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蝸牛與黃鸝鳥》第二場:蝸牛的歌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這一課是小小音樂劇《蝸牛與黃鸝鳥》的第二場,主要通過兩個場景來展現蝸牛這個角色。第一個場景是"蝸牛來了",描述了蝸牛緩慢而堅定地爬上樹的過程,引起了其他小動物的注意和反應。第二個場景是"蝸牛的歌",蝸牛用歌聲表達了自己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性格特點。通過這兩個場景的呈現,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蝸牛這個角色,感受它的勇氣和毅力。三、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對音樂劇這種形式普遍感興趣,但大多數學生缺乏表演經驗。他們喜歡模仿動物的動作和聲音,但需要教師的引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現角色的特點。同時,學生的音樂基礎也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對歌唱還缺乏自信。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表演和歌唱能力,同時注重培養他們對蝸牛這個角色的理解。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感受《蝸牛的歌》的旋律特點和情感表達。2.藝術表現:學唱《蝸牛的歌》,并能用飽滿而堅定的聲音演唱。3.創意實踐:嘗試表演蝸牛和其他小動物的角色,體驗蝸牛的性格特點。4.文化理解:理解蝸牛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并將其與日常生活聯系。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學唱《蝸牛的歌》,表現蝸牛堅持不懈的精神。(2)通過角色扮演,體驗蝸牛的性格特點。2.教學難點:(1)用飽滿而堅定的聲音演唱《蝸牛的歌》,表現出蝸牛的性格特征。(2)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蝸牛的精神,并將其與日常生活聯系。六、教學方法本節課將采用講解法、示范法、角色扮演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幫助學生理解歌曲內容和蝸牛的性格特點;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親身體驗蝸牛的精神;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七、教具準備1.多媒體設備:用于播放《蝸牛的歌》音頻,展示相關圖片和視頻。2.角色道具:準備蝸牛殼、動物頭飾等,以便學生在表演時使用。3.歌詞卡:制作歌詞卡,方便學生學習和演唱。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蝸牛嗎 它有什么特點 學生:(可能的回答)蝸牛的殼很重,它走路很慢。教師:是的,蝸牛雖然行動緩慢,但它卻擁有一顆堅韌不拔的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關于這只勇敢的蝸牛,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吧!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1.教師播放《蝸牛的歌》音頻,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教師:同學們,請仔細聆聽這首歌,感受它的旋律特點和情感表達。2.引導學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教師:聽完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這首歌旋律優美,節奏緩慢,讓人感覺很平靜。歌詞表達了蝸牛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教師:很好,你們都能感受到這首歌所表達的情感。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只蝸牛的故事。(二)探究1.教師講解歌曲背景,介紹蝸牛的特點和精神。教師:這首歌是小小音樂劇《蝸牛與黃鸝鳥》的一個片段。在這個故事中,蝸牛雖然行動緩慢,但它卻擁有一顆堅韌不拔的心。它不怕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地爬上了樹,引起了其他小動物的注意。最后,它用歌聲表達了自己的精神。2.分析歌詞內容,討論蝸牛為什么要爬到樹上。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歌詞的內容。歌詞中說"我要爬到樹上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你們覺得蝸牛為什么要爬到樹上呢 學生:可能是因為蝸牛想要看看更廣闊的世界,不滿足于現有的生活環境。它想要挑戰自己,去探索未知的領域。教師:很好,你們說得很有道理。蝸牛雖然行動緩慢,但它內心充滿了好奇心和勇氣,決心要去看看更遠的地方。這就是蝸牛的性格特點。(三)示范1.教師示范演唱《蝸牛的歌》,強調飽滿而堅定的聲音。教師:好,接下來讓我來示范一下如何演唱這首歌。大家要注意聽,我要用飽滿而堅定的聲音來表達蝸牛的精神。(教師示范演唱)2.帶領學生分句練習,注意音準和節奏。教師:好,現在輪到你們來練習了。我們先分句練習,注意發音要準確,節奏要跟上。(教師帶領學生分句練習)3.組織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蝸牛和其他小動物。教師:很好,你們的演唱效果越來越好了。接下來,我們來嘗試一下角色扮演。有的同學來扮演蝸牛,有的同學來扮演其他小動物,讓我們一起體驗蝸牛的故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環節三:鞏固延伸1.全班齊唱《蝸牛的歌》。教師:好,現在讓我們全班一起來唱《蝸牛的歌》,用飽滿而堅定的聲音表達蝸牛的精神。(全班齊唱)2.小組表演音樂劇片段,包括"蝸牛來了"和"蝸牛的歌"兩個場景。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蝸牛的故事,現在讓我們分組來表演音樂劇的片段。每個小組可以選擇表演"蝸牛來了"或"蝸牛的歌"這兩個場景。你們可以利用剛才準備的道具,盡情發揮創意。(學生分組進行表演)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蝸牛的歌》,通過這首歌我們了解了蝸牛這個角色。盡管蝸牛行動緩慢,但它卻擁有一顆堅韌不拔的心,不怕困難,勇敢地向前爬。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堅持不放棄,用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目標。作業:1.繼續練習演唱《蝸牛的歌》,體會蝸牛的性格特點。2.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動物或人物具有類似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并簡單介紹。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聆聽音樂和討論,激發學生對蝸牛故事的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2)探究音樂環節:深入分析歌曲內容和背景,幫助學生理解蝸牛這個角色的性格特點,為后續的表演做好準備。(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全班合唱和小組表演,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并發揮自己的創意,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十一、板書設計《蝸牛與黃鸝鳥》第二場:蝸牛的歌1.蝸牛來了2.蝸牛的歌堅持不懈勇敢向上十二、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不僅學會了歌曲《蝸牛的歌》,而且對蝸牛這個角色的性格特點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角色扮演環節,他們都積極參與,并盡力表現出蝸牛的形象。但在歌唱方面,部分學生還不能很好地表現出飽滿而堅定的聲音,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加強。我還可以考慮增加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蝸牛的精神。比如,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但最終克服的經歷,感受到即使面臨挫折,只要堅持不放棄,終會取得成功。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目標,學生不僅學會了歌曲,也受到了積極的品格教育。通過這樣的教學,相信學生不僅能夠欣賞音樂,更能將蝸牛的精神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成為一個勇敢、堅韌的人。—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