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鏡像人生”——科學探究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物理觀念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科學思維學習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確定虛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科學探究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探究過程,培養設計實驗和觀察、比較得出結論的能力。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實嚴謹認真、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感知 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能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物理現象。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喜悅, 增進學生探索自然奧妙的好奇和欲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探究并了解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的關系。難點:實驗探究過程中如何確定像的位置。三、學情分析 知識層面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和初一都有學習軸對稱圖形,已經掌握垂直關系和測量點到直線的距離等 數學知識。學生在學習小孔成像時,已了解實像和虛像的簡單知識。能力層面光學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 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 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 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 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 播放全息投影的動畫 全息投影動畫 吸引學生 注意,激 發學生學 習興趣環 節 一:尋鏡 之旅 (課前作業 處理) 課前作業1:同學們,你了 解鏡子的發展史經歷了哪些 歷程嗎 可以借助網絡來查 一查。 課前作業2:玩一玩,找出 一面平面鏡,通過照鏡子你 有什么發現呢 例如: (1)我發現鏡子里的像跟我 的大小 (2)靠近鏡子,我發現像的 大小 。 (3)我猜想,平面鏡的成像 原理是 。 學生新課前展示交流,以 小 組為單位課前分享 教師給予 正面性激 勵性評 價。 通過照鏡 子這一小 游戲,激 發學生學 習興趣, 引發學生 思考,為 本節課的 重點內容 平面鏡成 像 的 特 點 做 好 鋪 墊。環 節 二:探鏡 之旅 實驗探究平 面鏡成像特 點 活動一:如何確定像的位置。 任務1:將膠棒立在蠟燭像 的位置。 問題1:為什么用玻璃板代 替鏡子 問題2:如何確定像的位置 學生進行實驗 確定像的位置 由順利確定像的位置的小組進行 分享 問題1:用玻璃板更便于找到像 的位置 問題2:用物體代替像的位置 突破本節 實驗內容 的難點如 何確定像 的位置, 為下面的 實驗探究 內容做鋪 墊。引出 等 效 替 代 法的實驗 思想。活動二:探究像與物的大小 關系。 任務1:如何比較像和物的 大小關系。 任務2:前后移動物體,觀 察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是否變 化。 任務3:觀察實驗現象,得 出結論。 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問題1:蠟燭的選擇 問題2:玻璃板后面的蠟燭是否 需要點燃 通過蠟燭 的選擇知 道如何比 較像和物 的大小關 系,移動 蠟燭后知 道像的大 小不隨距 離改變。活動三:探究像距與物距的 大小關系。 微課展示:像距與物距 任務1:實驗中如何測量平 面鏡所成像的像距和物距 任務2:設計實驗記錄表格。 任務3:探究像距和物距的 關系并得出結論 任務4:用虛線連接物體和 對應像的標記點,觀察物和 像的連線與鏡面的位置關 系。 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次數 亞/cn 像距/cm 2 3 問題1:測量實驗數據時至少完 成三組實驗而不是一組,原因是 什么 問題2: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的 位置關系 讓學生自 行設計實 驗表格讓 學生感受 多次實驗 避免偶然 性的實驗 思想。通 過物距像 距 的 關 系 得出平面 鏡成像像 距等于物 距。像與 物 關 于 鏡 面對稱。活動四:探究像的虛實 任務1:如何判斷所成的是 虛像還是實像 任務2:探究像的虛實 學生進行實驗 通過用光屏來接收像來判斷像的 虛實。觀察現象得出平面鏡成像 是虛像。 讓學生知 道可以通 過用光屏 來接收像 來判斷像 的虛實。實驗反思與改進問題1:在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玻璃板和桌面垂直的目的 對一些實是什么 小組進行討論后得到答案,再以 驗中的真環節三 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分享。 實問題可問題2:在完成平面鏡成像 以再次以以鏡 實驗時環境較亮好還是較暗 實驗來展為鑒 好,為什么 示 , 讓學 生加強印實驗反思與 問題3:玻璃板薄一點好還 象 和 理改進 是厚一點好,為什么 解。問題4:你覺得實驗中還有 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呢 (開放性問題,給予學生思 考的空間)環 節 四 鏡中 你我 小游戲:找兩個高矮胖瘦差 不多的同學,甲同學照鏡子, 乙同學模擬鏡子里的像做動 作。 請同學們總結扮演像的策 略。 通過這個游戲我們能總結出 平面鏡成像的又一什么特 進行游戲或觀察做游戲的同學有 沒有出錯。 通過小游 戲活躍課 堂氣氛, 在游戲中 加強對平 面鏡成像 特點的理 解 。 突破 平面鏡成課堂小游戲 點 總結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 等距對稱虛像 跳和蹲是同步的,舉手、抬腿、 轉身的方向相反。 正立但是左右相反 像左右關 系。環 節 五 鏡之 奧秘 平面鏡成像 原理 微課展示平面鏡的成像原理 觀看微課 用微課闡 述平面鏡 的成像原 理。環 節 六 鏡像 人生 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回顧本堂課所學內 容,談談自己的收獲。 老師寄語:同學們,其實 我們的生活也像一面平 面鏡,你對它笑,它也對 你笑,你對她哭,它也對 你哭。所以,希望大家在 以后的成長之路上,能夠 永遠樂觀積極的面對一 切,笑傲人生! 回顧復習 回顧本節 課重點內 容,首尾 呼應,激 勵學生勇 敢自信, 積 極 向 上。五、板書設計4.3科學探究: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表面光滑、平面的鏡子2、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與物的大小相等(2)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3)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3、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物、像關于平面鏡對稱六、教學反思:《科學探究平面鏡成像》是初中物理第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章節,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 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是基本要求。本節內容以“鏡像人生”為主題,以鏡子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六個環節尋 鏡之旅、探鏡之旅、以鏡為鑒、鏡中你我、鏡之奧秘、鏡像人生。每個環節設置不同的任 務,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親身實驗的過程 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遠比教師直接講授有效。本節課盡量讓學生感知,比如為什么要用 半透明亞克力板代替平面鏡實驗,為什么要使用兩只相同的蠟燭來比較大小。在探究實驗中,采用學生設計老師補充學生探究的方式進行更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筆記整理環節讓學生可以反思所學內容,注重知識過手。實驗后的反思培養學生在實驗中發 現問題,并通過小組交流探究的方式解決,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團隊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