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與內政區別,如港澳臺問題)5.1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011、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1)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消除了我國百年來屢受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2)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長期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3)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4)決定因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外交政策是國家對外職能的具體體現,是國家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性質決 定國家利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國家利益的變化會導致外交政策的調整決 定注意區分: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國際關系外交政策國家實力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國家性質共同利益利益對立合作基礎沖突根源政策性質政策內容決 定決 定決定因素決定因素2、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1)基本立場: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2)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3)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4)基本準則和基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①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內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處。議題二:中國始終是全球發展貢獻者續寫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中國特色大國外交02在復雜動蕩的國際局勢中彰顯中國擔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政策的發展史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習近平外交思想1、外交政策的發展:(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使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了更為活躍的時期。(2)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對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2、習近平外交思想⑴指導意義:為新時代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方向。⑵核心理念:這一理念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這一理念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⑶核心要義: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風格。習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義:“十個堅持”1、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2、堅持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3、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5、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6、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7、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8、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9、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10、堅持以對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2、習近平外交思想⑷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①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③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④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3.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1)實踐充分說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2)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本課總結03基本內容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基本立場基本準則宗旨習近平 外交思想形成核心理念作用決定因素: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基本目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貫徹落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