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延續文化血脈》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提高中華文化認同感、歸屬感、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加強民族認同感。 責任意識: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自覺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擔當責任。 道德修養: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熱愛中華文化,體會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自覺踐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 重點 堅定文化自信;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教學 難點 如何堅定文化自信;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教學過程導入 視頻導入 :播放一段關于中華文化傳承的短視頻,內容可以包括傳統節日、書法、京劇、中醫等中華文化的代表性元素。 思考:視頻中展示了哪些中華文化元素?你對這些文化元素有什么感受? 小組討論 : 教師: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文化的傳承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延續文化血脈》,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授新課 議題一 中華文化的由來、內涵及特點 任務一、溯文化之源——知文化由來 盤點創意云南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的祿勸彝族文化:彝族刺繡、彝族杖笛演奏等。 祿勸彝族刺繡被列入云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彝族刺繡不僅色彩美觀大方外,還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蘊涵深厚民族風情的刺繡文化是祿勸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的勤勞和智慧結晶,也是彝族精神的象征 思考: 中華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學生: 教師:產生:各族人民相互團結,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任務二 品中華文化之美,觀中華文化之多樣 思考:結合圖片思考中華文化的內容有哪些? 學生: 教師: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 任務三 品中華文化之美,感中華文化之特 思考:你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中華文化的特點嗎? 學生: 教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議題二 中化文化能薪火相傳的重要原因 任務探究 溯文化之源——感文化之生命 2023年杭州亞運會與甲骨文緊密相關 :杭州亞運會的火炬“薪火”設計中融入了甲骨文元素。出火口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寓意“光在內周而復始”。炬身則以良渚螺旋紋為演化,炬冠以玉琮語意為特征,整體設計充滿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 在亞運會期間,甲骨文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也被用于亞運會的品牌宣傳和文化推廣活動中,展現了中華古代文明的魅力 。 杭州亞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中華文明的一次精彩展示,甲骨文作為其中的一部分,為亞運會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深度。 思考:甲骨文順利登上杭州亞運會賽場說明了什么? 學生: 教師: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議題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議題探究:想一想,這三種文化之間存在什么樣的精神聯系? 學生: 教師:三種文化形態作為中國文化不同歷史階段的產物,都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幟,一脈相承,源遠流長。 議題四 中華文化的價值? 議題探究:看今朝,悟價值 從2008北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再到2023年杭州亞運會,每一次大型體育開幕式上都有濃濃中華文化的身影,中國美學頻頻吸引世界目光!對此,部分網友認為“沒有必要每次開幕式都是中國風,能不能換一個風格?” 思考1:結合事例,你是否贊同這個觀點,并說明理由。 要求:小組合作探究(2分鐘)。 學生: 教師: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③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思考2:“每次開幕式都是中國風"這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什么情感? 學生: 教師:①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②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2024·江蘇宿遷)“富強、民主”連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的質樸理想;“公正、法治”汲取“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崇法思想;“誠信、友善”吸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仁者愛人”的價值追求……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賡續文化血脈,固守中華文化基因 B.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 C.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交流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滋養 2.(2024·山東濰坊)為了解決古籍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借助數字技術,將更多原始書影轉化為便于借閱的微縮膠卷、便于檢索的電子數據庫、便于理解的知識圖譜,讓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續生命、換發光彩,這有利于 ①賦予古籍新的文化內容 ②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 ③使其成為中華文化之瑰寶 ④賡續共同記憶,守護中華文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甘肅定西)2023年7月1日,“偉大精神鑄就偉大時代——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大型原創專題展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展。舉辦這一專題展有利于 ①弘揚建黨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激勵全國各族人民賡續紅色血脈 ③激發人民群眾愛黨愛國的情懷 ④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動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山東濰坊)一百多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下列偉大建黨精神與詩句內涵最接近的是 ①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②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③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④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湖南)2023年,“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在韶山啟動。該活動將毛澤東廣場、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地點串聯成線,通過展教結合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此活動有助于青少年 ①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②領悟革命精神,強化使命擔當 ③厚植愛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 ④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