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邏輯框架第八課 主要的國際組織第九課 中國與國際組織國際政治經濟活動的主體:國家國際政治格局國際經濟格局國際社會重要行為體:國際組織第一單元:各具特色的國家第二單元:世界多極化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第四單元:國際組織第二課 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單元 課題 明確的問題 核心概念第一單元:各具特色的國家 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 我國與西方主要國家的政治制度有何區別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要唱響中國故事,提供中國智慧與方案,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第二課 國家的結構 第二單元:世界多極化 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 國際格局和國際形勢如何演化? 中國怎么做? 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 第五課中國的外交 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 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 國際經濟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么?中國積極維護和促進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 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第四單元:國際組織 第八課 主要的國際組織 中國和國際組織的關系,中國在國際社會扮演怎么樣的角色。 第九課 中國與國際組織 1.1 國家是什么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一學習目標learning target3.闡明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明確代議制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1.簡述國家的基本要素,闡明國家的階級本質。2.簡述國家的職能,辨認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區別。子議題一國家的概念總議題:國家的本質子議題二國體與政體的辯證關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國家是從控制階級對立的需要中產生的,由于它同時又是在這些階級的沖突中產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強大的、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國家,這個階級借助于國家而在政治上也成為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因而獲行鎮壓和剝削被壓迫階級的新手段。”子議題一國家的概念情境1:議學任務:結合上述情境,思考國家是如何產生的,應該如何認識國家的本質。領土主權人口1、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1)地位:迄今最全面、最科學的關于國家的認識與解釋,揭示了國家的本質。(2)國家的產生:①國家是一種歷史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②國家是在原始社會瓦解、私有制出現、階級形成以后產生的。③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原始社會瓦解私有制出現階級形成矛盾不可調和國家產生生產力發展情境2:新中國成立議學任務:根據材料,概括出國家的主要基本要素。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公告》,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國民黨當局已喪失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與事實的根據。提出一個中國的原則,指出香港、澳門、臺灣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國際交往的基本準則。這是全國四萬萬同胞競相關注的盛典,是真正意義上的舉國歡慶。2、國家的基本要素人口 國家的社會基礎居民(主權國家的第一個基本要素)領土 國家的自然基礎(指處于國家主權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范圍和空間。)包括領水、領陸、領空(隨人類對自然界開發能力的提高而變化)政權 政治上實行統治的權力,也指體現這種權力的政權機關(國家權力的中心和體現)★主權 構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指一國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對內外政策、處理國內國際一切事物的權力,國家主權的喪失往往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主權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與靈魂主權具有兩個特征:對內:國家最高權力的至高無上性對外:國家最高權力的獨立自主性3、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憲法》第1條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奴隸主階級 地主階級 資產階級 人民奴隸階級 農民階級 無產階級 極少數敵人思考:你能根據上面的信息,說出國家的本質是什么嗎?從國家的本質看,所有國家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4、國家的本質知識拓展:民主和專政的關系民主 專政區別 含義 在統治階級的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 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對象 統治階級 被統治階級實施方式 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憑借國家權力聯系 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凡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同時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 知識拓展:國家的職能如管理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維護公共秩序,興建公共設施,保護自然環境等。目標是維護社會穩定和推動社會發展。(2)社會管理職能(1)政治統治職能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是國家行使政治統治職能必不可少的工具。觀點一:中國古代有所謂“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還有所謂的“體察民情、廣開言路”的明君作風。觀點二:2024年7月,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迫于壓力,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宣布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觀點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你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情境3:課堂大討論議學任務:辨析上述觀點,談談你對民主的認識。①封建社會的民本思想在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其內涵與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有著本質區別。重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君主的政治統治,其政治體制是專制制度,強調的是統治階級的治國態度,而民主是國家制度,二者是不同的概念。②資產階級民主在資產階級內部實行民主,其本質是資產階級專政,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優于資本主義民主。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體現著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特征。比較 我國 資本主義國家享有民主的主體 絕大多數人民 資產階級專政的對象 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對大多數的人民實行專政民主的特點 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虛偽性和欺騙性本質 人民當家作主 資產階級專政5、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子議題二國體與政體的辯證關系美國總統拜登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思考:各國領導人的稱呼有何不同?是由什么決定的?國體與政體國體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1.國體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農民階級中國共產黨人民大眾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工人階級政體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就是國家管理形式。目的:統治階級行使政治統治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2.政體的概念國家制度國體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3.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國體 政體區 別 含義 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就是國家管理形式國家 制度 內容 形式反映 問題 “誰掌握政權”的問題,它規定了國家的性質 “如何掌握政權”的問題,它規定了國家的管理形式聯系 ①國家制度包括國體和政體,即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 ②國體決定政體,并通過一定的政體來體現。政體體現國體,并服務于特定的國體 ③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由于受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相同的國體可能采取不同的政體 材料一:同時民主共和制的國家,為何泰國、日本、英國、瑞典等保留著國王,國王為國家元首,而法國,德國,俄羅斯,美國等卻是總統為國家元首,中國國家元首卻是國家主席?材料二:歐洲國家法國,國名全稱“法蘭西共和國”,顧名思義實行的政治體制是共和制。當今法國的共和制顯然非常穩固,很長時間都不會變成其他政治體制,但歷史上的法國,政治體制變化非常頻繁,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君主制和共和制就相互易手了五次,是世界歷史上政治制度變動最多、最快的國家。議學任務4: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影響政體的其他因素有哪些?情境4:(1)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2)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國家的政體是完全一樣的。4.影響政體的因素政體的變化既包括隨著國體的變化而發生的根本性變化,也包括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條件的變遷,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不斷變化。除了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外,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體的因素。(1)含義:就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2)原因:5.代議制只有公民廣泛參與,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體。不可能全體公民都經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國家事務。代議制是公民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這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1.國家的產生2.國家的基本構成要素:3.國家的性質4.國家的本質5.國家的職能:政治統治、社會管理國家是什么國家的本質國體與政體1.國體2.政體:含義、目的、影響因素3.國體與政體的關系課堂小結1. 英國持續的罷工造成許多公共服務停擺,也嚴重挫傷經濟。為此,英國議會下議院通過了政府的打擊罷工法案,通過立法在罷工期間對一些部門強制執行最低服務標準。根據該法案,在鐵路行業和緊急醫療部門工作的一部分雇員將被要求在罷工行動期間工作,而如果他們拒絕,就可能被解雇。由此可見( )①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 ②國家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③英國社會存在尖銳的階級矛盾 ④代議制是公民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課后練習2.美國和英國,同為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兩黨制,但兩國的政體卻不同,美國實行民主共和制,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這是因為( )A.兩國分屬于不同歷史類型的國家B.兩國居于統治地位的主體階級不同C.兩國輪流執政的兩黨是不同的利益集團D.兩國政體的選擇要受各自具體國情的影響D3.社會契約論認為,在自然狀態下,因人們濫用自然權利而使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得不到保障。為了擺脫這種狀況,人們訂立契約,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權利的國家和政府。以契約建立的國家,任務是遵守自然法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和自由;如果統治者背叛契約,人民有權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權在民的結論。這一觀點( )①準確地解釋了國家產生的歷史根源②正確闡釋了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③認為契約是保障人民權益的基本前提條件④未認識到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4.中國外交部網站刊出《美國民主情況》報告,通過列舉大量活生生的事實說明“一人一票”的民主墮落到“一美元一票”的美式民主等現狀,與中國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形成鮮明對比。這反映( )①民主具有階級性并體現統治階級的利益 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過程的人民民主③社會主義的民主優越于資本主義的民主 ④中美兩國都是新型的民主與新型的專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