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藻類與植物的類群一、章節學習主題本章內容屬于《標準2022》中的第二個學習主題“生物的多樣性”,內容涵蓋了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的相關知識。 二、章節學習內容分析1.內容的課標分析本章內容屬于《標準2022》規定的第二個學習主題“生物的多樣性”。通過本章的教學,達成以下目標:(1)要幫助學生形成1個大概念:生物可以分為不同的類群,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2)要幫助學生形成3個次位概念:①藻類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簡單的生物;②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到種子植物,逐漸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過程逐漸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③植物類群可能對人類生活產生積極的或負面的影響。《標準2022》對這一學習主題的學業要求:初步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分析不同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認同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2.本章教學內容分析本章包括《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兩節內容。藻類、苔蘚和蕨類是生物圈中比較低等的生物,但其分布廣泛,與人類的生產生活關系極為密切。藻類、苔蘚和蕨類是學生認識綠色植物的起點和基礎,也是本章的一個重點。第二節《種子植物》在第一節《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之后,體現了生物進化的規律: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簡單到復雜,為學好后面其他章節的內容做好鋪墊。 三、章節學情分析已有知識:小學科學課上對各種各樣的植物有過介紹,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學生能初步認識一些常見的植物。已有經歷:各種各樣的植物是學生們基本上每天都會觀察到的,學生對植物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些豐富的感性認識,對后面理性認識學習有一定幫助。已有技能: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掌握了觀察的一般方法和分類方法;具有了討論、收集資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的思維方法,具有一定的類比分析能力。已有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初步具備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四、章節學習目標生命觀念:各種各樣的植物都有著獨特的結構,這些結構都是適應它們所生活的環境的,從而建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通過觀察、討論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常見的植物種類和它們的形態結構、主要特征,辯證地看待它們與人類的關系。態度責任:認同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關注和保護生物圈中的植物。五、章節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概覽《藻類與植物的類群》章節學習概覽課時 內容 內容本質與研究方法第1課時 藻類、苔蘚植物 和蕨類植物 通過觀察、比較和分類的方法學習藻類、苔蘚和蕨類的特征,加深對植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的理解第2課時 種子植物 通過觀察種子的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的異同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區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總結被子植物分布廣泛的原因六、章節評價與作業建議本章節作業整體設計體現以下原則:實踐性原則:每課時嚴格按照《標準2022》設定針對性的作業,及時反饋學生的學業質量情況。生活性原則:觀察不同類群的植物,認識其主要特征。本章節作業設置為三部分:基礎性作業、鞏固性作業和綜合性作業。基礎性作業以課本“練習與應用”為主;鞏固性作業和綜合性作業以《七彩作業》為主適當刪減。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課時目標1.概述藻類、苔蘚和蕨類的形態特征及其生活環境。2.通過觀察、類比和歸納等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3.關注藻類、苔蘚和蕨類的生存狀況,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學習重點:1.藻類、苔蘚和蕨類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環境。2.藻類、苔蘚和蕨類對生物圈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學習難點:藻類、苔蘚和蕨類的形態特征。課時活動設計出示發綠的魚缸的圖片。清洗干凈的魚缸換水后放在溫暖有陽光的地方,一段時間后,缸壁和水中就可能出現綠色的細絲或綠膜,這是藻類形成的。這些藻類是怎么出現的呢 它們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點呢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入新課。出示不同的藻類的圖片,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3~64頁內容。以小組為單位歸納出藻類的生活環境、結構特點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并在課堂上匯報交流,教師適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拓展提升,并給予鼓勵性評價。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理解藻類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讓學生閱讀課本第65頁內容,指導學生結合某一苔蘚植物(如葫蘆蘚)進行自主探究,歸納總結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結構特點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得出相關結論,教師進行拓展提升及歸納性總結。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6~67頁內容,分析總結蕨類植物的生活環境、結構特點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大多數蕨類植物長得比藻類、苔蘚植物高大的原因是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輸導組織。結合生活中常見的蕨類植物的圖片,小組討論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歸納總結蕨類植物適應陸地環境的能力更強的原因。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總結藻類、苔蘚和蕨類的異同點。設計意圖:對本節內容進行梳理鞏固,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透徹。第一節 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課本“練習與應用”。鞏固性作業:本節知識鞏固、基礎通關。綜合性作業:《七彩作業》本節能力突破、素養達標。教學反思 種 子 植 物課時目標1.通過觀察菜豆種子、玉米種子,說出種子的基本結構。2.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3.概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學習重點:1.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2.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學習難點:1.種子的基本結構。2.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課時活動設計出示國家植物園(南園)內一朵朵亭亭玉立的古蓮的圖片。提出問題:蓮子為什么能保持那么長久的生命力呢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千年古蓮的故事,激發學生探索種子結構的奧秘的興趣。“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農民在春天播種下水稻種子,在秋天收獲的糧食也是水稻種子。可以說,我們都是靠種子養活的。設計意圖: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珍惜糧食。通過實驗來探究種子的結構。給學生分發干燥的、浸軟的和剛萌發的(胚根剛鉆出種皮)菜豆種子各一粒。學生往往因種子小且常見,只對實驗操作感興趣而忽略了對種子結構的細心觀察。教師要及時指出,進行探索研究必須有正確的方法步驟,不能急于一刀切開,無目標的先睹為快。提醒學生觀察種子結構時,要由表及里、先形態后結構、先宏觀后微觀,強調菜豆種子有2片肥厚的子葉,里面儲存著營養物質。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操作,以小組為單位繪制出菜豆種子的結構示意圖,由小組代表展示繪圖并指認結構。設計意圖:通過實驗觀察,幫助學生認識菜豆種子的結構,達成知識能力目標。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觀察玉米種子,并對照課本中玉米種子的示意圖識別各部分結構,教師巡回指導。首先觀察玉米種子的外形,辨識它的果皮和種皮,然后觀察玉米種子的縱剖面,在縱剖面上滴加碘液,觀察顏色發生變化的胚乳部分,教師講解胚乳遇碘變藍的原因。教師出示玉米種子的縱剖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對照課本中的結構圖,熟悉玉米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分析玉米種子與菜豆種子的異同點,填寫課本第70 頁的表格。根據表格內容,提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概念。設計意圖:通過實驗觀察,幫助學生認識玉米種子的結構,達成知識能力目標。提出問題:種子和孢子相比,誰的生命力更強,更適應陸地環境 為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種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境的原因。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第72頁中不同植物的種子的著生位置,自主總結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概念。種子是裸露著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稱為裸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稱為被子植物。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概念,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被子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往往都離不開它們,教師舉例說明被子植物與人類的關系。設計意圖: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被子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們。第二節 種子植物一、種子的結構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有的種子還有胚乳,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包括胚芽、胚根、胚軸、子葉。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區別是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課本“練習與應用”。鞏固性作業:本節知識鞏固、基礎通關。綜合性作業:《七彩作業》本節能力突破、素養達標。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