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美化校園 (學案)學習任務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通過實地查看的方式,了解記錄學校的綠化區分布情況,計算或估算綠化區的面積,通過考察的方式,統計學校綠植的品種及花期等,分析校園綠植功能區分布和綠植品種選擇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并繪制校園綠化設計圖,在班級展示交流。 1.通過活動,熟悉校園,了解校園綠地和植物的分布。(區域認知)2.通過考察活動了解校園綠植的品種,發現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增強學生校園主人翁意識和熱愛校園的情感。(人地協調)3.在校園真實情境中,運用地理、數學、生物、美術等多學科知識,熟悉校園用地結構和功能布局。(綜合思維)4.能結合調查結果并考慮師生需求,設計美觀可行的校園美化方案并繪制校園地圖。(地理實踐力) 重點:調查校園的綠化區分布及面積,根據現狀發現問題難點:學生敢于行動,帶著目標任務開展考察;在行動中使用科學的方法;能分析總結調查結論并能提出解決措施。 任務一:了解校園綠地你熟悉你的校園嗎?你知道花壇、草坪都分布在校園的什么位置嗎?我們可以利用校園平面圖和校園衛星影像圖等了解校園的綠地。1.地圖的三要素是 、 、 。2.閱讀校園平面圖,了解校園綠地的分布。3.根據比例尺估算校園的各類綠地面積,填入表1.表1 校園綠地面積情況種類 面積花壇 400平方米草坪 300平方米林蔭道 600平方米其它 800平方米合計 2100平方米【特別提示】比例尺的計算:①已知實地距離和圖上距離,求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②已知比例尺和實地距離,求圖上距離: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③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地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比例尺。 任務二:調查校園植物你知道校園里種植了哪些植物嗎?我們可以通過實地調查,也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或者其它途徑了解校園的植物種類。1.植物的種類很多,可以分不同的小組,分別調查某一類植物,如喬木、灌木等。2.確定調查的植物種類后,參照表2設計調查表,完成校園植物調查。表2 校園植物種類調查植物名稱 植物種類(喬木、灌木和草本) 花期 數量或面積 分布香樟 草本 4-5月 56平方米 校園主干道兩旁石榴花 草本 5-7月 30平方米 校園東北部山茶花 草本 1-3月 60平方米 校園東北部 任務三:提出改進方案完成校園植物調查后,你可能會發現校園綠化中一些不合適的地方。可以針對調查結果,討論改進方案,為美化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結合調查結果,分組討論校園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校園綠化——我的初印象園林綠化布局特點綠植區命名特點我認為綠化設計比較好的地方我認為綠化設計不足的地方綠化設計改進方案(植株種類、面積大小和植物分布) 在校園西門附近增設盆栽景觀。2.根據改進方案,繪制一幅校園綠化設計圖。(提示:繪圖時要注意方位、距離,添加圖例)。資料一:園林常用綠植1.植物種類①灌木:沒有明顯主干或主干不明顯的木本植物,通常比較矮小,高度一般在6米以下。它們的枝干從近地面處就開始分枝,形成叢生的狀態。常見的月季、牡丹都屬于灌木。②喬木:有一個明顯的高大主干,樹體高大,通常在6米到數十米之間。喬木的樹干和樹冠有明顯的區分,有一個直立的主干。常見的槐樹、銀杏屬于落葉喬木,松樹、柏樹等屬于常綠喬木。多數果樹如蘋果樹、柑橘樹是喬木。③草本植物通常較為矮小,莖多汁且柔軟,壽命較短,一般為一年生或兩年生。常見的菊花、百合、鳳仙都屬于草本植物。④藤本植物則依靠其他物體生長,沒有自主直立的能力。常見的紫藤、牽牛花都屬于藤本植物。2.常見綠植①銀杏;植物種類是落葉喬木,花期在每年3—4月。②月季:半常綠低矮灌木,花期在每年4到9月。③垂柳:楊柳科柳屬植物,高大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探究二:活動評價量表活動名稱:評價項目 評價要點 評價方式 較好 一般 需努力過程性表現 活動前準備工作充分,考察活動有記錄有心得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積極鉆研和求真務實的態度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使用科學的地理考察方法和繪制地圖的方法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能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分析問題,思維嚴謹,有邏輯性、層次性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過程中能合作、互助,欣賞他人,尊重他人成果,有責任心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有理有據表達觀點,講述清晰流暢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結果性表現 善于觀察,發現并提出校園綠化規劃中的不合理現象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善于分析和思考,能形成合理的改進方案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物化成果按時完成,美觀、科學,有立意,有創意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長處不足從他人身上學到了什么努力方向 自我分析小組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1.長沙某中學“地理+”校園勞動實踐教育初見成效。讀圖若量得從教學區正門到氣象站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則實地距離應為( )A.250米 B.250千米C.25米 D.2500米1.A【詳解】讀圖可知,圖中數字式比例尺為1:10000,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米,從教學區正門到氣象站的圖上距離是2.5厘米,則實地距離為100×2.5=250米,A正確;BCD錯誤。故選A。2.圖說地理——描圖繪圖根據文字描述,設計圖例,在下面圖框中繪制一幅學校平面圖。校園西部自南向北依次是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東北部是一個操場,主席臺位于操場的東面。校園東南面是辦公樓。大門位于校園的西北角。2.【分析】本大題以學校多種事物的方位關系為材料設置繪圖題,涉及地圖的三要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各種地圖均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根據題意和方位,設計圖例,結合比例尺繪制學校平面圖。即為下圖所示。3.【圖繪校園筑夢中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地圖是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圖是某同學在“平安校園”主題活動中繪制的校園平面圖。(1)指出校園平面圖中缺失的地圖基本要素 ,并將其補充在圖中適當位置 。(2)你認為校園中哪些空間可作為應急避難場所。(3)在圖中繪制出從圖書館到應急避難場所的安全逃生路線。(4)評價該校園設計是否合理 ,并說明理由 。(5)說說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使用過哪些地圖。3.(1) 方向(2)運動場、活動廣場。(3)(4) 合理或不合理 合理,理由:道路主干道寬闊;或不合理,理由:實驗樓到達避難場所距離較遠。(5)中國地形圖、電子地圖。【分析】本題以“平安校園”主題活動中繪制的校園平面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地圖三要素、地圖的設計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相關知識的分析運用能力。【詳解】(1)地圖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讀圖可知圖中缺少指向標,所以缺失方向。指向標指向北方,一般在地圖右上角用箭頭來表示方向,箭頭指示的方向是北方。(2)根據所學知識,應急避難場所應寬敞開闊,遠離高樓,所以應選擇活動廣場、運動場。(3)在圖中順著校園道路繪制出從圖書館到活動廣場和運動場的路線即為逃生路線。(4)圖中道路主干道寬闊,各功能區齊全,相對集中,所以設計合理;圖中運動場離教學樓、實驗樓較遠,逃生距離較遠,所以設計不合理。(5)生活中一般用電子地圖,學習中用過的地圖均可列舉。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走進新校園同學們對新校園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為熟悉校園環境、加強同學間的溝通協作,增強其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校發起了“走進新校園,體驗新環境”的活動。【任務一 收集信息】(1)為了盡快熟悉環境,同學們繪制了一幅校園整體規劃圖。據圖判斷校門在宿舍樓的 方向。(2)若量得圖中學苑路長約4厘米,實地距離約為200米,則此圖合適的比例尺為 。【任務二 學科融合】(3)計算某同學從宿舍樓前往多功能室上課,其測得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若他保持50米/分鐘的速度步行,需要約 分鐘。【任務三 思考遷移】(4)同學們通過了解校園各功能區的布局,分析各功能區的合理性,為美化校園,提升文化內涵提出見解。校園里有甲、乙兩塊空地,學校要在其中選擇一處修建學生宿舍樓,應建在 ,并說出你的理由 。4.(1)西南(2)1:5000(3)2(4) 甲地 靠近足球場和籃球場,運動方便且背靠河流環境較好。【詳解】(1)該地圖為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指示南方,據圖判斷校門在宿舍樓的西南方向。(2)地圖上的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所以比例尺為:4厘米∶200米=4厘米∶20000厘米=1∶5000。(3)根據⑵題的計算結果可知,此圖的比例尺為1∶5000,從宿舍樓前往多功能室上課,其測得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則實地距離是100米,若他保持50米/分鐘的速度步行,需要約2分鐘。(4)讀圖分析,甲地遠離嘈雜的公路,且靠近足球場和籃球場,運動方便,故選甲處修建宿舍較為合理,而乙處靠近公路,不夠安靜,會影響學生的休息和睡眠。5.【項目式學習】項目名稱美化校園我們在行動項目背景新同學對校園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為了熟悉校園環境,加強同學之間的溝通協作,增強其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校發起了“美化校園,我們在行動”的項目式學習活動。準備階段為了盡快熟悉環境,同學們搜集到一幅校園平面圖。據圖,請你完成以下任務。(1)說出餐廳在1號教學樓的什么方向。(2)圖中行知路長約5厘米,某同學量得這條路實地距離約為200米。請為這幅校園平面圖添加一個合適的比例尺。調查階段同學們通過實地走訪調查,了解校園各功能區的布局。(3)在學校實地走訪調查過程中,你認為同學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4)調查中,同學們發現有些功能區的布局不太合理。請選擇一個你認為不太合理的功能區,并簡要說明理由。展示階段為美化校園,提升文化內涵,某小組建議給樓宇重新命名,并將方案上交學校。(5)請你選擇一幢樓宇,為其重新命名,并說明其文化內涵。5.(1)東北方向(2)1:4000(或,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米)(3)注意事項:遵守學校紀律;及時記錄;注重團隊合作;與人禮貌交流;服從老師、組長安排;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公共環境等(4)示例:垃圾處理站布局不太合理,距離教學樓和圖書館太近。(5)示例:2號教學樓重新命名為奮進樓;寓意同學們在學習上振奮向前。【分析】本大題以校園平面圖 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地圖的方向、比例尺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詳解】(1)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讀圖可知,餐廳在1號教學樓的東北方向。(2)圖中距離5厘米,實地距離200米,實地距離為20000厘米,故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5÷20000=:1:4000。(3)在實地走訪中,應注意遵守學校紀律;及時記錄;注重團隊合作;與人禮貌交流;服從老師、組長安排;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公共環境等。(4)讀圖可知,圖書館與垃圾處理站布局不合理,垃圾處理站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氣味會影響圖書館中正在學習的學生。(5)示例:教學樓1命名為真知樓,真知的含義是懷天下,求真知,這樣可以激勵學生勤奮好學,胸懷天下。2號教學樓重新命名為奮進樓;寓意同學們在學習上振奮向前。01學習目標02小組合作03資料補充04知識圖網利用校園平面圖,了解校園綠化情況。調查校園的主要植物種類,完成校園植物調查表。分析校園綠化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05強化特訓營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美化校園 (學案)學習任務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通過實地查看的方式,了解記錄學校的綠化區分布情況,計算或估算綠化區的面積,通過考察的方式,統計學校綠植的品種及花期等,分析校園綠植功能區分布和綠植品種選擇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并繪制校園綠化設計圖,在班級展示交流。 1.通過活動,熟悉校園,了解校園綠地和植物的分布。(區域認知)2.通過考察活動了解校園綠植的品種,發現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增強學生校園主人翁意識和熱愛校園的情感。(人地協調)3.在校園真實情境中,運用地理、數學、生物、美術等多學科知識,熟悉校園用地結構和功能布局。(綜合思維)4.能結合調查結果并考慮師生需求,設計美觀可行的校園美化方案并繪制校園地圖。(地理實踐力) 重點:調查校園的綠化區分布及面積,根據現狀發現問題難點:學生敢于行動,帶著目標任務開展考察;在行動中使用科學的方法;能分析總結調查結論并能提出解決措施。 任務一:了解校園綠地你熟悉你的校園嗎?你知道花壇、草坪都分布在校園的什么位置嗎?我們可以利用校園平面圖和校園衛星影像圖等了解校園的綠地。1.地圖的三要素是 、 、 。2.閱讀校園平面圖,了解校園綠地的分布。3.根據比例尺估算校園的各類綠地面積,填入表1.表1 校園綠地面積情況種類 面積花壇草坪林蔭道其它合計【特別提示】比例尺的計算:①已知實地距離和圖上距離,求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②已知比例尺和實地距離,求圖上距離: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③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地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比例尺。 任務二:調查校園植物你知道校園里種植了哪些植物嗎?我們可以通過實地調查,也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或者其它途徑了解校園的植物種類。1.植物的種類很多,可以分不同的小組,分別調查某一類植物,如喬木、灌木等。2.確定調查的植物種類后,參照表2設計調查表,完成校園植物調查。表2 校園植物種類調查植物名稱 植物種類(喬木、灌木和草本) 花期 數量或面積 分布 任務三:提出改進方案完成校園植物調查后,你可能會發現校園綠化中一些不合適的地方。可以針對調查結果,討論改進方案,為美化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結合調查結果,分組討論校園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校園綠化——我的初印象園林綠化布局特點綠植區命名特點我認為綠化設計比較好的地方我認為綠化設計不足的地方綠化設計改進方案(植株種類、面積大小和植物分布)2.根據改進方案,繪制一幅校園綠化設計圖。(提示:繪圖時要注意方位、距離,添加圖例)。資料一:園林常用綠植1.植物種類①灌木:沒有明顯主干或主干不明顯的木本植物,通常比較矮小,高度一般在6米以下。它們的枝干從近地面處就開始分枝,形成叢生的狀態。常見的月季、牡丹都屬于灌木。②喬木:有一個明顯的高大主干,樹體高大,通常在6米到數十米之間。喬木的樹干和樹冠有明顯的區分,有一個直立的主干。常見的槐樹、銀杏屬于落葉喬木,松樹、柏樹等屬于常綠喬木。多數果樹如蘋果樹、柑橘樹是喬木。③草本植物通常較為矮小,莖多汁且柔軟,壽命較短,一般為一年生或兩年生。常見的菊花、百合、鳳仙都屬于草本植物。④藤本植物則依靠其他物體生長,沒有自主直立的能力。常見的紫藤、牽牛花都屬于藤本植物。2.常見綠植①銀杏;植物種類是落葉喬木,花期在每年3—4月。②月季:半常綠低矮灌木,花期在每年4到9月。③垂柳:楊柳科柳屬植物,高大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探究二:活動評價量表活動名稱:評價項目 評價要點 評價方式 較好 一般 需努力過程性表現 活動前準備工作充分,考察活動有記錄有心得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積極鉆研和求真務實的態度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使用科學的地理考察方法和繪制地圖的方法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能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分析問題,思維嚴謹,有邏輯性、層次性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過程中能合作、互助,欣賞他人,尊重他人成果,有責任心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有理有據表達觀點,講述清晰流暢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結果性表現 善于觀察,發現并提出校園綠化規劃中的不合理現象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善于分析和思考,能形成合理的改進方案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物化成果按時完成,美觀、科學,有立意,有創意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長處不足從他人身上學到了什么努力方向 自我分析小組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1.長沙某中學“地理+”校園勞動實踐教育初見成效。讀圖若量得從教學區正門到氣象站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則實地距離應為( )A.250米 B.250千米C.25米 D.2500米2.圖說地理——描圖繪圖根據文字描述,設計圖例,在下面圖框中繪制一幅學校平面圖。校園西部自南向北依次是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東北部是一個操場,主席臺位于操場的東面。校園東南面是辦公樓。大門位于校園的西北角。3.【圖繪校園筑夢中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地圖是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圖是某同學在“平安校園”主題活動中繪制的校園平面圖。(1)指出校園平面圖中缺失的地圖基本要素 ,并將其補充在圖中適當位置 。(2)你認為校園中哪些空間可作為應急避難場所。(3)在圖中繪制出從圖書館到應急避難場所的安全逃生路線。(4)評價該校園設計是否合理 ,并說明理由 。(5)說說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使用過哪些地圖。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走進新校園同學們對新校園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為熟悉校園環境、加強同學間的溝通協作,增強其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校發起了“走進新校園,體驗新環境”的活動。【任務一 收集信息】(1)為了盡快熟悉環境,同學們繪制了一幅校園整體規劃圖。據圖判斷校門在宿舍樓的 方向。(2)若量得圖中學苑路長約4厘米,實地距離約為200米,則此圖合適的比例尺為 。【任務二 學科融合】(3)計算某同學從宿舍樓前往多功能室上課,其測得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若他保持50米/分鐘的速度步行,需要約 分鐘。【任務三 思考遷移】(4)同學們通過了解校園各功能區的布局,分析各功能區的合理性,為美化校園,提升文化內涵提出見解。校園里有甲、乙兩塊空地,學校要在其中選擇一處修建學生宿舍樓,應建在 ,并說出你的理由 。5.【項目式學習】項目名稱美化校園我們在行動項目背景新同學對校園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為了熟悉校園環境,加強同學之間的溝通協作,增強其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校發起了“美化校園,我們在行動”的項目式學習活動。準備階段為了盡快熟悉環境,同學們搜集到一幅校園平面圖。據圖,請你完成以下任務。(1)說出餐廳在1號教學樓的什么方向。(2)圖中行知路長約5厘米,某同學量得這條路實地距離約為200米。請為這幅校園平面圖添加一個合適的比例尺。調查階段同學們通過實地走訪調查,了解校園各功能區的布局。(3)在學校實地走訪調查過程中,你認為同學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4)調查中,同學們發現有些功能區的布局不太合理。請選擇一個你認為不太合理的功能區,并簡要說明理由。展示階段為美化校園,提升文化內涵,某小組建議給樓宇重新命名,并將方案上交學校。(5)請你選擇一幢樓宇,為其重新命名,并說明其文化內涵。01學習目標02小組合作03資料補充04知識圖網利用校園平面圖,了解校園綠化情況。調查校園的主要植物種類,完成校園植物調查表。分析校園綠化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05強化特訓營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美化校園 導學案(原卷版).doc 美化校園 導學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