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教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的內涵,認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具體案例和參與討論活動,培養 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 同感和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意識,促進民族精神 的傳承和弘揚。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民族精神的核心 內容,以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 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有效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三、教學過程1.導 入 新 課播放一段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視頻片段,激發學生的興 趣。提問學生:“你們認為什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它對我們 有什么意義 ”引導學生初步思考。簡要介紹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內容。 2.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定義和形成背景,強調其歷史性和 民族性。詳細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如儒家思想、詩詞 歌賦、傳統節日等,并展示相關圖片和實物。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如塑造民族精神、促 進社會發展等。3. 探討民族精神的內涵與核心定義民族精神,并解釋其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列舉并解釋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如愛國主義、自強不息、 團結統一等。通過案例分析,展示民族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和領域中的體 現。4.分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從個人、社會和國家三個層面分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強調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對 于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意義。探討如何結合時代特點,創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 精神的方式和途徑。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思維導圖)(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繼承發展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縱向傳承)文化傳承 與文化創新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模夏流)學習借鑒外來文 化的有益成果含義(廣義和狹義) -特 點c(文化)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與文明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文化載體文化的功能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特點(主要內容(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當代價值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內涵、地位中華民族精神 變化、豐富和發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 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 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 建設文化強國 堅定文化白信襄 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的內涵、作用、體現、核心和靈魂 文化多樣性的表征、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 文化交流與文化發 展 -文化交融與文化發展 面向世界、博采眾 長 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第七課繼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思維導圖)(1.又化的閃煙2.全面理解文化的特點文化的內涵與功能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4.全面理解文化的功能5.文化與文明主要內容特點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當代價值正確態度1.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2.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知識整合】3個特點:文化的特點、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中華民族精 神的特點。3個功能:文化的功能、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中華民 族精神的作用。(知識梳理)7.3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 1.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1)創造性轉化的要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對傳統文化中有借鑒意義的內 涵和陳舊的表達形式予以改造,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新 內涵和新的呈現形式,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 調。(2)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 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進步和發展,對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為適合當今時 代實踐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文化形式。(3)關系:密切相關,前后相繼的關系。創造性轉化是創新性 發展的前奏,創新性發展是創造性轉化的升華。【易混易錯】區別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區 別 著重 點 在于改造和轉化 在于創新和發展對象 上 是“有借鑒意義的內涵和陳 舊的表達形式”,這其中既包 括內涵也包括形式,內涵是 要有當代借鑒價值的,形式 是陳舊落后的, 是“優秀傳統文化的 內涵”,這里只是指內 涵而不包括形式,指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 秀成分的內涵;途徑 上 側重改造轉化為“符合時代 特點和要求的新內涵和新的 呈現形式” 側重對優秀傳統文化 內涵“進行補充、拓 展和完善”目標 上 重在激活由于表達形式陳舊 等客觀原因而減少甚至喪失 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進一步增強優秀 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 感召力。(聯系)①二者是一個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卻又各有側重、 有所區別。②二者的緊密聯系突出體現在,它們都是要在鑒別分析的基 礎上,結合時代條件和實際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改造和發 展,而且在改造和發展的具體內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處。2.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 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 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核心及內涵之間的關系: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 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 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 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3)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 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國人 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 想精神的人民。②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 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特別提醒】正確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凝聚作 精神紐 維系我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的精神紐帶。用 帶支撐作 用 精神支 柱 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 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 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激勵作精神動 用 力 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 動力。指引作 用 精神火 炬 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 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 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4)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 形成和發展既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 豐富的過程。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 的發展要求,豐富著民族精神。【注意】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時代 中華民族精神 的體現 形成的具體精神新民主 中國共產黨人 “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主義革 的革命精神成為中 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命時期 華民族精神的主體 西柏坡精神社會主 中國共產黨人 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義革 命、建設 和改革 過程中 不斷為民族精神增 添新的時代內容 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 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 精神、塞罕壩精神。(5)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時代,如何弘揚和培育 民族精神 )①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 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③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 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6)抗疫精神的形成與重要性(1)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 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 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2)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 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 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 內涵。二、補充重點:1.文化繼承、文化發展與文化創新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是文化創新的根基,文化發展的實 質就在于文化創新,文化繼承、文化發展與文化創新緊密聯系, 不可分割。2.如何促進文化創新(1)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 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2)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②面向 世界,博采眾長。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關系3.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①同一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會不斷豐富、發展,使其 具有時代的內涵和特點,從而與不同的時代精神相統一民族精神 和時代精神構成一個民族精神狀態、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的核心 內容。②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基礎和淵源,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 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時代精神具有民族性,民族精神具有時代性, 二者相互交融③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都是代表歷史發展、引領社會前進的 強大精神力量,二者在本質上是有機統一的。4.某種精神與民族精神的關系的答題模板某種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對民族精神的繼承與發 展,某種精神的產生與發展豐富了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二者是 一脈相承的。5.開展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關于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踐行和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想法和建議。邀請學生代表分享小組討論成果,并進行全班交流。教師總結學生的觀點,并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鼓勵學生將 所學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四 、教學方法和手段1. 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2.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視頻、圖片等)、實物展示、 板書等。五 、課堂練習、作業與評價方式1. 課堂練習:結合案例分析,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 答,檢查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程度。2.作業: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如何在新時代弘揚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短文,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3. 評價方式:結合課堂表現、作業質量和小組討論的參與 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六 、輔助教學資源與工具1. 多媒體教學資源: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相 關的視頻、圖片和案例資料。2. 實物展示:展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實物,如書 畫作品、傳統工藝品等。七、結論本節課通過深入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探討民族 精神的內涵與核心,使學生認識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 精神的重要性。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 踐行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 養和民族意識。八、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 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在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過程 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其內涵和價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 的文化觀和歷史觀。在實踐活動環節中,我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 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了他們的思維發展和能力提升。然而,在 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需要更加注 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 和輔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優化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九、練習1.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方面,形成了一系 列重大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發掘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 及其持久強大的生命力,為更好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推進“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 提供了理論指導。習近平文化思想( )①賡續中華文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為世界發展指明具體路徑③堅持守正創新,指明中華文明當代發展的方向④源于文化建設實踐,堅持了客觀與主觀的統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開學第一課》節目邀請“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 英雄航天員等走上講臺,通過“云課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學生共 上一堂課,生動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開展《開學第一課》有利于( )①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②變革文化傳播媒介,賦予傳統文化新活力③推動教育創新,為民族復興提供智力支持④弘揚愛國精神,激勵青少年奏響青春贊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4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馬英九 一行時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 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舉世無雙的中華文明,每一 個中華兒女都為之感到驕傲。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漫長歷史,記載著歷代先民遷居臺灣、繁衍生息,記載著兩岸同胞共御外侮、 光復臺灣。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下列選項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①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 晶②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認同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 文化底蘊③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影響著兩岸的文化實踐④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 體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近年來,我國加強古籍數字化建設,古籍再生性保護取 得突出成果。全國累計發布古籍數字資源超過13萬部(件),其 中,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發布的資源數量超過 10.3萬部(件),構建起一座中華古籍的數字網絡家園。讀者在 “中華古籍資源庫”對古籍進行全文影像閱覽的同時,也可享受 豐富的、專業的研究成果。加強古籍數字化建設( )A. 能更好保存古籍承載的信息,延伸中華民族歷史軸線B. 創新了文化傳播方式,能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廣泛地傳播 C. 賦予了優秀傳統文化新的內涵,使之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D. 能為公眾提供優質文化服務,讓更多人便捷地閱讀古籍 5.拔除了55根電線桿后,家住在西城區宮門口東岔的居民們發現,原來一抬頭就有這么美的景兒。藍天與紅墻映襯著妙應寺白塔,讓這里成了手機朋友圈中的“網紅”。近年來,北京深 入開展街巷精細化治理,曾經“見縫插針”停放的汽車不見了, 頭頂上亂如蛛網的架空線沒了,堵心又有安全隱患的私搭亂建也 拆了,青磚灰瓦間,老北京的韻味又回來了。胡同是北京老城的 肌理,也是支撐老城生命的骨架。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需要 規劃師( )①因地制宜,知曉每處街巷的矛盾的特殊性②實事求是,重視新老居民生活方式的煥新③解放思想,拆除原本老舊殘破的民居院落④守正創新,像保護歷史文物那樣維持原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理想信仰價值觀念道德追求的結晶 和升華,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其區別于 其他民族的根本文化標識。中華民族精神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中,生長于中華 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更迭中,具有與時俱進的內在品格和中華民族 特有的氣質品質,內化為中華民族獨特的風骨性格和精神意志, 體現在中華民族崇德向善、熱愛和平、和諧大同的發展追求。歷 久彌新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信心百倍地走在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在新時期成為中國文化 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成為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應對風險 和挑戰的智力寶庫。簡要回答: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新征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 文明思想、走綠色發展之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 共生的美麗中國作出了戰略謀劃和部署。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 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 成。”在《易經》《老子》《孟子》《荀子》和《齊民要術》等眾多 中國古代經書典籍中,都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習近平生 態文明思想汲取了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自 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強調:“中國式現代 化必須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今天的生態智慧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結合材 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參考答案:1.A【詳解】①:習近平文化思想在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方面,形 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發掘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及其持久強大的生命力,這表明習近平文化思想賡續中華文脈,傳承 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①符合題意。②: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可以為世界發展提 供借鑒,但不能指明“具體路徑”,②說法錯誤。③: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更好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推進“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 提供了理論指導,這表明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守正創新,指明中華文明當代發展的方向,③符合題意。④: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了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而非客觀與 主觀的統一,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2.B【詳解】①④:《開學第一課》通過“云課堂”方式和各地 中小學生共上一堂課,生動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 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這有利于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弘揚愛國精神,激勵青少年奏響青春贊歌, ①④符合題意。②:《開學第一課》發揮了大眾傳媒在文化傳遞、溝通、共 享方面的強大功能,但材料沒有體現變革文化傳播媒介,②不合 題意。③:開展《開學第一課》不能說為民族復興提供智力支持, 也夸大了開展公開課的意義,③不合題意。故本題選B。 3.C【詳解】①: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①排除。②④:記載著歷代先民遷居臺灣、繁衍生息,記載著兩岸同 胞共御外侮、光復臺灣,體現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認同感, 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 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體現 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②④符合題意。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而不是中華 文化,③排除。故本題選C。 4.D【詳解】A: 加強古籍數字化建設,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讓 古籍所承載的信息得到更好更長久地保存,延續中華民族文化記 憶,但不能延伸中華民族歷史軸線,A 錯誤。B: 加強古籍數字化建設,只是改變了文化的存儲形式,并 未創新文化的傳播方式,B 錯誤。C: 加強古籍數字化建設未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內涵,C 錯誤。D: 古籍的保存有嚴格的環境和管理要求,這就使得古籍的 使用、閱讀受到諸多限制,加強古籍數字化建設可以為公眾提供 更加優質的文化服務,讓更多人以便捷的方式閱讀古籍,D 正確。故本題選D。 5.A【詳解】①②: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需要規劃師因地制 宜,知曉每處街巷的矛盾的特殊性;實事求是,重視新老居民生 活方式的煥新,①②符合題意。③:拆除原本老舊殘破的民居院落,屬于否定一切,老北京 的韻味就沒了,要對老舊殘破的民居院落進行整改,不能直接拆 除,③說法錯誤。④:像保護歷史文物那樣維持原狀,屬于肯定一切,這樣無 法融入現代社會,需要進行精細化治理,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6.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 一 、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7.①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綿延5000多年的中 華文化有著一脈相承的生態價值觀。②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 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今天的生態智慧從中華優秀傳統文 化中吸取營養是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也是對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