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善用法律》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能夠在面對違法犯罪時,勇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 道德修養:增強依法律己、依法維權、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意識。 法治觀念:能夠明辨是非,自我約束,遠離不良行為,防微杜漸。 責任意識: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 教學 重點 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如何應對違法犯罪。教學 難點 如何應對違法犯罪。 教學過程導入 一天,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的報警器突然鳴叫起來,保安讓小華再次通過報警裝置,報警器仍然鳴叫。保安就將小華帶到走廊詢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因沒有發現任何物品,保安才讓小華回家。事后發現,小華當時穿的鞋子是他媽媽在這家超市給他買的,因超市消磁器出現故障,鞋子沒能消磁,導致報整器鳴叫。 思考:(1)你對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華的朋友,你會怎樣幫助他討回公道 學生: 教師:保安的做法是違法行為,侵犯了小華的人身自由和名譽權,損害了小華的人格尊嚴。 幫助小華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授新課 閱讀運用你的經驗 無意中看到有一個關于校園欺凌的新聞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一個中學生受到了同學的毆打,被打耳光、潑水、拽頭發……她的父親因為將三名施暴女生打成重傷而被判了7年刑期,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的理解和同情。 思考1:你怎樣看待小華的做法?遇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 教師: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思考2:遇到類似情形,我們可以尋求哪些機關的幫助? 學生: 教師: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 律師事務所:熟悉法律的專業人士解釋法律問題、當顧問處理涉及法律的事務打官司、當辯護人。 法律服務站:解釋法律問題,代寫法律文書,幫助出主意解決涉及法律的事務。 公證處:專門的證明機構:證明合同、遺囑、親屬關系、身份、學歷等情況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有經濟困難,無法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又需要打官司來討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請求援助。 補充:受到非法侵害,還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思考3:上述方式都無法解決時,最后的方式是什么? 學生: 教師: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知識小結: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 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案例分析:某日夜間,在某學院宿舍內,被告人王某(犯罪時16周歲)同其余三人與被害人張某某(女,案發時15周歲)因說對方壞話、挑撥離間以及爭搶男朋友等偶發矛盾,借故生非,而對被害人張某某實施謾罵,打耳光、持衣架拍打、向被害人頭部倒泡面湯、粉底液等物,并使用眼線膠筆在其柜子、面部以及背部寫臟字辱罵,期間,王某等人錄制多個小視頻。事后,將小視頻轉發至微信朋友圈,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甘井子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系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伙同他人隨意毆打、辱罵未成年人,同時,錄制視頻,后轉發微信朋友圈,擾亂學校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尋釁滋事罪。依法判決王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 思考:什么是訴訟? 學生: 教師: 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或稱:打官司)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分類: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小偉、小宇、小剛是七年級的學生,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看見兩個手持兇器的歹徒正在對一位同學搜身。 小偉說:“別管這事,和我們沒關系。” 小宇說:“我們去和兩個歹徒拼了。” 小剛說:“你倆盯住歹徒,我去報警。” 思考: 運用所學知識,請你對上述三位同學的行為進行點評。 青少年為什么需要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兇惡的、狡猾的,我們與其斗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學生: 教師:小偉:的觀點是錯誤的。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小宇:有見義勇為的品質。他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精神值得提倡,但青少年在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時,要采取機智靈活的做法,注意自我保護,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小剛:的做法是正確的。他在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時,表現的智勇雙全,既能抓獲犯罪分子,又能保護自己。 筆記:我們為什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②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 ③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 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①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常見方法(P62方法與技能) ①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 ②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 ④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護好作案現場。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 ) A. 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 B. 以牙還牙,也侵犯他們的權益 C. 告訴朋友,叫朋友把他們打一頓 D. 看情況而定,如果能打得過對方就打,如果打不過對方,就忍氣吞聲 2、四川達州城區3名小學生好心攙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被老太太和其兒子誣陷并索賠。該事件啟示未成年人( ) A. 遇險時要助人為樂,挺身而出 B. 既要見義勇為,又要見義善為 C. 遇險時要學會自我保護,少管閑事 D. 要依法維護自己的人身自由權 3.放學后,雨欣看到浩然正在偷偷地抹眼淚,便問:“浩然你怎么啦?”浩然說:“我遇到麻煩了,有位高年級的同學已經向我索要了兩次錢,我都給他了。今天,他又要我在約定的地方給他300 元,還不允許我告訴任何人,否則就會喊人來打我。”這時,雨欣應該這樣幫助浩然 ( ) ①及時撥打110 報警 ②告訴浩然,他要的數額不大,趕緊給他算了 ③想辦法告訴家長或老師 ④邀幾個同學去教訓那位高年級同學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4. 如果面臨右圖情境,我們可以這樣做( ) A.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B. 有人沒人,大聲呼救 C. 冷靜機智,免受傷害D. 自認倒霉,事后報復 5. 由于拓寬馬路,需要拆遷房屋,老吳因拆遷補償問題與拆遷辦工作人員發生爭執。老吳對拆遷不滿,于是將有關情況寫了一張大字報貼在拆遷辦的墻上。老吳的做法是( ) A. 正確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不擇手段 B. 可以理解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有效方式 C. 錯誤的,維權的方式不合法 D. 錯誤的,即使對拆遷不滿也要忍耐 6. 中學生小強晚上獨自在家做作業,突然發現一個歹徒正要翻窗入室,小強見狀靈機一動,大喊一聲:“爸爸,你從公安局值班回來了!”歹徒聞訊轉身逃走。小強的這一舉動說明他( ) A. 事事都依賴別人,不能自主處理問題 B. 不能勇敢地面對歹徒,與之殊死搏斗 C. 善于依靠智慧保護自己 D. 沒有履行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義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