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8熱力環流【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輪考點突破學案(原卷+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8熱力環流【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輪考點突破學案(原卷+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8熱力環流【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復習精講精練解析版
1.本節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等,說明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
2.學科素養要求
人地協調觀:能結合大氣基本原理,認識大氣景觀,理解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具體影響,理解人地和諧的重要性,形成因地制宜的觀念。
區域認知:結合區域特征,比較不同時空尺度下風向形成的原因及變化規律,能比較地區近地面風和高空風的風向差異,分析區域多風的原因。
綜合思維:結合示意圖,從時空綜合的角度分析熱力環流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地理實踐力:結合熱力環流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會觀察并能設計實驗驗證熱力環流及風的形成過程。
3.3年真題考點分布
題型 選擇題
高考考點 熱力環流
新高考 2024 湖北13-15、湖南15-16
2023 全國甲卷37題、浙江卷24題
2022 廣東卷第4題、湖南卷第19題
命題規律及備考建議:
1.命題分析
①一般從時政熱點和真實生活情境情境切入,以圖表數據等示意圖為載體,主要考查熱力環流及其應用,風力和風向的判讀,風的影響等內容;
②考查方式:以選擇題為主,題目比較靈活,考查頻率較高。
③命題新趨勢:縱觀近三年的各省區高考地理真題,可以發現,有個別省份(如2024年廣東卷)考到冰川下降風,2023年山東卷考到焚風效應、2022年浙江6月卷考到干熱風、2024年湖北卷考到高原季風等新內容,所以平常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儲備和拓展。
2.備考建議
備考過程中要注重圖表資料的判讀技巧和大氣相關的知識原理的掌握,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知識點一:熱力環流的原理
一、氣壓
1.概念:氣壓是大氣壓強的簡稱,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它是對空氣分子對單位面積的沖擊力量的度量。氣壓大小與高度、溫度等條件有關。
2.特點: 垂直方向:氣壓隨高度增加減小
水平方向: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溫壓關系:氣溫越高,氣壓越低;氣溫越低,氣溫越高。
二、等壓線
1.概念:等壓線,是指把在一定時間內,氣壓相等的地點在平面圖上連接起來所成的封閉線。
2.特點:同一條等壓線上的點,氣壓都相等。某點氣壓變高,等壓線向上彎曲,氣壓變低,等壓線向下彎曲。
三、概念: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區氣溫不同,并導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間的氣壓差異,引起大氣運動。大氣運動有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
四、過程:
1.地表性質均一,各地受熱均勻:①同一水平面,氣壓沒有差異。 ②等壓面平直。
2.在地表冷熱不均的情況下:A地受熱,氣流受熱膨脹上升,使A處氣壓比同一水平高度B的氣壓降低,而在A點上空的C,氣壓相比相同高度的D氣壓升高;B處氣流遇冷收縮下沉,B處氣壓相比A處增大,D處氣壓相比C處減小。在水平方向上,PB>PA,PC>PD,等壓線“高凸低凹”,C和B相比同高度氣壓值屬于高氣壓,等壓線向高處凸,A和D在同一高度上屬于低壓,等壓線向低處凹。
3.先有垂直運動,再有水平運動。
例題:
(23-24高一上·海南海口·期中)讀北半球冬季林地(圖中陰影區域)和裸地,完成下面小題。
1.下圖是上圖中A、B、C、D、E對應的四種等壓面的畫法,正確的是( )
A.B.
C.D.
2. AC間風向為( )
A.西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東北風
【答案】1.C 2.A
【解析】1.根據材料可知,圖示區域中間陰影為林地,兩側為裸地,林地熱容量較大,裸地熱容量較小,冬季林地降溫慢,裸地降溫快,林地氣溫高于裸地,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可知,林地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裸地空氣冷卻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等壓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兩側)高;等壓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兩側)低。同一地點的高空等壓面與低空等壓面往往對稱相反。圖C中近地面中間為低氣壓,兩側為高氣壓,高空相反,與上述分析相符, C正確,D錯誤;圖A和圖B近地面等壓面和高空等壓面形態一致,A、B錯誤。故選C。
2.據上題分析可知,A處為高氣壓,C處為低氣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A指向C,結合圖中指示標可知,水平氣壓梯度力由西指向東,材料信息表明該地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大氣運動受到指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影響,因此AC間大氣的水平運動方向由西北向東南運動,即西北風,A正確,B、C、D錯誤。故選A。
知識點二:熱力環流相關的現象
由于熱力因素,大氣的垂直運動表現為氣流上升或氣流下沉。
熱:(膨脹上升)上升氣流(氣流上升降溫易冷凝)——近地面形成低壓——陰雨天氣
冷:(冷卻下沉)下沉氣流(氣流下沉升溫易消散)——近地面形成高壓——晴朗天氣。
(2)近地面氣壓和相對應的高空氣壓相反,即近地面為高壓,相對應對高空為低壓。近地面氣壓永遠比上部高空氣壓高(近地面的低壓也比高空的高壓,氣壓值高),且越接近地面氣壓越高。
(3)等壓線/等壓面凸起的地方為高壓,下凹的地方為低壓。
水平方向:由于動力因素,大氣由高壓流向低壓,大氣的水平運動即是風。
風向符號:風向標由風桿和風尾組成,風桿(長線段)上繪有風尾(短線段)的一方指示風向。
風尾上的橫杠表示風速,一橫表示風力二級,最多三橫,就是六級,風力再大就用風旗表示。
(1)氣壓的垂直遞減規律。由于對流層大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氣壓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圖,在空氣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2)同一等壓面上的各點氣壓相等。如圖中PD'=PC'、PA'=PB'。綜上分析可知:PB>PA>PD>PC。
例題:
(23-24高一下·浙江溫州·階段練習)下圖是北半球高空500hpa等高線分布圖,其中甲、乙對應的地面分別是丙、丁,如下圖所示(a>b>c),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判斷地面附近丙處氣流的運動狀況及天氣狀況( )
A.輻合上升晴朗 B.輻合上升陰雨
C.下沉輻散晴朗 D.下沉輻散陰雨
4.若圖示氣壓狀況是由熱力因素導致的,則易形成丁處這種大氣物理狀況的是( )
A.冬季暖流流經的海面 B.夏季白天的內陸湖
C.夏季晴朗白天的城市 D.夏季白天的山坡
【答案】3.B 4.B
【解析】3.材料提及,a>b>c,由材料可知,甲乙在高空,甲處500hpa等壓面海拔較高,乙處500hpa等壓面海拔較低。則甲為高壓中心,乙為低壓中心。則甲對應的近地面丙處,為低壓中心,所以大氣垂直上升,CD錯誤;大氣垂直上升,水汽凝結,易形成降水,B正確,A錯誤。故選B。
4.若圖示氣壓狀況是由熱力因素導致的,丁地大氣垂直下沉,必然是受熱少的區域。暖流流經的海面增溫,大氣垂直上升,A錯誤;湖泊比熱容大,白天升溫幅度小,溫度低,大氣垂直下沉,B正確;城市排放熱量比郊區多,大氣垂直上升,C錯誤;白天的山坡比同海拔山谷上空升溫快,大氣沿坡上升,D錯誤。故選B。
知識點三:熱力環流的應用
一、海陸風:
1.成因: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白天陸地升溫快,海洋升溫慢,海洋相對于陸地是高壓,白天吹海風;晚上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快,陸地相對海洋是高壓,晚上吹陸風。
大湖泊周圍、大江大河沿岸也可以出現與海陸風相似的風的周期變化,分別稱為“湖陸風”或“江(河)陸風”。
2.海陸風是小尺度風,如果受大尺度背景風影響,可能會不明顯。例如,我國局部沿海地區冬季白天海風不明顯,可能受到冬季風西北風的影響。
3.海風涼爽且濕度大,陸風濕度小。
二、山谷風:
1.形成及影響
夜晚(山風) 白天(谷風)
形成 晚上④⑥比同高度⑤受山體影響更明顯,氣溫更低,氣流下沉,⑤及山谷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強,溫度較高,氣流上升,冷空氣沿山坡下滑,晚上吹山風。 白天①③比同高度②受山體影響更明顯,白天升溫更快,氣流上升,②處及山谷受熱氣溫上升慢,氣流下沉形成高壓,暖空氣沿山坡上升,白天吹谷風。
影響 ①夜間的冷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阻礙了空氣的垂直運動,易造成大氣污染。為了果樹不受冷空氣影響,一般種在山坡上,熱量條件好。
②夜晚谷底暖空氣被抬升過程中,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易生成夜雨
2.谷風的風速與山風相等嗎?
不相等。 白天山坡受熱所造成的溫差,比夜間輻射冷卻所造成的溫差要大,因此谷風的風速大于山風。
三、城市風:
1.成因:城市中車輛、工廠等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熱能,形成城市熱島效應,蒸發量增加;此時在高空的空氣從市區向郊區流動。近地面的風從郊區向城市流動。
2.城市雨島效應成因:①城市中車輛、工廠等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熱能,有利于城市上空對流發展②大量污染顆粒物排入空氣中,形成降水的凝結核;③城市高大建筑物屏障對空氣產生了阻滯和機械抬升作用,讓可能帶來降水的氣流停留在城市上空。
3.從保護環境而言,化工廠最適宜建在哪里?布局在城市郊外熱力環流之外。
從保護環境而言,公園、綠化帶、城市濕地最適宜建在哪里?布局在城市郊外熱力環流之內。
例題:
【答案】5.A 6.C 7.C
【解析】5.冬季,渤海灣結冰,海洋和陸地的溫差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海陸風較弱,①正確;天津距離冬季風源地近,受冬季風影響大,致使冬季的海陸風較弱,②正確;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天津及渤海太陽高度小,且白晝短,海陸溫差小,海陸風較弱,③正確;冬季天津市集中供暖,會增強熱島強度,④錯誤;故選A。
6.據圖可知,與非海陸風日相比,天津市海陸風日午后熱島強度較小,主要原因是此時吹海風,白天海洋升溫慢、溫度低,海風從海洋上帶來了相對冷濕的氣流,使城市溫度有所降低,熱島強度變小,C正確,ABD錯誤;故選C。
7.據圖可知,海陸風日熱島強度的日變化大于非海陸風日,熱島強度最高值出現在海陸風日凌晨4時左右,此時城市熱島效應最明顯,C正確,ABD錯誤;故選C。
判讀等壓面的凸凹
等壓面凸向高空的為高壓,凹向地面的為低壓,可形象記憶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與高空等壓面凸起方向相反。
三個關系
(1)近地面和高空的氣壓類型相反關系。
(2)溫壓關系:熱低壓、冷高壓(如上圖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3)風壓關系:水平方向上,風總是從高壓吹向低壓(如上圖中a、b、c、d處所示)。
【基礎】
(21-22高一上·江蘇淮安·期中)武夷山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茶農多將茶樹種植在山坡,一方面是山谷風引起的云霧能夠減少日照,提升茶葉品質,同時又能防止山谷風引起的低溫凍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山谷風易引起云霧,且能減少日照,是因為( )
A.夜晚谷底氣流下沉 B.白天山坡氣流下沉
C.夜晚谷底氣流上升 D.白天山坡氣流上升
2. 山谷風引起低溫凍害時近地面氣溫、氣壓狀況是( )
A. B.
C. D.
【答案】1.D 2.C
【解析】1.霧的形成條件之一是水汽充足。山谷地區,日出后山坡受熱,空氣增溫快空氣密度變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氣增溫較慢,密度仍較大,因而空氣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在上升的過程中,氣溫下降,水汽凝結形成云霧,D項正確、B項錯誤。夜晚空氣沿山坡流向山谷,谷底氣流上升,山坡不易產生云霧,A、C項錯誤。故選D。
2.夜晚山坡降溫快,氣溫較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氣降溫慢,氣溫較高,因此山谷等溫面向上凸,等壓面向下凹,夜晚時吹山風,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引起低溫凍害,C正確,D錯誤。夜間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因此低溫凍害多發生在夜間,A、B錯誤。故選C。
(24-25高一·全國·課堂例題)根據水庫與庫區周邊地區的關系,完成下面小題。
3.若在水庫旁建一度假村,下列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關于水庫對庫區周邊地區的影響,正確的是( )
A.風力減小
B.雷電、陣雨等天氣現象顯著增加
C.氣溫年較差增大、日較差減小
D.增加周邊地區空氣濕度
【答案】3.B 4.D
【解析】3.根據湖陸熱力性質差異可知,白天時,陸地升溫快,氣溫高,氣流上升,氣壓低。水庫升溫慢,氣溫低,氣壓高,風由水庫吹向度假村,①錯誤,③正確。夜晚時,陸地降溫快,氣溫低,氣流下沉,氣壓高。水庫氣壓低,風由度假村吹向水庫,②錯誤,④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
4.水面摩擦力小,風力增大,A錯誤。雷電、陣雨多雨強對流天氣有關,而強對流天氣多為空氣強烈受熱上升,該地受水庫影響,溫差變小,不易產生強對流天氣,B錯誤。水庫改變局部地區的地面狀況,由于水庫的調節作用,使氣溫變化減小,日、年變化減小,C錯誤;由于水面面積增大,蒸發量增大,周邊地區空氣濕度增大,因此大氣降水量增多,D正確;故選D。
(17-18高三上·湖南長沙·階段練習)浙江省山地丘陵廣布,適宜茶樹的生長,但春季易受霜凍天氣影響。為此,當地茶園引進了“防霜凍風扇”(如圖甲)。當夜晚氣溫降到4℃時,風扇會自動打開,從而減輕霜凍對茶樹的傷害。圖乙示意茶園某時氣溫垂直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防霜凍風扇”最適宜的安裝高度為( )
A.9~10米 B.7~8米 C.6~7米 D.4米以下
6.下列關于風扇作用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風扇可以把高處的暖空氣往下吹到茶樹上
②風扇吹出的熱風可以使茶樹免受霜凍影響
③風扇的轉動可以增強近地面空氣對流運動程度
④風扇轉動可帶動空氣流動,阻止上層冷空氣向下流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5.B 6.D
【解析】5.讀圖可知,在8米高度附近,氣溫最高,“防霜凍風扇” 安裝高度為7—8米時,風扇啟動后,可把該處暖空氣吹到茶樹上,從而減輕霜凍對茶樹的傷害,B正確;9~10m、6~7m、4m以下氣溫較低,ACD錯誤。故選B。
6.由材料可知,風扇啟動后,可把高處的暖空氣吹到茶樹上,①正確;風扇吹出的并不是熱風,②錯誤;近地面存在空氣對流運動,但風扇吹下來的暖空氣會削弱近地面的對流運動,③錯誤;風扇的轉動促使下層空氣的循環,阻止了上層冷空氣下沉,④正確。故選D。
(24-25高一·全國·課堂例題)讀熱力環流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7.圖中①②③④四點的氣壓大小比較,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圖中①②③④四點的空氣運動方向,正確的是( )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答案】7.D 8.C
【解析】7.②地等壓面向高空彎曲,為高壓區;③地等壓面向地面彎曲,為低壓區。同理分析①為低壓,④為高壓。因近地面空氣密度大,故近地面氣壓高于高空。因此四地氣壓由大到小為:②>③>④>①,D正確,ABC錯誤。故選D。
8.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在近地面空氣由②地流向③地,高空由④地流向①地。在垂直方向上,③地空氣受熱上升,②地空氣遇冷收縮下沉。故其運動方向為③→④→①→②→③,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3-24高一下·浙江杭州·期末)下圖為某地等壓面的垂直剖面圖。圖中①②高度相等。完成下面小題。
9.四地氣壓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若圖示時間為午后,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
①甲是海洋,乙是陸地②甲是郊區,乙是城區③甲是陸地,乙是海洋④甲是城區,乙是郊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9.C 10.A
【解析】9.近地面氣壓高于高空氣壓,排除①②;③④相比,③等壓面上凸,相對于④氣壓更高,故選C。
10.結合上題,近地面的③(甲)為高壓,乙附近等壓線下凹,為低壓。午后,陸地升溫快,盛行上升氣流,近地面氣壓低,海洋溫度相對較低,近地面為高壓,所以甲是海洋,乙是陸地。城區較郊區更熱,近地面城區為低壓,郊區為高壓,所以甲是郊區,乙是城區,①②正確,③④錯。故選A。
【提升】
(24-25高一上·全國·課前預習)下圖為某季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1.圖中各地的氣壓值排序為(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12.圖中甲、乙兩地的狀況是( )
A.甲地氣溫高于乙地 B.甲地多為晴朗天氣
C.乙地盛行下沉氣流 D.乙地濕度小于甲地
【答案】11.A 12.B
【解析】11.近地面氣壓大于高空,甲乙氣壓大于丙丁。同一水平面上,等壓面向上拱起處,氣壓較高。根據圖示等壓面分布,圖中各地的氣壓值甲>乙>丁>丙,A對。B、C、D錯。故選A。
12.圖中甲乙兩地的天氣狀況是甲地氣流下沉,氣壓高,多為晴朗天氣,B對。在同一水平面上,氣溫與氣壓狀況相反,甲地氣溫低于乙地,A錯。乙地氣溫較高,盛行上升氣流,C錯。乙地在海洋一側,濕度大于甲地,D錯。故選B。
(24-25高三上·江西·階段練習)2023年某月,氣溫逐漸下降,近百年來最強風暴貝蒂娜在地中海生成,之后向北席卷黑海沿岸國家,并帶來狂風暴雪,山區積雪深度超過60厘米。下圖為強風暴貝蒂娜位置及移動路徑天氣形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圖中最可能出現強鋒面降水的地點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兩日后,甲地的風向為( )
A.東北風 B.西南風 C.西北風 D.東南風
15.該最強風暴出現的時間段最可能是(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答案】13.A 14.B 15.C
【解析】13.據圖可知,甲、乙之間有低壓槽分布,低壓槽處有暖鋒出現,甲位于暖鋒鋒前,最可能出現降水,A正確;乙位于暖鋒鋒后,不會出現降水,排除B;丙地和丁地沒有鋒面出現,且氣流均從陸上來,降水概率小,排除CD。故選A。
14.結合材料信息可知,兩日后,風暴中心移至甲地西北部,風暴中心為低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東南指向西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偏右,所以甲地吹西南風,B正確,排除ACD。故選B。
15.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月氣溫逐漸下降且帶來了狂風暴雪,山區積雪深度超過60厘米,氣溫較低且有積雪,所以最可能出現的時間段是秋冬季,C正確,排除ABD。故選C。
(24-25高三上·云南·階段練習)2020年12月27日夜間,山東省A市受天氣影響實施交通管制,部分高速公路封閉,該天氣現象一直持續到28日夜間才消失。29日凌晨,A市出現降雪,交通管制持續。下圖為28—29日不同時刻亞洲局部海平面氣壓場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6.推測28日高速公路封閉的原因是( )
A.沙塵天氣 B.大霧 C.道路結冰 D.大風
17.27日夜間到28日夜間,A市( )
A.氣壓升高 B.風向為偏南風 C.氣溫升高 D.產生持續性降水
18.29日02時和29日14時該區域出現了兩次降雪天氣,關于這兩次降雪天氣敘述正確的是( )
A.兩者降雪都是冷鋒過境形成 B.29日14時比02時風速增大
C.29日02時暖空氣抬升形成降雪 D.29日14時偏南風形成降雪
【答案】16.B 17.A 18.C
【解析】16.此時間段該區域盛行偏北風,從渤海攜帶的充沛水汽,被偏北風吹到陸地之后,氣溫下降,水汽凝結,形成大霧,對流較弱,大氣較為穩定,利于霧的維持,直到28日夜間冷鋒過境,強風吹散大霧,B正確;由圖可知,此段時間A市等壓線間距大,氣壓梯度力較小,風力弱,沙塵天氣和大風天氣不會發生,A、D錯誤;道路結冰一般是在降水之后氣溫低于0度發生的,此時降水沒有到來,C錯誤。故選B。
17.由圖示可知,A市氣壓28日14時在1020hPa~1025hPa,29日02時氣壓在1025hPa~1030hPa,氣壓在不斷升高,A正確;此段時間風向以偏北風為主,B錯誤;此段時間A市受偏北風影響,氣溫降低,C錯誤;由材料可知,受天氣影響實施交通管制,部分高速公路封閉,該天氣現象一直持續到28日夜間才消失,A市位于冷鋒過境之前,風力較弱,可知此天氣系統為大霧,沒有持續性降水天氣,D錯誤。故選A。
18.29日02時,A市位于冷鋒鋒后,出現降雪天氣是因為冷鋒過境,暖氣團沿鋒面抬升,上升過程中逐漸冷卻,形成降雪,C正確;29日14時,冷鋒已經過境,西北風從渤海攜帶充沛水汽,登陸之后氣溫下降,疊加山東丘陵地形阻擋,在迎風坡抬升降溫,形成降雪,A、D錯誤;29日02時和29日14時相比,29日14時氣壓梯度力減小,風速降低,B錯誤。故選C。
(24-25高三上·廣東廣州·開學考試)由于湖陸熱力差異,鄱陽湖周邊形成明顯的湖陸風環流。湖陸風起止時刻具有季節變化。下圖是鄱陽湖甲監測站2010-2015年湖陸風起止時刻及其頻次統計圖,四條曲線表示湖風開始、湖風停止、陸風開始、陸風停止時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9.四條曲線中,表示陸風停止時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與夏季相比,鄱陽湖冬季湖風起止時刻( )
A.開始晚,結束晚 B.開始晚,結束早 C.開始早,結束晚 D.開始早,結束早
【答案】19.C 20.B
【解析】19.由所學知識可知,一般而言,白天湖面為高壓,陸地為低壓,吹湖風,夜間相反吹陸風;從圖中可看出,①曲線從傍晚開始,說明為陸風開始時刻曲線,③曲線從傍晚開始,早晨明顯上升,12點之前達到峰值,說明為陸風在12點前停止,為陸風停止時刻曲線,④曲線從日出后開始,說明為湖風開始,到12點達到峰值;②曲線在21時左右開始,說明應為陸風開始之后的湖風停止時刻曲線。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0.湖陸風的轉變,實際上是由湖與陸的溫度變化而導致的,白天以湖風為主,夜晚以陸風為主。夏季比冬季白晝長,日出時間較早,陸地開始升溫的時間早,降溫的時間晚,加之夏季湖泊水域面積明顯大于冬季,湖泊升溫與降溫速度都明顯小于冬季。故冬季湖泊較陸地,降溫較慢溫度較高,而陸地降溫快,溫度低,所以冬季湖風持續的時間較短,即冬季湖風起止時刻開始晚,結束早,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
【真題】
(2024·甘肅·高考真題)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熱干燥的波斯灣附近出現多個雷暴雨團,形成暴雨帶,迪拜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160毫米,約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類極端天氣過程的形成與中緯度西風帶的南移波動有關。下圖示意暴雨時該區域500百帕高度氣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圖中甲處500百帕高度的風向為( )
A.西北風 B.東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22.本次暴雨過程中冷空氣強烈下沉會導致迪拜( )
A.氣溫上升 B.氣壓降低 C.雨量劇增 D.風速突變
23.相同天氣現象易發生于( )
A.4月 美國東南部 B.10月 南非西北部
C.10月 阿根廷西部 D.4月 意大利北部
【答案】21.A 22.D 23.B
【分析】本題組以波斯灣附近極端降雨事件為背景材料創設情境,涉及等壓線的判讀、常見天氣系統與天氣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突出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
21.根據甲處500百帕高度氣壓分布,氣壓較低,應位于高空,甲處等壓線呈西北—東南走向,偏北部氣壓低,南部氣壓高。按風向的畫法,氣流由高壓指向低壓,在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與等壓線平行,為西北風。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2.本次暴雨過程中,冷空氣強烈下沉會導致迪拜帶來氣溫下降和氣壓上升,但對于雨量影響不大,雨量取決于暖濕氣團的水汽含量,ABC錯誤;隨著冷空氣強烈下沉,該地氣溫、氣壓突變,風速突變,D正確。故選D。
23.根據材料可知,此次極端天氣過程的形成與中緯度西風帶的南移波動有關,四月受西風帶的異常波動影響,據圖可知一股強烈的低壓深槽橫掃中東地區,并伴隨著冷空氣的南下和暖濕氣流的北上,從而導致冷暖氣團的碰撞,引發強對流和降水的,引發極端天氣。相同天氣現象的發生往往與相似的氣候條件和季節特征相關。波斯灣附近為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常年炎熱干燥,四月受西風帶的異常南移波動影響,引發強對流和降水,造成極端降水。南非西北部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過渡地帶,緯度位置與圖示區域相近;材料中的時間為4月份為該地區的春季,而南非10月同樣處于春季,若南半球西風帶異常北移波動,則該地區也可能受西風帶的異常波動影響形成雷暴雨團的極端降水現象,因此與波斯灣附近大規模雷暴雨團相似。B正確。美國東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根據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分析可知,4月易受到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容易出現對流天氣形成雷暴雨團,一般不會受到西風帶異常波動的影響。A錯誤。阿根廷西部位于安第斯山脈的東麓,地處西風帶的背風坡,為溫帶大陸氣候,一般不會受到西風帶異常波動的影響,C錯誤。意大利北部緯度較高,4月依然受西風帶控制,受西風帶的異常波動影響幾率不大。D錯誤。故選B。
(2024·廣東·高考真題)下圖為珠穆朗瑪峰南坡某冰川區暖季上、下氣流運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則該地( )
A.大氣下沉氣流增強 B.冰面的流水作用減弱
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風焚風效應減弱
25.近30年來,該地區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
A.年均氣溫趨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
C.年降水量趨于增加 D.湖泊效應增強
【答案】24.C 25.A
【解析】24.由材料“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可知,暖季時高海拔地區的冷空氣吹向下方,與低海拔地區暖濕氣流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冷暖氣流交匯,暖氣流上升,氣流在上升過程中,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致使局地降水概率增加,C正確;由題干關鍵詞“若暖季”可知,暖季時氣溫相對較高,大氣下沉氣流減弱,上升氣流增強,A錯誤;該地位于珠穆朗瑪峰南坡,是陽坡,暖季時氣溫較高,冰川融化導致冰面的流水作用增強,B錯誤;下行風指空氣從上向下流動,焚風效應是氣流在背風坡下沉過程中溫度升高,濕度降低形成的干熱風,綜上,下行風會導致焚風效應增強,D錯誤。故選C。
25.由題干“近30年來,該地區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可知,更強的下降風將高海拔地區的冷空氣吹向下方,由此可能引起P地附近年均氣溫趨于降低,這種區域降溫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冰川的融化,導致冰川消融減慢,A正確,B錯誤;更強的下降風也降低了區域風輻合的高度,從而減少了P地附近的降水量,導致P地附近年降水量趨于減少,C錯誤;湖泊效應指水庫(人造湖泊)對氣候的作用,由于水體巨大的熱容量和水分供應,可使水庫附近的平均氣溫升高,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變小,更強的下降風引起的區域降溫會導致湖泊效應減弱,D錯誤。故選A。
(2023·重慶·高考真題)臺風的移動方向和速度受大尺度天氣系統的氣流影響。 下圖示意某臺風移動過程中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在甲地,該臺風移動減緩,停留時間長達4天, 期間表層海水溫度下降,臺風強度減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6.導致臺風在甲地移動減緩的原因是甲地( )
A.地面摩擦力增大 B.高空西風帶強度減弱
C.下墊面水汽減少 D.東西兩側的氣流方向相反
27.該臺風在甲地停留期間,表層海水溫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經過 B.海水蒸發 C.強風擾動 D.云層遮擋
【答案】26.D 27.C
【解析】26.根據圖中經緯網進行定位可知,甲地位于海洋,地面摩擦力小,下墊面水汽充足,AC錯誤;圖中信息無法體現高空西風帶強度減弱,B錯誤;甲地所處區域等壓線向高值方向彎曲,為低壓槽,東西兩側的氣流往低壓槽方向匯聚,兩側風向相反,導致臺風在甲地移動減緩,D正確。故選D。
27.甲地為日本暖流流經區,A錯誤;海水蒸發會吸收大氣的熱量,因此海水蒸發不是導致海水溫度下降的主要原因,B錯誤;該臺風在甲地停留期間受強風擾動,熱量容易擴散,導致海水溫度降低,C正確;云層遮擋主要影響海水的晝夜溫差,使海水白天溫度更低,夜間溫度更高,D錯誤。故選C。
(2023·湖北·高考真題)圖示意我國四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測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點各月平均氣壓狀況。完成下面小題。

28.甲、乙、丙、丁四個站點分別位于( )
A.海口、武漢、烏魯木齊、拉薩 B.武漢、海口、拉薩、烏魯木齊
C.烏魯木齊、武漢、拉薩、海口 D.武漢、烏魯木齊、海口、拉薩
29.丙地氣壓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熱,氣流輻合②夏季熱,氣流輻散③冬季冷,氣流輻合④冬季冷,氣流輻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影響四地氣壓年變化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緯度②天氣狀況③海拔高度④海陸性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8.B 29.B 30.C
【解析】28.四地中,丙的氣壓值最低,從選項來看,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薩海拔最高,氣壓值最低,排除AD;1月,烏魯木齊雖然臨近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但由于海拔高度遠大于武漢和海口,因此烏魯木齊的氣壓低于武漢、海口,由此判斷,B符合題意,排除C。故選B。
29.從上題可知,丙地應為拉薩,夏季高原強太陽輻射炙烤大地進而向上加熱大氣,在近地面表現為輻合風場,四周空氣向此處聚合,然后在這里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對流層上部)則形成青藏高壓,①正確,②錯誤;冬季近地面氣溫低,近地面氣流輻散,高空形成低壓,③錯誤,④正確。①④正確,故選B。
30.武漢氣壓總體比海口高,是受緯度影響,①正確;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氣壓值最低,③正確;海南緯度低,距離海洋更近,氣壓值更小,烏魯木齊與之對應,受海陸性質影響較為明顯,④正確;四地氣壓變化受天氣影響較小,排除②。①③④正確,故選C。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8熱力環流【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復習精講精練原卷版
1.本節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等,說明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
2.學科素養要求
人地協調觀:能結合大氣基本原理,認識大氣景觀,理解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具體影響,理解人地和諧的重要性,形成因地制宜的觀念。
區域認知:結合區域特征,比較不同時空尺度下風向形成的原因及變化規律,能比較地區近地面風和高空風的風向差異,分析區域多風的原因。
綜合思維:結合示意圖,從時空綜合的角度分析熱力環流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地理實踐力:結合熱力環流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會觀察并能設計實驗驗證熱力環流及風的形成過程。
3.3年真題考點分布
題型 選擇題
高考考點 熱力環流
新高考 2024 湖北13-15、湖南15-16
2023 全國甲卷37題、浙江卷24題
2022 廣東卷第4題、湖南卷第19題
命題規律及備考建議:
1.命題分析
①一般從時政熱點和真實生活情境情境切入,以圖表數據等示意圖為載體,主要考查熱力環流及其應用,風力和風向的判讀,風的影響等內容;
②考查方式:以選擇題為主,題目比較靈活,考查頻率較高。
③命題新趨勢:縱觀近三年的各省區高考地理真題,可以發現,有個別省份(如2024年廣東卷)考到冰川下降風,2023年山東卷考到焚風效應、2022年浙江6月卷考到干熱風、2024年湖北卷考到高原季風等新內容,所以平常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儲備和拓展。
2.備考建議
備考過程中要注重圖表資料的判讀技巧和大氣相關的知識原理的掌握,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知識點一:熱力環流的原理
一、氣壓
1.概念:氣壓是大氣壓強的簡稱,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它是對空氣分子對單位面積的沖擊力量的度量。氣壓大小與高度、溫度等條件有關。
2.特點: 垂直方向:氣壓隨高度增加減小
水平方向: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溫壓關系:氣溫越高,氣壓越低;氣溫越低,氣溫越高。
二、等壓線
1.概念:等壓線,是指把在一定時間內,氣壓相等的地點在平面圖上連接起來所成的封閉線。
2.特點:同一條等壓線上的點,氣壓都相等。某點氣壓變高,等壓線向上彎曲,氣壓變低,等壓線向下彎曲。
三、概念: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區氣溫不同,并導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間的氣壓差異,引起大氣運動。大氣運動有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
四、過程:
1.地表性質均一,各地受熱均勻:①同一水平面,氣壓沒有差異。 ②等壓面平直。
2.在地表冷熱不均的情況下:A地受熱,氣流受熱膨脹上升,使A處氣壓比同一水平高度B的氣壓降低,而在A點上空的C,氣壓相比相同高度的D氣壓升高;B處氣流遇冷收縮下沉,B處氣壓相比A處增大,D處氣壓相比C處減小。在水平方向上,PB>PA,PC>PD,等壓線“高凸低凹”,C和B相比同高度氣壓值屬于高氣壓,等壓線向高處凸,A和D在同一高度上屬于低壓,等壓線向低處凹。
3.先有垂直運動,再有水平運動。
例題:
(23-24高一上·海南海口·期中)讀北半球冬季林地(圖中陰影區域)和裸地,完成下面小題。
1.下圖是上圖中A、B、C、D、E對應的四種等壓面的畫法,正確的是( )
A.B.
C.D.
2. AC間風向為( )
A.西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東北風
【答案】1.C 2.A
【解析】1.根據材料可知,圖示區域中間陰影為林地,兩側為裸地,林地熱容量較大,裸地熱容量較小,冬季林地降溫慢,裸地降溫快,林地氣溫高于裸地,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可知,林地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裸地空氣冷卻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等壓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兩側)高;等壓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兩側)低。同一地點的高空等壓面與低空等壓面往往對稱相反。圖C中近地面中間為低氣壓,兩側為高氣壓,高空相反,與上述分析相符, C正確,D錯誤;圖A和圖B近地面等壓面和高空等壓面形態一致,A、B錯誤。故選C。
2.據上題分析可知,A處為高氣壓,C處為低氣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A指向C,結合圖中指示標可知,水平氣壓梯度力由西指向東,材料信息表明該地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大氣運動受到指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影響,因此AC間大氣的水平運動方向由西北向東南運動,即西北風,A正確,B、C、D錯誤。故選A。
知識點二:熱力環流相關的現象
由于熱力因素,大氣的垂直運動表現為氣流上升或氣流下沉。
熱:(膨脹上升)上升氣流(氣流上升降溫易冷凝)——近地面形成低壓——陰雨天氣
冷:(冷卻下沉)下沉氣流(氣流下沉升溫易消散)——近地面形成高壓——晴朗天氣。
(2)近地面氣壓和相對應的高空氣壓相反,即近地面為高壓,相對應對高空為低壓。近地面氣壓永遠比上部高空氣壓高(近地面的低壓也比高空的高壓,氣壓值高),且越接近地面氣壓越高。
(3)等壓線/等壓面凸起的地方為高壓,下凹的地方為低壓。
水平方向:由于動力因素,大氣由高壓流向低壓,大氣的水平運動即是風。
風向符號:風向標由風桿和風尾組成,風桿(長線段)上繪有風尾(短線段)的一方指示風向。
風尾上的橫杠表示風速,一橫表示風力二級,最多三橫,就是六級,風力再大就用風旗表示。
(1)氣壓的垂直遞減規律。由于對流層大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氣壓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圖,在空氣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2)同一等壓面上的各點氣壓相等。如圖中PD'=PC'、PA'=PB'。綜上分析可知:PB>PA>PD>PC。
例題:
(23-24高一下·浙江溫州·階段練習)下圖是北半球高空500hpa等高線分布圖,其中甲、乙對應的地面分別是丙、丁,如下圖所示(a>b>c),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判斷地面附近丙處氣流的運動狀況及天氣狀況( )
A.輻合上升晴朗 B.輻合上升陰雨
C.下沉輻散晴朗 D.下沉輻散陰雨
4.若圖示氣壓狀況是由熱力因素導致的,則易形成丁處這種大氣物理狀況的是( )
A.冬季暖流流經的海面 B.夏季白天的內陸湖
C.夏季晴朗白天的城市 D.夏季白天的山坡
【答案】3.B 4.B
【解析】3.材料提及,a>b>c,由材料可知,甲乙在高空,甲處500hpa等壓面海拔較高,乙處500hpa等壓面海拔較低。則甲為高壓中心,乙為低壓中心。則甲對應的近地面丙處,為低壓中心,所以大氣垂直上升,CD錯誤;大氣垂直上升,水汽凝結,易形成降水,B正確,A錯誤。故選B。
4.若圖示氣壓狀況是由熱力因素導致的,丁地大氣垂直下沉,必然是受熱少的區域。暖流流經的海面增溫,大氣垂直上升,A錯誤;湖泊比熱容大,白天升溫幅度小,溫度低,大氣垂直下沉,B正確;城市排放熱量比郊區多,大氣垂直上升,C錯誤;白天的山坡比同海拔山谷上空升溫快,大氣沿坡上升,D錯誤。故選B。
知識點三:熱力環流的應用
一、海陸風:
1.成因: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白天陸地升溫快,海洋升溫慢,海洋相對于陸地是高壓,白天吹海風;晚上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快,陸地相對海洋是高壓,晚上吹陸風。
大湖泊周圍、大江大河沿岸也可以出現與海陸風相似的風的周期變化,分別稱為“湖陸風”或“江(河)陸風”。
2.海陸風是小尺度風,如果受大尺度背景風影響,可能會不明顯。例如,我國局部沿海地區冬季白天海風不明顯,可能受到冬季風西北風的影響。
3.海風涼爽且濕度大,陸風濕度小。
二、山谷風:
1.形成及影響
夜晚(山風) 白天(谷風)
形成 晚上④⑥比同高度⑤受山體影響更明顯,氣溫更低,氣流下沉,⑤及山谷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強,溫度較高,氣流上升,冷空氣沿山坡下滑,晚上吹山風。 白天①③比同高度②受山體影響更明顯,白天升溫更快,氣流上升,②處及山谷受熱氣溫上升慢,氣流下沉形成高壓,暖空氣沿山坡上升,白天吹谷風。
影響 ①夜間的冷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阻礙了空氣的垂直運動,易造成大氣污染。為了果樹不受冷空氣影響,一般種在山坡上,熱量條件好。
②夜晚谷底暖空氣被抬升過程中,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易生成夜雨
2.谷風的風速與山風相等嗎?
不相等。 白天山坡受熱所造成的溫差,比夜間輻射冷卻所造成的溫差要大,因此谷風的風速大于山風。
三、城市風:
1.成因:城市中車輛、工廠等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熱能,形成城市熱島效應,蒸發量增加;此時在高空的空氣從市區向郊區流動。近地面的風從郊區向城市流動。
2.城市雨島效應成因:①城市中車輛、工廠等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熱能,有利于城市上空對流發展②大量污染顆粒物排入空氣中,形成降水的凝結核;③城市高大建筑物屏障對空氣產生了阻滯和機械抬升作用,讓可能帶來降水的氣流停留在城市上空。
3.從保護環境而言,化工廠最適宜建在哪里?布局在城市郊外熱力環流之外。
從保護環境而言,公園、綠化帶、城市濕地最適宜建在哪里?布局在城市郊外熱力環流之內。
例題:
【答案】5.A 6.C 7.C
【解析】5.冬季,渤海灣結冰,海洋和陸地的溫差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海陸風較弱,①正確;天津距離冬季風源地近,受冬季風影響大,致使冬季的海陸風較弱,②正確;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天津及渤海太陽高度小,且白晝短,海陸溫差小,海陸風較弱,③正確;冬季天津市集中供暖,會增強熱島強度,④錯誤;故選A。
6.據圖可知,與非海陸風日相比,天津市海陸風日午后熱島強度較小,主要原因是此時吹海風,白天海洋升溫慢、溫度低,海風從海洋上帶來了相對冷濕的氣流,使城市溫度有所降低,熱島強度變小,C正確,ABD錯誤;故選C。
7.據圖可知,海陸風日熱島強度的日變化大于非海陸風日,熱島強度最高值出現在海陸風日凌晨4時左右,此時城市熱島效應最明顯,C正確,ABD錯誤;故選C。
判讀等壓面的凸凹
等壓面凸向高空的為高壓,凹向地面的為低壓,可形象記憶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與高空等壓面凸起方向相反。
三個關系
(1)近地面和高空的氣壓類型相反關系。
(2)溫壓關系:熱低壓、冷高壓(如上圖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3)風壓關系:水平方向上,風總是從高壓吹向低壓(如上圖中a、b、c、d處所示)。
【基礎】
(21-22高一上·江蘇淮安·期中)武夷山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茶農多將茶樹種植在山坡,一方面是山谷風引起的云霧能夠減少日照,提升茶葉品質,同時又能防止山谷風引起的低溫凍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山谷風易引起云霧,且能減少日照,是因為( )
A.夜晚谷底氣流下沉 B.白天山坡氣流下沉
C.夜晚谷底氣流上升 D.白天山坡氣流上升
2. 山谷風引起低溫凍害時近地面氣溫、氣壓狀況是( )
A. B.
C. D.
(24-25高一·全國·課堂例題)根據水庫與庫區周邊地區的關系,完成下面小題。
3.若在水庫旁建一度假村,下列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關于水庫對庫區周邊地區的影響,正確的是( )
A.風力減小
B.雷電、陣雨等天氣現象顯著增加
C.氣溫年較差增大、日較差減小
D.增加周邊地區空氣濕度
(17-18高三上·湖南長沙·階段練習)浙江省山地丘陵廣布,適宜茶樹的生長,但春季易受霜凍天氣影響。為此,當地茶園引進了“防霜凍風扇”(如圖甲)。當夜晚氣溫降到4℃時,風扇會自動打開,從而減輕霜凍對茶樹的傷害。圖乙示意茶園某時氣溫垂直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防霜凍風扇”最適宜的安裝高度為( )
A.9~10米 B.7~8米 C.6~7米 D.4米以下
6.下列關于風扇作用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風扇可以把高處的暖空氣往下吹到茶樹上
②風扇吹出的熱風可以使茶樹免受霜凍影響
③風扇的轉動可以增強近地面空氣對流運動程度
④風扇轉動可帶動空氣流動,阻止上層冷空氣向下流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4-25高一·全國·課堂例題)讀熱力環流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7.圖中①②③④四點的氣壓大小比較,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圖中①②③④四點的空氣運動方向,正確的是( )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23-24高一下·浙江杭州·期末)下圖為某地等壓面的垂直剖面圖。圖中①②高度相等。完成下面小題。
9.四地氣壓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若圖示時間為午后,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
①甲是海洋,乙是陸地②甲是郊區,乙是城區③甲是陸地,乙是海洋④甲是城區,乙是郊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提升】
(24-25高一上·全國·課前預習)下圖為某季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1.圖中各地的氣壓值排序為(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12.圖中甲、乙兩地的狀況是( )
A.甲地氣溫高于乙地 B.甲地多為晴朗天氣
C.乙地盛行下沉氣流 D.乙地濕度小于甲地
(24-25高三上·江西·階段練習)2023年某月,氣溫逐漸下降,近百年來最強風暴貝蒂娜在地中海生成,之后向北席卷黑海沿岸國家,并帶來狂風暴雪,山區積雪深度超過60厘米。下圖為強風暴貝蒂娜位置及移動路徑天氣形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圖中最可能出現強鋒面降水的地點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兩日后,甲地的風向為( )
A.東北風 B.西南風 C.西北風 D.東南風
15.該最強風暴出現的時間段最可能是(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24-25高三上·云南·階段練習)2020年12月27日夜間,山東省A市受天氣影響實施交通管制,部分高速公路封閉,該天氣現象一直持續到28日夜間才消失。29日凌晨,A市出現降雪,交通管制持續。下圖為28—29日不同時刻亞洲局部海平面氣壓場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6.推測28日高速公路封閉的原因是( )
A.沙塵天氣 B.大霧 C.道路結冰 D.大風
17.27日夜間到28日夜間,A市( )
A.氣壓升高 B.風向為偏南風 C.氣溫升高 D.產生持續性降水
18.29日02時和29日14時該區域出現了兩次降雪天氣,關于這兩次降雪天氣敘述正確的是( )
A.兩者降雪都是冷鋒過境形成 B.29日14時比02時風速增大
C.29日02時暖空氣抬升形成降雪 D.29日14時偏南風形成降雪
(24-25高三上·廣東廣州·開學考試)由于湖陸熱力差異,鄱陽湖周邊形成明顯的湖陸風環流。湖陸風起止時刻具有季節變化。下圖是鄱陽湖甲監測站2010-2015年湖陸風起止時刻及其頻次統計圖,四條曲線表示湖風開始、湖風停止、陸風開始、陸風停止時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9.四條曲線中,表示陸風停止時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與夏季相比,鄱陽湖冬季湖風起止時刻( )
A.開始晚,結束晚 B.開始晚,結束早 C.開始早,結束晚 D.開始早,結束早
【真題】
(2024·甘肅·高考真題)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熱干燥的波斯灣附近出現多個雷暴雨團,形成暴雨帶,迪拜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160毫米,約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類極端天氣過程的形成與中緯度西風帶的南移波動有關。下圖示意暴雨時該區域500百帕高度氣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圖中甲處500百帕高度的風向為( )
A.西北風 B.東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22.本次暴雨過程中冷空氣強烈下沉會導致迪拜( )
A.氣溫上升 B.氣壓降低 C.雨量劇增 D.風速突變
23.相同天氣現象易發生于( )
A.4月 美國東南部 B.10月 南非西北部
C.10月 阿根廷西部 D.4月 意大利北部
(2024·廣東·高考真題)下圖為珠穆朗瑪峰南坡某冰川區暖季上、下氣流運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則該地( )
A.大氣下沉氣流增強 B.冰面的流水作用減弱
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風焚風效應減弱
25.近30年來,該地區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
A.年均氣溫趨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
C.年降水量趨于增加 D.湖泊效應增強
(2023·重慶·高考真題)臺風的移動方向和速度受大尺度天氣系統的氣流影響。 下圖示意某臺風移動過程中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在甲地,該臺風移動減緩,停留時間長達4天, 期間表層海水溫度下降,臺風強度減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6.導致臺風在甲地移動減緩的原因是甲地( )
A.地面摩擦力增大 B.高空西風帶強度減弱
C.下墊面水汽減少 D.東西兩側的氣流方向相反
27.該臺風在甲地停留期間,表層海水溫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經過 B.海水蒸發 C.強風擾動 D.云層遮擋
(2023·湖北·高考真題)圖示意我國四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測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點各月平均氣壓狀況。完成下面小題。

28.甲、乙、丙、丁四個站點分別位于( )
A.海口、武漢、烏魯木齊、拉薩 B.武漢、海口、拉薩、烏魯木齊
C.烏魯木齊、武漢、拉薩、海口 D.武漢、烏魯木齊、海口、拉薩
29.丙地氣壓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熱,氣流輻合②夏季熱,氣流輻散③冬季冷,氣流輻合④冬季冷,氣流輻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影響四地氣壓年變化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緯度②天氣狀況③海拔高度④海陸性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环江| 府谷县| 闽清县| 萨迦县| 英超| 凉城县| 高邮市| 晋江市| 镇安县| 丽江市| 土默特左旗| 松溪县| 临湘市| 双鸭山市| 绥宁县| 汉阴县| 连山| 栾城县| 吉林市| 淮南市| 绥棱县| 亳州市| 庄河市| 巴里| 五指山市| 孟村| 德江县| 安丘市| 连山| 微山县| 定襄县| 奉节县| 白河县| 全椒县| 沙洋县| 武宣县| 招远市| 苏尼特右旗| 勃利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