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化學式第1課時 化學式素養目標1.化學觀念:掌握化學式的概念、意義、讀法和寫法。2.科學思維:能從宏觀與微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視角舉例說明化學式的含義。3.科學探究與實踐:能與同學合作、分享,善于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評價、反思、改進學習過程與結果。4.科學態度與責任:感受化學用語獨特的魅力,增強對化學學科的熱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化學式的概念、意義和讀法。2.教學難點:正確書寫常見不同類別物質的化學式。教學過程【情境導入】一位徒步游愛好者,在國外旅游時路過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莊,由于烈日當空,他急需補充水,于是尋求村民的幫助,可是由于語言不通,比劃了半天也沒能解決,突然他靈機一動,在紙上寫下“H2O”這個符號,終于解決了問題。提問:為什么“H2O”可以表示水呢?合作探究探究點 化學式提出問題 用元素符號如何表示物質呢?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概念:國際上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作化學式。提問:①任何物質都有化學式嗎?只有純凈物才能用化學式表示其組成。②同種物質有不同的化學式嗎?一種物質只能用一個化學式來表示。③化學式能隨意書寫嗎?化學式是通過實驗方法測定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后確定的,不得隨意猜測和臆造。思考:化學式的意義是什么?2.化學式表示的意義:分類 意義 實例(以H2O為例)宏觀宏觀 (1)表示一種物質 水(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微觀 (3)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 一個水分子(4)表示物質的分子構成 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注意:①由離子或原子直接構成的化合物不存在一個個的分子,其化學式表示了該物質中各元素原子數的最簡比。如:Cu在微觀方面只表示一個銅原子。②元素符號之前加數字不再表示某元素,不再有宏觀意義,只表示n個這樣的原子。同樣,化學式前加數字也不再表示該物質,不具有宏觀的意義,只表示n個這樣的分子。化學式中數字的意義:化學式前化學計量數表示的是分子的個數,只有微觀含義。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該原子的個數。課堂討論 符號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義?思考:化學式如何書寫?化學式的寫法:單質化學式的書寫:單質的種類 書寫方式稀有氣體 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如氦He、氖Ne金屬和固態非金屬 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如鐵Fe、碳C氣態非金屬 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寫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個數的數字,如氧氣O2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①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1時,“1”省略;②氧化物的化學式書寫,一般氧在后,其他元素在前,如Al2O3、SO2等;③金屬與非金屬組成的化合物,寫化學式時,一般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如NaCl、MgCl2等。思考:化學式要怎么讀呢?化學式的讀法:(1)單質:一般氣體單質在元素名稱后加“氣”字,其余單質直接讀元素的名稱。如:Ar讀作“氬氣”;O2讀作“氧氣”;Fe讀作“鐵”。(2)化合物:通常是從后向前、逆向讀出物質名稱。①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讀作“某化某”,如CuCl2讀作“氯化銅”。有時還讀出原子個數,如Fe3O4讀作“四氧化三鐵”。②含有原子團的化合物,要讀出原子團的名稱。如果組成化合物的原子團含有CO32-、SO42-或NO3-,就讀成“某酸某”,如ZnSO4讀作“硫酸鋅”;如果組成化合物的原子團中含有OH-,從右至左讀作“氫氧化某”,如Ca(OH)2讀作“氫氧化鈣”。課堂討論 混合物為什么沒有固定的化學式?【板書設計】4.1 化學式第1課時 化學式1.化學式的概念: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2.化學式的意義:①宏觀:表示一種物質;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②微觀: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3.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①單質的寫法。②化合物的寫法。③單質的讀法。③化合物的讀法。【教學反思】成功之處 本堂課教學過程中利用了“白板”的遮蓋功能、拖放功能、透明顯示功能、放大鏡等功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不足之處 本節課的內容缺乏互動性,需要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