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治【課程標準】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情景導入】契丹人引馬圖圖畫和遼、北宋和西夏民族政權并立圖、宋金對峙兩幅地圖和張帆的《元朝開啟了“大中國”時代》:元朝以前的中國歷史,包括漢、唐在內,本質上屬于“小中國”。到了元朝,加上此前遼金等北方民族政權的影響,中國才變成“大中國”。【自主預習】一、遼與西夏1.遼朝(1)政權建立: 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后來版圖擴大,改國號為遼。(2)與北宋關系:長期對峙,大部分時間里維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頻繁,貿易活躍。(3)政治統治職官設置 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政治中心 皇帝和宮廷每年隨季節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2.西夏(1)建立: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脫離宋朝稱帝,定都興慶府,國號大夏。(2)政治:①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②北宋滅亡后,西夏向金朝稱臣,仍然保持事實上的獨立。概念闡釋:行營又名御營。舊時指統帥出征時辦公的營帳或房屋,也指專設的機構。二、金朝入主中原1.建立與拓展(1)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會寧府也稱上京。(2)拓展:1125年,金滅遼,兩年后又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3)遷都:1153年,金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2.制度(1)管理:實行猛安謀克制度。(2)內容:凡女真民戶,每三百戶編為一謀克,十謀克編為一猛安。他們在漢族村落之間筑寨居住,平時耕作,戰時選拔丁壯出征。3.盛衰(1)鼎盛: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史稱 “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譽為“小堯舜”。(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又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遼、西夏、金在管理制度上的相同點,并分析原因相同點:較多地吸收了前朝中原政權的政治制度,也保留本民族的特色。其特點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實行雙軌統治(蕃漢分治)。原因:各民族長期的交融,才可能緩慢地形成適合大多數人的政治制度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1.蒙古崛起(1)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領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為“成吉思汗”。(2)拓展:此后半個世紀,蒙古軍隊先后滅掉西遼、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還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2.元的建立(1)1260年,忽必烈即位,開始推行中原傳統政治制度,興建大都作為首都。(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此后蒙古在其他統治區形成了四大汗國。3.元朝統一(1)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2)1279年,元軍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堅拒勸降,后來在大都從容就義。4.社會治理(1)交通: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設立驛站,為公差人員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務,并運輸官府物資;相隔一定距離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2)實行行省制度:中央的宰相機構是中書省,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全國共設10個行省。特點:①轄區廣闊(行省劃分犬牙交錯,打破原來的山川形便。);②軍政大權集中。(但是不會威脅中央集權)(3)吐蕃地區: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4)對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5)經略臺灣:在隸屬福建晉江的澎湖設置巡檢司,履行行政管理職能。(教材P57思考點)觀察《元朝形勢圖(1330年)》,你認為元朝行省制度對后世有什么影響?提示:據《元朝形勢圖(1330年)》可知元朝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邊疆地區的控制;鞏固和發展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是我國省制的開端,奠定了今天中國行政區劃的基礎。四、元朝的民族關系1.蒙古和回族的形成(1)蒙古族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部落,鐵木真統一草原后逐漸將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元朝時,很多蒙古人遷入中原,同漢族雜居相處。來自中亞、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民族長期相處、不斷通婚,逐漸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2.“四等人制”(1)目的:保障蒙古貴族的統治利益。(2)等級第一等 蒙古人第二等 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兒、回回等第三等 漢人,主要指北方的漢族,也包括已經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第四等 南人,指原南宋統治區的居民3.民族交融元朝滅亡,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漸與漢族相融合。民族政策特點:融合和分化并舉。【知識體系】【合作探究】材料一 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用。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署,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材料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意為贈送財物)而勝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摘編自蘇洵《嘉祐集》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說明“大宋皇帝”指誰?“北朝”指什么?北宋皇帝宋真宗。契丹族建立的遼政權。(2)根據材料二,說明遼、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產生了什么歷史作用?遼、西夏與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特點:遼和西夏都仿用漢族官制。作用:促進了少數民族政權向封建制度過渡,有利于民族交融。北宋與遼、西夏通過戰爭與和議,在邊境建立貿易市場,經濟文化得到交流,西夏仿效宋朝制度設置行政機構,創造西夏文字。(3)材料三,蘇洵“證史”的目的是什么?它與材料一所述的史實有何聯系?目的是讓北宋統治者以史為鑒,不要重蹈覆轍。聯系:材料一所述的史實,即北宋統治者一味地納歲幣賄賂遼以求茍安的現狀,正是蘇洵“證史”的背景。【練習鞏固】:1.耶律德光統治時期采取了“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設南面官和北面官,其出發點是A.適應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B.鞏固契丹的奴隸制度C.為了籠絡漢族地主官僚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2.西夏靈武窯發掘出土的《褐釉梵文盤》盤上所刻梵文含義似為歸命、供養軍茶利明王(密教五大明王之一)。這一實物發現可以說明A.西夏政權的歷史沿革 B.西夏制陶技術十分落后C.宗教文化對生活的影響 D.梵文與漢文的淵源關系3.“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塵滿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以上詩句反映了兩宋之際背井離鄉的文人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胡塵”之“胡”是指A.西夏 B.遼 C.金 D.元4.北宋時曾與遼、西夏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南宋與金也曾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這兩種局面被打破,分別是源于哪個民族的崛起A.契丹族、黨項族 B.契丹族、女真族 C.黨項族、女真族 D.女真族、蒙古族5.元朝在沿用郡縣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規則的基礎上,增加了行省設置。行省從中央領受部分權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這里的“較高級演化形態”表現在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樞紐 B.元朝徹底解決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C.行省制繼承秦朝推廣的郡縣制 D.元朝開創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體系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賓館》詩中說:“苦寒不似東籬下,雪滿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適以重陽,虜重此節,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勸。”從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適應北方的氣候 B.金朝對南宋使臣極為尊重C.重陽節賞菊習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7.在元朝的某疆域示意圖中,有一片區域標示為“宣政院轄地”,這片區域涉及今天的A.西藏、四川、新疆 B.西藏、四川、青海 C.新疆、青海、甘肅 D.西藏、甘肅、蒙古8.元代行省的設置,無視歷來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幾條最重要的山川邊界——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等的存在,陜西行省越過秦嶺而有漢中盆地,江西行省跨過南嶺而有廣東,江浙行省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統治者這么劃分的主要意圖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防止出現地方割據C.推行漢蒙二元統治 D.實行民族分化政策9.元朝以前的中國歷史,包括漢、唐在內,本質上均屬于小中國。到了元朝,加上此前遼金等北方民族政權的影響,中國才變成了大中國。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漢唐帝國的歷史影響有限 B.元朝的政治疆域已經比較遼闊C.漢唐以來大一統進程緩慢 D.元朝的大一統凸顯民族融合性10. 1333年,元朝開科取士,在所取進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于闐、哈喇魯、畏兀兒等民族50名,58%人的母親為漢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漢人為妻。這說明了元朝A.奉行民族歧視政策 B.已經完全實現漢化C.科舉考試更加公平 D.民族交融趨勢加強11.元世祖統治前期,以漢法彌補蒙古舊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復無漢人,可否皆自朕決”,于是重置漢人儒臣于風紀之司(監察機構),遇有大政,使其議論之,遂成為有元“家法”。元世祖創立的這一“家法”A.適應了專制集權統治需要 B.強化了中樞權力的制衡C.消除了蒙漢民族間的差異 D.鞏固了儒學的正統地位12.遼朝南北面官制度和金朝“猛安謀克”制度的共同特點是A.借鑒了漢族先進政治制度 B.帶有民族歧視的色彩C.體現了因俗而治的靈活性 D.具有濃厚的血緣關系13.元代規定,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能調動軍隊。這說明A.地方長官有較大獨立性 B.重視對地方官員的監察C.行省權力受到中央節制 D.君主專制達到頂峰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