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松樹》教學設計一、課時:1課時(40分鐘)二、教材分析《小松樹》是人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中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曲旋律優美,節奏輕快,歌詞富有童趣,描繪了小松樹在陽光下生長的美好景象。歌曲采用了簡單的二拍子節奏,音域適中,非常適合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音樂水平。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學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養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提高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三、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音樂學習能力,能夠理解簡單的音樂概念,如節奏、旋律等。他們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喜歡唱歌和律動。然而,他們的音準和節奏感還需要進一步培養,表現力也有待提高。此外,學生們天性活潑,喜歡新鮮有趣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保持學習興趣。四、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感受歌曲《小松樹》優美的旋律和歡快的節奏。體會歌曲所描繪的小松樹形象和大自然的美好。2. 藝術表現學會準確演唱歌曲《小松樹》,把握其音準和節奏。能夠用優美的聲音和適當的表情表現歌曲的意境。3. 創意實踐鼓勵學生為歌曲創編簡單的律動動作。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小松樹的喜愛之情。4. 文化理解認識松樹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堅強、長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準確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理解歌詞內容,感受小松樹的形象。2. 教學難點:用優美的聲音和恰當的表情表現歌曲的意境。創編與歌曲相配的簡單律動動作。六、教學方法:1. 情境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興趣。2. 示范法:教師示范演唱,為學生樹立標準。3. 分組合作法:通過小組活動促進學生互動和交流。4. 游戲教學法:設計音樂游戲,增加學習趣味性。5. 創造性教學法:鼓勵學生創編動作,培養創造力。七、教具準備:1. 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2. 音頻設備:音響3. 教學課件:包含歌曲音頻、歌詞、簡譜4. 實物:小松樹圖片或模型5. 樂器:鋼琴或電子琴(用于伴奏)6. 綠色絲巾(用于律動活動)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圖片,請大家看一看,這是什么?(展示小松樹圖片)學生:(積極回答)這是小松樹!教師:沒錯,這就是小松樹。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小松樹有什么特點呢?學生:(踴躍發言)針葉很短、樹干筆直、樹冠像傘一樣等。教師:很好!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小松樹不僅外形美麗,在中國文化中還象征著堅強和長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小松樹的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小松樹》。環節二:講授新課(25分鐘)(一)感知(5分鐘)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歌曲。請大家仔細聆聽,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播放歌曲)(音樂播放完畢)教師:同學們,聽完這首歌,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A:這首歌的節奏很歡快,讓人想跟著跳起來。學生B:歌詞很有趣,描述了小松樹的樣子。教師:非常好!這首歌確實節奏歡快,旋律優美。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二)探究(15分鐘)1. 學習歌詞教師:讓我們先來看看歌詞。(展示歌詞)"小松樹,針葉短,樹干筆直沖云天。樹冠圓,像把傘,撐在藍天下面。"這些歌詞描述了小松樹的哪些特點?學生C:描述了小松樹的針葉很短。學生D:還說了樹干很直,一直往上長。教師:說得對!歌詞生動地描繪了小松樹的形象。現在,讓我們一起朗讀歌詞,感受它的節奏。(全班齊聲朗讀歌詞兩遍)2. 學唱歌曲教師:現在我來為大家示范這首歌的演唱。(教師演唱一遍)教師:接下來,我們分句學習。先學第一句"小松樹,針葉短"。(教師示范,學生跟唱)(依次學習其他歌詞,每句反復練習2-3次)教師:很好!現在我們把整首歌曲連起來唱一遍。(全班合唱一遍)(三)示范(5分鐘)教師:同學們唱得很棒!不過,我們還可以用表情和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看老師怎么做:(教師示范:唱"小松樹,針葉短"時,雙手在頭頂比劃小樹的形狀;唱"樹干筆直沖云天"時,雙手慢慢向上伸展;唱"樹冠圓,像把傘"時,雙手在頭頂畫一個圓形)教師:看到了嗎?我們可以用動作來表現小松樹的樣子。現在,請大家站起來,跟著老師一起做。(全班跟隨教師做動作,并演唱歌曲)環節三:鞏固延伸(8分鐘)教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小松樹長大了"。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扮演小松樹,其他同學圍成一圈。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當唱到"樹干筆直沖云天"時,扮演小松樹的同學要慢慢站起來,其他同學則要蹲下去。準備好了嗎?學生:(興奮地)準備好了!(分組進行游戲,每組展示一次)教師:太棒了!你們表現得都很好。現在,讓我們用這些動作再完整地唱一遍這首歌。(全班站起來,伴隨動作演唱歌曲)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松樹》這首歌曲。通過這首歌,我們不僅了解了小松樹的特點,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記住,就像小松樹一樣,我們也要努力成長,成為堅強、挺拔的人。作業:1. 在家練習演唱《小松樹》,下次上課時我們會進行小組展示。2. 畫一幅小松樹的圖畫,用你們的方式表達對小松樹的喜愛。3. 和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關于小松樹的知識。十、設計意圖(1) 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展示小松樹圖片和引導性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同時,簡單介紹小松樹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2) 探究音樂環節:采用"聽、讀、唱"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歌曲。通過教師示范和分句教學,確保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加入動作表現,增強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和表現力。(3) 鞏固延伸環節:設計"小松樹長大了"游戲,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同時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和創造力。十一、板書設計《小松樹》/ | \旋律優美 節奏歡快 歌詞童趣| | |音準 節奏感 表現力\ | /熱愛大自然十二、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到學生們對《小松樹》這首歌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圖片導入和游戲活動,成功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在歌曲演唱環節,部分學生在音準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創編動作的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但也發現有些學生比較害羞,不敢大膽表現,這啟發我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總的來說,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歌曲,還在活動中體會到了音樂的樂趣。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如何將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以及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創新能力。—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