鴻章 ②李大釗 ③陳獨秀 ④胡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素養提升】1.1917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這是白話文運動的公開信號;1918年《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話文;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國學校使用白話文。這些有利于( )A.鞏固民主共和 B.傳播新思想 C.清除封建制度 D.變革舊習俗2.民國初年曾有這樣一則笑話,一官員去偏遠山村考察,路上遇一老農,便問道:“近年來黎庶如何 ”老農答道:“今年梨樹挺好,只是蟲吃了些……”這則笑話可用來說明( )A.民主共和觀念城鄉影響不同B.開展文學革命有現實必要性C.民生主義尚未真正落到實處D.農產品商品化趨勢日益明顯3.“在民國那個內憂外患的時期,在《新青年》等各種報紙雜志上,東方與西方、革新與守舊、進步與落后諸如此類的二元對立構成了知識分子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價值取向。在這個過程中,急切的時人再沒有機會觸及傳統和儒家的真實面目。”材料認為( )A.時人對儒學的批判是錯誤的B.動蕩的時局沖擊了儒學的地位C.傳統文化已經被徹底地淘汰D.知識分子未能恰當地評價儒學4.“吾人生于二十世紀之世界,取二十世紀之學說思想文化,對于數千年前之孔教,施以比較的批評,以求真理之發現,學術之擴張,不可謂非今世當務之急”。據此可知陳獨秀提出( )A.反對舊道德和舊文化 B.要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C.民主與科學兩大口號 D.“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5.1918年,李大釗回到家鄉,親戚問他:“你在北京干啥?”李大釗淺淺一笑說:“點種。”親戚聽了有些莫名其妙,“莊稼人種地要點種,你點什么種?”他回答:“革命的火種。”次年,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首次較為全面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由此可知,李大釗在中國( )A.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 B.踐行中體西用的主張C.積極地推動報刊、雜志及書籍的發展 D.宣傳維新變法的思想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其實,早在19世紀下半葉,中國的近代化運動就已經艱難地挪動了它的腳步了。改革是被迫進行的。清政府官員在“內亂”面前,猶能做“中華大帝國”的酣夢,直到洋炮的轟鳴從南方海岸傳來,震撼了宮廷的座椅,這才下決心“師夷長技以制夷”。——摘編自《五四:知識分子的自治運動》材料二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本,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梁啟超《變法通議》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決了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文明選擇題、傳統政治文明中的制度體系因此全面崩潰……——摘編自《緬懷辛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材料四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指“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被迫進行的”改革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內亂”指的是什么事件?清政府官員最終達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了嗎?(2)材料二中“變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據材料指出梁啟超認為變法成敗的關鍵是什么。(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三中“傳統政治文明中的制度體系因此全面崩潰”的具體表現。(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5)中國學習西方經歷的歷程帶給我們怎樣的教訓或啟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導學案(原卷版).doc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導學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