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走近老師》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道德修養:理解并尊重教師職業的神圣性,培養尊師重教的道德情感。 健全人格:通過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職責及作用,學會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提高自己人際交往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責任意識: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尊重老師,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 重點 認識教師工作的特點及作用。教學 難點 理解教師職業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導入 以下詩句描寫的是哪種職業?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陶行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授新課 生活觀察:1、如果讓你形容遇到過的老師,你會怎樣描述? 2、談談老師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3、你對教師職業有多少了解? 知識小調查——你對“老師”知多少 1.我國政府規定哪一天為“教師節”? 1985年,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2.2024年是第_______個教師節 40 3.中國第一位職業老師是( 孔子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材料一:原始時期負責教育的是具有生產生活經驗的長者。 西周時期,官師合一,學校教師由官吏擔任。 春秋戰國時期,民間私學興起。(夫子、先生) 近現代,隨著新式學校的設立,教師發展為專門職業。(老師) 清朝,私塾種類繁多,塾師隊伍擴大。(先生) 材料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國近現代教師的代表和楷模。提出至理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被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子,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 錢學森先生在晚年曾寫下一段話, 稱有17 人對自己的一生影響深遠, 其中12人是求學 期間的老師 。 2014年, 習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 時說: “教過我的老師很多, 至今我都能記 得他們的樣子, 他們教給我知識 、教給我做 人的道理, 讓我受益無窮 。” 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 教師: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探究分享: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當老師?為什么? 第三條明確規定:“教師是履 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 員,承擔教書育 ,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 、提 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 的教育事業。” 第 條 國家實 教師資格制度。 中國公 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 ,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思考:教師法第三條和第 條的規定共同說明了教師職業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 教師: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了教師的資格、任用、培養和培訓等要求。 探究分享:當今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習知識的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們比老師知道的還多,那么我們還需要老師嗎? 思考: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教師嗎? 學生: 教師:需要。 ①雖然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獲取知識提供了更多的途徑,但是教給我們思考方法、激發我們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的還是老師。 ②老師的工作不僅是傳授知識,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還在于榜樣育人。 ③老師教書育人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這是其他技術方式無法取代的。 材料分析:2000年,趙穎慧從師范院校畢業后,一直在通遼市科爾沁區實驗小學從事教學工作,2009年9月任副校長,先后獲得了自治區教學能手、優秀德育工作者、通遼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事業上順風順水,趙穎慧卻沒有安于現狀,她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初選擇做一名人民教師,就是為了做一棵蒲公英,能夠把知識播撒向遠方。” 2017年9月,趙穎慧競聘成為科爾沁區木里圖鎮寶雙小學校長。在趙穎慧的帶領下,學校新建了3500平方米的植物園、2000平方米的果園、1600平方米的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又建起紀念館、廣場和食堂,完善了學生的住宿條件,打造了花園式的校園環境,為學生和教師營造舒心的學習工作環境。她積極聯系愛心組織和愛心人士為困難學生捐款捐物,組織藝術家支教團為孩子們開設第二課堂,讓學生在充滿愛的教育中,認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爭取自治區兒童之家落戶寶雙小學和幼兒園,為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營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思考:看完這則材料你對教師的作用有什么認識? 學生: 教師:①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②★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探究分享: 思考1:對比過去與現在,老師的工作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學生: 教師:時代在發展,教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考2:提出了什么樣的要求? 學生: 教師: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觀看視頻:張桂梅的傳奇 思考:同學們,從張老師身上,我們看到了哪些優秀品質呢? 學生: 教師:理想信念:——堅持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的命運; 道德情操:——身患二十多種疾病,仍奮戰在教育一線,用全部的生命教書育人; 扎實學識:——從教四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仁愛之心:——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 閱讀感悟: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 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 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以下兩則材料內容共同反映出( A )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 ——陶行知 一位老師曾對我說:“人不應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我常常拿這些話來激勵自己。 ——鐘南山 A.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B.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崇高的職業,是完美主義者 C.老師陪伴我們成長,我們要做到言聽計從 D.老師在我們的成長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2. “用愛照亮山區女孩人生夢想的教育燃燈者”張桂梅,雖然身體已不堪重負,但她仍堅守在學生身旁,悉心陪伴,照亮大山女孩的未來。下列詩句最能體現張桂梅老師“無私奉獻”精神的是( C ) ①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②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③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隨著中、高考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學生選擇權增加,選課制、分層教學、走班教學等成為一種常態,同時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也給傳統授課模式帶來了極大沖擊,這都將推動教育行業形成更加及時、深刻的轉變。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 ①時代的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教師可以不履行教育教學的職責 ③新時代教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需要不斷改變 ④教師將成為一個全新的職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下列名言能體現教師職業特點的是( B ) A.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B.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教過我的老師有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下列觀點最能恰當概括上述內容的是( B ) A.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 B.老師是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C.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 D.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也是公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