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節 世界的地形 (學案)2024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①通過閱讀地形圖、圖像,觀看影像資料,觀察地形模型或實地考察等,區別山地、丘陵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②在世界地形圖上指出陸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觀察地形分布大勢。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在地圖中指出陸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區域認知)2.通過圖文資料觀察世界地形分布大勢,感受自然地表的形態,樹立全球觀與世界觀。(人地協調)3.運用圖文資料,能說出世界著名的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綜合思維)4.在日常生活中實地考察,區別山地、丘陵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地理實踐力) 在世界地形圖上指出陸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觀察地形分布大勢。 任務一:陸地地形結合教材P52“圖3.14山高與海深的對比”和P53“圖3.15 世界主要山脈的分布”完成任務一,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1.陸地地形五種基本類型是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2.世界地形圖:(1)可以看出陸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及主要地形的分布大勢。①山脈:很多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并且沿著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長。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②高原:世界上高原的分布面積很廣。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洲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③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大多由河流沖積形成。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 平原。(2)還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的地形差異很大。例如,非洲的地形比較單一,以高原為主,而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以高原、山地為主。【特別提示】陸地地形為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任務二:海底地形結合教材P55“圖3.16 海底地形示意”完成任務二,并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1.海底地形類型: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洋中脊。2.大陸架: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3.大陸坡:大陸架外緣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從幾百米陡增到幾千米。4.洋盆:寬廣而又相對平坦的大洋底部。5.海溝: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現在大陸坡與洋盆的交界處。6.洋中脊: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脈。【特別提示】海底地形為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海嶺、海溝。探究一:讀圖認識世界的主要地形區及其分布1.小組合作:閱讀世界地形圖,請在圖中找到世界主要地形區。組別 主要地形區第一組:找出主要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等第二組:找出主要高原 青藏高原、巴西高原、東非高原、云貴高原等第三組:找出主要平原 亞馬孫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等第四組:找出主要盆地、丘陵 剛果盆地、四川盆地、東南丘陵等2.閱讀世界地形圖,將下列代號表示的地形區名稱或位置填入P54表3.2。a.剛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爾卑斯山脈 d.安第斯山脈 e.東歐平原①亞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地形類型 地形區名稱 大致位置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 亞洲中南部阿爾卑斯山脈 歐洲南部落基山脈 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脈 南美洲西部高原 巴西高原 南美洲中部青藏高原 亞州中南部、我國西南部平原 亞馬孫平原 南美洲北部赤道附近東歐平原 歐洲東部盆地 剛果盆地 非洲西部赤道附近3.從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區的分布。高大山脈分布較為廣泛,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均有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歐洲、南美洲。 整體地勢亞洲較高,歐洲海拔最低。【典例】將下列地理事物用線連接起來。A.喜馬拉雅山 a.南美洲B.安第斯山 b.亞洲C.剛果盆地 c.非洲D.阿巴拉契亞山 d.歐洲E.阿爾卑斯山 e.北美洲A ;B ;C ;D ;E 。1. b a c e d【詳解】本題考查七大洲及其主要的山脈。喜馬拉雅山位于亞洲,故A與b相對;安第斯山位于南美洲,故B 與a相對應;剛果盆地位于非洲, C 與c相對應;阿巴拉契亞山位于北美洲,D與 e相對應;阿爾卑斯山位于歐洲,故E與d相對應。探究二:讀圖認識海底地形及其分布找出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洋中脊的分布對照海底示意圖(圖3.16),觀察并歸納從海岸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類型的分布規律及深淺變化,完成表3.3。海底地形類型 海底深度大陸架 水深不超過200米大陸坡 從數百米陡增至數千米海溝 5000米洋盆 4000-6000米洋中脊 3000-4000米【典例】1.如同陸地地形一樣,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態多樣。讀“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完成觀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陸向海洋深處延伸,依次出現的地形類型為( )A.大陸架—洋底—大陸坡 B.大陸坡—洋底—大陸架C.洋底—大陸架—洋底 D.大陸架—大陸坡—洋底2.大陸架具有的特點是( )①是大陸邊緣的延伸 ②坡度平緩③水深較淺 ④表面起伏較大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D【詳解】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海溝、海嶺等;圖中由大陸向海洋深處延伸,依次出現的地形類型為大陸架—大陸坡—洋底,D正確,ABC錯誤;故選D。2.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水區,一般水深在200米以內,坡度比較緩,多漁業資源、油氣資源,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讀下方的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對海底地形判斷正確的是( )A.①處是大洋中脊 B.②處是海溝C.③處是海嶺 D.④處是大陸架2.①、②、③、④四處中,最深處是( )A.① B.② C.③ D.④1.D 2.A【解析】1.讀圖可知,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④是大陸架,D正確;海溝是指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①是海溝,A錯誤;海嶺又稱海脊,有時也稱“海底山脈”,②是海嶺,B錯誤;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③是大陸坡,C錯誤。故選D。2.海溝是指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1萬米以上,圖中①為海溝,A正確,BCD錯誤,故選A。3.今年5月,中宣部決定授予湖南科技大學萬步炎教授“時代楷模”稱號,他扎根海洋資源勘探技術研究,研制的“海牛Ⅱ號”在距海平面2000米的深海海底鉆到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鉆機的鉆深紀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大洋中脊(海嶺)是海底最深的地方 B.鉆機深度距離海平面有2231米C.這次鉆探位于大陸架 D.這次鉆探達到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3.B【詳解】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海溝,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太平洋中的馬里亞納海溝,其最深的地方深度為11034米,因此這次鉆探不能達到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AD錯誤;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的水深一般不超過200米,C錯誤;“海牛Ⅱ號”在距地2000米的深海海底鉆到231米,因此鉆機深度距離海平面有2231米,B正確。故選B。4.下列關于海底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洋中脊地殼穩定 B.海洋深處的地形一般是大陸坡C.海溝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 D.大陸架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4.D【詳解】大洋中脊是新生海底誕生的地方以及火山活動最激烈的地方,地殼運動活躍,A錯誤。海溝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往往是海洋板塊嵌入陸地板塊形成,不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故B和C錯誤。大陸架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故D正確。故選D。5.下列世界之最與其所在大洲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亞洲B.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歐洲C.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非洲D.世界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美洲5.C【詳解】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A錯誤;世界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B錯誤;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位于非洲,C正確;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位于南美洲,D錯誤。故選:C。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陸地表面和海底的地形多種多樣。依據所學請完成下面小題。6.下列圖片表示的陸地地形類型依次是( )A.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 B.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C.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 D.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7.關于海底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B.海底地形比較單一C.海底最淺部分是海溝D.新生海底誕生的地方以及火山活動最激烈的地方是洋盆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所在的大洲是( )A. B.C. D.6.A 7.A 8.B【解析】6.據圖中的信息可得,①是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②是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③是盆地,四周高中間低;④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⑤是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選項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7.海底地形復雜多樣,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故A正確,B錯誤;海底最淺的部位是大陸架,最深的部分是海溝,故C錯誤;新生海底誕生的地方以及火山活動最激烈的地方是大洋中脊,故D錯誤。故選A。8.讀圖可知,A是亞洲、B是非洲、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盆地是剛果盆地,所在的大洲是非洲。故選: B。9.海底地形中,地殼活動激烈,新海底誕生的地方是( )A.大陸架 B.海溝 C.大陸坡 D.大洋中脊9.D【詳解】海底地形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等。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為海溝,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激烈,為大洋中脊。排除ABC,故選D。10.陸地地形(1)世界最高點 ,世界最深點 。(2)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 、 、 、 、 五種基本類型。(3)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①通常綠色表示 ,海拔一般在 米以下,寬廣平坦。②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較山地小的是 。③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的是 。④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的是 。⑤四周高,中間低的是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號稱“世界屋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 。(5)看圖,填寫世界的山脈: 、 、 、 。10. 珠穆朗瑪峰 馬里亞納海溝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平原 200 丘陵 高原 山地 盆地 青藏高原 亞馬孫平原 喜馬拉雅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 落基山脈 安第斯山脈【詳解】(1)陸地地形:世界最高點珠穆朗瑪峰,位于尼泊爾和中國邊界,海拔高達8848.86米。世界最深點馬里亞納海溝,位于西太平洋,其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深達約11034米。(2)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種基本類型。每種地形都有其獨特的地理特征和生態環境。(3)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①通常綠色表示平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這些地區寬廣平坦,適合農業和城市發展。②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較山地小的是丘陵。丘陵地區地形起伏,但相對較為平緩,也具有一定的農業和生態價值。③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的是高原。高原地區氣候獨特,生態環境多樣,是許多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④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的是山地。山地地區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是探險和旅游的好去處。⑤四周高,中間低的是盆地。盆地地區往往氣候濕潤,土壤肥沃,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區域。(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它橫跨中國西南部,包括西藏、青海等省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獨特,擁有眾多珍稀動植物和獨特的民族文化。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河流域的亞馬孫平原,它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積超過5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獨特的自然景觀。(5)讀圖可知,圖中的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11.海底地形(1)海底地形大致可分為 、 、 、 、 等主要類型,其分布具有明顯的規律性。(2) 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3) 是大陸架外緣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從幾百米陡增到幾千米。(4) 是指寬廣而又相對平坦的大洋底部。(5) 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現在大陸坡與洋盆的交界處。(6) 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脈。11. 大陸架 大陸坡 海溝 洋盆 洋中脊 大陸架 大陸坡 洋盆 海溝 洋中脊【詳解】海底地形大致可分為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海溝、洋中脊等主要類型,這些地形特征各具特色,其分布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反映了地球板塊構造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這里通常覆蓋著沉積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地,也是人類進行海洋資源開發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區域。大陸坡是大陸架外緣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從幾百米陡增到幾千米。這一區域的地形變化劇烈,是海底地形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之一。同時,大陸坡也是許多深海生物和礦產資源的聚集地。洋盆是指寬廣而又相對平坦的大洋底部。這里通常水深較大,地形相對平緩,是深海環流和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洋盆中的海水運動對全球氣候和海洋環境具有重要影響。海溝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現在大陸坡與洋盆的交界處。海溝的形成與板塊俯沖作用密切相關,是地球板塊構造運動的重要表現之一。海溝中常常伴隨著強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動,同時也是深海生物和礦產資源的寶庫。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脈。這些山脈通常呈線性分布,是地球板塊擴張和海底擴張的重要邊界。01學習目標02自主學習03合作探究04知識圖網05強化特訓營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