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 . 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理解中 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案例和開展討論,引導學生學會全面、 客觀地評價中華傳統文化,培養批判性思維。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認同 感,樹立文化自信,培養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意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中華傳統文化 在當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2.教學難點:如何全面、客觀地評價中華傳統文化,樹立文化 自信。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播放一段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短視頻,引起學生興趣。提問:“你們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初步 思考。簡要介紹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內容。 2.探究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闡述中華傳統文化的概念和形成背景,引導學生理解中華文化的 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詳細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思想哲學、文學藝術、 科技發明、民俗節日等方面,通過展示相關圖片和實物,幫助學生直 觀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分析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如包容性、創新性、和諧性等,引導 學生理解這些特點在中華文化中的體現。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思維導圖)(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繼承發展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縱集)文化傳承 與文化創新劃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流學習借鑒外來文 化的有益成果(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0)含義(廣義和狹義) 特 點文化 文化與文明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文化載體o 文化的功能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特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特 (主)內(源容遠(長 (心)思、想博理大念精、深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等)當代價值o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內涵、地位中華民族精神 變化、豐富和發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o(翦聚)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文化強國與文化白信 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一 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 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 建設文化強國 堅定文化白信 文化的民族性的內涵、作用、體現、核心和靈魂 文化多樣性的表征、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 文化交流與文化發展C 文化交融與文化發展 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第七課繼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思維導圖)(1.又化的閃涵2.全面理解文化的特點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4.全面理解文化的功能5.文化與文明主要內容特點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當代價值正確態度1.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2.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的內涵與功能)【知識整合】3個特點:文化的特點、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中華民族精 神的特點。3個功能:文化的功能、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中華民 族精神的作用。(知識梳理)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二、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1)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創造得來的。中華文 化是我國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也是在與世 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 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另一方面,中華 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 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 德、中華人文精神等。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 尚和合、求大同等;②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 義勇為、孝老愛親等;③中華人文精神包括: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 思想文化內容。(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正確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區 別 角度 從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縱 向)的角度說的 從中華文化的內涵豐富、厚 重(橫向)的角度來說的側重 點 側重從動態上,即中華文側重從靜態上,即中華文化 化發展的軌跡上說明中 的內涵上說明中華文化的華文化的特征,表明中華特征 文化歷史悠久見證 或表 現 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 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我國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 術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 見證聯系 兩者是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區別的特征。中華文化源 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 性(2)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共 同文化特質的體現。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 的文化。(3)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可以求同存異,兼收并蓄。注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 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1)中華傳統文化的局限性中華傳統文化主要產生于中國封建社會,是對中國古代經濟、 社會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當時人們 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制約和影響,因而也 不可避免地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①在當代中國,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既是一個“取其 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推陳出新、 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②今天,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 有批判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 化人、以文育人。(3)當代價值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只 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 才能辦好今天的事情,推動國家發展。②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 同的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 的共同體意識。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諸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 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 中的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強調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平發展, 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 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3. 中華文化與區域文化、民族文化的關系中華文 化與區 域文化 從外 部看 中華文化與區域文化是一體的從內 部看 中化華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 構成中華文 化與民 從世 界看 中化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種族文化 從內 部看 中華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構成,各民族文化既有 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民族文化的個性區域文 化與民 族文化 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全,區域文化包括民 族文化,民族性是區域文化研究中經常要面對的現實 問題。3. 評價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引導學生從歷史和現實兩個角度,分析中華傳統文化對于中華民 族、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價值和意義。討論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的適用性,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 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結合案例,分析中華傳統文化在國際交流中的影響和作用,提升 學生的文化自信心。4. 開展小組討論分組討論:“你認為中華傳統文化中哪些元素值得我們傳承和弘 揚 為什么 ”各組分享討論成果,展開全班交流。教師點評并總結學生的觀點,強調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性。5. 課堂總結與拓展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和傳承中華文化,提出具體 建議。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我眼中的中華傳統文化” 的短文,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四、教學方法和手段1. 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視頻、圖片等)、實物展示、板 書等。五 、課堂練習、作業與評價方式1. 課堂練習:結合案例分析,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檢查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2.作業:完成上述關于“我眼中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短文,作 為對本節課內容的鞏固和拓展。3. 評價方式:結合課堂表現、作業質量和小組討論的參與度, 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六、輔助教學資源與工具1.多媒體教學資源:包含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視頻、圖片和案 例資料。2.實物展示:展示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實物,如書畫作品、 傳統工藝品等。七、結論本節課通過全面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引導學生 正確評價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 式,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合作精神。同時,通過引導學生思考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和傳承中華文化,提升了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 化自信。八、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評價中華 傳統文化,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通過小組討論和全班交 流,我發現學生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評價逐漸深入和全面。在 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更多的實際案例 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同時, 我也將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貢獻力量。九 、練 習1.將青山喚作“翠微”,“十里樓臺倚翠微”;將信使喚作“鴻 雁”,“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將日月星辰喚作“曜靈”“望 舒”“白榆”……天地萬物,草木搖落,飛禽走獸,稚子魚蟲,多有 其雅稱,富有詩意。這說明( )A. 人們的精神世界歸根到底是由語言文字塑造的B. 雅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觀念,是一種個體意識C.事物的美感來自于自然界本身,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D.雅稱呈現了意境之美,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2. 中國國家版本館采用“一總三分”館藏體系,復制備份豐富 的版本資源,實現永久保存的效果,并設立開放日,供游客預約參觀。 這表明,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 )①豐富了傳承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②意在展現中華文化海納百川的胸懷③有利于賡續民族血脈,增強文化軟實力④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習近平主席在二0二四年新年賀詞中講到:“泱泱中華,歷史 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由此 可 見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③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創造得來的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中國詩詞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記錄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 士的家國情懷,凝練的語言蘊含著寓意深刻的哲理和優美的意境,是 中國詩詞屹立于世界文史的獨特標志。這表明中華文化( )①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②體現崇尚正義的中華人文精神和深厚的家國情懷③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④是各民族文化在長期實踐中共同熔鑄而成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5.佛山通濟橋最早建于明代,寓意“必通而后有濟也”“以正 義通,以亨屯濟”。2001年,佛山順應民意重建通濟橋,以延續行 通濟的習俗。如今,佛山不僅高規格籌備元宵節行通濟活動,還適應 文旅融合的發展趨勢,策劃了系列配套的文旅活動,使其在建設文化 名城、促進社會和諧發揮著巨大促進作用。這表明( )①行通濟蘊含的基本價值觀念在傳承中逐漸流變②行通濟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的生活實踐③對行通濟理解的變化是基于對原有觀念的揚棄④當代佛山人對行通濟的蘊意體現新的價值判斷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孝道倫理為核心內容的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在歷史上曾發揮過塑造封建社會理想人格、維護家庭和社會 的穩定、豐富中華傳統文化等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移孝為忠、 崇尚老年本位、維護封建統治等一些非理性、非人性的因素。當前, 要構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新孝道,應該是以“愛”為核心,以平等、 民主、互愛為主要特征,以孝敬父母、關愛子女和家庭成員之間相互 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為主要內容。結合材料,運用相關知識,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傳統文化。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命題,是中華民族的自然觀、文 明觀和存在方式,它滲透在古代中國的幾乎所有主要經典之中。“萬 物并育”出自《中庸》第三十章:“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 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它體現著中國 古人寬廣的胸懷、深厚的仁德和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本 精神。“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理念,在塑造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 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天人合一、萬物并育”及其指導下的生態實踐,有效地避免了 生態災難在神州大地上的發生,從根本上保證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 性,中華文明得以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延續至今而不曾中斷的古老文 明。“天人合一、萬物并育”所蘊含的整體意識和對個體的尊重,有 效地促進了中華文明突出統一性的形成。“天人合一”體現并促進了 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萬物并育”則包含每一個中華兒女正當權益 的實現,二者保證了中華文明的向心力、凝聚力,保證了中華民族不 斷走向統一的歷史大勢。“天人合一、萬物并育”所蘊含的深厚仁德和卓越智慧,有效地 促進了中華文明突出和平性的形成。“天人合一”使得中華文明以生 生仁德為自己的根本原則,“萬物并育”使得中華文明具有“平章百姓”“協和萬邦”的卓越智慧,從而真正能夠促成“萬物并育而不相 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大同世界”的最終實現。結合材料,運用“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說明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參考答案: 1.D【詳解】A: 物質決定意識,人們的精神世界歸根到底是由客觀 存在塑造的,A錯誤。B:“雅稱”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而不是個體意識,B 錯誤。C:事物的美感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既取決于客觀事物本身, 也受人的主觀意志影響,C 錯誤。D:雅稱富有詩意,呈現了意境之美,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 涵,D 正確。故本題選D。 2.B【詳解】①③:中國國家版本館復制備份豐富的版本資源,實現 永久保存的效果,并設立開放日,供游客預約參觀。這表明,建設中 國國家版本館豐富了傳承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有利于賡續民族血脈, 增強文化軟實力,①③正確。②④:材料強調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傳承民族文化,沒體現中華 文化海納百川的胸懷,也未涉及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 ②④排除。故本題選B。 3.B【詳解】①④:“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可 見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征;“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 力量之源”,可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 和自豪感,①④符合題意。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論是中華文化,還是其他民族的文 化,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②排除。③:題干材料未涉及中華文化是如何產生的,③排除。 故本題選B。4.B【詳解】①③:題中強調中國詩詞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是中 國詩詞屹立于世界文史的獨特標志,表明中華文化是在社會實踐中創 造的,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①③符合題意。②:崇正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②錯誤。④:題干反映的是中華文化在社會實踐中形成,具有獨特標志, 未涉及各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形成的作用,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5.D【詳解】①:行通濟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其基本內涵沒變,但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與時俱進,具有相對穩定性,并沒有流變, ①不選。②:行通濟是反映風俗習慣及祈福儀式的民俗文化活動,材料體 現的是對行通濟理解的不斷變化,而不強調是一種生活實踐,②不選。③④:行通濟的習俗由來已久,對其理解的不斷變化也是一個隨 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辯證否定的過程,當代佛山人對行通濟的蘊意體現 新的價值判斷,體現了新的時代氣息,③④入選。故本題選D。6.①傳統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現實生 活仍有著廣泛的影響。②傳統孝文化一方面對我國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另一方 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與人的發展有著消極影響。③面對傳統文化,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合 理成分,剔除和改造不合理因素。④正確處理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構架 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新孝道。7.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優秀傳統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天人合一、萬物并 育”及其指導下的生態實踐,從根本上保證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②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 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天人合一”體現并 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萬物并育”則包含著每一個中華兒女 正當權益的實現,二者保證了中華文明的向心力、凝聚力,保證了中 華民族不斷走向統一的歷史大勢。③“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思想,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 發展中的生態危機和環境問題提供有益借鑒。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求同存異等思想觀念,有助于正確認識 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天人合一、萬物并育”所蘊含的深厚仁德和卓越 智慧,有效地促進了中華文明突出和平性的形成,從而真正能夠促成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大同世界”的最終實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