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內容教材第42~46頁。教材分析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法蘭克王國仍保存了羅馬時代的一些城市,但很多城市都衰落了,甚至變成了廢墟。查理帝國分裂后,西歐各國處于封建割據狀態。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在10世紀后期,特別是11世紀,西歐各國開始出現舊城復蘇和新城產生的歷史過程,統稱之為“城市的興起”。西歐中世紀城市,有因手工業發達應運而生,有因國內外貿易而興盛,有因政治、軍事、宗教地位重要而形成。由于城市都是坐落在封建領主的領地上,為了取得自由和自治,城市居民采用了各種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材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了城市的興起及其取得自由和自治的過程結果。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從莊園里逃亡出來的農奴等成了城市的基本居民,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級逐漸分化,早期的資產階級開始出現。教材詳細介紹了農奴轉變成城市居民的過程,以及他們的分化發展。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開始興起。教材介紹了當時大學的發展及管理情況,以及學生所學的課程。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對早期的大學有個初步的了解。核心素養利用相關材料理解中世紀西歐城市興起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培養歷史解釋核心素養。教學目標1.通過對相關圖片、文字材料的解讀,了解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和爭取自由自治的主要方式,初步理解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知道大學的產生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培養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史料實證)2.結合瑯城和巴黎大學,具體分析中世紀城市市民階層的形成,以及早期大學課程設置的特點,從政治、經濟等多個角度分析其對西歐封建社會產生的影響,繼而理解產生早期歐洲資本主義的有利條件。(唯物史觀、時空觀念)3.了解近代歐洲社會的發展歷程,認識到中世紀歐洲走向民主、自由的進步趨勢,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形成包容開放的世界觀。(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大學自治地位的主要體現和學生所上的課程。難點正確認識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歷史意義。教學突破在城市興起的過程中形成了市民階級,大手工作坊主、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了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因此可以說,城市的興起對瓦解西歐的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現代西方文明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時要引起學生在社會發展和人類文發展的角度去探討體會。教學設想本課的教學先從回憶鄉村莊園的基本情況開始,使學生認識到在人口占絕大多數的莊園之外,城市也在開始恢復和興起。關于自由和自治的城市,要先引導學生了解舊的城市逐漸恢復和新的城市開始興起的原因,由“相關史事”得知新興城市的特點,知道在那些地方出現了著名的城市。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究城市居民為取得城市的自由和自治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在自由的城市中市民的權利。關于城市居民的身份,可以虛構一個農奴逃出莊園奔向城市的例子,使學生認識到手工匠和商人作為城市的基本居民,其大多數都是由周邊農民轉變而來,取得了自由人的身份。在學生了解到城市居民的來源后,再探究他們的生存狀況及發展、分化情況。關于大學的興起,首先要認識到興起的原因,繼而要知道大學是怎樣得以自治的,其自治權體現在哪些方面,要清楚國王和教皇對大學的態度,懂得學生所學的課程。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了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什么 生:莊園。2.師:什么時候莊園開始遍布世界各地 生:大約到11世紀。3.師:自那時起,歐洲絕大多數人都居住在哪里 生:莊園。4.師:絕大多數的人都住在鄉村,那么當時的城市情況怎樣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二、教授新課(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師: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在長達400多年的時間里,西歐的農業、工商業普通衰落,羅馬時代的很多城市變成了廢墟。從10世紀起,出現了什么現象,使得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廣生 生:從10世紀起,西歐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2.師:哪些城市發展得更快 生: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3.師:新興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點 生: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對安全,能夠吸引人們聚集的地區,如道路的交會處、港口、海灣、主教駐地等。4.師:比較而言,這些地方確實更能吸引人來聚居,當商人、手工業者、農民不斷被吸引到這些地方以后,市場和居民區逐漸擴大,最后形成了城市。從這些地方的特點可以看出,這些城市的規模很小,事實上它們的人口一般在5000人以下。哪些地方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城市 生:意大利、法蘭西、英格蘭、德意志等。5.出示西歐中世紀地圖,指出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6.師:盡管城市很著名,但規模也同樣不算大。13世紀時,英格蘭最大的城市倫敦只有4萬人,像法蘭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蘭、威尼斯等擁有超過5萬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數。出示城市照片,引導欣賞。13世紀法蘭西巴黎13世紀威尼斯13世紀意大利米蘭7.師: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領主的領地上,因此,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城市居民任意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農一樣履行義務。所以,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反抗,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城市居民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生: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8.師:一些城市的反領主斗爭在一定時期內取得了王權的支持。在城市居民爭取自治的過程中,出現過一個著名案例,那便是瑯城起義。它的經過是怎樣的 反映了什么 學生閱讀材料,了解起義經過,從中感受到城市的興起使封建經濟開始解體。9.師:到13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和領主之間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在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的,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10.師:能夠選擇市長、設立法庭,說明這些自由城市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治權。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是什么 生: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11.師:這種證書一般賦予城市以人身自由和司法審判等特權。國王給在封建主領地上的城市頒發特許狀,對國王來說有什么作用呢 生: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了城市的擁護。12.師: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嗎 生:不能,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二)城市居民的身份1.師:我們知道,在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的,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任意征稅。這時的鄉村莊園,作為主要勞動者的農奴,其生存狀況又是怎樣的 學生描述,如:繳納租稅、承擔雜役、無人身自由、生活極端貧困。2.師:由此可見,城市的市民和鄉村的農奴,其生存狀況有天壤之別。假設有一個叫巴喬的年輕農奴,他出生在莊園,一直跟著父母為莊園主勞作,遭受奴役。19歲的時候,他打算和自己喜愛的姑娘結婚.卻遭受了莊園主的反對。巴喬再也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他可以怎么做呢 生:逃往城市。3.師:如果巴喬成功地逃到了城市,他就能獲得自由,取得市民的身份嗎 領主能把他抓回去重新當農奴嗎 生:農奴在自由城市里住滿一年零一天,他就獲得了市民的身份,從此享有自由。領主無權強迫他重新變成農奴。4.師:這種規定真是給農奴翻身帶來好機會,隨著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業還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越來越多的農奴逃離莊園,進入城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基本居民是手工匠和商人,他們一般是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的。他們在城市是怎樣生活的呢 生:手工業者主要從事小商品生產,擁有簡單的生產資料,自己和家屬都參加勞動,靠出賣產品換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維持生活。家庭既是生產的作坊,也是店鋪。商人專事商業和貿易,通常比手工業者富裕。5.師:城市里的手工業者和商人,為避免競爭和防止封建勢力的侵犯,捍衛同行業的共同利益,建立了手工業行會和商人行會。商人行會有什么行規 生:嚴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內經商,強制執行統一的商品價格,禁止囤積居奇。6.師:手工業行會又有哪些規定 生:①禁止外地手工業者及其產品進入該城市;②規定了本行業產品的制造工藝、規格、原料和用量;③規定了工人的人數、工資與勞動時間。7.師:手工業行會的正式成員一般是作坊主。行會招收的學徒沒有報酬,學徒期限長短不一,少則兩三年,多則七八年。學徒期滿后成為幫工,幫工才有報酬。幫工通過行會組織考核后可以取得師傅的資格,獨立開設作坊。在12~13世紀,行會起了保護生產和積累經驗的進步作用之后,由于生產的發展,行會內部的分化和階級斗爭的加劇,逐漸走向自身的反面,變成技術進步的阻力和生產發展的障礙,因而逐步解體。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級逐漸形成,從中分化出了哪些人 逐漸產生了什么新的階級 生: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8.師:早期資產階級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下面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城市的重新興起對西歐歷史發展的影響有哪些?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城市重新興起是中世紀西歐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對歐洲文明有重大影響。它使歐洲出現了新的等級——市民階級,這些市民的經濟力量、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穩步提高,這就意味著國家日后要更加重視和支持這些人的利益。城市與王權結盟,促使王權加強,市民階級參與政治,也促進了議會制度的出現。城市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舊制度逐漸瓦解。城市的興起和繁榮,也引起文化方面的巨大變動。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漸發展,哲學和羅馬法開始復興,并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創造了條件。(三)大學的興起1.師: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這時,什么出現了 生:大學。2.師:在歐洲中世紀創辦大學以前,人類高等教育存在了數千年,但嚴格來講,那時的教育并未發展成永久性知識機構的組織形態,因此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最開始的大學是怎樣形成的 請大家閱讀“相關史事”,說一說早期大學的情況。學生閱讀材料,了解“大學”一詞的本義及最初的性質、與教會的關系、早期的著名大學等(結合“中世紀歐洲大學分布圖”)。中世紀歐洲大學分布圖3.師:12世紀,巴黎出現了許多教會學校和教師私人辦的學校。教師私人辦的學校也必須從教會那里得到授課許可證。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利和經濟利益,巴黎的教師組成教師行會,選舉會長管理學校。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得到羅馬教皇和國王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保證。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大學的教育自主權表現在哪里 生: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大學的自主權表現在不違反正統教義的情況下,大學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有相當大的自主權。4.師:大學的司法特權表現為什么 生:指大學師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審判,而須按照教會法規由當地主教審理,或由大學法庭獨立審理。5.師:國王和教皇對待大學的態度怎樣 生:希望大學成為本國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但不允許異端言論。6.師:中世紀西歐大學的課程設置有何特點 生:中世紀大學生須先上基礎課程,它們是: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學生學完基礎課程之后進入專業課程,包括法學、醫學和神學。7.師:中世紀大學起初均為單科大學,如博洛尼亞大學為法學科,巴黎大學為神學科,學習以上學科,須以文科為基礎。后來,一般大學開始分設文、法、醫、神四科或四個學院。其中法、醫、神三科被認為是“高級”學院。由于教會對大學的控制,在四科中神學居于支配地位。你從大學這些課程設置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8.師:在大多數大學里,神學都是最不受歡迎的學科,它能吸引的學生人數最少,原因是人們認為神學太理論化了。在醫、法、神三個高級學院里,民法通常是最受歡迎的領域,教會法緊隨其后,然后是醫學。三、鞏固新知(一)教材習題1.教材第46頁“課后活動”第1題:下列各項中,與西歐中世紀大學的產生有關的是(在正確選項后面的括號里畫√)國王與教皇的支持(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選拔官吏的需要( )教師和學生行會的出現( )【講評】由教材內容可知,大學得到了國王和教皇的支持;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是大學形成的外部條件;西歐早期大學學校成立的基礎是學生組成的社團。上面四個選項中,除了第三個,其他都是正確的。【答案】√ √ × √2.教材第46頁“課后活動”第2題:討論:中世紀西歐城市興起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0世紀起,西歐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二)課堂作業1.13世紀,從西歐莊園逃到城市的農奴巴喬打算在城里開一家裁縫店,你覺得他能立即開起來嗎 【講評】他不能隨意開店需要先加行會,從學徒做起,沒有報酬,期滿后可升為幫工。幫工要在行東作坊里幫助工作數年,領取少量工資,經行會考核后才能獨立開設作坊。【答案】不能。2.下列關于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農業技術的提高,農業剩余產品的增加②商業貿易的發展③人口的增長④統治者的英明決策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⑨ D.①②③④【講評】城市發展的原因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和統治者的英明決策無關。【答案】C3.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新興階段是( )。A.資產階級 B.地主階級 C.市民階級 D.無產階級【講評】首先形成的是市民階級,而后逐漸分化轉變出了資產階級,因此本題要選C而非A。【答案】C四、課堂小結西歐城市興起以后,促進了歐洲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產生了市民階級和世俗文化,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使得歐洲的財富積累增加。同時大學的興起活躍了當時的思想文化活動,培養了人才,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在一定意義上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作了準備。板書設計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興起的原因、著名城市、城市的特點、爭取自由常用的手段和自由的表現城市居民的身份:基本居民、居民身份的取得、生活狀況、階級的形成和分化大學的興起:背景、大學的自治地位、大學的教育自主權學生課程教學探討與反思本課涉及的知識較為枯燥,教學時可以多增加一些內容以激發學生興趣,如當時著名城市的圖片,今天這些城市的狀況,當時的大學與今天的大學圖片和情況對比等。還可以設置一個故事背景,讓學生說說一個農奴來一城市后,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資本家。以此增添課堂情趣,把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也能加深學生對當時情況的了解。補充資料歐洲早期大學歐洲教育為教會所壟斷。為了培養僧職人員,教會在地方興辦僧院學校.在教區設立主教學校。城市興起以后,由于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反對領主的斗爭.迫切需要能讀會寫、具有各方面知識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學校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于是從11世紀起,一些城市的手工業行會和商人公會,以及市政當局,打破教會幾百年來對教育的壟斷,自發地創辦了世俗學校。學校根據城市生產、交換和社會生活的需要,開設文法和計算方面的課程,培養各方面的人才。城市學校的普遍興起,促進了城市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引起人們對古典藝術、古典哲學和研究羅馬法的興趣。這種新型學校不依靠教會,而是靠學生交納學費維持學校的經費開支。校長和教師統由行會和市政當局共同聘任。這種新型學校在中世紀得到普遍的發展和擴大。在西歐某些城市學校和主教學校的基礎上開始出現大學。最早的大學產生于意大利。具有代表性且影響較大的是薩萊諾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和巴黎大學。薩萊諾大學設在意大利的薩菜諾,先是有一所醫學校,11世紀初成為醫學研究中心。當時,猶太人阿非利加諾來到薩萊諾,編譯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和阿拉伯的醫學著作,對醫學理論和醫療事業有很大推動,薩萊諾大學成為歐洲最早的醫科大學,1231年得到政府承認。11 世紀末出現的博洛尼亞法律學校以研究法學著稱,1158年得到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紅胡子)頒布敕令的保護,學生團體取得了一定的自由權利和特權地位,遂發展成為博洛尼亞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學生按照籍貫組成同鄉會,到13世紀阿爾卑斯山南 北兩個同鄉會聯合起來,形成“法科大學”。這是一種學生團體的聯合,不包括教師按學科成立的組織“學科會”。此后,大學便經常與市政當局和其他市民接觸,成為獨立的市民團體。不久教師組 織便與學生組織聯合,統由學生中選出的校長管理,從而確立了師生合一的大學的形式。博洛尼亞大學設有文學院和醫學院,在14世紀以前還設有神學院,最初統由法科大學校 長管轄。到14世紀初,博洛尼亞大學取得獨立的審判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自治團體,法國的巴黎大學始建于12世紀末,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學校發展而來,正式形成于13世紀初。1209年在巴黎出現了教師會組織。1215年,教師會與學生會一起得到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正式承認。1231年,羅馬教皇以敕令肯定該大學的自決權。巴黎大學由主教的代理人主持,教授由教會委任,并發給薪俸。學校的管理人員不是由全體學生選舉,而 是由取得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人選舉產生。繼意大利和法國之后,英國創辦了牛津大學(1168)和劍橋大學(1209)。14世紀,德國建立了海德堡大學,捷克建立了布拉格大學,波蘭創辦了克拉科夫大學。到1500年,全歐洲已有80所大學,1600年大學發展到108所。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出現和發展為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作了準備,促進了各國文化和學術的發展,有利于城市的繁榮和工商業的進步,加速了國際的文化和學術的交流,并對當時和后來的教育事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1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