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我們走在大路上》第一單元 精神·信仰·力量·情感第二課時(湘教版)七年級上01本課目標02新課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拓展05課堂評價06課堂總結本課目標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通過聆聽,感知歌曲的音樂特點,激發學生對合唱的學習興趣學生能用自豪、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二聲部做到和諧統一通過對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的學唱與演唱,激發學生 愛國、愛黨的精神,多方位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創意實踐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們的音樂創造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新課導入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跟隨音樂的腳步重回抗戰時期:我們的國土被敵人踐踏,我們的同胞被敵人殺害,我們的家園被敵人摧毀,百姓流離失所。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努力奮戰,將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祖國,才有了我們現在幸福安樂的生活。接下來,讓我們跟隨一段視頻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吃水不忘挖井人背景介紹在抗戰期間,中國大地上涌現出了許多的抗日隊伍,雖然他們裝備 和日軍有天壤之別,但是我們的先輩沒有放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憑著心中堅定的信仰,驅趕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勝利。背景介紹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太久的苦難,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面臨著巨大的經濟發展困難。但是,我們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做出了艱苦的努力,走出 一條屬于中國人民自己的康莊大道!背景介紹1963 年,李劫夫老師創作的《我們走在大路上》發行,唱出了全國人民 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披荊斬棘,在建設社會主義大路上昂首闊步前行的豪 邁氣概。正是有了先輩們的不懈努力和奮進才有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今 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初步感知歌曲中描寫了什么樣的畫面呢?如果讓你來演唱這首歌曲,你會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呢?聆聽歌曲范唱,直觀感受合唱的魅力欣賞初步感知整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別是哪幾個?為什么這樣劃分?引出歌曲曲式結構。復聽歌曲:感知歌曲段落;感受時代氣息欣賞歌曲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為齊唱部分,旋律明快有力,節奏緊湊, 充滿前進的動力感。第二部分為合唱部分,旋律更加寬廣,情感表達更加深 沉。這是一首常見的二段體曲式結構。初步感知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歌詞,引導學生感受人們的精神面貌。表現了人們意氣風發、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作品表現一種怎樣的意境?初步感知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歌詞,引導學生感受人們的精神面貌。學生隨教師有節奏地朗讀歌詞第一段初步感知思考:請同學們再次聆聽歌曲,如果將歌曲的內容畫成一幅畫,你會用什么樣的顏色為它上色呢?再次聆聽歌曲,感受歌曲調式色彩?欣賞是的,同學們,這首歌曲有明亮的大調式色彩,無論是旋律還是歌 詞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豁然開朗的感受。這就是大調式音樂的魅力音樂知識復聽歌曲:感知歌曲段落;感受時代氣息(1)認識五線譜(2)教師出示五線譜 C 大調音階,并講解高音譜號的畫法。音樂知識復聽歌曲:感知歌曲段落;感受時代氣息(2)教師出示五線譜 C 大調音階,并講解高音譜號的畫法。師:我們演唱的是 C 大調音階。在音樂中,我們不僅可以運用簡譜的形 式來表現,還能用直觀地表現每一個音符位置的記譜方式,那就是五線譜。活動練習(1)跟隨老師做原地踏步動作,重拍時的應加重力度,感受節拍特點, 引出進行曲的概念。(提出思考:為什么“走”這個字的時候踏左腳?為弱起小節知識的學習做鋪墊。)初步感知進行曲和弱起小節的特點(2)感受弱起小節的特點及變化(“我們”——攤開雙手,再接踏步動作)活動練習歌曲學習學唱 A 段練聲:用“a”元音演唱,并用柯爾文手勢輔助練習。歌曲學習學唱 A 段隨旋律線演唱歌曲曲譜,整體感受旋律的起伏。歌曲學習學唱 A 段隨教師范唱小聲演唱歌曲曲譜歌曲學習學唱 A 段教師講解歌曲中大附點和小附點的演唱難點,播放音樂第一部分, 教師帶領學生聽音樂做律動,在大附點和小附點節奏分別用不同的律動代替, 讓學生感受兩種附點的區別。欣賞歌曲學習學唱 A 段教師彈琴,教師演唱歌曲曲譜,學生跟隨小聲哼唱歌詞。師生加入歌詞共同演唱第一部分旋律,并提醒學生注意大小附點節奏型的演唱。歌曲學習學唱 B段學唱 B 段低聲部教師示范演唱低聲部曲譜,演唱時讀出#4的音名。思考:曲譜中有一個特殊的音,請你們找一找它在哪里。歌曲學習學唱 B段學唱 B 段低聲部1、教師講解#4,并用鋼琴示范幫助學生演唱。2、隨鋼琴演唱低聲部旋律。3、填詞演唱。歌曲學習學唱 B段學唱 B 段高聲部1、教師范唱高聲部旋律,引導高聲部學生原地踏步做前進動作律動2、隨鋼琴演唱高聲部旋律。3、填詞演唱。合唱練習1、教師彈琴,學生進行五度音程構唱練習,為合唱做準備2、師生合作完成合唱練習,教師演唱低聲部旋律, 學生演唱高聲部旋律。完整演唱聽音樂隨教師指揮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同學們演唱得真動聽,讓老師仿佛也跟隨他們一起,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想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一份力。伴奏課堂評價師生評價、生生評價活動練習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不僅欣賞和學習了《我們走在大路上》這一首優秀的合唱作品,而且在演唱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和聲的魅力。我們和先輩們一 起,一同走在大路上;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中國人民戰勝困難、奮發圖強的精 神偉力,以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昂首闊步走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的自信與 榮光。希望同學們能熱愛祖國、熱愛我們的中國共產黨,也希望這首歌能激 勵大家在今后更堅定地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音樂學科第一單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我們走在大路上》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音樂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體教學內容由七首歌曲組成,大致按照時代脈絡進行編排, 體現了歷史的邏輯和中國共產黨成長的內在邏輯。第一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我們國家的象征和標志;第二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體 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三首是表現在社 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意氣風發,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 道路的《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四首是歌頌改革開放的《走進新時代》;第五 首是彰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宏大主題的歌曲《領航》,詮釋了 偉大的建黨精神,表達出新征程上中華兒女在黨的領導下,以中國式現代化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豪情壯志;第六首是體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題材的歌曲《十八洞飛出幸福歌》;因此最后一首歌曲是《不忘初心》,這一 系列作品的編排突出了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的初心和使命。學習 目標 1. 審美感知:通過聆聽,感知歌曲的音樂特點,激發學生對合唱的學習興趣。 2. 藝術表現:學生能用自豪、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二聲部做到和諧統一。 3. 創意實踐: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們的音樂創造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4. 文化理解:通過對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的學唱與演唱,激發學生 愛國、愛黨的精神,多方位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5. 能認識五線譜的線間位置,會寫高音譜號,知道什么是音名與唱名; 能結合柯爾文手勢較為熟練地視唱 C 大調八度以內的音。重點 在演唱中感受合唱的魅力,體會音樂的美;在合唱合作中感受團隊協作精神。難點 在合作中唱好二聲部。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吃水不忘挖井人 1. 創設情境:播放抗戰時期的視頻片段,將學生帶入抗日戰爭時期。 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跟隨音樂的腳步重回抗戰時期:我們的 國土被敵人踐踏,我們的同胞被敵人殺害,我們的家園被敵人摧毀,百姓流離失所。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努力奮戰,將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祖國,才有了我 們現在幸福安樂的生活。接下來,讓我們跟隨一段視頻來看看當時的情景。 2. 揭示課題,背景音樂播放《在燦爛陽光下》。 師:在抗戰期間,中國大地上涌現出了許多的抗日隊伍,雖然他們裝備 和日軍有天壤之別,但是我們的先輩沒有放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憑 著心中堅定的信仰,驅趕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勝利。 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太久的苦難,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面臨著巨大的經濟發 展困難。但是,我們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做出了艱苦的努力,走出 一條屬于中國人民自己的康莊大道! 1963 年,李劫夫老師創作的《我們走在大路上》發行,唱出了全國人民 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披荊斬棘,在建設社會主義大路上昂首闊步前行的豪 邁氣概。正是有了先輩們的不懈努力和奮進才有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 (設計意圖:1. 教師運用視頻導入課題,能更直接地將學生帶入情境中,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運用教師語言總結的方式進行情境創設,激發學生 的學習欲望。) 二、初步感知——走在時代大路上 1. 聆聽歌曲范唱,直觀感受合唱的魅力。 設問:歌曲中描寫了什么樣的畫面呢?如果讓你來演唱這首歌曲,你會 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呢? 2. 復聽歌曲:感知歌曲段落;感受時代氣息。 設問: (1)整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別是哪幾個?為什么這樣劃分?引 出歌曲曲式結構。 歌曲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為齊唱部分,旋律明快有力,節奏緊湊, 充滿前進的動力感。第二部分為合唱部分,旋律更加寬廣,情感表達更加深 沉。這是一首常見的二段體曲式結構。 (設計意圖:對作品結構有初步的認識。) (2)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歌詞,引導學生感受人們的精神面貌。 師:作品表現一種怎樣的意境?(表現了人們意氣風發、積極向上的精神 面貌。) 學生隨教師有節奏地朗讀歌詞第一段。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歌詞的環節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不僅能加 深對歌詞印象,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再次聆聽歌曲,感受歌曲調式色彩。 設問:請同學們再次聆聽歌曲,如果將歌曲的內容畫成一幅畫,你會用 什么樣的顏色為它上色呢?(明亮的色彩) 師:是的,同學們,這首歌曲有明亮的大調式色彩,無論是旋律還是歌 詞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豁然開朗的感受。這就是大調式音樂的魅力。 4. 認識五線譜的基本知識。 (1)認識五線譜 教師以手為例講解線與間的順序。老師引導學生借助柯爾文手勢輔助演唱并標注出音名 C D E F G A B。 師:我們演唱的是 C 大調音階。在音樂中,我們不僅可以運用簡譜的形 式來表現,還能用直觀地表現每一個音符位置的記譜方式,那就是五線譜。 5. 律動和節奏:初步感知進行曲和弱起小節的特點。 (1)跟隨老師做原地踏步動作,重拍時的應加重力度,感受節拍特點, 引出進行曲的概念。(提出思考:為什么“走”這個字的時候踏左腳?為弱起 小節知識的學習做鋪墊。) (2)感受弱起小節的特點及變化(“我們”——攤開雙手,再接踏步動作)。 (設計意圖:提升學生對恒拍、重拍、弱起小節的認識。) 三、歌曲學習——唱響時代樂章 1. 學唱 A 段。 (1)練聲:教師引導學生用“a”元音演唱,并用柯爾文手勢輔助練習。 (設計意圖:大調色彩的練聲曲,包括了三度、四度的音程,在打開喉嚨 的同時為歌曲學習做準備。) (2)隨旋律線演唱歌曲曲譜,整體感受旋律的起伏。 (3)隨教師范唱小聲演唱歌曲曲譜。 (4)教師講解歌曲中大附點和小附點的演唱難點,播放音樂第一部分, 教師帶領學生聽音樂做律動,在大附點和小附點節奏分別用不同的律動代替, 讓學生感受兩種附點的區別。 (5)教師彈琴,教師演唱歌曲曲譜,學生跟隨小聲哼唱歌詞。 (6)師生加入歌詞共同演唱第一部分旋律,并提醒學生注意大小附點節 奏型的演唱。 2. 學唱 B 段。 (1)學唱 B 段低聲部。 教師示范演唱低聲部曲譜,演唱時讀出#4的音名。思考:曲譜中有一個特殊的音,請你們找一找它在哪里。 教師講解#4,并用鋼琴示范幫助學生演唱隨鋼琴演唱低聲部旋律。 填詞演唱。 (2)學唱 B 段高聲部。 ①教師范唱高聲部旋律,引導高聲部學生原地踏步做前進動作律動。 ②隨旋律線演唱高聲部旋律,感知旋律的起伏。 ③填詞演唱。 3. 合唱練習。 (1)教師彈琴,學生進行五度音程構唱練習,為合唱做準備。 (2)師生合作完成合唱練習(課件出示師生分句),教師演唱低聲部旋律, 學生演唱高聲部旋律。 (3)生生合作共同演唱歌曲 B 樂段。 4. 完整演唱歌曲。 聽音樂隨教師指揮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演唱得真動聽,讓老師仿佛也跟隨他們一起,意氣風發、斗 志昂揚,想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一份力。 5. 歌曲小結、分析。 出示歌曲曲譜,引導學生對比歌曲主歌(A 段)和副歌(B 段)的不同及含義。 師:歌曲采用四四拍,鏗鏘有力的節奏,雄壯的旋律,表現黨領導中國人 民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精神面貌。在調式上,將西洋大調式與我國民族調式巧 妙地進行了融合,采用二段曲式結構,唱出了中國共產黨追求理想、披荊斬 棘把社會主義建設好的堅強信念,唱出了全體人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在建設社會主義大路上闊步前行的豪邁氣概。該曲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歌,鼓舞 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目標前進。 四 、拓展延伸 1. 欣賞油畫作品《我們走在大路上》。 師: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油畫家潘世勛先生于 1964 年創作完成了一幅同名油畫作品,該作品描繪了新西藏建設者們朝氣蓬 勃的精神面貌。同學們在課后可以根據這首歌曲畫出你心中的康莊大道。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表現,讓學生感知藝術的魅力。) 2. 課堂總結——我們走在大路上。 師:本節課我們不僅欣賞和學習了《我們走在大路上》這一首優秀的合 唱作品,而且在演唱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和聲的魅力。我們和先輩們一 起,一同走在大路上;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中國人民戰勝困難、奮發圖強的精 神偉力,以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昂首闊步走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的自信與 榮光。希望同學們能熱愛祖國、熱愛我們的中國共產黨,也希望這首歌能激 勵大家在今后更堅定地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3_01.我們走在大路上(范唱).mp3 03_02.我們走在大路上(伴奏).mp3 03_03.我們走在大路上(無旋律伴奏).mp3 【新教材】湘藝版音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第二課時教案.docx 【新教材】湘藝版音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 課件.pptx 抗戰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