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二氧化碳第1課時 二氧化碳的性質素養(yǎng)目標1.化學觀念: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其用途。2.科學思維:通過記錄、分析實驗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和歸納等思維能力,讓學生體會化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的重要手段。3.科學探究與實踐:能基于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從辯證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評價物質的實際應用。4.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結合實例體會化學用品的選擇和使用與物質性質的重要關系。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2.教學難點: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實驗,設計與評價實驗裝置,實驗裝置的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情境導入】[視頻欣賞]觀看《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的視頻,思考:二氧化碳為什么可以用來滅火?合作探究探究點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提出問題在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進行燈火試驗,防止因其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危及生命。打開汽水、啤酒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兩個生活現(xiàn)象說明了哪些問題?討論交流查閱資料,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CO2通常狀況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在一定條件下,CO2氣體會變成固體——干冰,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可用于人工降雨)。2.實驗5-5:傾倒二氧化碳現(xiàn)象(證據(jù)) CO2性質推斷兩支蠟燭由下而上依次熄滅 (1)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2)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燒實驗5-6: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實驗步驟 現(xiàn)象(證據(jù)) CO2性質推斷(1) 軟質塑料瓶變癟 CO2能溶于水或能與水發(fā)生反應(2) 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CO2+H2O=H2CO3(3) 有氣泡冒出,液體由紅色變?yōu)樽仙?碳酸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實驗5-7: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現(xiàn)象(證據(jù)) CO2性質推斷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質CO2+Ca(OH)2=CaCO3↓+H2O化學性質:①密度大于空氣,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燒。②可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碳酸(H2CO3),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CO2+H2O=H2CO3碳酸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分解,受熱時分解生成的CO2氣體逸出,溶液又變成紫色。H2CO3=H2O+CO2↑③與氫氧化鈣[Ca(OH)2]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CaCO3)沉淀。CO2+Ca(OH)2==CaCO3↓+H2O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現(xiàn)象明顯,常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板書設計】5.3 二氧化碳第1課時 二氧化碳的性質1.物理性質CO2通常狀況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在一定條件下,CO2氣體會變成固體——干冰,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2.化學性質①密度大于空氣,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燒。②可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碳酸(H2CO3),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CO2+H2O=H2CO3碳酸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分解,受熱時分解生成的CO2氣體逸出,溶液又變成紫色。H2CO3=H2O+CO2↑③與氫氧化鈣[Ca(OH)2]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CaCO3)沉淀。CO2+Ca(OH)2==CaCO3↓+H2O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現(xiàn)象明顯,常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教學反思】成功之處 本堂課實驗較多,與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聯(lián)系較為緊密,內容趣味性強;學生獲取知識積極主動,使學生真正成了主動學習的參與者;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不足之處 有些結論學生可以通過現(xiàn)象分析得出,部分問題教師代替學生總結回答;教材中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的資料偏少,缺少學生自主查閱資料的環(huán)節(ji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