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核心素養學案設計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課時)【學習目標】1.認識“咱、偷”等13個生字,會寫“旅、咱”等13個生字,理解“可憐、貯藏”等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按課文故事發展的順序分段。3.體會青頭對朋友的關心和鼓勵,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和互助精神。【學習重點】指導朗讀,掌握生字書寫,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過程。【學習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對話中體會童話故事豐富生動的語言。【學習過程】第一部分:學習任務。任務一、知識鏈接,激趣導入1.談話導入:你們去過哪些地方旅行,說一說旅行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析課題:看到題目,你能提出哪些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進作者:張之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二、初讀感知,字詞積累1.出示閱讀提示:(1)自主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要掌握的生字。(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同桌討論。標出課文的自然段。(3)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2.認讀生字。咱們 偷看 骨碌 牙齒 吞咽 胃口 悲傷 眼淚 笑瞇瞇 細嚼慢咽3.詞語積累。旅行 要好 咱們 草堆 作聲 偷偷 答應 做夢 救命 拼命消化 當然 幾乎 知覺 眼淚 來得及 大吃一驚4.多音字。答:①媽媽答( )應來接我。②這道題的正確答( )案是?應:我們不應( )該做一個只會附和別人的應( )聲蟲。骨:①花園里的花骨( )朵兒真好看。②醫生給他的腿骨( )打了一根鋼釘。5.詞語理解。【可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貯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悲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嚼慢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瞇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字展示: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討論書寫注意事項。8.書寫練習:(1)任選三個字每個字書寫3個。(2)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3)展示書寫好的字。任務三、指導朗讀,理清結構1.出示閱讀要求。(1)自由朗讀課文。(2)思考:你認為這是一場怎樣的旅行?(3)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試著分一分。2.整體感知:本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討論交流:讀完課文后,你認為這是一場怎樣的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試著分一分。預設: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預設:第二部分(第7-19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預設:第三部分(第20-2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5.知識補充:(1)當牛休息的時候,它要把剛才吞下去的食物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細嚼慢咽,嚼碎的食物重返回胃里消化。(2)牛有四個胃,前三個用來貯藏食物,最后一個才用來消化。任務四、隨堂小測,素養提升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紅頭和青頭是一對__________________,它們在草堆里_______________,紅頭不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危急關頭,________沉著的安慰_________,給它出主意,幫助它從牛肚子里_____________。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牛肚子里一共有( ) ,前三個胃是( )食物的,只有( )才是管( )的。3.小練筆。紅頭被救出來了,它又見到了自己的朋友。這時它會想對自己的朋友說些什么呢?請你寫一寫。【小測答案】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3.小練筆。紅頭被救出來了,它又見到了自己的朋友。這時它會想對自己的朋友說些什么呢?請你寫一寫。略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