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8.5 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冊1. 理解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會設計實驗方案,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采用正確的方法測量相關的物理量。2.能夠控制實驗條件,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獲取物體下落的高度和速度大小的數(shù)據(jù),會分析動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的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小實驗誤差。3.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認真嚴謹?shù)目茖W精神。學習目標復習: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什么?它有哪些表達形式?1.條件:僅有重力或彈力做功。2.表達式:⑴守恒的角度:E1=E2⑵轉化的角度: △Ek= —△EP導入新課思考:我們熟知的運動中,哪些運動滿足僅有重力做功?自由落體運動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小球的擺動一、實驗思路新課講授系統(tǒng)守恒二、物理量的測量1.物體的質量;2.物體所處位置的高度;3.物體的運動速度。需要測量三個物理量:任取兩點,如點B、點E,CDE0hEBhB計算物體在某兩點間的動能變化和勢能減少量是否相等。三、數(shù)據(jù)處理思路1:若以重物下落的起始點O為基準,設重物的質量為m,測出物體自起始點O下落距離h時的速度v,則在誤差允許范圍內,若有即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hvO物體自由下落時,如果不計空氣阻力,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即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一、【實驗目的】方案一、研究自由下落物體的機械能利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只有重力作用下的物體機械能守恒。二、【實驗原理】思路2:若以重物下落過程中的某一點A為基準,設重物的質量為m,測出物體對應于A點的速度vA 再測出物體由A點下落 h后經(jīng)過B點的速度vB ,則在誤差允許范圍內,若有 ,即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hvBOBAvA圖為選取的一條符合實驗要求的紙帶,O為第一個點(速度恰好為零),紙帶上有連續(xù)的3個點C、D、E, 其中C 、E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hC 、 hE,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T=0.02s打一次點。求:vDT=0.02sCDE0hChEB思考:怎樣計算瞬時速度v?討論:速度能不能用公式 或 v=gt 計算?1.打點計時器哪種類型較好?重錘1.鐵架臺(含鐵夾)2.打點計時器、低壓交流電源、紙帶、墨粉紙盤(復寫紙片)、導線兩根3.重物(帶紙帶夾)4.毫米刻度尺思考:如何選擇實驗器材?質量大,體積小。3.重物的質量是否需要測量?三、【實驗器材】2.重物選擇有什么要求?1.如圖安裝裝置四、【實驗步驟】思考:打點計時器的固定有什么要求?2.打紙帶先接通電源,后松開紙帶,讓重物帶著紙帶自由下落。將紙帶的一端用夾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地方。更換紙帶重復做3次~5次實驗。五、【處理數(shù)據(jù)】⑴求瞬時速度01234567h1h2h3h4……測量點n 1 2 3 4 5 6高度hn /m速度vn /(m/s)數(shù)據(jù)記錄⑵驗證守恒方法一:利用起始點和第n點計算思考:紙帶選擇有什么要求?紙帶上的頭兩個點間的距離應接近2mm。01234567代入mghn和 ,如果在誤差允許的條件下,mghn和 相等,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思考:紙帶選擇還有上述要求嗎?方法二:任取兩點計算⑴任取兩點如3、6,測出h36,計算出mgh36。⑶在實驗誤差允許的條件下,若 ,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01234567⑵算出 的值結論: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圖象是一條過原點且斜率為g的直線,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0h思考:怎樣的圖像才是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三:圖像法從紙帶上選取多個點,測量從起始點到其余各點的下落高度h,并計算各點速度的 ,然后以 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 圖線。思考:為什么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 如何減小它們之間的誤差?重物下落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⑴系統(tǒng)誤差ΔEk增<ΔEp減 選擇質量大、體積小的重物 用電火花計時器代替電磁打點計時器; 安裝打點計時器時保證兩個限位孔豎直; 釋放紙帶時,保證紙帶豎直。減小系統(tǒng)誤差的措施:六、【誤差分析】⑵偶然誤差主要在于長度的測量。測下落距離時都從O點量起,一次將各打點對應的下落高度測量完。七、【注意事項】 應選用質量和密度較大的重物。 安裝打點計時器時,必須使兩個限位孔的中線嚴格豎直,以減小摩擦阻力。4.測量下落高度時,為了減小測量值h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shù)點要離起始點遠一些,紙帶也不易過長,有效長度可在60cm~80cm之間。2.實驗中,提紙帶的手要保持不動,且保證紙帶豎直接通電源后,打點計時器工作穩(wěn)定后再松開紙帶。1.應盡可能滿足機械能守恒的條件,要盡量減小各種阻力的影響:3.驗證機械能守恒時,可以不測出物體質量,只要比較 和ghn是否相等即可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恒。例題1 某同學用圖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b)是用6V、50Hz的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O點為重錘下落的起點,選取的計數(shù)點A、B、C、D到O點的距離在圖中已標出,重力加速度g取9.8m/s2,重錘的質量為1kg。(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必須用天平測出重物的質量B.必須用秒表測出重物下落的時間C.應先釋放紙帶,后打開打點計時器的電源D.釋放紙帶前,手捏住紙帶上端并使紙帶處于豎直方向【正確答案】D⑵打點計時器打下B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vB=____ m/s,重錘的動能EkB=______ J。1.2m/s0.72J⑶從起點O 到打下B點過程中,重錘的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_____ J.0.73⑷根據(jù)⑵、⑶計算,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從起點O到打下B點過程中,你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錘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解析】在誤差允許范圍內,由于重錘重力勢能減小量等于重錘動能的增加量,重錘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⑸如圖是根據(jù)某次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 -h(huán) 圖像,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開始打點時重錘有一定的速度視頻1二、【實驗原理】借助沿斜面下滑物體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一、【實驗目的】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方案二、研究沿斜面下滑物體的機械能思考:怎樣減小摩擦?速度怎樣測量?氣墊導軌、滑塊、遮光條、光電門和數(shù)字計時器三、【實驗器材】實驗操作中,把氣墊導軌調成傾斜狀態(tài),滑塊沿傾斜的氣墊導軌下滑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測量滑塊和擋光片的質量,用光電門測量滑塊的瞬時速度。測量滑塊下降的高度 Δh 和初、末速度 v1、v2,就可以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恒。四、【實驗步驟】視頻2砝碼通過繞過定滑輪的細線,牽連靜止放在水平氣墊導軌上的滑塊,從靜止釋放。設砝碼和托盤總質量為m,滑塊和擋光條總質量為M,遮光條寬度為l;兩光電門間距離為s,滑塊經(jīng)過兩光電門的時間分別為 t1和 t2。試寫出要驗證的表達式。裝置:鉤碼拉動滑塊運動方案三、系統(tǒng)守恒【實驗原理】例題2 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在滑塊B上安裝寬度為L(較小)的遮光板(遮光板質量忽略不計),把滑塊B放在水平放置的氣墊導軌上,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繩與鉤碼A相連,連接好光電門與數(shù)字毫秒計,兩光電門間距離用s表示。數(shù)字毫秒計能夠記錄遮光板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的時間Δt1、Δt2,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為完成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除了上面提到的相關物理量之外,還需要測量的量有 (均用字母符號表示,并寫清每個符號表示的物理意義);鉤碼A的質量mA、滑塊B的質量mB(2)滑塊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v1=____、v2=____(用題中已給或所測的物理量符號來表示);(3)在本實驗中,驗證機械能守恒的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題中已給或所測的物理量符號來表示)。如圖,懸掛在O點的小球擺到最低點時恰好與桌面接觸但沒有彈力,D處(箭頭所指處)放一鋒利的刀片,細線到達豎直位置時能被割斷,小球做平拋運動落到地面,P是一刻度尺。該方案只需利用刻度尺測量A位置到桌面的高度H、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及小球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x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方案四、創(chuàng)新設計可以利用作圖像的方法驗證。用橫軸表示H,縱軸表示x2,建立坐標系。x2驗證過程目的:驗證機械能守恒方案:原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