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設計一、課時:1課時(40分鐘)二、教材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人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中的一首經典歌曲。這首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歌詞樸實感人,講述了一個小放牛郎幫助解放軍的故事。從音樂角度來看,歌曲采用了民歌的音調,易于孩子們學習和演唱。從教育角度來看,歌曲蘊含著深刻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三、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音樂素養,能夠理解簡單的音樂概念,如節奏、旋律等。他們對音樂學習充滿熱情,喜歡通過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然而,他們可能還缺乏對歌曲深層含義的理解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此外,部分學生可能在音準和節奏把握上存在困難,需要針對性的訓練。四、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感受歌曲歡快、明朗的情緒體會歌曲中蘊含的愛國情懷2. 藝術表現準確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3. 創意實踐嘗試用動作或表情來豐富歌曲表現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演繹歌曲4. 文化理解了解"二小放牛郎"的歷史背景理解歌曲所反映的時代精神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準確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理解歌詞內容,體會歌曲情感2. 教學難點:理解并表現歌曲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準確演唱"哎呀呀頓呀"等較難把握的音調六、教學方法:1. 情境教學法:通過圖片、故事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2. 示范法:教師示范演唱,為學生樹立標準3. 分組教學法:通過小組活動促進學生互動和學習4. 游戲教學法:利用節奏游戲等增加課堂趣味性5. 討論法:引導學生思考歌曲含義,加深理解七、教具準備:1. 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2. 音頻設備:音響3. 教學課件:歌曲音頻、歌詞PPT、背景圖片4. 樂器:鋼琴或電子琴(教師使用)5. 節奏卡片:用于節奏訓練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非常有意思的歌曲。(展示放牛郎和解放軍的圖片)看到這些圖片,你們能猜到這首歌可能講的是什么故事嗎?學生:(積極回答)可能是講小朋友和解放軍叔叔的故事。教師:很好!這首歌確實講述了一個小放牛郎和解放軍叔叔之間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們國家解放戰爭時期,當時有一個小放牛郎勇敢地幫助了解放軍。這首歌就是為了紀念他的事跡而創作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吧!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10分鐘)1. 聆聽欣賞教師:首先,讓我們一起聽一聽這首歌。請大家仔細聆聽,感受一下歌曲的節奏和情緒。(播放歌曲)學生:(認真聆聽)教師:聽完之后,誰能告訴我,這首歌的速度是快還是慢?情緒是歡快還是憂傷?學生:(踴躍回答)歌曲速度比較快,情緒很歡快!教師:沒錯!這首歌的節奏明快,充滿了歡樂的情緒。2. 節奏訓練教師:現在,讓我們來感受一下歌曲的節奏。請跟著我一起拍手。(教師帶領學生拍打節奏)學生:(跟隨教師拍打節奏)教師:很好!現在我們來玩一個節奏接力游戲。我們分成四組,每組依次拍打一小節的節奏,看哪個組能堅持到最后不出錯。學生:(分組進行節奏接力游戲)(二)探究(15分鐘)1. 分段學唱教師:接下來,我們開始學唱這首歌。我們先從第一句開始,我唱一遍,大家跟著我重復。(教師范唱第一句)學生:(跟隨教師演唱)教師:注意氣息的運用,我們再來一遍。(重復幾次,直到學生掌握)(依此類推,逐句教唱整首歌曲)2. 歌詞理解教師:現在我們已經學會了怎么唱,讓我們來看看歌詞的含義。"山上有個小放牛,揚起鞭子唱山歌",這句話描述了什么場景?學生:描述了一個小孩在山上放牛,一邊放牛一邊唱歌。教師:對的!接下來,"哎呀呀頓呀放牛郎,走過山崗遇紅軍",這里發生了什么?學生:小放牛遇到了紅軍。教師:沒錯!在那個年代,紅軍就是解放軍的前身。小放牛為什么要幫助解放軍叔叔呢?學生:(討論后回答)因為解放軍是來解放人民的,小放牛想要幫助他們。教師:很好!這正是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愛國精神。小放牛雖然年紀小,但他懂得愛護自己的國家,幫助為人民而戰的解放軍。(三)示范(5分鐘)教師:現在,我來為大家完整地演唱一遍這首歌,請大家仔細聽,注意我的表情和感情。(教師示范演唱全曲)學生:(認真聆聽)教師:聽完我的演唱,你們有什么感受?我是如何表現歌曲中歡快和自豪的情緒的?學生:(分享感受和觀察)環節三:鞏固延伸(5分鐘)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遍這首歌。這次,我希望你們能加入一些動作或表情,讓歌曲更有表現力。學生:(全班齊唱,加入動作和表情)教師:太棒了!現在我們分成小組,每組想一個特別的方式來演唱這首歌,可以加入動作、表情,甚至可以創作一些新的歌詞。學生:(分組討論和練習)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這首歌不僅旋律優美,更重要的是它講述了一個小放牛郎勇敢幫助解放軍的故事,體現了深刻的愛國主義精神。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個故事,學習小放牛郎愛國愛民的精神。作業:1. 在家練習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下節課我們將進行小組表演。2. 和家人聊聊這首歌的故事,看看他們是否知道類似的英雄事跡。十、設計意圖(1) 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圖片和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學習情境。聆聽欣賞和節奏訓練幫助學生初步感知歌曲特點。(2) 探究音樂環節:分段學唱和歌詞理解相結合,既訓練學生的演唱技能,又引導他們思考歌曲的深層含義。教師示范為學生樹立標準。(3) 鞏固延伸環節:通過全班齊唱和分組表演,鞏固所學內容,同時鼓勵創造性表現,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十一、板書設計歌唱二小放牛郎1. 歌曲特點:節奏明快旋律優美富有愛國精神2. 歌詞重點:山上有個小放牛,揚起鞭子唱山歌。哎呀呀頓呀放牛郎,走過山崗遇紅軍。3. 演唱要點:準確把握節奏用心表達情感注意氣息運用十二、教學反思在這堂課中,我注意到學生對《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通過情境導入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大多數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節奏訓練和分段學唱環節,學生的表現普遍不錯,但在理解歌曲深層含義方面,部分學生還需要進一步引導。未來在教學中,我會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可以考慮增加一些與當代生活聯系的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愛國主義精神在現代社會的體現。此外,對于一些在音準和節奏把握上有困難的學生,我計劃在課后給予個別指導。總的來說,這堂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仍有改進的空間,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