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溫故知新:春秋的動蕩與變化經濟發展變化政治動蕩表現東周王朝(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東周開始公元前476年東周前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表現: 。諸侯爭霸表現: ;影響: 。農業: ;手工業: ;商業: 。經濟基礎經濟、軍事實力減弱春秋五霸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爭奪霸主地位①導致戰亂動蕩;②出現局部統一趨勢;③促進民族交融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提高農業生產力規模擴大,分工更細致,冶鐵業有所發展商業活動活躍,金屬貨幣廣泛使用走近歷史之戰國烽煙中的變革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從一幅地圖開始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出自唐朝詩人胡曾的詠史詩《流沙》東周后期被稱為戰國時期這一時期戰事連綿,干戈不息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當時的政治局面是怎樣的?出現了什么樣的重大改革?經濟發展情況又是如何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第6課中尋找答案吧!1.閱讀教材第20頁右下角時間軸下的第二句話,明確課標要求知道春秋爭霸、( ),以及( )等,了解這一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的( )。社會變革戰國七雄活動1:確定學習目標商鞅變法戰國時期指的是東周后期,序言提及的問題告訴我們,我們應重點關注戰國時期的( )發生了怎樣的巨變?2.閱讀33頁6課序言,完成下列內容:社會活動1:確定學習目標3.綜合課標要求和序言問題,可以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如下:知道戰國七雄,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與影響,了解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過這些了解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表現及影響活動1:確定學習目標閱讀33-35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春秋與戰國: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朝代歌中的這句話表明,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所處的朝代都是( ),不過春秋時期是東周前期,而東周后期則被稱為( )時期。結合注釋可知,戰國時期的具體年份一般是指公元( )年。東周學習1:戰國七雄戰國前475—前221(2)時代特征:結合第5課的學習可知,東周前期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是動蕩與變化,具體體現在政治軍事上的王室衰微、( ),經濟上( )農具和( )技術的出現,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引發了一系列社會變革。到了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動蕩加劇了,變革也更加深刻,影響也更加深遠,中國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諸侯爭霸鐵制學習1:戰國七雄牛耕春秋時期:孕育變革戰國時期:深刻變革(3)戰國時期的變化: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強大的諸侯打著( )的旗號進行爭霸,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經過近( )年的紛爭,我國進入了東周后期,即( )時期,維系周王室統治的各種制度已經開始徹底走向瓦解。學習1:戰國七雄尊王攘夷300戰國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走向瓦解戰國時期:分封制徹底走向瓦解比如分封制下,諸侯本應世襲,但是晉國卻被( )三家大夫瓜分,史稱“三家分晉”;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國,本應有姜姓傳承,但是齊國國君之位卻被齊國大夫( )所奪取,史稱“田氏代齊”。學習1:戰國七雄趙魏韓春秋的“超級大國”——晉國趙魏韓三家分晉田氏田氏代齊這兩個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換了諸侯國的國君,徹底破壞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等級結構,是分封制徹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標志。(4)戰國七雄與七雄方位:春秋時期,少數強大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齊楚秦晉始大,是當之無愧的春秋霸主;進入戰國時期,晉國被(趙魏韓)三家瓜分,齊國被“田氏代齊”,只剩下十幾個諸侯國了,其中勢力較強的七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國七雄”。學習1:戰國七雄戰國七雄中,東方的是( )國、南方的是( )國、西方的是( )國、位于最北方的是( )國,在中間的三個諸侯國中,從北到南依次是( )、( )、( ):所以戰國七雄的位置記憶口訣可以總結為東方:齊國(山東)齊南方:楚國(湖北湖南)楚秦西方:秦國(陜西)燕北方:燕國(北京河北)趙魏韓北方:趙國(河北)中原:魏(河南)中原:韓國(河南)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5)七雄爭戰:春秋時期進行的主要是爭霸戰爭,雖然也存在“諸侯強并弱”的情況,少數強大的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但好歹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有一層“存亡續絕”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過爭霸戰爭,取得霸主地位,謀求政治利益。學習1:戰國七雄但是,戰國時期,諸侯們放棄了( )的旗號,公開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訴求,各自為政,發展實力,致力于( ),戰爭的性質從春秋時期的( )戰爭轉變為( )戰爭。尊王攘夷擴展疆域爭霸兼并(6)戰爭特點: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規模( ),參戰兵力( ),交戰區域( ),持續時間( )。發生在這一時期的著名戰役有(Ⅰ: )、(Ⅱ: )、(Ⅲ: )等學習1:戰國七雄很大桂陵之戰多廣長馬陵之戰長平之戰①圍魏救趙、②減灶誘敵、③紙上談兵等成語,均與這些戰爭有關。你能在34頁“戰國形勢圖”中找出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點,并把上述成語與戰爭相互對應起來嗎?成語中的戰役:Ⅰ: 、Ⅱ: 、Ⅲ: 。學習1:戰國七雄①我們旁邊的長垣圍魏救趙①圍魏救趙、②減灶誘敵、③紙上談兵等成語,均與這些戰爭有關。你能在34頁“戰國形勢圖”中找出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點,并把上述成語與戰爭相互對應起來嗎?成語中的戰役:Ⅰ: 、Ⅱ: 、Ⅲ: 。學習1:戰國七雄①邊撤退邊減灶敵人以為齊國逃兵多麻痹大意了在馬陵設伏②①圍魏救趙、②減灶誘敵、③紙上談兵等成語,均與這些戰爭有關。你能在34頁“戰國形勢圖”中找出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點,并把上述成語與戰爭相互對應起來嗎?成語中的戰役:Ⅰ: 、Ⅱ: 、Ⅲ: 。學習1:戰國七雄①②③殺神白起小白趙括【材料研讀】閱讀下列材料,分析這些材料分別體現了戰國時期戰爭的什么特點?材料一: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當時兼并戰爭的本質是爭奪( );學習1:戰國七雄土地、城池材料二: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國和趙國雙方主力在長平地區進行的戰略決戰,兩國參戰兵力各自高達40多萬。最終,秦將白起指揮秦軍一舉全殲趙括統帥的趙軍主力40余萬人……材料二來自34頁“相關史事”,從“兵力各自高達40多萬”可知,長平之戰的規模( ),參戰兵力( )大多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攻韓陘城,斬首五萬……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聞馬服子(趙括)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材料三選自《史記》,從這些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斬首的數量高達( ),揭示了當時戰爭的殘酷。89萬人(7)直面戰爭: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戰爭的殘酷。那么現在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當時的普通民眾,面對連綿不斷地戰爭,我們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我們最渴望的是什么?感受:渴望:學習1:戰國七雄戰爭無休無止,人民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戰爭什么時候能夠停止珍愛和平遠離戰爭(8)統治者如何應對戰爭:在統治者眼中,勝利的戰爭,可以奪得土地、人口、城市,戰爭的失敗則意味著土地、人口、城市的損失。所以,為了應對戰國時期日益頻繁的戰爭,戰國七雄的統治者們會如何做呢?學習1:戰國七雄如何贏得戰爭閱讀35-36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七雄爭戰的沉浮:戰國時期,七雄之間的兼并戰爭日趨激烈,連綿不斷,各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 )、楚、齊、( )等先后崛起,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魏學習2:商鞅變法秦(2)國家崛起的原因:戰國初期,魏國的魏文侯任用( )進行變法,制定新法,發展生產,穩定市場,任用人才,創建強軍魏武卒,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諸侯國;李悝學習2:商鞅變法因為在魏國遭到排擠,所以( )最終出走,在楚國實行變法,針對楚國積弊,剝奪( )的政治、經濟特權,同時發展經濟,增強軍力,讓楚國一度強大;但因變法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最終遭遇舊貴族反撲,吳起被殺;吳起舊貴族吳起被楚國舊貴族殺害吳起的奮斗面對魏國的壓力,齊國齊威王實行變法,“戰勝于朝廷”,并通過圍魏救趙取得桂陵之戰的勝利,通過減灶誘敵取得馬陵之戰的勝利,在削弱魏國實力的同時,增強了齊國的實力;韓國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增強了韓國的實力,一度使韓國獲得“勁韓”的稱呼;趙國國君( )學習北方游牧民族,進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使得趙國軍事實力增強:趙武靈王這些歷史告訴我們,魏楚齊韓趙等諸侯國崛起的原因,是因為諸侯國統治者紛紛實行( ),確立新的( )秩序,以求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變法改革政治經濟(3)商鞅變法:在當時各國的變法中,秦國的( )變法成效最大。商鞅變法開始的時間是( )年,支持者是當時的秦國國君( )。商鞅學習2:商鞅變法秦孝公公元前356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中的秦孝公(左)與商鞅(右)所謂“耕”,指的是在經濟上廢除舊的( )制度——即井田制,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同時獎勵( ),即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樣一來,人民的耕作積極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歷史上商鞅先后兩次進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戰”二字來進行概括:土地學習2:商鞅變法耕織耕1耕2所謂“戰”,最核心的措施是獎勵( ),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戰斗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軍隊的戰斗力。軍功學習2:商鞅變法耕1耕2歷史上商鞅先后兩次進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戰”二字來進行概括:戰1一個國家能夠供養的特權階級是有限的,因為獎勵軍功、賜予爵位,那么特權人數必然會超過國家能夠供養的數量,這個時候,為了軍功爵的持續,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權,而商鞅瞄準的是( ),即廢除他們的世襲特權,留出的空白則給予軍功爵。舊貴族學習2:商鞅變法耕1耕2歷史上商鞅先后兩次進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戰”二字來進行概括:戰1戰2紀律和組織力是軍隊戰斗力的保證,為了保證士兵服從命令,保證戰場的戰斗力,商鞅還設置了嚴厲的法律,嚴明法度,禁止( )。私斗戰3無論是“耕”還是“戰”,都需要國家對基層人民進行管理,為此,商鞅變法中建立了( )制度,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這是從微觀層面管理人民。戶籍在宏觀上,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商鞅變法確立( ),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確保了宏觀層面國家對地方的控制。縣制在經濟領域,為了確保“耕戰”體系的穩定,商鞅變法統一( ),確保了經濟的平穩,為政治、軍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度量衡“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記·商君列傳》,說的是商鞅變法正式開始前,為了取信于民,來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傳,最終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開始變法;學習2:商鞅變法商鞅講究變法策略,首先取信于民“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這則材料表明,商鞅變法的特點是( );學習2:商鞅變法公平公正,一視同仁閱讀36頁“人物掃描”中可知,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崛起,但他的相關措施——如( ),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最終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 )被廢除?(選填有或沒有)從這個角度來說,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廢除貴族世襲特權沒有學習2:商鞅變法參考觀點:我認為商鞅變法是成功的,雖然他本人死于舊貴族的反撲,但他的變法措施得到了貫徹,對秦國乃至中國的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評價商鞅變法的成功與否,不應該僅僅關注變法者商鞅的生死,而更應該考查變法是否堅持下去,產生的歷史影響是否積極大于消極。因此我認為商鞅變法是成功的!“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出自《戰國策·秦策》,“商君為孝公平權衡”反映的歷史事件正是( )。商鞅變法學習2:商鞅變法“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經濟方面的措施( ),“決裂阡陌,教民耕戰”反映的商鞅變法中最核心的“耕戰”措施,即經濟方面的廢除舊的土地制度,獎勵( )和軍事方面的獎勵( );統一度量衡耕織軍功“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即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秦國的( )大為增強,提高了( )戰斗力;“秦無敵于天下”表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學習2:商鞅變法綜合國力軍隊最強盛的諸侯國“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傾鄰國而雄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漢書食貨志》,與戰國策的內容大致相同,不過“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則交代了商鞅變法的長期影響,即為( )奠定了基礎。學習2:商鞅變法秦統一天下至于始皇遂并天下(4)向封建社會過渡:( )時期,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學習2:商鞅變法戰國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決定原始社會狩獵采集物質難積累社會無貧富貴賤區別原始農業興起發展物質開始積累貧富分化,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早期社會生產力低役使大量奴隸奴隸社會學習2:商鞅變法向封建社會過渡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進步提高農業生產力原有生產關系制約發展(役使奴隸效率低下)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土地私有,人身自由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效率提高,經濟發展向封建社會過渡根據上述內容,我們來思考一下,商鞅變法的性質是什么呢?最能體現商鞅變法性質的改革措施又是哪個呢?學習2:商鞅變法廢除奴隸社會時期的土地制度鼓勵個人進行生產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是一場封建性質的改革,有利于向封建社會過渡最能體現改革性質閱讀36-37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溫故知新: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是( )農具和( )的出現;在手工業方面,冶鐵業也有所發展。到了戰國時期,( )技術迅速提高,( )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 )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這些都使( )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經濟基礎。鐵制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冶鐵牛耕鐵器牛耕農業生產(2)經濟發展:農業進步推動了( ),促進了( )發展和商業繁榮。手工業發展方面,( )更加細密,紡織、冶鐵、青銅鑄造、采礦等手工業發展客觀;商業日益發達,( )流通廣泛,各地也涌現出一批人口眾多、商賈云集的( ),不少工商業主聚集了大量錢財,有的富比王侯。社會分工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分工手工業貨幣中心城市比如我們菏澤的定陶,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戰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譽,被譽為“中華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徹底領悟了商業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盡家財,濟世救民,將經商從“聚財”提升到“散財”,使得商業經營成為“陶朱事業”,其本人被司馬遷推崇為“富而行德”的典范。(地方史特色)范蠡像(3)功澤千古的都江堰:戰國時期,各國都十分注重興修水利,秦國的表現尤為突出,鄭國旗和( )的修筑都是十分偉大的創舉。①都江堰的修筑時間是( )年,主持者是當時秦國的蜀郡郡守( )。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與水勢實現無壩引水的( ),修筑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 )江上。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都江堰公元前256李冰綜合性水利工程岷(3)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工程構成,閱讀“都江堰示意圖”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魚嘴、( )和寶瓶口三個主體工程構成:其中的魚嘴又稱分水魚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臥于江中,將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內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寶瓶口是在內江下游人工鑿山開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網狀的渠道,灌溉農田。飛沙堰是分水堤壩與寶瓶口之間長120米的滾水壩,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減少泥沙淤積。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飛沙堰展示出的渠首未展示出的灌溉網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3)“(都江堰建成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段出自《華陽國志》的文字,解釋了四川成為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實現了旱澇保豐收,當地的人民都能吃飽飯,“不知饑饉”,四川成都也實現了“時無荒年”,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響是發揮灌溉、防洪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從這兩則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在2008年時依然發揮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沒有使它遭受損害,這表明,( )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2200多核心素養體現:(1)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大發展,是春秋戰國一切變革的經濟基礎,直接推動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2)時空觀念:了解戰國七雄的方位,能夠通過都江堰簡圖,簡單說出都江堰的構造及特點。(3)史料實證:結合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理解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等。(4)歷史解釋:能夠用自己的話,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敗。學習4:歸納總結(5)家國情懷:都江堰潤澤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商鞅變法等歷史告訴我們,改革是國家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戰國兼并戰爭的殘酷告訴我們,要珍愛和平。重點知識背誦:(1)戰國七雄及方位: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2)戰國時期,爭霸戰爭轉變為兼并戰爭,著名的戰役如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非常殘酷,讓人民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3)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芬恩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代表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等。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學習4:歸納總結(4)公元前356年,秦國國君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其主要內容可以用“耕戰”二字概括,即廢除舊的土地制度,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與之相配的其他措施還有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還有在經濟方面的統一度量衡,在政治方面的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5)商鞅變法的影響,也可以用“耕戰”二字來延申,即“耕以富國,戰以強兵,富國強兵,一統天下”,即商鞅變法提高了秦國的綜合國力(耕以富國),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戰以強兵),使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一統天下)。(6)戰國時期,冶鐵技術迅速發展,使得鐵器的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使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為商鞅變法等封建性質的改革奠定了經濟基礎,推動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7)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綜合性水利工程,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2200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導學案第8頁重點知識背誦戰國時期的兵戈不休、變法改革、經濟發展,與都江堰的不朽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大動蕩、大變革,經濟上大發展、大繁榮,思想上大爭鳴。5-6課的學習,介紹了春秋戰爭政治經濟上的變化,那么,思想上的大爭鳴又是何等盛況呢?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百家爭鳴——學習……思想上的大繁榮是何等盛況標心萬古之上送懷千載之下即便是過去了前年百家爭鳴仍余音繞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2024版七上歷史創新教學設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課本+導學案+課件】為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效果,試著依據2024版七上教材,編寫了對應的導學案。導學案以“溫故知新”“確定學習目標”“進行內容學習”“進行學習總結”“核心素養體現”“重點知識背誦”為基本欄目,詳細展現了課堂教學思路,力求做到學生拿著導學案,對著教材,就可完成自學的程度。接著制作了與導學案相配套的課件,包括PPT版課件和希沃課件,根據課堂情況,優先使用希沃課件,借助希沃課件可以實時批注的特點,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完成導學案,然后借助提前準備好的動畫展示,與學生一起在對答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完成歷史課堂教學。最后,通過“進行學習總結”“核心素養體現”“重點知識背誦”等方式,讓學生能夠落實每節課的歷史學習;老師則通過檢查導學案完成情況的方式,快速掌握學生的上課情況,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后面計劃再創作一個同步訓練,包含“基礎知識掌握”“重點難點理解”“中考真題演練”“要點考點背誦”等欄目,作為課后作業,檢驗每節課的教學成果。【核心素養體現】(1)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大發展,是春秋戰國一切變革的經濟基礎,直接推動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2)時空觀念:了解戰國七雄的方位,能夠通過都江堰簡圖,簡單說出都江堰的構造及特點。(3)史料實證:結合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理解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等。(4)歷史解釋:能夠用自己的話,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敗。(5)家國情懷:都江堰潤澤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商鞅變法等歷史告訴我們,改革是國家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戰國兼并戰爭的殘酷告訴我們,要珍愛和平。【學習目標】知道戰國七雄,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與影響,了解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過這些了解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表現及影響。【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師:展示時間軸,回顧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生:在導學案上完成時間軸,回顧上節課所學。二、導入新課:師:以教材34頁的戰國形勢圖,結合舊版教材這一課的序言來導入: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出自唐朝詩人胡曾的詠史詩《流沙》。東周后期被稱為戰國時期 這一時期戰事連綿,干戈不息。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當時的政治局面是怎樣的?出現了什么樣的重大改革?經濟發展情況又是如何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第6課中尋找答案吧!三、講授新課確定學習目標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20頁的單元要求,引導學生根據單元要求(課標要求),完成導學案,初步了解學習目標。生:按照老師要求,閱讀相應內容,完成導學案,了解本課的課標要求。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33頁的序言,引導學生發現序言中的關鍵內容和提出的問題。生:閱讀序言,發現問題,完成導學案。師:帶領學生綜合單元要求和序言,擬定學習目標。生:擬定學習目標。學習1:戰國七雄師:以導學案為主,結合配套課件的展示,引導學生一步步閱讀教材內容,篩選出有用信息,填入導學案的挖空部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完成導學案的時候,老師在臺下走動觀察,并不時提醒。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閱讀教材內容,完成相應問題,學習發現歷史信息。師:導學案的第一部分第(1)個小問題學習的戰國時期的定義。生:了解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知道戰國時期所處的時間段。師:因為上節課已經學習了春秋時期的內容,所以引導學生總結春秋與戰國的時代特征。生:結合教材所學和導學案提示,了解春秋戰國的時代特征。師:以上節課春秋時期的變化為引子,引導學生發生戰國時期的變化。生:結合所學,閱讀教材,完成導學案對應內容,了解戰國時期的特點,知道分封制在戰國時期徹底走向瓦解。師:簡單講述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的歷史,借助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理解戰國時期維系周王室的各種制度走向瓦解的具體表現。生:聽故事學歷史,了解戰國時期的“禮崩樂壞”。師:借助“戰國形勢圖”,帶領學生學習戰國七雄,了解戰國七雄的方位,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空間觀念)。生:讀地圖,了解戰國七雄的方位。師:通過對比春秋爭霸戰爭與戰國兼并戰爭,點明戰國時期戰爭性質的不同。生:學習了解戰國時期的戰爭目的和性質。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引導學生完成導學案對應部分,總結戰國時期兼并戰爭的特點。生:閱讀教材34頁正文,完成對應導學案,了解戰國時期兼并戰爭的特點。師:講述成語故事“圍魏救趙”“減灶誘敵”“紙上談兵”,以此簡單講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生:聽故事學歷史,簡單了解“圍魏救趙”“減灶誘敵”“紙上談兵”和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完成導學案對應內容。師:通過列舉材料,培養學生閱讀材料的史料實證能力,再次總結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試著閱讀文獻材料,培養解讀材料的能力,感受戰國兼并戰爭的殘酷。師: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象,假如自己身處戰國,會有何感受?生:想象戰國時期人民的遭遇。師:創設情景,讓學生試著推測當時統治者的想法,以此為契機,引入下一部分“變法改革”的學習。生:試著想想當時統治者的想法。學習2:商鞅變法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35頁內容,然后完成導學案相應內容,了解戰國時期諸侯國的興衰沉浮。生:閱讀教材,完成導學案相應部分,了解各個諸侯國的興衰。師:以“為何有些國家會強盛”為問題,展示列舉李悝變法、吳起變法、齊國鄒忌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等,以此總結出各諸侯國變法的目的。生:簡單了解各諸侯國的變法,理解變法改革是當時的大勢所趨。師:以“戰國時期,哪個變法成效最大”為問題,進入商鞅變法的學習。生:閱讀教材,明確商鞅變法成效最大,開始商鞅變法的學習。師:導學案創設問題,首先明確商鞅變法的時間和人物。生:閱讀教材,完成導學案相應內容,了解商鞅變法開始的時間是公元前356年,支持人物是秦國國君秦孝公。師:以“耕戰”二字來概括商鞅變法的內容,帶領學生分類學習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生:跟著老師的節奏,借助“耕戰”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所謂“耕”,指的是在經濟上廢除舊的(土地)制度——即井田制,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同時獎勵(耕織),即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樣一來,人民的耕作積極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所謂“戰”,最核心的措施是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戰斗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軍隊的戰斗力。一個國家能夠供養的特權階級是有限的,因為獎勵軍功、賜予爵位,那么特權人數必然會超過國家能夠供養的數量,這個時候,為了軍功爵的持續,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權,而商鞅瞄準的是(舊貴族),即廢除他們的世襲特權,留出的空白則給予軍功爵。紀律和組織力是軍隊戰斗力的保證,為了保證士兵服從命令,保證戰場的戰斗力,商鞅還設置了嚴厲的法律,嚴明法度,禁止(私斗)。無論是“耕”還是“戰”,都需要國家對基層人民進行管理,為此,商鞅變法中建立了(戶籍)制度,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這是從微觀層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觀上,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商鞅變法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確保了宏觀層面國家對地方的控制。這些都是政治層面的管理,在經濟領域,為了確保“耕戰”體系的穩定,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確保了經濟的平穩,為政治、軍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師:借助歷史記載,講述“徙木立信”的故事,學習古人智慧。生:了解“徙木立信”的故事,思考商鞅為什么這樣做,學習古人的智慧。師:帶領學生學習36頁“材料研讀”和“人物掃描”,了解商鞅變法的特點和商鞅本人最后的結局。生:閱讀材料,分析總結商鞅變法的特點;閱讀“任務掃描”,了解商鞅其人其事。師:以“商鞅身死而法令仍行”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商鞅變法究竟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生:思考商鞅變法的成敗。師:提問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生:回答自己的想法。師:講述戰國時期重理想輕生死的時代情況,知人論世,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看待問題,培養學生另一種時空觀念——評判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時,盡量將之置于當時的時空。生:了解春秋戰國風氣,理解商鞅變法。師:借助文獻記載中的材料,帶領學生分析商鞅變法的影響,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能力。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結合導學案的提示,試著分析材料,理解商鞅變法的影響。“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出自《戰國策·秦策》,“商君為孝公平權衡”反映的歷史事件正是(商鞅變法),“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經濟方面的措施(統一度量衡),“決裂阡陌,教民耕戰”反映的商鞅變法中最核心的“耕戰”措施,即經濟方面的廢除舊的土地制度(決裂阡陌)、獎勵(耕織)和軍事方面的獎勵(軍功)(教民耕戰);“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即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綜合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秦無敵于天下”表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傾鄰國而雄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漢書·食貨志》,與戰國策的內容大致相同,不過“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則交代了商鞅變法的長期影響,即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師:以導學案和教材結合,引導學生明確“戰國時期,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然后借助導學案的講解和課件的動畫演示,簡單講述“經濟變革對社會變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影響,落實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生:閱讀導學案、觀看動畫演示,試著理解經濟對社會的影響。師:帶領學生進行總結,試著理解商鞅變法的性質和最能體現變法性質的內容。生:理解商鞅變法的性質,知道最能體現變法性質的措施。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一般情況下,一節課45分鐘,能夠完成上面兩個部分的學習,已經算是高效率了,所以戰國時期經濟發展的內容,建議安排在下一節課,最好是4-6課3課,用4節課來學習。師:趁熱打鐵,溫故知新,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完成導學案,了解戰國時期的經濟變化。生:閱讀教材36頁內容,完成導學案,了解戰國時期經濟的變化。師:講述商業發展時,結合地方特色(菏澤市),講述當時定陶(如今的菏澤市定陶區)的地理位置和陶朱公范蠡的故事,培養家國情懷中的“形成對家鄉、……的認同”。生:聽故事,了解身邊的歷史,培養家國情懷,潛移默化培養時空觀念(原來自己身邊這同一個空間下,在不同的時間上,曾發生過這么多有趣的歷史)師:開始進入都江堰的學習,首先要求學生閱讀教材37頁,完成導學案對應內容。生:閱讀教材,完成導學案相應內容,學習了解都江堰。師:展示“都江堰示意圖”,以圖片為載體,講述都江堰的組成,接著播放視頻,借助視頻,介紹都江堰中體現的智慧,帶領學生領略古人的智慧。生:結合圖片和視頻了解都江堰的構思精巧,感悟古人的智慧。師:借助材料,帶領學生分析都江堰的重大影響。生:閱讀材料,分析總結都江堰的重大影響。師:展示材料,介紹都江堰歷經2200多年,依然發揮作用,汶川大地震都無法破壞的奇跡。生:閱讀材料,了解都江堰的不朽傳奇。學習4:總結歸納師:列舉核心素養在本節課所學內容中的體現,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生:大聲朗讀核心素養體現,溫故知新,加深印象。師:列出本節課應該背誦的重點,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生:回顧思考,背誦掌握,夯實基礎。師:總結本課所學,展望下節內容,較為自然地連接起兩課之間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大單元學習意識。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大動蕩、大變革,經濟上大發展、大繁榮,思想上大爭鳴。5-6課的學習,介紹了春秋戰爭政治經濟上的變化,那么,思想上的大爭鳴又是何等盛況呢?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百家爭鳴——學習……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活動1:溫故知新】【活動2:學習目標】1閱讀教材第20頁右下角時間軸下的第二句話,明確課標要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春秋爭霸、戰國七雄,以及商鞅變法等,了解這一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2閱讀教材第33頁標題下的每課序言,完成下列問題:戰國時期指的是東周后期,序言提及的問題告訴我們,我們應重點關注戰國時期的社會發生了怎樣的巨變。3綜合課標要求和序言問題,我們可以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如下:知道戰國七雄,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與影響,了解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過這些了解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表現及影響。【學習1:戰國七雄】閱讀教材第33-35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春秋與戰國: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朝代歌中的這句話表明,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所處的朝代都是(東周),不過春秋時期是東周前期,而東周后期則被稱為(戰國時期)時期。結合注釋可知,戰國時期的具體年份一般是指公元(前475—前221)年。(2)時代特征:結合第5課的學習可知,東周前期——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是動蕩與變化,具體體現在政治軍事上的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經濟上(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引發了一系列社會變革。到了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動蕩加劇了,變革也更加深刻,影響也更加深遠,中國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3)戰國時期的變化: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強大的諸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進行爭霸,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經過近(300)年的紛爭,我國進入了東周后期,即(戰國)時期,維系周王室統治的各種制度徹底走向瓦解。比如分封制下,諸侯本應世襲,但是晉國卻被(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史稱“三家分晉”;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國,本應有姜姓傳承,但是齊國國君之位卻被齊國大夫(田氏)所奪取,史稱“田氏代齊”。這兩個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換了諸侯國的國君,徹底破壞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等級結構,是分封制徹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標志。(4)戰國七雄與七雄方位:春秋時期,少數強大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齊楚秦晉始大,是當之無愧的春秋霸主;進入戰國時期,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齊國被“田氏代齊”,只剩下十幾個諸侯國了,其中勢力較強的七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國七雄”。閱讀34頁“戰國形勢圖”,找到戰國七雄的各自位置:通過讀地圖,我們發現,戰國七雄中,東方的是(齊)國、南方的是(楚)國、西方的是(秦)國、位于最北方的是(燕)國,在中間的三個諸侯國中,從北到南依次是(趙)、(魏)、(韓):所以戰國七雄的位置記憶口訣可以總結為“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5)七雄爭戰:春秋時期進行的主要是爭霸戰爭,雖然也存在“諸侯強并弱”的情況,導致許多中小諸侯國覆滅,少數強大的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但好歹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有一層“存亡續絕”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過爭霸戰爭,取得霸主地位,謀求政治利益。但是,戰國時期,諸侯們放棄了(“尊王攘夷”)的旗號,公開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訴求,各自為政,發展實力,致力于(擴展疆域),戰爭的性質從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轉變為(兼并)戰爭,戰爭的目的直接就是獲得土地、人口等實際利益,而非是簡單的霸主地位等政治權益。(6)戰爭特點: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規模(很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發生在這一時期的著名戰役有(Ⅰ:桂陵之戰)、(Ⅱ:馬陵之戰)、(Ⅲ:長平之戰)等,①圍魏救趙、②減灶誘敵、③紙上談兵等成語,均與這些戰爭有關。你能在34頁“戰國形勢圖”中找出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點,并把上述成語與戰爭相互對應起來嗎?成語中的戰役:Ⅰ:①、Ⅱ:②、Ⅲ:③ 。(填寫序號①②③即可)【材料研讀】閱讀下列材料,分析這些材料分別體現了戰國時期戰爭的什么特點?材料一: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材料二: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國和趙國雙方主力在長平地區進行的戰略決戰,兩國參戰兵力各自高達40多萬。最終,秦將白起指揮秦軍一舉全殲趙括統帥的趙軍主力40余萬人……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攻韓陘城,斬首五萬……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聞馬服子(趙括)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當時兼并戰爭的本質是爭奪(土地、城池);材料二來自34頁“相關史事”,從“兵力各自高達40多萬”可知,長平之戰的規模(很大),參戰兵力(多);材料三選自《史記》,從這些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斬首的數量高達(89萬),揭示了當時戰爭的殘酷。(7)直面戰爭: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戰爭的殘酷。那么現在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當時的普通民眾,面對連綿不斷地戰爭,我們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我們最渴望的是什么?感受:戰爭無休無止,人民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渴望:戰爭什么時候能夠停止(8)統治者如何應對戰爭:在統治者眼中,勝利的戰爭,可以奪得土地、人口、城市,戰爭的失敗則意味著土地、人口、城市的損失。所以,為了應對戰國時期日益頻繁的戰爭,戰國七雄的統治者們會如何做呢?【學習2:商鞅變法】閱讀教材第35-36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七雄爭戰的沉浮:戰國時期,七雄之間的兼并戰爭日趨激烈,連綿不斷,各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魏)、楚、齊、(秦)等先后崛起,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2)國家崛起的原因:戰國初期,魏國的魏文侯任用(李悝)進行變法,制定新法,發展生產,穩定市場,任用人才,創建強軍魏武卒,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諸侯國;因為在魏國遭到排擠,所以(吳起)最終出走,在楚國實行變法,針對楚國積弊,剝奪(舊貴族)的政治、經濟特權,同時發展經濟,增強軍力,讓楚國一度強大;面對魏國的壓力,齊國齊威王實行變法,“戰勝于朝廷”,并通過圍魏救趙取得桂陵之戰的勝利,通過減灶誘敵取得馬陵之戰的勝利,在削弱魏國實力的同時,增強了齊國的實力;韓國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增強了韓國的實力,一度使韓國獲得“勁韓”的稱呼;趙國國君(趙武靈王)學習北方游牧民族,進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使得趙國軍事實力增強:這些歷史告訴我們,魏楚齊韓趙等諸侯國崛起的原因,是因為諸侯國統治者紛紛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3)商鞅變法:在當時各國的變法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成效最大。①商鞅變法開始的時間是(公元前356)年,支持者是當時的秦國國君(秦孝公)。②歷史上商鞅先后兩次進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戰”二字來進行概括:所謂“耕”,指的是在經濟上廢除舊的(土地)制度——即井田制,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同時獎勵(耕織),即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樣一來,人民的耕作積極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所謂“戰”,最核心的措施是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戰斗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軍隊的戰斗力。一個國家能夠供養的特權階級是有限的,因為獎勵軍功、賜予爵位,那么特權人數必然會超過國家能夠供養的數量,這個時候,為了軍功爵的持續,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權,而商鞅瞄準的是(舊貴族),即廢除他們的世襲特權,留出的空白則給予軍功爵。紀律和組織力是軍隊戰斗力的保證,為了保證士兵服從命令,保證戰場的戰斗力,商鞅還設置了嚴厲的法律,嚴明法度,禁止(私斗)。無論是“耕”還是“戰”,都需要國家對基層人民進行管理,為此,商鞅變法中建立了(戶籍)制度,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這是從微觀層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觀上,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商鞅變法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確保了宏觀層面國家對地方的控制。這些都是政治層面的管理,在經濟領域,為了確保“耕戰”體系的穩定,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確保了經濟的平穩,為政治、軍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③“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記·商君列傳》,說的是商鞅變法正式開始前,為了取信于民,來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傳,最終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開始變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這則材料表明,商鞅變法的特點是(公平公正,一視同仁);閱讀36頁“人物掃描”中可知,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崛起,但他的相關措施——如(廢除貴族世襲特權),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最終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沒有)被廢除?(選填有或沒有)從這個角度來說,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觀點:成功了。理由:我認為商鞅變法是成功的,雖然他本人死于舊貴族的反撲,但他的變法措施得到了貫徹,對秦國乃至中國的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評價商鞅變法的成功與否,不應該僅僅關注變法者商鞅的生死,而更應該考查變法是否堅持下去,產生的歷史影響是否積極大于消極。因此我認為商鞅變法是成功的!④“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出自《戰國策·秦策》,“商君為孝公平權衡”反映的歷史事件正是(商鞅變法),“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經濟方面的措施(統一度量衡),“決裂阡陌,教民耕戰”反映的商鞅變法中最核心的“耕戰”措施,即經濟方面的廢除舊的土地制度(決裂阡陌)、獎勵(耕織)和軍事方面的獎勵(軍功)(教民耕戰);“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即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綜合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秦無敵于天下”表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傾鄰國而雄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漢書·食貨志》,與戰國策的內容大致相同,不過“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則交代了商鞅變法的長期影響,即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4)向封建社會過渡:(戰國時期)時期,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以唯物史觀來分析,所謂的封建社會,指的是經濟上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實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社會狀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說的是經濟形態會影響政治制度和社會狀態:比如說原始社會早期,因為生產力不足,所以氏族社會內部相對公平,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后來,隨著生產力進步,原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貧富分化產生并加劇,最終出現了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當時,統治階級為了進行農業生產,需要強制控制大量人口進行勞動,這也就是奴隸社會大量使用奴隸的經濟原因之一,因為生產力不足,技術不夠先進,所以必須役使大量奴隸。后來,隨著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農業生產力得到了極大提高,農業生產從之前的“千耦其耘”,變為“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即一個五口之家,便可以耕作百畝田地,一年的收獲不僅可以滿足一家所需,還有很多的剩余,這種情況下,奴隸制便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阻礙。所以在戰國時期的變法改革中,經濟上的措施便是廢除舊的土地制度——即將大量人口完全束縛住的井田制,而采取新的土地制度——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由小農進行自由耕作,或者由地主大量控制,但租給農民進行耕作,地主收取地租的封建土地制度。在戰國時期,當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占據主流之后,我國便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因為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已經確立,后面隨著社會發展,與之相對應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也會慢慢確立。作為一個知識點,簡單了解,知道經濟的變革引發社會的變革,我國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即可。根據上述內容,我們來思考一下,商鞅變法的性質是什么呢?最能體現商鞅變法性質的改革措施又是哪個呢?性質:封建性質的改革措施:廢除舊的土地制度【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閱讀教材第36-37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溫故知新: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是(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在手工業方面,冶鐵業也有所發展。到了戰國時期,(冶鐵)技術迅速提高,(鐵器)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這些都使(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經濟基礎。(2)經濟發展:農業進步推動了(社會分工),促進了(手工業)發展和商業繁榮。手工業發展方面,(分工)更加細密,紡織、冶鐵、青銅鑄造、采礦等手工業發展客觀;商業日益發達,(貨幣)流通廣泛,各地也涌現出一批人口眾多、商賈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業主聚集了大量錢財,有的富比王侯。比如我們菏澤的定陶,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戰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譽,被譽為“中華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徹底領悟了商業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盡家財,濟世救民,將經商從“聚財”提升到“散財”,使得商業經營成為“陶朱事業”,其本人被司馬遷推崇為“富而行德”的典范。(3)功澤千古的都江堰:戰國時期,各國都十分注重興修水利,秦國的表現尤為突出,鄭國旗和(都江堰)的修筑都是十分偉大的創舉。①都江堰的修筑時間是(公元前256)年,修筑者是當時秦國的蜀郡郡守(李冰)。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與水勢實現無壩引水的(綜合性水利工程),修筑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岷)江上。③都江堰簡圖: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工程構成,閱讀“都江堰示意圖”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體工程構成:其中的魚嘴又稱分水魚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臥于江中,將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內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寶瓶口是在內江下游人工鑿山開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網狀的渠道,灌溉農田。飛沙堰是分水堤壩與寶瓶口之間長120米的滾水壩,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減少泥沙淤積。④“(都江堰建成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段出自《華陽國志》的文字,解釋了四川成為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實現了旱澇保豐收,當地的人民都能吃飽飯,“不知饑饉”,四川成都也實現了“時無荒年”,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響是(發揮了防洪、灌溉等多方面的作用,使程度平原成為沃野)。⑤“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積五六十萬畝。后來逐漸伸展到13個縣,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條,灌溉面積300 多萬畝。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不斷維護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積不斷擴大,超過1000萬畝。”“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的汶川地區發生了 8 級大地震,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在震區,許多建筑物倒塌,而處于震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卻沒有損毀和垮塌。雖然大地震造成都江堰魚嘴的地表出現裂縫,但魚嘴仍在發揮將岷江分成外江、內江的分洪作用,外江一側的水閘仍能正常開閘放水。經過專家的考察和評估,結論是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們不禁為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驚嘆。”從這兩則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在2008年時依然發揮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沒有使它遭受損害,這表明,(2200)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學習4:總結歸納】核心素養體現:(1)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大發展,是春秋戰國一切變革的經濟基礎,直接推動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2)時空觀念:了解戰國七雄的方位,能夠通過都江堰簡圖,簡單說出都江堰的構造及特點。(3)史料實證:結合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理解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等。(4)歷史解釋:能夠用自己的話,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敗。(5)家國情懷:都江堰潤澤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商鞅變法等歷史告訴我們,改革是國家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戰國兼并戰爭的殘酷告訴我們,要珍愛和平。重點知識背誦:(1)戰國七雄及方位: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2)戰國時期,爭霸戰爭轉變為兼并戰爭,著名的戰役如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非常殘酷,讓人民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3)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芬恩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代表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等。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4)公元前356年,秦國國君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其主要內容可以用“耕戰”二字概括,即廢除舊的土地制度,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與之相配的其他措施還有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還有在經濟方面的統一度量衡,在政治方面的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5)商鞅變法的影響,也可以用“耕戰”二字來延申,即“耕以富國,戰以強兵,富國強兵,一統天下”,即商鞅變法提高了秦國的綜合國力(耕以富國),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戰以強兵),使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一統天下)。(6)戰國時期,冶鐵技術迅速發展,使得鐵器的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使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為商鞅變法等封建性質的改革奠定了經濟基礎,推動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7)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綜合性水利工程,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2200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在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戰國時期的兵戈不休、變法改革與經濟發展,見證了都江堰的不朽。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大動蕩、大變革,經濟上大發展、大繁榮,思想上大爭鳴。5-6課的學習,介紹了春秋戰爭政治經濟上的變化,那么,思想上的大爭鳴又是何等盛況呢?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百家爭鳴——學習……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活動1:溫故知新】【活動2:學習目標】1.閱讀教材第20頁右下角時間軸下的第二句話,明確課標要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春秋爭霸、 ,以及 等,了解這一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的 。2.閱讀教材第33頁標題下的每課序言,完成下列問題:戰國時期指的是東周后期,序言提及的問題告訴我們,我們應重點關注戰國時期的 發生了怎樣的巨變。3.綜合課標要求和序言問題,我們可以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如下:知道戰國七雄,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與影響,了解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過這些了解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表現及影響。【學習1:戰國七雄】閱讀教材第33-35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春秋與戰國: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朝代歌中的這句話表明,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所處的朝代都是( ),不過春秋時期是東周前期,而東周后期則被稱為( )時期。結合注釋可知,戰國時期的具體年份一般是指公元( )年。(2)時代特征:結合第5課的學習可知,東周前期——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是動蕩與變化,具體體現在政治軍事上的王室衰微、( ),經濟上( )農具和( )技術的出現,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引發了一系列社會變革。到了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動蕩加劇了,變革也更加深刻,影響也更加深遠,中國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3)戰國時期的變化: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強大的諸侯打著( )的旗號進行爭霸,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經過近( )年的紛爭,我國進入了東周后期,即( )時期,維系周王室統治的各種制度徹底走向瓦解。比如分封制下,諸侯本應世襲,但是晉國卻被( )三家大夫瓜分,史稱“三家分晉”;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國,本應有姜姓傳承,但是齊國國君之位卻被齊國大夫( )所奪取,史稱“田氏代齊”。這兩個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換了諸侯國的國君,徹底破壞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等級結構,是分封制徹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標志。(4)戰國七雄與七雄方位:春秋時期,少數強大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齊楚秦晉始大,是當之無愧的春秋霸主;進入戰國時期,晉國被( )三家瓜分,齊國被“田氏代齊”,只剩下十幾個諸侯國了,其中勢力較強的七個分別是齊、楚、( )、( )、( )、( )、秦,史稱“戰國七雄”。閱讀34頁“戰國形勢圖”,找到戰國七雄的各自位置:通過讀地圖,我們發現,戰國七雄中,東方的是( )國、南方的是( )國、西方的是( )國、位于最北方的是( )國,在中間的三個諸侯國中,從北到南依次是( )、( )、( ):所以戰國七雄的位置記憶口訣可以總結為“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5)七雄爭戰:春秋時期進行的主要是爭霸戰爭,雖然也存在“諸侯強并弱”的情況,導致許多中小諸侯國覆滅,少數強大的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但好歹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有一層“存亡續絕”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過爭霸戰爭,取得霸主地位,謀求政治利益。但是,戰國時期,諸侯們放棄了( )的旗號,公開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訴求,各自為政,發展實力,致力于( ),戰爭的性質從春秋時期的( )戰爭轉變為( )戰爭,戰爭的目的直接就是獲得土地、人口等實際利益,而非是簡單的霸主地位等政治權益。(6)戰爭特點: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規模( ),參戰兵力( ),交戰區域( ),持續時間( )。發生在這一時期的著名戰役有(Ⅰ: )、(Ⅱ: )、(Ⅲ: )等,①圍魏救趙、②減灶誘敵、③紙上談兵等成語,均與這些戰爭有關。你能在34頁“戰國形勢圖”中找出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點,并把上述成語與戰爭相互對應起來嗎?成語中的戰役:Ⅰ: 、Ⅱ: 、Ⅲ: 。(填寫序號①②③即可)【材料研讀】閱讀下列材料,分析這些材料分別體現了戰國時期戰爭的什么特點?材料一: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材料二: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國和趙國雙方主力在長平地區進行的戰略決戰,兩國參戰兵力各自高達40多萬。最終,秦將白起指揮秦軍一舉全殲趙括統帥的趙軍主力40余萬人……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攻韓陘城,斬首五萬……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聞馬服子(趙括)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當時兼并戰爭的本質是爭奪( );材料二來自34頁“相關史事”,從“兵力各自高達40多萬”可知,長平之戰的規模( ),參戰兵力( );材料三選自《史記》,從這些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斬首的數量高達( ),揭示了當時戰爭的殘酷。(7)直面戰爭: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戰爭的殘酷。那么現在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當時的普通民眾,面對連綿不斷地戰爭,我們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我們最渴望的是什么?感受:渴望:(8)統治者如何應對戰爭:在統治者眼中,勝利的戰爭,可以奪得土地、人口、城市,戰爭的失敗則意味著土地、人口、城市的損失。所以,為了應對戰國時期日益頻繁的戰爭,戰國七雄的統治者們會如何做呢?【學習2:商鞅變法】閱讀教材第35-36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七雄爭戰的沉浮:戰國時期,七雄之間的兼并戰爭日趨激烈,連綿不斷,各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 )、楚、齊、( )等先后崛起,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2)國家崛起的原因:戰國初期,魏國的魏文侯任用( )進行變法,制定新法,發展生產,穩定市場,任用人才,創建強軍魏武卒,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諸侯國;因為在魏國遭到排擠,所以( )最終出走,在楚國實行變法,針對楚國積弊,剝奪( )的政治、經濟特權,同時發展經濟,增強軍力,讓楚國一度強大;面對魏國的壓力,齊國齊威王實行變法,“戰勝于朝廷”,并通過圍魏救趙取得桂陵之戰的勝利,通過減灶誘敵取得馬陵之戰的勝利,在削弱魏國實力的同時,增強了齊國的實力;韓國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增強了韓國的實力,一度使韓國獲得“勁韓”的稱呼;趙國國君( )學習北方游牧民族,進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使得趙國軍事實力增強:這些歷史告訴我們,魏楚齊韓趙等諸侯國崛起的原因,是因為諸侯國統治者紛紛實行( ),確立新的( ),以求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3)商鞅變法:在當時各國的變法中,秦國的( )變法成效最大。①商鞅變法開始的時間是( )年,支持者是當時的秦國國君( )。②歷史上商鞅先后兩次進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戰”二字來進行概括:所謂“耕”,指的是在經濟上廢除舊的( )制度——即井田制,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同時獎勵( ),即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樣一來,人民的耕作積極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所謂“戰”,最核心的措施是獎勵( ),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戰斗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軍隊的戰斗力。一個國家能夠供養的特權階級是有限的,因為獎勵軍功、賜予爵位,那么特權人數必然會超過國家能夠供養的數量,這個時候,為了軍功爵的持續,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權,而商鞅瞄準的是( ),即廢除他們的世襲特權,留出的空白則給予軍功爵。紀律和組織力是軍隊戰斗力的保證,為了保證士兵服從命令,保證戰場的戰斗力,商鞅還設置了嚴厲的法律,嚴明法度,禁止( )。無論是“耕”還是“戰”,都需要國家對基層人民進行管理,為此,商鞅變法中建立了( )制度,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這是從微觀層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觀上,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商鞅變法確立( ),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確保了宏觀層面國家對地方的控制。這些都是政治層面的管理,在經濟領域,為了確保“耕戰”體系的穩定,商鞅變法統一( ),確保了經濟的平穩,為政治、軍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③“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記·商君列傳》,說的是商鞅變法正式開始前,為了取信于民,來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傳,最終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開始變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這則材料表明,商鞅變法的特點是( );閱讀36頁“人物掃描”中可知,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崛起,但他的相關措施——如( ),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最終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 )被廢除?(選填有或沒有)從這個角度來說,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觀點: 理由:④“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出自《戰國策·秦策》,“商君為孝公平權衡”反映的歷史事件正是( ),“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經濟方面的措施( ),“決裂阡陌,教民耕戰”反映的商鞅變法中最核心的“耕戰”措施,即經濟方面的獎勵( )和軍事方面的獎勵( );“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即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 )大為增強,提高了( )戰斗力;“秦無敵于天下”表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 );“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傾鄰國而雄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漢書·食貨志》,與戰國策的內容大致相同,不過“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則交代了商鞅變法的長期影響,即為( )奠定了基礎。(4)向封建社會過渡:( )時期,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以唯物史觀來分析,所謂的封建社會,指的是經濟上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實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社會狀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說的是經濟形態會影響政治制度和社會狀態:比如說原始社會早期,因為生產力不足,所以氏族社會內部相對公平,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后來,隨著生產力進步,原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貧富分化產生并加劇,最終出現了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當時,統治階級為了進行農業生產,需要強制控制大量人口進行勞動,這也就是奴隸社會大量使用奴隸的經濟原因之一,因為生產力不足,技術不夠先進,所以必須役使大量奴隸。后來,隨著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農業生產力得到了極大提高,農業生產從之前的“千耦其耘”,變為“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即一個五口之家,便可以耕作百畝田地,一年的收獲不僅可以滿足一家所需,還有很多的剩余,這種情況下,奴隸制便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阻礙。所以在戰國時期的變法改革中,經濟上的措施便是廢除舊的土地制度——即將大量人口完全束縛住的井田制,而采取新的土地制度——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由小農進行自由耕作,或者由地主大量控制,但租給農民進行耕作,地主收取地租的封建土地制度。在戰國時期,當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占據主流之后,我國便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因為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已經確立,后面隨著社會發展,與之相對應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也會慢慢確立。作為一個知識點,簡單了解,知道經濟的變革引發社會的變革,我國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即可。根據上述內容,我們來思考一下,商鞅變法的性質是什么呢?最能體現商鞅變法性質的改革措施又是哪個呢?性質:措施:【學習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閱讀教材第36-37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溫故知新: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是( )農具和( )的出現;在手工業方面,冶鐵業也有所發展。到了戰國時期,( )技術迅速提高,( )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 )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這些都使( )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經濟基礎。(2)經濟發展:農業進步推動了( ),促進了( )發展和商業繁榮。手工業發展方面,( )更加細密,紡織、冶鐵、青銅鑄造、采礦等手工業發展客觀;商業日益發達,( )流通廣泛,各地也涌現出一批人口眾多、商賈云集的( ),不少工商業主聚集了大量錢財,有的富比王侯。比如我們菏澤的定陶,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戰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譽,被譽為“中華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徹底領悟了商業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盡家財,濟世救民,將經商從“聚財”提升到“散財”,使得商業經營成為“陶朱事業”,其本人被司馬遷推崇為“富而行德”的典范。(3)功澤千古的都江堰:戰國時期,各國都十分注重興修水利,秦國的表現尤為突出,鄭國旗和( )的修筑都是十分偉大的創舉。①都江堰的修筑時間是( )年,修筑者是當時秦國的蜀郡郡守( )。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與水勢實現無壩引水的( ),修筑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 )江上。③都江堰簡圖: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工程構成,閱讀“都江堰示意圖”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魚嘴、( )和( )三個主體工程構成:其中的魚嘴又稱分水魚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臥于江中,將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內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寶瓶口是在內江下游人工鑿山開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網狀的渠道,灌溉農田。飛沙堰是分水堤壩與寶瓶口之間長120米的滾水壩,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減少泥沙淤積。④“(都江堰建成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段出自《華陽國志》的文字,解釋了四川成為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實現了旱澇保豐收,當地的人民都能吃飽飯,“不知饑饉”,四川成都也實現了“時無荒年”,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響是( )。⑤“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積五六十萬畝。后來逐漸伸展到13個縣,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條,灌溉面積300 多萬畝。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不斷維護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積不斷擴大,超過1000萬畝。”“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的汶川地區發生了 8 級大地震,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在震區,許多建筑物倒塌,而處于震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卻沒有損毀和垮塌。雖然大地震造成都江堰魚嘴的地表出現裂縫,但魚嘴仍在發揮將岷江分成外江、內江的分洪作用,外江一側的水閘仍能正常開閘放水。經過專家的考察和評估,結論是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們不禁為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驚嘆。”從這兩則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在2008年時依然發揮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沒有使它遭受損害,這表明,( )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學習4:總結歸納】核心素養體現:(1)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大發展,是春秋戰國一切變革的經濟基礎,直接推動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2)時空觀念:了解戰國七雄的方位,能夠通過都江堰簡圖,簡單說出都江堰的構造及特點。(3)史料實證:結合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理解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等。(4)歷史解釋:能夠用自己的話,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敗。(5)家國情懷:都江堰潤澤成都2000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商鞅變法等歷史告訴我們,改革是國家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戰國兼并戰爭的殘酷告訴我們,要珍愛和平。重點知識背誦:(1)戰國七雄及方位: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2)戰國時期,爭霸戰爭轉變為兼并戰爭,著名的戰役如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非常殘酷,讓人民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3)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芬恩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代表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等。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4)公元前356年,秦國國君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其主要內容可以用“耕戰”二字概括,即廢除舊的土地制度,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與之相配的其他措施還有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還有在經濟方面的統一度量衡,在政治方面的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5)商鞅變法的影響,也可以用“耕戰”二字來延申,即“耕以富國,戰以強兵,富國強兵,一統天下”,即商鞅變法提高了秦國的綜合國力(耕以富國),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戰以強兵),使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一統天下)。(6)戰國時期,冶鐵技術迅速發展,使得鐵器的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使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為商鞅變法等封建性質的改革奠定了經濟基礎,推動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7)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綜合性水利工程,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2200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在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戰國時期的兵戈不休、變法改革與經濟發展,見證了都江堰的不朽。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大動蕩、大變革,經濟上大發展、大繁榮,思想上大爭鳴。5-6課的學習,介紹了春秋戰爭政治經濟上的變化,那么,思想上的大爭鳴又是何等盛況呢?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百家爭鳴——學習……2024部編版七上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教學資源創作規劃編號 內容 資源詳情 預計上架時間 備注1 全冊導言課 PPT課件+導學案(學用無答案+教用含答案+PDF打印)+教學設計 9.3(已完成) 第一單元已完成2 第1課 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 導學案(學用無答案+教用含答案+PDF打印)+課件(希沃配套導學版+PPT導出調整版+PDF預覽版)+教學設計 9.2(已上傳)3 第2課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 9.3(已完成)4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 9.5(已完成)5 第4課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 9.11(已完成)6 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 9.18(已完成)7 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9.25(已完成)8 第7課 百家爭鳴 9.299 第8課 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10.210 第9課 秦統一中國 9.23(已完成)11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10.4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第 6 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活動 1:溫故知新】【活動 2:學習目標】1.閱讀教材第 20 頁右下角時間軸下的第二句話,明確課標要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春秋爭霸、 ,以及 等,了解這一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的 。2.閱讀教材第 33 頁標題下的每課序言,完成下列問題:戰國時期指的是東周后期,序言提及的問題告訴我們,我們應重點關注戰國時期的 發生了怎樣的巨變。3.綜合課標要求和序言問題,我們可以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如下:知道戰國七雄,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與影響,了解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都江堰的修建,通過這些了解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表現及影響。【學習 1:戰國七雄】閱讀教材第 33-35 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春秋與戰國: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朝代歌中的這句話表明,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所處的朝代都是( ),不過春秋時期是東周前期,而東周后期則被稱為( )時期。結合注釋可知,戰國時期的具體年份一般是指公元( )年。(2)時代特征:結合第 5 課的學習可知,東周前期——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是動蕩與變化,具體體現在政治軍事上的王室衰微、( ),經濟上( )農具和( )技術的出現,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引發了一系列社會變革。到了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動蕩加劇了,變革也更加深刻,影響也更加深遠,中國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第 1 頁 共 8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3)戰國時期的變化: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強大的諸侯打著( )的旗號進行爭霸,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經過近( )年的紛爭,我國進入了東周后期,即( )時期,維系周王室統治的各種制度徹底走向瓦解。比如分封制下,諸侯本應世襲,但是晉國卻被( )三家大夫瓜分,史稱“三家分晉”;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國,本應有姜姓傳承,但是齊國國君之位卻被齊國大夫( )所奪取,史稱“田氏代齊”。這兩個典型事件,都是卿大夫以下篡上,直接更換了諸侯國的國君,徹底破壞了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等級結構,是分封制徹底走向瓦解的典型標志。(4)戰國七雄與七雄方位:春秋時期,少數強大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齊楚秦晉始大,是當之無愧的春秋霸主;進入戰國時期,晉國被( )三家瓜分,齊國被“田氏代齊”,只剩下十幾個諸侯國了,其中勢力較強的七個分別是齊、楚、( )、( )、( )、( )、秦,史稱“戰國七雄”。閱讀 34 頁“戰國形勢圖”,找到戰國七雄的各自位置:通過讀地圖,我們發現,戰國七雄中,東方的是( )國、南方的是( )國、西方的是( )國、位于最北方的是( )國,在中間的三個諸侯國中,從北到南依次是( )、( )、( ):所以戰國七雄的位置記憶口訣可以總結為“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5)七雄爭戰:春秋時期進行的主要是爭霸戰爭,雖然也存在“諸侯強并弱”的情況,導致許多中小諸侯國覆滅,少數強大的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但好歹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有一層“存亡續絕”的皮,很少赤裸裸地直接兼并,而是通過爭霸戰爭,取得霸主地位,謀求政治利益。但是,戰國時期,諸侯們放棄了( )的旗號,公開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訴求,各自為政,發展實力,致力于( ),戰爭的性質從春秋時期的( )戰爭轉變為( )戰爭,戰爭的目的直接就是獲得土地、人口等實際利益,而非是簡單的霸主地位等政治權益。(6)戰爭特點: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規模( ),參戰兵力( ),交戰區域( ),持續時間( )。發生在這一時期的著名戰役有(Ⅰ: )、(Ⅱ: )、(Ⅲ: )等,①圍魏救趙、②減灶誘敵、③紙上談兵等成語,均與這些戰爭有關。你能在 34 頁“戰國形勢圖”中找出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點,并把上述成語與戰爭相互對應起來嗎?成語中的戰役:Ⅰ: 、Ⅱ: 、Ⅲ: 。(填寫序號①②③即可)第 2 頁 共 8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材料研讀】閱讀下列材料,分析這些材料分別體現了戰國時期戰爭的什么特點?材料一: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材料二: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 260 年,是秦國和趙國雙方主力在長平地區進行的戰略決戰,兩國參戰兵力各自高達 40 多萬。最終,秦將白起指揮秦軍一舉全殲趙括統帥的趙軍主力 40 余萬人……材料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攻韓陘城,斬首五萬……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 260 年)……秦聞馬服子(趙括)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材料一出自《孟子》,表明了當時兼并戰爭的本質是爭奪( );材料二來自 34 頁“相關史事”,從“兵力各自高達 40 多萬”可知,長平之戰的規模( ),參戰兵力( );材料三選自《史記》,從這些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起用兵斬首的數量高達( ),揭示了當時戰爭的殘酷。(7)直面戰爭: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戰爭的殘酷。那么現在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當時的普通民眾,面對連綿不斷地戰爭,我們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我們最渴望的是什么?感受:渴望:(8)統治者如何應對戰爭:在統治者眼中,勝利的戰爭,可以奪得土地、人口、城市,戰爭的失敗則意味著土地、人口、城市的損失。所以,為了應對戰國時期日益頻繁的戰爭,戰國七雄的統治者們會如何做呢?【學習 2:商鞅變法】閱讀教材第 35-36 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七雄爭戰的沉浮:戰國時期,七雄之間的兼并戰爭日趨激烈,連綿不斷,各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 )、楚、齊、( )等先后崛起,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2)國家崛起的原因:戰國初期,魏國的魏文侯任用( )進行變法,制定新法,發展生產,穩定市場,任用人才,創建強軍魏武卒,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諸侯國;因為在魏國遭到排擠,所以( )最終出走,在楚國實行變法,針對楚國積弊,剝奪( )的政治、經濟特權,同時發展經濟,增強軍力,讓楚國一度強大;面對魏國的壓力,齊國齊威王實行變法,“戰勝于朝廷”,并通過圍魏救趙取得桂陵之戰的勝利,通過減灶誘敵取得馬陵之戰的勝利,在削弱魏國實力的同時,增強了齊國的實力;韓國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增強了韓國的實力,一度使韓國獲得“勁韓”的稱呼;趙國國君( )學習北方游牧民族,進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使得趙國軍事實力增強:這些歷史告訴我們,魏楚齊韓趙等諸侯國崛起的原因,是因為諸侯國統治者紛紛實行( ),確立新的( ),以求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第 3 頁 共 8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3)商鞅變法:在當時各國的變法中,秦國的( )變法成效最大。①商鞅變法開始的時間是( )年,支持者是當時的秦國國君( )。②歷史上商鞅先后兩次進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可以用“耕戰”二字來進行概括:所謂“耕”,指的是在經濟上廢除舊的( )制度——即井田制,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同時獎勵( ),即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樣一來,人民的耕作積極性就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秦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所謂“戰”,最核心的措施是獎勵( ),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這有利于提高士兵的戰斗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軍隊的戰斗力。一個國家能夠供養的特權階級是有限的,因為獎勵軍功、賜予爵位,那么特權人數必然會超過國家能夠供養的數量,這個時候,為了軍功爵的持續,必然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權,而商鞅瞄準的是( ),即廢除他們的世襲特權,留出的空白則給予軍功爵。紀律和組織力是軍隊戰斗力的保證,為了保證士兵服從命令,保證戰場的戰斗力,商鞅還設置了嚴厲的法律,嚴明法度,禁止( )。無論是“耕”還是“戰”,都需要國家對基層人民進行管理,為此,商鞅變法中建立了( )制度,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這是從微觀層面管理人民,而在宏觀上,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商鞅變法確立( ),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確保了宏觀層面國家對地方的控制。這些都是政治層面的管理,在經濟領域,為了確保“耕戰”體系的穩定,商鞅變法統一( ),確保了經濟的平穩,為政治、軍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③“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出自《史記·商君列傳》,說的是商鞅變法正式開始前,為了取信于民,來了一次“徙木立信”的宣傳,最終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開始變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這則材料表明,商鞅變法的特點是( );閱讀 36 頁“人物掃描”中可知,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崛起,但他的相關措施——如( ),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最終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害,但是商鞅制定的新法( )被廢除?(選填有或沒有)從這個角度來說,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觀點: 理由:第 4 頁 共 8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④“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出自《戰國策·秦策》,“商君為孝公平權衡”反映的歷史事件正是( ),“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經濟方面的措施( ),“決裂阡陌,教民耕戰”反映的商鞅變法中最核心的“耕戰”措施,即經濟方面的獎勵( )和軍事方面的獎勵( );“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即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 )大為增強,提高了( )戰斗力;“秦無敵于天下”表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 );“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傾鄰國而雄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出自《漢書·食貨志》,與戰國策的內容大致相同,不過“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則交代了商鞅變法的長期影響,即為( )奠定了基礎。(4)向封建社會過渡:( )時期,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以唯物史觀來分析,所謂的封建社會,指的是經濟上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實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社會狀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說的是經濟形態會影響政治制度和社會狀態:比如說原始社會早期,因為生產力不足,所以氏族社會內部相對公平,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后來,隨著生產力進步,原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貧富分化產生并加劇,最終出現了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當時,統治階級為了進行農業生產,需要強制控制大量人口進行勞動,這也就是奴隸社會大量使用奴隸的經濟原因之一,因為生產力不足,技術不夠先進,所以必須役使大量奴隸。后來,隨著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農業生產力得到了極大提高,農業生產從之前的“千耦其耘”,變為“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即一個五口之家,便可以耕作百畝田地,一年的收獲不僅可以滿足一家所需,還有很多的剩余,這種情況下,奴隸制便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阻礙。所以在戰國時期的變法改革中,經濟上的措施便是廢除舊的土地制度——即將大量人口完全束縛住的井田制,而采取新的土地制度——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由小農進行自由耕作,或者由地主大量控制,但租給農民進行耕作,地主收取地租的封建土地制度。在戰國時期,當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占據主流之后,我國便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因為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已經確立,后面隨著社會發展,與之相對應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也會慢慢確立。作為一個知識點,簡單了解,知道經濟的變革引發社會的變革,我國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即可。根據上述內容,我們來思考一下,商鞅變法的性質是什么呢?最能體現商鞅變法性質的改革措施又是哪個呢?性質:措施:第 5 頁 共 8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學習 3: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閱讀教材第 36-37 頁內容,完成下面的問題:(1)溫故知新: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是( )農具和( )的出現;在手工業方面,冶鐵業也有所發展。到了戰國時期,( )技術迅速提高,( )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多,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 )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這些都使( )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經濟基礎。(2)經濟發展:農業進步推動了( ),促進了( )發展和商業繁榮。手工業發展方面,( )更加細密,紡織、冶鐵、青銅鑄造、采礦等手工業發展客觀;商業日益發達,( )流通廣泛,各地也涌現出一批人口眾多、商賈云集的( ),不少工商業主聚集了大量錢財,有的富比王侯。比如我們菏澤的定陶,春秋至西漢 800 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戰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譽,被譽為“中華商祖”的陶朱公范蠡正是在定陶徹底領悟了商業之道,在十九年中三次累致千金,又三次散盡家財,濟世救民,將經商從“聚財”提升到“散財”,使得商業經營成為“陶朱事業”,其本人被司馬遷推崇為“富而行德”的典范。(3)功澤千古的都江堰:戰國時期,各國都十分注重興修水利,秦國的表現尤為突出,鄭國旗和( )的修筑都是十分偉大的創舉。①都江堰的修筑時間是( )年,修筑者是當時秦國的蜀郡郡守( )。②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與水勢實現無壩引水的( ),修筑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 )江上。③都江堰簡圖: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工程構成,閱讀“都江堰示意圖”可知,都江堰的渠首部分建于岷江之中,由魚嘴、( )和( )三個主體工程構成:其中的魚嘴又稱分水魚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臥于江中,將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內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寶瓶口是在內江下游人工鑿山開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網狀的渠道,灌溉農田。飛沙堰是分水堤壩與寶瓶口之間長 120 米的滾水壩,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減少泥沙淤積。第 6 頁 共 8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④“(都江堰建成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段出自《華陽國志》的文字,解釋了四川成為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才實現了旱澇保豐收,當地的人民都能吃飽飯,“不知饑饉”,四川成都也實現了“時無荒年”,這表明都江堰的重大影響是( )。⑤“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積五六十萬畝。后來逐漸伸展到 13 個縣,支流和渠道有500 多條,灌溉面積 300 多萬畝。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不斷維護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積不斷擴大,超過 1000 萬畝。”“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的汶川地區發生了 8 級大地震,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在震區,許多建筑物倒塌,而處于震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卻沒有損毀和垮塌。雖然大地震造成都江堰魚嘴的地表出現裂縫,但魚嘴仍在發揮將岷江分成外江、內江的分洪作用,外江一側的水閘仍能正常開閘放水。經過專家的考察和評估,結論是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們不禁為這一建于 2200 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驚嘆。”從這兩則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前 256 年的都江堰,在 2008 年時依然發揮作用,而且汶川大地震也沒有使它遭受損害,這表明,( )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學習 4:總結歸納】核心素養體現:(1)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大發展,是春秋戰國一切變革的經濟基礎,直接推動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2)時空觀念:了解戰國七雄的方位,能夠通過都江堰簡圖,簡單說出都江堰的構造及特點。(3)史料實證:結合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理解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等。(4)歷史解釋:能夠用自己的話,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敗。(5)家國情懷:都江堰潤澤成都 2000 多年,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商鞅變法等歷史告訴我們,改革是國家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戰國兼并戰爭的殘酷告訴我們,要珍愛和平。第 7 頁 共 8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性學習導學案重點知識背誦:(1)戰國七雄及方位: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2)戰國時期,爭霸戰爭轉變為兼并戰爭,著名的戰役如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非常殘酷,讓人民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3)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芬恩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代表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等。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4)公元前 356 年,秦國國君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其主要內容可以用“耕戰”二字概括,即廢除舊的土地制度,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與之相配的其他措施還有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此外,還有在經濟方面的統一度量衡,在政治方面的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5)商鞅變法的影響,也可以用“耕戰”二字來延申,即“耕以富國,戰以強兵,富國強兵,一統天下”,即商鞅變法提高了秦國的綜合國力(耕以富國),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戰以強兵),使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一統天下)。(6)戰國時期,冶鐵技術迅速發展,使得鐵器的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使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為商鞅變法等封建性質的改革奠定了經濟基礎,推動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7)公元前 256 年,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之上,是一座綜合性水利工程,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2200 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在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戰國時期的兵戈不休、變法改革與經濟發展,見證了都江堰的不朽。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大動蕩、大變革,經濟上大發展、大繁榮,思想上大爭鳴。5-6 課的學習,介紹了春秋戰爭政治經濟上的變化,那么,思想上的大爭鳴又是何等盛況呢?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百家爭鳴——學習……第 8 頁 共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創新性教學】2024部編版七上歷史第6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導學案PDF打印版8頁).pdf 【核心素養創新性教學】2024部編版七上歷史第6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導學案學用無答案-word可編輯).docx 【核心素養創新性教學】2024部編版七上歷史第6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導學案教用含答案).docx 【核心素養創新性教學】2024部編版七上歷史第6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教學設計).docx 【核心素養創新性教學】2024部編版七上歷史第6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課件PPT版).pptx 核心素養創新性教學資源創作計劃.xls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