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新課導入觀看視頻:你知道我國的外交政策是怎么樣的嗎?學習目標1.闡釋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2.列舉我國外交上的重大成就,明確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明確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3.明確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核心要義,理解其重大意義。新課探究議學活動: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結合“幽靈式外交”“脅迫外交”,談一談什么是外交政策?(2)“幽靈式外交”反映出我國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其原因有哪些?近期有俄羅斯媒體援引某美國匿名官員發表的言論,稱中國目前對待美國的外交策略是“幽靈式外交”。所謂“幽靈式外交”,指的是我國目前對美國中高層的互動請求視而不見,對于美國多次找機會嘗試與中國恢復外交往來無動于衷。但同時,我們始終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發出我們的聲音。我們像“幽靈”一樣一直提醒著美國我們自身的存在,但并不作出反饋,冰凍一切中美之間的外交活動。2023年5月,新華社發布報告《美國的脅迫外交及其危害》,報告基于大量事實和數據,旨在揭露美國在全球推行脅迫外交的惡行劣跡,讓國際社會進一步看清美國外交的霸權霸道霸凌本質,以及美方行徑對各國發展、地區穩定、世界和平造成的嚴重損害。信息提示: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外交政策是指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1、外交政策的含義:2、我國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注意:我國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并不是世界各國都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課講授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國家性質外交政策國家利益決定國家性質決定原因: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消除了屈從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決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課講授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國際關系外交政策國家實力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國家性質共同利益利益對立合作基礎沖突根源政策性質政策內容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決定決定注意區分: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新課講授議學活動:中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立場觀點是我國外交政策的生動詮釋。請運用外交政策的相關知識說明這一觀點的正確性。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其溢出效應正波及全球,為并不太平的世界帶來新的嚴峻挑戰。事件發生后,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客觀公正態度,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做出判斷、表明主張。中方始終認為化解當前危機,必須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必須堅持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中方愿繼續為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就近期個別國家不斷施壓中國選邊站隊,甚至將臺灣和烏克蘭問題相提并論的言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什么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2023年2月24日,在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一周年之際,中國外交部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這一文件主張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后重建。新課探究提示: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決定我們主張俄烏沖突回到政治解決的軌道上來。②中國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積極勸和促談,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也符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國際上公認的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③俄烏沖突由來比較復雜,中國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做出判斷、表明主張,體現了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④中國反對將臺灣和烏克蘭問題相提并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反映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議學活動:中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立場觀點是我國外交政策的生動詮釋。請運用外交政策的相關知識說明這一觀點的正確性。新課探究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1)基本立場: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①含義: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②獨立自主的表現:捍衛我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問題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我國處理一切對內對外事務的獨立自主權利神圣不可侵犯,絕不允許別國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國的主權、干涉我國內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國,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不搞軍事集團部,不聯合一個國家,反對另一個國家。處理國際問題,根據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生活方式。主張一國的事情由本國人民做主,國際事情由各國平等協商。側重點:自主發表主張,不受別國干涉表現:“八個不”: 不屈服;不允許;不依附;不結盟; 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不歪曲;不稱霸!新課講授材料一:中國始終堅持開放包容,鞏固拓展全球伙伴關系網絡。例如: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中美: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巴基斯坦: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 材料二: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盟友最多的國家,占比竟然占到全球國家總數的30%~40%!而且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美國的盟友可以分為北約體系,附庸體系,同盟體系,潛在盟友體系。(1)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1949年美國為了對抗蘇聯而成立的組織。現在蘇聯已經解體,北約不但沒有解散,反而還吸收了大量前華約國家(蘇聯為對抗美國的北約,而成立了華沙公約組織,簡稱“華約”)加入北約。這些國家與美國擁有法律意義上的盟友關系,一旦“出事”,他們會“抱團”在一起的。 其中有四個國家實力突出:英國,法國,德國,土耳其。英國為了自身利益,非常“聽話”。但另外三個國家就不怎么“聽話了”,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公開“懟”美國,其中的法國還一度退出北約。(2)附庸體系:他們或是沒有美國支持,國家就難以生存,或是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與美國結盟。比如日本、韓國、以色列、阿富汗四國和十一個太平洋島國。(3)同盟體系:同美國簽訂盟約,或是歷史上公開與美國的同盟,現在還未“撕破臉”的!大洋洲有澳大利亞,新西蘭(五眼聯盟),亞洲有新加坡,中東有科威特等。(4)潛在盟友體系,同美國有長期的密切合作,或是近年來關系迅速升溫,有成為盟友可能的,亞洲有印度,越南等,拉美有巴拿馬,墨西哥等,非洲有南非,埃及等諸多國家。議學活動: (1)中國是否有盟友?請說明理由。(2)能否說美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課探究中美: 建設性伙伴關系 中俄: 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歐: 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日: 友好合作伙伴關系中國東盟:睦鄰互信伙伴關系 中印:合作 共贏 互信伙伴關系注意:我國“伙伴關系”是結伴,而不是結盟戰略伙伴關系:核心內容是伙伴國之間平等,不結盟,不針對、不損害第三國的利益,是合作共贏的關系,目的是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的伙伴關系外交不同于集團外交、勢力范圍外交。中國與伙伴方彼此不受結盟條約和義務約束,行為自由。結盟關系:本質是大國聯盟,搞軍事集團,聯合一方對抗另一方。其目的是維護同盟國集團的利益,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往往產生不利的影響。注意:伙伴關系 ≠ 結盟關系,結盟違反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易錯易混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2)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側重點:凡是看到我國做法能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都可以考慮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聯合國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原因: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新課講授(3)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首要目標對內目標最高利益對外目標重要目標共同愿望根本利益做法:①對內:我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②對外: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側重點:一般用于對主權和領土的維護問答題:宗旨和目標相伴而行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新課講授(4)基本準則/基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側重點:常用于與其他國家達成合作協議1953年首次提出1955年萬隆會議地位作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被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所承認和接受,堅持這一原則,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國際關系朝著民主方向發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補)新課講授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以下材料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哪個方面?基本立場宗旨基本目標基本準則1.中國累計派出維和官兵5萬余人次,足跡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2.我國外交部表示,中方隨時應對一切威脅挑釁,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3.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4.在俄烏沖突下,中國既不趨附于西方制裁俄羅斯,也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新課講授正確區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基本立場宗旨基本目標基石、基本準則基本內容側重點獨立自主自己發表主張,不受別國干涉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我國做法能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都是宗旨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一般用于對主權和領土的維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常用于與他國達成合作協議知識歸納基本內容 表現 知識聯系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宗旨 基石獨立自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對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內)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具體表現為“八不”。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堅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當今時代的主題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主權國家的義務;建立國際新秩序也是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識歸納周恩來姬鵬飛(1972~1974)喬冠華(1974~1976)陳毅(1958~1972)黃華(1976~1982)錢其琛(1988~1998)唐家璇(1998~2003 )李肇星(2003~2007 )楊潔篪(2007~2013 )吳學謙(1982~1988)議學活動:(1)你知道直接領導和主持了“乒乓外交”的外交部長是誰嗎?(2)任選一位你熟悉的外交部長,說一說相關的我國外交事件。(3)請描述我國的外交政策發展歷程。王毅(現任)議學情境:歷任外交部長及擔任時間新課探究1949—1978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外交的主題詞:獨立自主捍衛革命勝利果實2012年黨的十八大進入新時代中國外交主題詞:民族復興人類進步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1978—2012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外交主題詞:和平與發展為現代化建設爭取和平外部環境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1.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歷程注意:堅持我國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推翻轉變改變。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課講授2.習近平外交思想(1)指導意義:為新時代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了方向。(2)核心要義/主要內容: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風范。新課講授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習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義:“十個堅持”新課講授2.習近平外交思想(3)核心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性:①弘揚了中華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傳統精神。②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③超越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站在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審視國與國關系。④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新課講授(4)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外交方面的貢獻)——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體部署:①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③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④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五位一體外交布局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舞臺公共外交是補充2.習近平外交思想新課講授3.中國外交在國際發揮的作用(中國貢獻)(1)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3)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注意:重要力量≠主導≠決定≠領導≠支配(建設性作用≠領導)結論: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世界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新課講授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外交政策2、我國為什么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基本內容1、中國外交政策的發展2、習近平的外交思想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外交方面的貢獻4、中國大國外交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新課小結外交政策及其相關因素外交政策與國家利益 一個國家在對外活動中,無論表現出友好合作還是表現出沖突對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和維護本國的利益。所以,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國家利益決定的,是為實現和維護一定的國家利益服務的外交政策與國家性質 國家性質決定外交政策,國家性質不同外交政策也不同,如我國的外交政策和美國的外交政策因國家性質不同而不同外交政策與國際關系 國家利益、國家力量的變化,會導致外交政策的調整和變化,從而引起國際關系的變化外交政策與國家職能 外交政策是國家對外職能的具體體現,是國家總體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外交活動的形式 外交活動的主要形式包括訪問、談判、交涉、締結條約、發出外交文件、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等拓展提升1、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是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力量。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各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3、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了中國領導國際新秩序的責任擔當。4、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強化了同沿線成員國以共同發展為特征的結盟伙伴關系。辨析: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辨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但并不是每個國家都堅持這一準則。辨析:中國承諾永遠不稱霸,主張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解決國際問題,所以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辨析: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搞結盟、搞對抗,而是要以合作共贏的態度歡迎世界各國加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易混易錯1.美國得克薩斯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邁克·麥考爾近年來頻繁采取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的言行,并于近期率團竄訪中國臺灣地區,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2023年4月13日,中國政府決定對麥考爾采取反制措施。這表明( )①我國踐行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以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絕不允許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國主權③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我國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和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課堂練習2.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訪美,拜登總統向其展示了一張1985年的老照片。“您一點都沒變!”現場的歡笑聲,把真摯、深入的兩國交流從歷史走進現實,又向未來延展,關乎中美兩國,更關乎世界以及人類共同的未來。某班課上對這一事件發表看法,下列各組主題與其相符的有( )①和平發展,全球治理②零和博弈,互利互惠③以鄰為伴,合作共贏④獨立自主,政治互信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課堂練習3.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發新一輪軍事沖突,雙方持續交火,事態不斷升級,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國不斷拱火局勢,承諾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支持,以維護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和戰略;中東各國則呼吁緊急停火,并認為以色列是局勢惡化的主要責任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希望盡快停火止戰,恢復和平,并愿同各方保持溝通,為中東和平穩定不懈努力。由此可見( )①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②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③當今世界各國越來越傾向于選擇和平的方式解決沖突④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