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手拉手 交朋友》教案課題:《手拉手 交朋友》科目:小學道德與法治年級:一年級上冊版本:統編版(2024)課時安排:1課時一、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備受寵愛,缺乏與同齡人交往的經驗。這個階段的孩子天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和活動,但在與他人交往時可能會表現出害羞、膽怯或自我中心等特點。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但對新事物充滿興趣,渴望認識更多的朋友。二、設計理念1. 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需求和興趣,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學會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2. 體驗式學習:通過游戲、活動、繪本閱讀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交朋友的過程,感受友誼的溫暖。3. 情感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品質。4. 多元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和努力。三、教學內容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過好校園生活》中的《手拉手 交朋友》一課,主要內容包括認識新朋友、了解交朋友的方法、感受友誼的快樂等方面。通過圖片、故事、游戲、繪本等形式,引導學生學會主動與他人交往,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四、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 認識新朋友,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2. 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 通過游戲、活動、繪本閱讀等方式,體驗交朋友的過程。2. 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意識。(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 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交往的意識和勇氣。2. 感受友誼的快樂,珍惜朋友之間的感情。五、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 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2. 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交往的意識和勇氣。(二)教學難點1. 引導學生在交往中學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2. 幫助學生克服害羞、膽怯等心理障礙,積極主動地交朋友。六、教學準備(一)教師準備1. 收集有關交朋友的圖片、故事、兒歌、繪本等資料。2. 制作教學課件。3. 準備一些小獎品,如貼紙、獎章等。(二)學生準備1. 自己喜歡的小玩具或書籍。2. 彩色卡紙、彩筆等繪畫工具。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 播放一首歡快的兒歌《找朋友》。2. 展示一本關于交朋友的繪本封面,引發學生的好奇心。3. 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這首歌告訴我們什么呢?這本繪本會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師: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們有什么感受呀?生:這首歌很歡快。師:這首歌告訴我們什么呢?生:要找朋友。師:大家看這本繪本的封面,你們覺得這本繪本會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生:可能是講小朋友交朋友的故事。 通過播放兒歌和展示繪本封面,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讓學生初步了解交朋友的重要性,并對繪本故事產生好奇。認識新朋友 1. 組織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可以介紹自己的名字、愛好等。2. 鼓勵學生勇敢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自己。 師: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新朋友吧。哪位同學先來介紹一下自己呢?生:大家好,我叫小明,我喜歡畫畫。師:非常棒!還有哪位同學愿意介紹一下自己呢?生:大家好,我叫小紅,我喜歡唱歌。 讓學生通過自我介紹,認識新朋友,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勇氣。繪本閱讀 1. 教師朗讀繪本故事,學生認真傾聽。2. 提問: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么交朋友的呢? 師:現在老師給大家讀一本繪本故事,大家認真聽。(朗讀繪本)師: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么交朋友的呢?生:他們一起玩游戲。生:他們互相分享玩具。 通過繪本閱讀,讓學生在生動的故事中感受交朋友的方法和快樂。游戲:找朋友 1. 講解游戲規則:老師播放音樂,學生在教室里自由走動。當音樂停止時,學生要找到一個新朋友,互相握手并介紹自己。2. 組織學生進行游戲。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 “找朋友”。游戲規則是這樣的:老師播放音樂,大家在教室里自由走動。當音樂停止時,你們要找到一個新朋友,互相握手并介紹自己。明白了嗎?生:明白了。(老師播放音樂,學生開始游戲) 通過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更多的朋友,體驗交朋友的快樂。故事分享 1. 講述一個關于交朋友的故事,如《小熊找朋友》。2. 提問: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們學到了什么呢?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小熊找朋友》。(講述故事)師: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們學到了什么呢?生:要主動和別人打招呼。生:要友好地對待別人。 通過故事分享,引導學生思考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交朋友的方法 1. 引導學生討論交朋友的方法,如主動打招呼、分享玩具、互相幫助等。結合繪本中的情節進行引導。2. 教師總結交朋友的方法,并板書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交到朋友呢?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想想我們剛才讀的繪本和聽的故事里,小朋友們都是怎么做的呢?(學生討論)師:誰來說一說你們討論的結果呢?生:可以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就像繪本里的小朋友一樣。生:可以分享玩具,故事里的小熊也是這樣交到朋友的。生:可以互相幫助。師:非常好!老師把大家說的方法總結一下。(板書:主動打招呼、分享玩具、互相幫助) 讓學生通過討論,結合繪本內容總結出交朋友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歸納能力。小組活動:交朋友 1. 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些小玩具或書籍。2. 任務布置: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分享玩具或書籍,并嘗試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交朋友。3.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 師:現在我們來進行小組活動。每個小組發放一些小玩具或書籍,大家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分享玩具或書籍,并嘗試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交朋友。(學生開始小組活動)師:大家做得非常好!如果在活動中有什么問題,可以舉手問老師。(教師巡視指導) 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交朋友的方法,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合作意識。展示與分享 1. 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在小組活動中交到的新朋友。2. 鼓勵學生勇敢地站起來,分享自己的交友經歷和感受。3. 可以讓學生結合繪本內容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師:現在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介紹一下你們在小組活動中交到的新朋友。生:我們小組的小明和小紅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一起分享了玩具。師:非常棒!還有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交友經歷和感受呢?可以說說和繪本里的小朋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我在小組活動中認識了小剛,我們一起玩了游戲,就像繪本里的小朋友一樣,很開心。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交友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結合繪本內容增強他們的理解和體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兒歌學習 1. 播放兒歌《找朋友》,讓學生跟著一起唱。2. 引導學生理解兒歌的含義,強調交朋友的重要性。 師:同學們,我們再來聽一遍《找朋友》這首歌,大家一起跟著唱。(播放兒歌,學生跟著唱)師:這首歌告訴我們什么呢?生:要找朋友。師:對呀,交朋友很重要,我們可以一起玩耍、學習,分享快樂和煩惱。就像我們讀的繪本里的小朋友們一樣,有了朋友才會更快樂。 通過兒歌學習,鞏固學生對交朋友的認識,讓他們在歡快的氛圍中感受友誼的美好,并與繪本內容相呼應。課堂總結 1.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2.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3.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交朋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也感受到了友誼的快樂。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主動與他人交往,結交更多的好朋友,就像我們繪本里的小朋友一樣,勇敢地去交朋友。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呢?生:我們學習了交朋友的方法。師:對呀,我們學習了主動打招呼、分享玩具、互相幫助等交朋友的方法。大家在今天的課堂上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也感受到了友誼的快樂。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主動與他人交往,結交更多的好朋友,像繪本里的小朋友們一樣,享受友誼的美好。 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加深對交朋友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再次強調繪本中的友誼主題,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期望。八、板書設計《手拉手 交朋友》(一)、認識新朋友自我介紹(二)、繪本閱讀(繪本名稱)(三)、游戲:找朋友(四)、故事分享《小熊找朋友》(五)、交朋友的方法主動打招呼、分享玩具、互相幫助九、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加入繪本元素后,教學效果更加顯著。繪本以其生動的畫面和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地理解了交朋友的方法和意義。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反思:(一)成功之處1. 繪本的引入豐富了教學內容:繪本為教學提供了生動的素材,使學生在聽故事、看畫面的過程中,更加直觀地感受友誼的美好,激發了學生交朋友的興趣。2. 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對繪本充滿好奇,積極參與繪本閱讀、討論等環節,提高了課堂的活躍度和學生的參與度。3. 促進了情感教育:繪本中的故事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情感,通過閱讀繪本,學生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培養了他們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4. 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繪本與游戲、故事分享、小組活動等教學方法相結合,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滿足了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二)不足之處1. 時間安排需要進一步優化:繪本閱讀和討論環節可能會占用較多時間,導致其他環節時間緊張。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確保每個教學環節都能順利完成。2. 對繪本的挖掘可以更深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繪本中的細節,如人物的表情、動作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傳達的交朋友的方法和情感。3. 個別學生對繪本的理解存在差異: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不同,個別學生可能對繪本的理解存在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加關注這些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指導和幫助。(三)改進措施1. 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在備課過程中,更加精細地規劃每個教學環節的時間,確保繪本閱讀、討論等環節不影響其他教學內容的進行。2. 深入挖掘繪本內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繪本,如從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等方面入手,深入理解繪本所傳達的信息。3. 個性化指導: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采用個別輔導、小組合作等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總之,通過在《手拉手 交朋友》的教學設計中加入繪本元素,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