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四課侵權責任與權力界限第二框 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持權利義務統一原則,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科學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權利的法定界限,明確作品的合理使用與法定許可使用的條件。法治意識:不動產權利人在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同時,應該注意到相鄰方的合法權利。樹立依法承擔責任意識公共參與: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權利。【核心要點提煉】1.一個關系:相鄰關系。2.兩個限制:名譽權、著作權。3.四個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4.三個舉措: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01民事權利有限制林某在某電商平臺注冊了一家店鋪,并通過了實名認證。云某通過網絡在該店鋪訂購了一條某品牌的褲子。收到貨品后,云某發現貨品與網頁宣傳不符,就發表了買家評論并給予差評。之后,雙方為此產生爭議,云某又追加評論,談了自身感受。林某對此大為不滿,向人民法院起訴云某侵害名譽權。你在網購時給過差評嗎?你認為云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為什么?案例中云某對商品質量及經營者服務的評價僅是個人對商品及服務的情感表達,并沒有誹謗、詆毀、損害等違反法律的行為,不構成侵權。探究與分享P35一、民事權利有限制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1.權利界限注意:界限:遵循誠信原則;不違法;不違背公序良俗。一、民事權利有限制例1:2020年5月9日,小王準備從高風險地區返校復課,同學們了解情況后,要求他依法先隔離14天,然后再返校。他在微信上與同學交流時說:“讀書是我的權利和自由,我才不要隔離呢!”你可以這樣規勸小王( )A.雖然是依法隔離,但這確實損害了公民的自由和權利B.公民作為權利的主體,不放棄權利才能維護自身利益C.行使權利不能超越法律允許的范圍,權力是有界限的D.公民在行使自身權利時,不需要考慮他人的合法權利C例2:甲因家中失火,在情急之中,甲將乙曬在外面的被子泡濕,披在身上搶救家中物品。后來,乙以該被子是其結婚紀念物為由向甲索賠1萬元。乙的行為( )A.是合法的,財產權被侵犯理應索賠B.是符合社會公德和國家政策的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維護財產權而濫用權利D.是不合法的,甲因緊急避險占用他人財產不承擔賠償責任首先要明確乙的財產權被侵害,有權提出賠償。乙行使合法權利不能建立在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索賠1萬元”是濫用財產權的表現。排除判斷錯誤的A、B,再排除判斷正確但依據錯誤的D。故選C。C一、民事權利有限制一、民事權利有限制2.民法為不同的民事權利設定了界限⑴對名譽權(人身權)設定的界限:①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是,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②這些行為是保障消費者批評監督權所必需的。【能力提升】某報社發表多篇文章,如《礦泉壺的“神力”有待商榷》《當心礦泉壺的副作用》《礦泉壺也有害》等,稱有關研究表明,礦泉壺的礦化、磁化、滅菌裝置有害,提醒消費者“慎用”“當心”,并對幾家礦泉壺生產企業的廣告提出批評。被點名批評的企業向法院起訴,認為報社的行為侵犯了其名譽權。報社是否侵犯了礦泉壺生產企業的名譽權?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捏造、歪曲事實;②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③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此案件中報社是否侵犯了企業的名譽權,關鍵要弄清報社報道內容是否屬實。若屬實則不構成侵權,否則構成侵權。一、民事權利有限制一、民事權利有限制⑵對著作權的限制:①作品的合理使用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一、民事權利有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432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為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一、民事權利有限制②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權利人事先聲明不許使用,他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使用費。一、民事權利有限制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12報刊轉載其他報刊上發表的作品;在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等。3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或者播放已出版的錄音制品4錄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合法錄制為錄制制品的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注意: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的情況下,仍須指明作者和作品出處。拓展:著作權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的區別項目 含義 限制的權利范圍 使用的目的合理使用 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以外的人,為法定的目的或需要,采取合理方式,依法使用有著作權的作品而不須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同意,且不支付報酬的一種合法行為 不僅限制了作者的人身權利,也限制了作者的財產權益 使用人使用目的具有非商業性,凡是以營利或者商業性目的使用他人作品的行為,均不構成合理使用一、民事權利有限制項目 含義 限制的權利范圍 使用的目的法定許可 在法定條件下,使用人在不侵害作者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使用有著作權的作品,只向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支付規定的報酬,指出作品名稱、出處和作者的姓名,而無須征得作者同意或許可,且不構成侵權的一種法律制度 依法承認和保護作者或著作權人對其作品的財產權,其限制的對象僅僅是作者人身的、精神上的權利,即不需要征得作者同意或者許可,便可使用其作品 使用人的使用目的是營利,使用人隨時可以使用他人作品,并且在使用的數量和次數上無任何限制一、民事權利有限制在作業中引用了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話。從同學那里拷貝一份應用軟件,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從網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載到自己的手機上。中學語文教科書中收錄一篇某當代作家的散文。探究與分享P36:以下行為是否侵犯著作權?為什么?行為一: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故不侵犯著作權,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享有的其他權利。行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應用軟件按照合同的規定只能使用在一臺計算機上,而有的應用軟件按照合同的規定,能夠安裝在幾臺計算機上使用。如果同學購買的是正版軟件,則該同學享有使用此應用軟件的權利,對于拷貝同學購買的正版軟件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是否構成侵權,要看這個軟件是否被允許安裝在多臺電腦上,如果該應用軟件在購買時被規定只能安裝在一臺電腦上,那么拷貝同學的應用軟件安裝到自己電腦上的行為就構成了侵權。在作業中引用了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話。從同學那里拷貝一份應用軟件,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從網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載到自己的手機上。中學語文教科書中收錄一篇某當代作家的散文。探究與分享P36:以下行為是否侵犯著作權?為什么?行為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在正規網站下載的歌曲,且不是用來向公眾傳播的,不構成侵權。如果下載的是盜版歌曲,則構成侵犯著作權。行為四: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享有的其他權利。【知識拓展】常見軟件侵權行為1.生產商仿制軟件光盤。2.銷售商在所售計算機中預裝軟件。3.互聯網在線軟件盜版。4.用戶未經著作權人授權使用軟件。這里所說的用戶包括單位用戶和個人用戶。例如:張三買了一張正版軟件,軟件使用協議只許可在一臺電腦上使用,他卻將軟件在幾個朋友的電腦上安裝;李四應朋友的要求,將軟件制作備份復制品交朋友安裝;王五將自己得到的只供個人學習使用的非零售版軟件,出售給他人或單位;局域網服務器超出所限用戶數量范圍使用軟件等等。5.將只讀光盤中的軟件進行復制并銷售。例1:某電視總公司未經本人許可,擅自出版發行含有兩位著名演員在歷屆春節聯歡晚會上發表的八個小品在內的VCD光盤,該電視總公司的行為( )①侵犯了兩位著名演員的著作權②侵犯了兩位著名演員的人身權③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必支付報酬④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應支付報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一、民事權利有限制例2:李老師在期中考試題目中引用王某的一幅漫畫,王某向法院提起訴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老師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畫命題,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況下不構成侵權;②應該在命題時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處,否則也會形成侵權。③李老師引用王某的漫畫,未經王某同意,構成侵權。④李老師引用王某漫畫未向王某付費,構成侵權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A一、民事權利有限制【能力提升】張某和李某各買了一張音樂CD。張某用來自己欣賞,有時也借給好朋友聽;李某經營一家酒吧,他在營業時間播放CD,作為背景音樂。張某和李某的行為是否侵犯了著作權?為什么?①張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賞,不構成侵權。因為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出于個人學習、研究、欣賞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屬于合理使用。②李某在營業時間播放CD,作為酒吧的背景音樂,構成侵權。因為用于營業場所播放,具有商業性,不屬于合理使用。一、民事權利有限制02妥善處理相鄰關系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1.相鄰關系相鄰關系是對不動產所有權的限制或延伸。例1:在下列民事糾紛中,應按相鄰關系處理的有( )①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礎下沉,墻體裂縫,引起糾紛 ②甲為了取得更好的營利,把乙流轉的土地由種植變更為養殖遭乙拒絕 ③甲新建的房屋滴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糾紛 ④甲村在河流上流修建攔河壩,使乙村用水量驟減,引起糾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C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2.相鄰關系的主要類型①相鄰用水、排水②相鄰通行③相鄰不動產利用與管線安設④相鄰通風、采光、日照⑤相鄰有害物質排放,等等。在農村,村民在自建房屋時容易發生相鄰關系糾紛。例如,有的人認為自家房子建得比別人家的高,風水就好,導致攀比增高,引發糾紛;有的人在自家院落與鄰家房屋墻基鄰近的地方挖水池,常年蓄水,導致鄰家墻基松動。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3.處理好相鄰關系的意義法律規定相鄰關系,對于保護相鄰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穩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4.如何處理相鄰關系⑴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⑵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⑶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 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4)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例2:“相鄰原則”要求人們必須保持必要的注意或謹慎,以免讓可預見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傷及四鄰。比如我國民法典規定,在高空墜物傷人案件中,業主要舉證墜物與自己無關,未能舉證或者確系無法找到實際拋物者(墜物所有人)的,該樓道全體業主共同承擔賠償責任。這就是“相鄰原則”的應用,這一原則對我國公民的啟示是( )①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②義務是法定的,不容推卸③行使權力必須堅持他人利益優先的原則④樹立邊界意識,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甲、乙、丙依次比鄰而居,甲為修房向乙提出要在其院內堆放建材,但是乙不允許。甲又向丙提出,丙同意,但要求甲支付100元使用費,并且堆放不能超過半個月,甲也同意。甲在修房的過程中必須從乙門前經過,乙企圖予以阻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不允許甲在其院內堆放建材不符合相鄰關系提供便利的要求B.乙在甲修房過程中從門前經過進行阻攔不符合相鄰關系提供便利的要求C.丙應當同意甲在其院內堆放建材,這是基于相鄰關系為甲提供便利D.丙不應當要求甲支付100元使用費用,這違背了相鄰關系中的便利原則B甲、乙、丙依次比鄰而居,有著相鄰關系,但甲修房要求在乙、丙家院內堆放建材,并不是一個合理的享有行使不動產權利的主張,乙有權拒絕。丙同意并要求支付使用費與限定期限是基于與甲之間的合作關系。甲在修房的過程中,必須從乙門前經過,乙企圖予以阻攔,顯然這違背了相鄰關系的基本原則。“一方必須在相鄰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應當予以準許,因此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適當適應補償。”因此,甲有權搬運建材從乙家門前經過,乙無權予以阻攔。小陸家的西側是某公司的經營場所,中間隔一條寬15米左右的公共通道。該公司為給其東面展廳的外部環境照明,在展廳圍墻邊安裝了4個照明燈,每晚7時至次日晨5時開啟。照明燈高度與小陸家的陽臺持平,最近處離居室20米左右,其間沒有任何物體遮擋。照明燈開啟后,燈光除照亮展廳外,還照射到周圍住宅的外墻上及小陸家的居室內。夜間從陽臺上目視照明燈燈光,非常刺眼。小陸家要求該公司停用照明燈,但該公司認為安裝使用照明燈是其正常需要,而且該照明燈也有利于周圍居民夜間行走,故不同意停用。上述情形似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請你斷一斷這起鄰里糾紛案。①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②該公司安裝照明燈,夜間開啟后照到小陸家的居室內,給小陸家的生活帶來不便,違背了民法典的規定,該公司應該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③雙方可以通過協商方式解決,如協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要求法院判決該公司停止侵害。探究與分享P37徐某在住宅樓三層的自家陽臺上搭建了鴿舍,飼養、放飛信鴿。鴿糞給樓下住戶造成嚴重的污染,放飛的信鴿也嚴重地影響鄰居的休息。幾戶鄰居與徐某協商無效后,將他告上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進行賠償。徐某則認為自己有權在自家陽臺養信鴿。 徐某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嗎 請說明你的判斷理由。探究與分享P38(1)徐某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2)理由:①公民在從事民事活動時,必須遵循公平的基本原則,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徐某在自家陽臺搭建鴿舍,卻給鄰居帶來了嚴重污染,并嚴重影響鄰居休息,這違背了公平原則,也不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②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徐某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沒有貫徹這一原則,因此徐某應該立即拆除或者調整鴿舍。探究與分享P38課堂小結:權利行使注意界限 民事權利有限制對名譽權的界限對著作權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使用妥善處理相鄰關系內容類型意義措施如果你敢于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歌德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孟德斯鳩遠親不如近鄰。 ——諺語 人到難處鄰里來。 ——諺語 【與你共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