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你知道我們國家在對外交往中堅持什么樣的政策嗎?我國外交政策是如何形成與發展的?政治認同:認同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科學精神:懂得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公共參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共贏,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觀看視頻:中美新一輪戰略溝通引關注 雙方討論具有實質性、建設性2024年8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訪華,在27、28日兩天舉行的戰略溝通中,中美雙方前后談了6輪11個多小時,討論了中美關系、敏感問題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在此輪戰略溝通中,雙方回顧了過去幾年中美打交道的經歷。王毅強調,美方應當把不支持“臺獨”的承諾落到實處,停止在經貿和科技領域打壓中國,不得支持縱容菲律賓采取侵權行為,中美關系需要保持正確方向。王毅和沙利文在過去一年中多次會談,為中美關系帶來了一定的穩定性,這樣的對話互動是促進雙邊關系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結合上述情境及視頻,分析我國堅持怎樣的外交政策 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士完整。1、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1)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消除了我國百年來屢受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2)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長期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3)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決定因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外交政策是國家對外職能的具體體現,是國家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性質決 定國家利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國家利益的變化會導致外交政策的調整決 定注意區分: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國際關系外交政策國家實力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國家性質共同利益利益對立合作基礎沖突根源政策性質政策內容決 定決 定決定因素決定因素2、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1)基本立場: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臺灣是中國的中國內政不容干涉!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2)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3)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我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對 外對 內主權、安全和平、發展(4)基本準則和基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①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內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著重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弊允澜邕M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以來,烏克蘭危機、中東變局等大事件此起彼伏、交織共振,正深刻影響和建構著國際秩序的重塑演變方向。中國作為百年變局下最有生氣、最為能動的關鍵變量之一,不可避免地處在這些大事件與歷史潮流的中心,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正面臨著新的考驗和機遇。對此,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付宇在《國家治理》刊文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既要有足夠的戰略自信和時代擔當,也需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為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一起來看!新時代十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開創新局面,從倡導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到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憲法,再到接續提出全球發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三大倡議,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始終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價值取向與實踐指向。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討論:結合材料,談談你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解。在復雜動蕩的國際局勢中彰顯中國擔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政策的發展史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習近平外交思想新時代中國外交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方向習近平外交思想“十個堅持”時代潮流提供順應根本遵循行動指南世界情懷全球視野展現堅持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發揮國際事務中的重要的建設性作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追求的探索解決崇高目標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提升(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使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了更為活躍的時期。(2)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對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的發展(三個階段)2、習近平外交思想⑴指導意義(作用):為新時代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方向。⑵核心理念及其作用:這一理念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這一理念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⑶核心要義(主要內容):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風格。習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義:“十個堅持”1、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2、堅持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3、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5、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6、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7、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8、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9、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10、堅持以對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⑷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①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③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④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2、習近平外交思想3、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1)實踐充分說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2)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外交政策及其相關因素外交政策與國家利益 一個國家在對外活動中,無論表現出友好合作還是表現出沖突對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和維護本國的利益。所以,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國家利益決定的,是為實現和維護一定的國家利益服務的外交政策與國家性質 國家性質決定外交政策,國家性質不同外交政策也不同,如我國的外交政策和美國的外交政策因國家性質不同而不同外交政策與國際關系 國家利益、國家力量的變化,會導致外交政策的調整和變化,從而引起國際關系的變化外交政策與國家職能 外交政策是國家對外職能的具體體現,是國家總體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外交活動的形式 外交活動的主要形式包括訪問、談判、交涉、締結條約、發出外交文件、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等基本內容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基本立場基本準則宗旨習近平 外交思想形成核心理念作用決定因素: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基本目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貫徹落實1.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24年5月8日至10日對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中匈視彼此為優先合作伙伴,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成為互利務實合作的典范。在訪問期間,雙方決定將現有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對中匈關系的發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廣泛的共同利益是中匈雙邊關系不斷深入的基礎②中匈兩國關系的發展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③中匈關系的發展是鞏固和發展世界多極化格局的重要推動力④中匈戰略伙伴關系的升級說明我國的外交理念得到更廣泛的認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2.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國累計派出援助圭亞那醫療隊18期263人次,在當地喬治敦公立醫院、林登地區醫院等開展醫療援助。為了幫助更多圭亞那民眾,醫療隊多次組織對偏遠地區或弱勢群體的義診活動,向孤兒院捐贈物資、贈送玩具和文具,為福利院兒童進行全面健康體檢。開展對圭亞那的醫療援助( )①增進了中圭兩國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亞那民生狀況③強化了中圭兩國的同盟關系 ④創新了南南國家的合作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3.2023年10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局勢舉行緊急磋商。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磋商中指出,巴以局勢之所以屢陷危機,根本上是由于中東和平進程偏離正確軌道,“兩國方案”基礎不斷受到侵蝕,聯合國相關決議沒有得到切實執行。中國呼吁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沖突局勢進一步升級。中國在巴以局勢問題上的立場表明( )①我國維護自身的核心利益,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③根據問題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我國的態度和政策④我國堅定站在公平正義一邊,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4.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國際關系史上的大事。60年來,中法關系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前列,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為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作出貢獻?;赝麣v史我們可以看出( )A.中法兩國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B.作為結盟伙伴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C.兩國的合作保障了彼此平等發展權利D.兩國有高度戰略契合和廣泛共同利益D5.縱觀202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擘畫、親力親為,主持兩大主場外交,出席三場多邊峰會,開展四次重要出訪,舉行百余場會見、通話,以大黨大國領袖的襟懷氣度同各方共話友好合作、共商天下大計。從克里姆林宮長談到廣州松園會晤,從“長安復攜手”到“同志加兄弟”,從“彩虹之國”的金磚時刻到“陽光之鄉”的亞太藍圖,從“成都成就夢想”到“潮起錢塘江,澎湃亞細亞”,元首外交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的萬千氣象,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的雙向奔赴,打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嶄新局面。由此可見,元首外交( )①展示了新時代中國日益提升的國際影響力②表明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維護他國利益③有利于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世界多極化④有利于各國的根本利益達成一致,解決分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