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尊重他人》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熱點事件的分析,培養學生關注他人、平等待人、換位思考、欣賞他人的能力,認同尊重的價值觀。 道德修養:通過角色互換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能尊重他人,踐行以文明禮貌、相互尊重、助人為樂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要求,做社會的好公民。 責任意識:通過尋找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的不足及改正活動,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在實際生活中能做到尊重他人。 教學 重點 掌握尊重的重要意義。教學 難點 樹立尊重意識,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教學過程導入 這一刻,成為了本屆殘奧會最美瞬間之一 在東京殘奧會 女子50米蝶泳S5級決賽中 中國選手盧冬以39秒54的成績 打破世界紀錄成功摘金 隊友成姣獲得銅牌 領獎臺上 由于亞軍季軍坐著輪椅 盧冬主動單腿下蹲與她們合影 思考:盧冬的行為為什么受到大家的贊揚? 提示:因為她尊重他人。 授新課 筆記:尊重的含義:尊敬、重視 尊重的基本表現: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 【探究一】在《開學第一課》上,董卿在采訪96歲的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時,以跪地的身姿,附耳提問,專注傾聽,這一幕,感動了眾多網友,董卿這一跪,被網友稱為最美的“中華驕傲”,“最美主持人”。 思考:為什么董卿要跪下提問? 學生: 教師: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7月28日,中通快遞員小郭因遲到5分鐘,先是遭到收件人用傘把毆打,隨后還被一男子踹到,并毆打致傷。對此,當地派出所已立案調查,該名快遞員對女客戶并不圖奢求,只希望得到對方的一句道歉。 思考:快遞員在受傷后,只需要一句道歉是為了什么? 學生: 教師: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杭州某圖書館允許行乞者進入,館內唯一的要求就是先洗手,針對這一開放行為,人們有不同觀點。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你對于杭州圖書館的做法支持與否,為什么?(時間3分鐘,代表發言) 同學1:圖書館是公共資源,每個人都可以進館閱讀。 同學2:圖書館是文明學習的場所,衣冠不整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 同學3:穿著是個人的自由,圖書館不應該規定讀者的著裝。 教師: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從而促進社會進步。 知識小結: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 【情景展示】情境一:小東打算放學后去參觀美術館。放學鈴聲一響,他就起身準備出發。這時,同學小萌拿著數學試卷過來向他請教一個問題。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別喜歡的足球比賽。這時,幾個提前約好的同學來他家一起商量撰寫演講稿的事。 情境三:小明的舅舅興致勃勃地談前一天晚上看過的電影,小明卻并不感興趣。 思考:如果遇到類似的情境,你會怎么做 為什么? 學生: 教師:幫助小萌解決問題后。改天再去美術館。 熱情接待同學,共同合作,認真撰寫演講稿。 雖不感興趣,也會認真地聽舅舅講述,與舅舅談論劇情,也可以委婉的去拒絕別人。 筆記: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①給予他人應有的、適當的關注,而不冷落、忽視他人。 ②對他人的疑惑給予細致耐心的解答,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 【材料分析】杭州圖書館不僅允許拾荒者入館,還允許他們攜帶行李,并提供免費閱讀、觀看電視、電影、上網、聽音樂等服務,甚至允許使用書桌下的電源充電。 許多拾荒者在進入圖書館前會自覺洗手,以保持書籍的清潔。例如,一位年過七旬的拾荒老人,每次看書前都會將手洗凈,生怕把書弄臟。這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公共財產的愛護,令人感動。 杭州圖書館的這一舉措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被稱為“史上最溫暖圖書館”。它不僅為拾荒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充電的場所,也展現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和尊重。 思考:杭州圖書館是怎樣對待拾荒者的? 學生: 教師:平等對待他人。(1)原因:我們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2)做法:①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 ②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以家境、身體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 【探究二】閆女士通過互聯網招聘平臺,針對某公司發布的“董事長助理”和“法務專員”兩個崗位,分別投遞了求職簡歷,其投遞的求職簡歷中,包含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戶口所在地、現居住城市等個人基本信息,其中戶口所在地填寫為“河南南陽”,現居住城市填寫為“浙江杭州西湖區”。招聘App顯示:該公司以閆女士是“河南人”為由拒絕了其兩個崗位的申請,閆女士隨后進行維權、提起訴訟,法院判決:被告該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閆女士精神撫慰金及合理維權費用損失共計10000元;向閆女士進行口頭道歉并在《法制日報》公開登報賠禮道歉。 思考:假如你是這個公司的人事,現在你被辭退了,由于你年齡已經到了四十歲在面試的時候被歧視,你再回想當初對待閆女士的行為,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 教師:學會換位思考。①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 ②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 【活動】夸一夸 1.準備一張紙,總結自己的優點; 2.再在紙上寫出一個人的優點或閃光點; 3.課下將你的“優點卡”贈予那個人。 思考:被別人夸獎時你的感受如何?這給你什么啟示? 學生: 教師:學會欣賞他人。 ①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 ②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 ③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尊重是一種美德,它體現在你待人接物時的彬彬有禮;尊重是一種精神,它顯現在你面對苦難時的積極樂觀;尊重,是一種生活態度,目光所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我們尊重的地方。千萬不要小覷了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力量”表現在 ( )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夠獲得滿足感、成就感等 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④尊重能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圍繞“尊重”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下面同學的觀點你認同的有 ( ) ①彤彤: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被人尊重 ②朵朵:要想獲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 ③娃娃: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為受到尊重我會開心 ④美美:尊重能夠減少摩擦,使我們的社會和諧融洽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當你無意中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或因你的言行妨礙、影響或傷害了對方,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就是“對不起”。一聲“對不起”既表示了你對自己行為的歉意,又表達了自己希望對方諒解的心情,以此來求得彼此心靈的和諧。反之,當你的言行妨礙、影響或傷害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都不說,爭端就會因此而起。這啟示我們( ) A.只要學會尊重,就不會與他人發生矛盾 B.尊重能減少摩擦,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C.尊重能夠促進社會進步,加快經濟發展 D.具備內在修養的人不會與別人發生爭端 4.尊重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尊重有利于人際關系的融洽和社會的和諧。尊重從我做起,尊重他人要求我們 ( ) 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②欣賞他人,平等待人 ③包容他人,放縱遷就 ④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有人曾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漠視者心中盡荒蕪。”欣賞別人是一種雅量,能以自己的胸襟和氣度,收獲無數人的欽佩。這啟示我們要 ( ) ①學會換位思考,體會他人感受 ②發現他人潛質,給予積極評價 ③真誠地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 ④理解他人難處,學會包容他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