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任務二 紙板凳的設計》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勞動技術七年級上冊浙教版一、教材分析 1. 地位與作用《任務二 紙板凳的設計》是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中勞動技術與創意設計領域的重要內容。在前面任務的基礎上,本任務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對紙質材料的利用能力和設計水平。紙板凳的設計涉及到結構力學、美學、材料學等多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更復雜的設計制作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 教材內容教材首先介紹了紙板凳設計的基本概念,包括紙板凳的功能、類型等。然后詳細闡述了紙板凳設計的要素,如結構設計(如何保證紙板凳的穩定性和承重能力)、外觀設計(形狀、色彩、裝飾等方面的考量)。同時,教材還提供了一些紙板凳制作的基本步驟示例,包括材料的選擇(不同類型紙張的特性及適用情況)、工具的使用(如剪刀、膠水、刻刀等)以及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安全操作、精確測量等),并展示了一些紙板凳的設計實例,為學生的設計制作提供參考。二、學情分析 1. 知識基礎七年級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對紙質材料的特性和簡單加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在《任務一 廢舊紙箱設計多》中已經掌握了紙張的裁剪、粘貼等基本操作技能。然而,對于紙板凳這種具有特定功能和結構要求的設計制作任務,他們缺乏系統的結構力學知識和深入的設計思維,例如對如何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來保證紙板凳的穩定性缺乏認識。2. 認知能力此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夠理解簡單的邏輯關系,但對于復雜的設計原理和結構分析還存在一定困難。在紙板凳設計中,理解結構與承重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根據力學原理進行優化設計,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3. 生活經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板凳,對板凳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場景比較熟悉,但對于用紙張制作板凳這種創新的方式缺乏實踐經驗。不過,他們對生活中板凳的舒適性、美觀性等方面有一定的感受,這些生活經驗可以為紙板凳的設計提供靈感,如參考常見板凳的形狀、高度等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紙板凳。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生能夠理解紙板凳設計的基本原理,包括結構與承重、穩定性等方面的知識。(2)掌握紙板凳設計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設計草圖的繪制、材料的選擇與處理、制作步驟的規劃等。(3)熟練使用制作紙板凳的基本工具,如剪刀、膠水、尺子等,并能正確進行裁剪、粘貼、測量等操作。(4)能夠制作出一個具有一定穩定性和承重能力的紙板凳。2.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觀察分析紙板凳的實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2)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制作紙板凳,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紙板凳設計中大膽嘗試新的結構和外觀設計。(2)讓學生體會到創意設計與實際制作相結合的樂趣,激發學生對勞動技術和設計制作的興趣。(3)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認識到紙張這種可回收材料在創意制作中的價值。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紙板凳設計原理的理解,特別是結構與承重的關系。這是設計出合格紙板凳的關鍵,只有理解了結構如何影響承重和穩定性,才能進行合理的設計。(2)紙板凳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的掌握。包括從設計構思到材料準備、制作步驟的完整過程,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制作出紙板凳。2. 教學難點(1)如何引導學生根據力學原理設計出既美觀又具有足夠穩定性和承重能力的紙板凳結構。這需要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優化設計,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2)在制作過程中,如何確保紙板凳各個部件的連接牢固,以及整體結構的穩定。由于紙張的材質相對脆弱,要保證連接牢固和整體穩定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并進行細致的操作。五、教學法分析 1. 講授法用于講解紙板凳設計制作的理論知識,如結構力學原理、設計流程、工具使用方法等。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向學生傳授必要的知識概念,使學生對紙板凳的設計制作有一個初步的、系統的認識。2. 演示法教師親自演示紙板凳制作的關鍵步驟,如特殊的裁剪技巧、部件的連接方法等。通過直觀的演示,讓學生更清晰地看到操作過程,便于學生模仿學習,降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難度。3. 小組合作學習法將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完成紙板凳的設計制作任務。小組合作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互相學習,在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溝通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同時,小組內成員可以互相監督安全操作。4. 任務驅動法給學生布置明確的任務 —— 設計制作一個紙板凳,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相關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任務的驅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更加專注于學習目標的達成。六、教學過程 1. 導入(3 分鐘)(1)師生互動教師展示一把普通的木質板凳和一個紙板凳(教師提前制作好的精美紙板凳),提問:“同學們,你們看這兩把板凳有什么不同?你們能想象這個紙板凳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2)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木質板凳和紙板凳,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紙板凳的獨特之處,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紙板凳的設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2. 知識講解(10 分鐘)(1)師生互動教師開始講解紙板凳設計的基本原理。首先介紹結構與承重的關系,舉例說明不同的結構(如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對承重能力的影響。然后講解紙板凳設計的要素,包括功能需求(要能承受一定重量、適合人體坐立)、外觀設計(形狀、色彩搭配、裝飾元素等)、材料選擇(不同紙張的厚度、強度、韌性等對紙板凳的影響)。接著,講解紙板凳制作的基本流程,如先進行設計構思(繪制草圖),再根據設計選擇合適的材料,然后進行制作(包括裁剪、粘貼、組裝等步驟)。在講解過程中,穿插提問,如 “為什么三角形結構在紙板凳設計中很重要?”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2)設計意圖讓學生系統地了解紙板凳設計制作的相關知識,為后續的設計制作實踐奠定理論基礎。通過提問互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3. 實例分析(10 分鐘)(1)師生互動教師展示多個不同設計風格和結構的紙板凳實例圖片或實物。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針對一個實例進行分析,討論內容包括:這個紙板凳的結構特點是什么?它是如何保證穩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外觀設計有哪些亮點?小組成員共同分析后,選派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的分析結果。教師對每個小組的發言進行點評和總結,補充學生遺漏的要點。(2)設計意圖通過實例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從實際案例中學習紙板凳的設計技巧和結構優化方法,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4. 小組討論與設計構思(12 分鐘)(1)師生互動教師提出問題:“現在我們要自己設計紙板凳了,你們打算怎么設計呢?”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學生的討論,引導學生從結構、外觀、功能等方面進行構思。例如,當小組在討論結構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運用不同的幾何形狀組合來增強穩定性;當討論外觀時,鼓勵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元素進行創意設計。(2)設計意圖小組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產生更多的創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學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設計任務。5. 制作實踐(15 分鐘)(1)師生互動各小組根據討論的設計構思,開始制作紙板凳。教師為每個小組提供所需的工具(剪刀、膠水、尺子等)和材料(紙張)。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在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例如,當發現學生在裁剪紙張時尺寸不準確,教師可以提醒學生重新測量;當看到學生粘貼部件不牢固時,教師可以示范正確的粘貼方法。(2)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制作,將創意轉化為實際作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的巡視指導確保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保證制作的順利進行。6. 作品展示與評價(10 分鐘)(1)師生互動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展示本小組制作的紙板凳,并介紹作品的名稱、設計思路(包括結構設計和外觀設計的考慮)、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進行提問和評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教師對每個小組的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的創意和努力,同時指出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例如,對于一個外觀設計精美但穩定性欠佳的紙板凳,教師可以建議在結構上增加一些加固措施。(2)設計意圖作品展示與評價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啟發,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同時,也讓學生了解自己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為進一步改進作品提供參考。7. 知識拓展(5 分鐘)(1)師生互動教師介紹一些紙板凳設計制作的高級技巧和創新應用,如使用特殊的紙張(如瓦楞紙)增加強度、運用立體造型增加美觀性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些技巧應用到自己未來的設計中。(2)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紙板凳設計的更多可能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和創新的欲望。8. 課堂總結(3 分鐘)(1)師生互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紙板凳設計的原理、制作流程、實例分析、作品展示與評價等。然后請學生談談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獲和體會。(2)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紙板凳設計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果。9. 布置作業(2 分鐘)(1)師生互動教師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重新設計并制作一個紙板凳,要求在結構或外觀上有新的創意,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紙張特性來提高紙板凳的性能。(2)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后繼續進行實踐操作,加深對紙板凳設計制作的掌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七、板書設計 紙板凳的設計一、設計原理1. 結構與承重2. 穩定性二、設計要素1. 功能需求2. 外觀設計3. 材料選擇三、制作流程1. 設計構思2. 材料準備3. 制作步驟四、作品展示小組作品與評價要點八、教學反思 1. 成功之處(1)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效果較好。講授法使學生對紙板凳設計制作的理論知識有了系統的了解,演示法讓學生更直觀地掌握了制作的關鍵步驟,小組合作學習法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任務驅動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設計制作任務中。(2)導入環節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對比不同材質的板凳,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整堂課的教學營造了良好的氛圍。(3)實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環節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分析實例和小組討論中積極參與,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紙板凳的設計,并且在制作過程中體現了一定的創意。2. 不足之處(1)在理論知識講解方面,部分學生對結構與承重的關系理解不夠深入。這可能是由于結構力學原理相對抽象,講解方式還不夠生動形象,未能充分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2)在制作過程中,對個別學生的指導不夠及時和全面。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在巡視指導時難以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導致部分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影響了作品的質量和制作進度。(3)作品展示與評價環節時間把控不夠精準。部分小組展示和評價過程過長,導致最后有些小組的評價未能充分展開,影響了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效果。3. 改進措施(1)對于較抽象的理論知識講解,可以增加更多的實物演示和動畫展示。例如,制作一些簡單的結構模型,直觀地展示不同結構在承重時的變化,或者利用動畫演示紙張受力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結構與承重的關系。(2)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指導。可以安排一些學生助手,協助教師在制作過程中進行巡視指導,確保每個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都能得到及時的幫助。同時,教師在巡視過程中要更加關注操作困難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3)更加精準地把控作品展示與評價環節的時間。在展示前明確告知學生展示的時間限制和重點內容,如設計思路、制作亮點、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在展示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控制時間,確保每個小組都有足夠的時間展示作品并得到充分的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