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 .3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教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理解外來文化的內涵及其對本國文化的影 響,掌握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和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具體案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辯證看待外來文化的思維方式。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開放包容、平等互鑒 的文化態度,自覺維護文化安全,樹立文化自信。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外來文化的內涵及其影響,掌握正 確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和方法。2.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辯證看待外來文化,避免盲目 崇拜或全盤否定。三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展示不同國家的文化符號或特色圖片,引導學生感知文化的 多樣性。提問學生:“你們如何看待外來文化 它對我們的生活有哪 些影響 ”激發學生思考。簡要介紹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內容,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2. 理解外來文化的內涵與影響定義外來文化,解釋其內涵和外延,強調外來文化的多樣性 和復雜性。分析外來文化對本國文化的積極影響,如推動文化創新、豐 富文化多樣性等。指出外來文化可能帶來的挑戰和問題,如文化沖擊、文化同 質化等,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應對。3. 探討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和方法強調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理解文化自信的內涵 和價值。闡述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則,強調在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 借鑒的必要性。介紹具體對待外來文化的方法,如批判性繼承、創新性發展 等,并結合案例進行說明。第八課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思維導圖)- 1.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性)2.文化具有多樣性3.區分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多元化(1.文化交流)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2.文化交融1.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正確對待外來文化L2. 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知識整合】理解1個價值: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明確1個意義:文化交流互鑒的意義。把握3個要求:文化多樣性;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對待外 來文化。(知識梳理)8.3正確對待外來文化三、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眾長(1)對待外來文化的錯誤觀點:徹底拒斥外來文化的文化復古 主義、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盤西化論。【提醒】正確區分“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 和“歷史虛無主義”。(1)“守舊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是在處理當代文化與 傳統文化關系時存在的兩種錯誤傾向。“守舊主義”一味固守本 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歷史虛無主義”則從根本 上否定傳統文化。(2)“封閉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是在處理民族文化與 外來文化的關系時存在的兩種錯誤傾向。“封閉主義”一味固守 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任何外來文化;“民族虛無主義” 則一味推崇外來文化。(3)“全盤西化論”和“文化復古主義”實際上就是“民族 虛無主義”和“守舊主義”的兩種具體表現。前者一味推崇外來 文化而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后者一味固守本民族文化而拒絕外來 文化和新文化。(2)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 我們要學習借鑒一切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 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以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 立足國情交流互鑒(1)理論依據:①外來文化也不能直接解決中國的問題。②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發 揮積極作用。③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 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推動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發展。(2)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 流互鑒,應當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 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3.正確認識和對待外來文化(答題模板)(1)為什么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①外來文化中有我們可學習借鑒的精神財富。加強與外來文 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過 程。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 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發展,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榮。(2)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①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 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②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我 們要學習借鑒-切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 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 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以發展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③立足中國國情,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 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成果,推動當代中國文 化發展。4.案例分析: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實踐探索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或地區作為案例,分析其對待外來文 化的做法和經驗。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探討案例中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和 方法,并分享感悟。教師點評并總結學生的討論成果,強調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 重要性及其實踐意義。5. 課堂小結與拓展延伸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和方 法及其重要性。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 原則和方法,并提出具體建議。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如何正確對待外來 文化”的短文,進一步加深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四 、教學方法和手段1. 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視頻、圖片等)、板書、教 學PPT等。五、課堂練習、作業與評價方式1. 課堂練習:通過案例分析題、討論題等方式檢驗學生對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理解程度。2.作業:完成上述關于“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短文 作為課后作業。3.評價方式:結合課堂表現、作業質量和小組討論的參與 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六 、輔助教學資源與工具1. 多媒體教學資源:包含外來文化相關的視頻、圖片、案 例等資料。2. 實物展示:如有條件,可展示不同國家的文化產品或紀 念品,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七、結論本節課通過詳細講解外來文化的內涵與影響、正確對待外來 文化的原則和方法等內容,引導學生形成了開放包容、平等互鑒 的文化態度。通過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分 析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應對外來文化挑戰 的能力。八 、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展示不同國家的 文化特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案例分析環節,我選擇了具 有代表性的國家或地區作為案例,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如何正確對 待外來文化。通過小組討論和全班分享的方式,學生的參與度較高,能夠積極參與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然而,在教學過程中 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國際視 野,引入更多不同國家的文化案例;同時,也應加強對學生的辯 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理解外來文化的 影響和應對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優化教學設計和教 學方法,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九、練習1.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 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指出,堅定不移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引導廣大法學院校師生和法學理論工作者在 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決反對和抵制 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觀點。這是因為 ( )①一定階級的文化是為一定階級的經濟、政治服務的②中國傳統法治思想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和價值觀念③發展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海納百川、熔鑄百家④法治觀點屬于上層建筑,關乎國家的法治道路與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和羹之美,在于合異。”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認為, 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智慧、貢獻,應尊重和維護文 明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價值觀、“推己及人”的倫理觀、“協和萬邦”的治理觀, 為中華民族形成發展、中華文明傳承延續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 各民族和諧共存、全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有益啟示。這說明( )①人類文明的發展必然是普遍性與多樣性的統一②不斷吸收外來文化才能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隨時代變化而豐富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有利于世界充滿生機與活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3年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景德鎮舉辦,會展 中心展陳展示突出陶瓷文化,吸引眾多國內外觀展者。外國觀展 者連連稱贊傳統中國瓷器,沉浸式體驗景德鎮“瓷越千年”的陶 瓷文化底蘊和新時代的陶瓷文化盛況。這說明了(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融合能 夠推動文化的發展③文化發展應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④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有獨特魅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中國陶都 ·世界陶醉”。宜興陶頻頻參與“一帶一路”, 有效擴大了品牌影響力。今年5月,聯合國發行“國際茶日”1 套10枚的小版張郵票,展示各國的茶、茶具和茶道,宜興紫砂 壺穩居“C 位”,體現了聯合國對宜興紫砂的高度贊譽。9月初, 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20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上,由宜興紫砂藝人創作設計的“友誼之花”紫砂壺,成為第20屆中國一東盟博 覽會官方指定貴賓禮品。宜興陶讓城市品牌愈發閃亮。以上材料 表明(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②文化交流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③文化創新應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④文化交流借鑒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 在本屆文博會中,中國舞者張傲月與法國頂尖藝術家JulieGautier 合作演繹的水下作品《一代宗師》,集中西方文化、 武術和舞蹈,給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尤為令人驚嘆。該作 品的表演( )①有利于深化不同文明對話,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②說明在文化交流時要尊重并認同其他的民族文化③展現中法文化優越性,增強中法文化國際影響力④有利于促進文明交流與互鑒,共享世界文明之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 當前,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一 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科技優勢加緊文化輸出,[進行文 化滲透,推行文化霸權。在這樣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國文化發展的 自主性,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更加需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信。 同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覺”,處理外來文化時,要有廣大的胸懷,同時要對自己的 文化進行反思,明白它的來歷,這樣才能取長補短。結合材料,用“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知識,談談如何對待 外來文化。7.長期以來,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中醫藥常常在世界上 被誤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醫專家從古代經典名方中汲取 精華,結合臨床診療的經驗,迅速提出了中醫方案,并且在臨床 中不斷優化……中西醫結合療法取得了良好的醫治效果。國際社 會對于中醫藥參與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與認可也與日俱增。加拿大《環球郵報》的報道援引德國病毒學家因德里希 · 奇 納特爾的分析指出,武漢建議使用中醫藥“是有道理的”,“在 西方醫學中,我們的藥物僅能攻擊一個具體目標。而用中醫療法, 則可以防止病毒吸附細胞、病毒復制等”。事實證明,中醫和西 醫是并肩作戰的“隊友”而不是“對手”。經過助力全球抗疫,中醫藥的價值將不證自明,中醫藥走向世界、造福人類的道路也 將越走越自信。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談談中醫藥學 逐步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給我們的啟示。參考答案: 1.B【詳解】①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 階級的文化是為一定階級的經濟、政治服務的,法律、法學屬于文化當中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屬于上層建筑,關乎國家的 法治道路與安全。之所以要堅決反對和抵制西方“憲政”“三權 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觀點,是因為它們服務于資本主義經 濟、政治,①④符合題意。②:題干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 涉及中國傳統法治思想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和價值觀念,②不符 合題意。③:題干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 決反對和抵制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觀點, 沒有涉及文化的交流借鑒,沒有體現“為我所用”及海納百川、 熔鑄百家,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2.B【詳解】①: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的智慧、貢獻,應尊重和 維護文明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融,這說明人類文 明的發展必然是普遍性與多樣性的統一,①符合題意。②:吸收外來文化才能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說法過于絕對, 且我們要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能全盤吸收,② 不選。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保持相對穩定,具體內涵 可以隨時代變化而豐富,③說法錯誤。④:中華文化中的價值觀、倫理觀、治理觀可以為各民族和 諧共存、全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有益啟示,說明尊重世界文化多 樣性有利于世界充滿生機與活力,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擇B。 3.C【詳解】①④:外國觀展者連連稱贊傳統中國瓷器,沉浸式 體驗景德鎮“瓷越千年”的陶瓷文化底蘊和新時代的陶瓷文化盛 況。這說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有獨特魅力,①④正確。②③:材料沒有反映陶瓷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沒有體 現文化融合推動文化的發展,②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4.A【詳解】①②:9月初,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20屆中國 一 東盟博覽會上,由宜興紫砂藝人創作設計的“友誼之花”紫砂壺, 成為第20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官方指定貴賓禮品。宜興陶讓城 市品牌愈發閃亮。以上材料表明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化交流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①②符合題意。③:材料強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沒有體現文化創新要面向 世界、博采眾長,③不符合題意。④:立足于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5.B【詳解】①④:《一代宗師》集中西方文化、武術和舞蹈, 給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表明該作品的表演有利于深化不同 文明對話,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有利于促進文明交流與互鑒, 共享世界文明之美,①④正確。②:在文化交流時,我們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 文化,②錯誤。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沒有優劣之分,③錯誤。 故本題選B。6.①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當堅持 “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 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②我們要學習借鑒一切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 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 利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 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7.①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推動文化發展。中醫藥學與西方 醫學的交流與融合,推動中醫藥學在新冠肺炎疫情臨床治療中大 放異彩。②文化發展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立足國情、交流互 鑒。中醫藥學與西方醫學在抗疫中取長補短,交流互補,取得良 好成效,獲得國際認可。③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立足社會實踐,對傳統文化的內涵和表達方式予 以改造,或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中醫專家汲取傳統中醫藥學 中的精華,結合臨床診療的經驗,提出中醫方案,并在臨床中不 斷優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