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化學教學設計課 題 化學真奇妙(物質構成的奧秘)設計人 授課時間 年 級 八年級授課形式 新 授 章 節 第一單元第一節 課時 第3課時教學準備 補充說明課標要求 初步形成基于和分子、原子認識物質的視角,建立認識物質的 宏觀和微觀視角之間的關聯,知道物質的性質與組成、結構有關。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水、氫氣、氧氣等常見物質的構成,以便于理解的形 式引入了微觀粒子的概念,同時通過微粒結構示意圖讓學生直觀 體會到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這一事實。學情分析 學生對微觀粒子微小到何種程度感覺較為神秘且難以置信,對 宏觀與微觀的區別與聯系沒有足夠清晰的認知,在授課時可引用 學生熟悉的細胞與生物的概念進行類比。教學目標 (一)化學觀念: 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 (二)科學思維: 初步建立宏觀和微觀相聯系的思維方式; (三)科學探究與實踐: 初步掌握用相對準確的語言描述實驗過程與現象的方法 (四)科學態度與責任: 通過對生活經驗的分析和動手實驗,激發對化學現象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提高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結果的 能力。教學重點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 2.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間的聯系。教學難點 1.物質微粒觀的形成; 2.初步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系的思維。方法策略 1 .演示課件; 2.演示教具:分子、原子模型; 3. 自學研討:觀點講述、小組討論等。教學過程任務設計 師生活動 預期目標【新課導入】 為何鮮花飄香,但我們確不能 看到鮮花飄香的過程,這是為何 學 生 :達成共識,雖然看不到花香四溢的 過程,但體現香氣的物質是切實存在的。 在此基礎上學生提出各種觀點; 教 師 :匯總觀點,作出肯定并規范答案, 即體現香氣的物質非常小,我們稱其為微 直觀感受微觀粒 子的存在觀粒子,所以無法通過肉眼直接觀察。【探索新知①】 初步了解微粒發現史 教 師 :播放道爾頓、阿伏伽德羅等人的科 普短片,引導就微粒的發現史談談自己的 感想與收獲 學 生 :踴躍發言,并分享感悟 了解科學發展的 歷程是在曲折中前 進的;對“分子”、 “原子”等概念有初 步認知【模型演示】 借助演示模型認識微觀粒子 展示水分子模型,觀察其構成(教 師在展示時應指出,演示模型中每 一個小球可理解成一個原子,小球 顏色表示原子種類) 學生:不難發現,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 原子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教 師 :就如同一種生物有由固定個數與種 類的器官以明確規則組成一樣,同種分子 也是由固定個數與種類的原子以明確規的 結構順序構成的。 認識到原子與分 子間的關系【小組合作】 觀察教材第9頁圖1-19與圖 1-20,動手組裝氫分子與氧分子的 模型 學 生 :交流協作,正確組裝出氫分子與氧 分子模型 教 師 :點評學生成果,并展示二氧化碳等 簡單分子的示意圖。 了解以氫分子與 氧分子為代表的簡 單分子的構成【深化提升①】 微觀粒子可借助唯一的化學 符號表示 教 師 :結合微粒示意圖,寫出部分常見微 粒的化學式,簡單介紹使用化學符號表示 物質的方法 學 生 :初步了解并記憶 知道構成物質的 微觀粒子可用化學 符號表示,并能寫出 幾種常見物質的化 學式【探索新知②】 借助數據直觀認識到微觀粒 子的尺度極小 教 師 :水分子非常小,一滴水里大約有1.67 ×1021個水分子,如果一秒數一個水分子, 需要527萬年才能數完! 學 生 :直觀感受到微觀世界的尺度有多小。 認識到微觀粒子 概念的引入,為學習 化學提供了一個全 新的視角【深化提升②】 類比生物體與細胞的關系,正 確理解微觀與宏觀的聯系 教 師 :如同一個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是 由許多細胞分工合作完成的,任何宏觀現 象的產生都是微觀粒子相互作用的結果 學 生 :理解深化并適當記錄。 初步搭建宏觀與 微觀的橋梁【探索新知③】 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與物質 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之間的關系 教 師 :展示金銀銅牌圖片,提問為何三種 獎牌展現了不同顏色的金屬光澤 學 生 :構成獎牌的微粒不同 教 師 :介紹金剛石與石墨兩種物質的性質, 并指出二者均由碳原子構成,提問為何二 者展現出了如此巨大的性質差異 學 生 :閱讀教材第9頁得出結論,金剛石 與石墨的微觀粒子排列不同 認識到構成物質 的微粒種類與排布 方式均會影響物質 所表現出來的性質【當堂小結】 略 略課堂達標1.超臨界水”因具有許多優良特性而被科學家追捧,它是指當溫度和壓強達到一定值時,水的液 態和氣態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臨界水”分子的是(C ) A.OO B. ● C. D. 2.如圖,科學家們已經能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實 現了對原子和分子的移動和排 列,以及復制、改造和創造分子。化學就是在 (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它能指導我們更) 用STM技術將鐵原子用STM技術排列 排列成“原子”二字一氧化碳分子 好地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板書設計第一節化學真奇妙 第3課時物質構成的奧秘 一、物質的構成: 1.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 2.微觀粒子真實存在; 3.常見微粒的表示:水分子:H O,氧分子: O , 氫分子:H , 氧原子:0,氫原子: H。 二、宏觀與微觀: 1.微觀粒子極小; 2.宏觀現象是微觀粒子相互作用的結果; 3.微粒的種類與排布方式影響物質的性質課后反思1.為更好地展現微觀世界的景象,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想象空間,在教學引人環節可以播放有關 微粒子的動畫,或展示大量高清顯微圖像; 2.若時間允許,可以淺顯地講解化學符號、化學式等概念; 3.可結合圖片,介紹顯微技術、顯微操控技術的發展、分子工程學等科普知識,也可布置有關科 學史的課外閱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