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認識經濟全球化含義、特征客觀必然性含義和地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主要表現體制機制根本動因跨國公司的構成要素生產與經營:目的、方式、投資動機跨國公司的影響6.1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地位、主要特征、主要表現是什么?2、如何理解“比較優勢”理論?3、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重點)5、經濟全球化載體及影響是什么? (注意:雙重性)本課問題2、經濟全球化最主要、最鮮明的特征:經濟全球化最主要、最鮮明的特征是各國經濟高度對外開放、深度相互依賴、全面相互融合。3、經濟全球化的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4、跨國公司的地位: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區分經濟全球化的三個表現生產全球化 貿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區別 含義 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 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 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表現 某國某品牌商品由許多國家共同協作完成 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某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 資金的籌集、分配和運用,超越國家疆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等意義 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節約社會勞動,提高勞動生產率 能使各國的貿易活動實現優勢互補 促進了資本在世界范圍內流動側重 生產領域 交換領域 融資領域聯系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必然帶來貿易全球化,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必然帶來金融的全球化。5、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① 客觀必然性(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② 根本動因: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③ 體制基礎: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④ 其他因素:物質技術基礎:新的科技革命,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的發展直接動因: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發展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6、跨國公司的影響積極影響① 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其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② 推動著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③ 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消極影響① 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怎么應對:各國必須制定相應政策,盡可能減少跨國公司的負面影響。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方向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要完善全球治理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6、2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影響)?2、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消極影響)?3、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4、如何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5、為什么要完善全球治理?怎樣完善?本課問題1、積極影響(機遇):(1)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總)①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② 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③ 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2、消極影響(挑戰):①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②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釀成國際性的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3.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4、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方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開放、合作、共享原則,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解決跨國問題;變革和完善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傳統全球治理機制。(1)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方向5、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開放 要更好地促進世界各國的相互交流合作與國際分工協作包容 要關切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促進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協調發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體系普惠 要反對歧視性的貿易投資條款和待遇,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平衡 要解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南北失調問題共贏 要反對零和博弈,使不同國家相互受益、共同繁榮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2)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5、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內容 要求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開辟增長源泉拓展發展空間凝聚互動合力夯實共贏基礎創新是打開世界經濟增長之鎖的鑰匙,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促進世界經濟增長要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幫助發展中國家深入參與國際分工,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交流與融合協調合作是必然的選擇,要在世界經濟的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使經濟全球化好處惠及所有國家,特別是欠發達國家和弱勢群體,使得經濟全球化更具有包容性原因:① 跨國問題越來越多,對各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社會逐漸意識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② 現階段全球治理機制(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雖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存在弊端,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需要加以變革和完善,從而為各國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推翻/摒棄(3)要完善全球治理5、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措施:① 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解決跨國問題;② 變革和完善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傳統全球治理機制;③ 原則:需要遵循平等、開放、合作、共享原則。(3)要完善全球治理5、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原則 要求平等開放合作共贏要求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新現實,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要求堅持理念、政策、機制的開放,適應形勢變化,廣納良言,充分聽取各方的建議和訴求,鼓勵各方積極參與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機制封閉化和規則碎片化。要求各國加強溝通和協調,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性應對,合作是必然選擇。提倡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獨大或者贏者通吃,而是尋求利益共享,實現共贏目標。完善全球治理機制需要遵循的原則:平等、開放、合作、共享原則(3)要完善全球治理5、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背景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的關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新時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因、措施)7、11、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過程2、新時代如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3、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4、為什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5、如何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本課問題1、新時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總要求(如何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在新時代,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② 推動升級:要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貿易強國】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貿易行為。包括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數字貿易不僅包括基于信息通信技術開展的線上宣傳、交易、結算等促成的實物商品貿易,還包括通過信息通信網絡(語音和數據網絡等)傳輸的數字服務貿易,如數據、數字產品、數字化服務等貿易。(數字貿易已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球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成為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力量。)2、新時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具體要求(如何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③ 縮減清單: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化政策】④ 深度參與:要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深度參與】3、新時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具體要求(如何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4、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1)我國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2)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對外開放的前提和基礎;對外開放是增強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徑。5、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① 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② 由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決定的: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原因5、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未來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更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2)措施(1、原因: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2、要求:(1) 總要求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2) 具體要求① 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② 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建設貿易強國。③ 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④ 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3) 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小結:新時代對外開放原因及要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中國態度2、中國主張3、中國行動4、中國原則(補)7、2國際環境、市場經濟體制、產業結構、就業、收入與生活對全球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機遇更加開放的姿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義利相顧、先義后利1、如何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帶來哪些機遇?)2、如何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中國為經濟全球化做出了哪些貢獻?)3、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本課問題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帶來哪些機遇?)① 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② 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③ 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④ 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對國家發展的影響⑤ 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⑥ 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對個人生活的影響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中國為經濟全球化做出了哪些貢獻?)(1) 中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獻。①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② 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③ 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2)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對世界經濟的促進作用】【中國智慧、中國方案】(1)中國態度: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2)中國主張:① 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② 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3)中國行動:---我國以“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4)補充:中國的原則:---義利相顧、先義后利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知識小結: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①中國的態度: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世界經濟的推動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②中國的主張: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③中國的行動: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④補充:中國的原則:義利相顧、先義后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