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1 可愛的葫蘆 教學設計課題 1 可愛的葫蘆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第1課《可愛的葫蘆》,以學習任務“感知自然中線條的美,用線條表現葫蘆”為驅動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學習藝術家筆下的國畫,感知畫中線條的作用及變化,嘗試運用線條米表現葫蘆這一可愛的形象,并在此基礎上理解葫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寓意及其藝術價值,初步形成對于藝術與自然的聯系的意識。根據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塑造造型作品,關心身邊的事物能幫助,我們更快地融入新的環境。2022新課標要求 1、能感知身邊的美,認識美存在于我們周邊,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2、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體或動態等表現形式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3、學會從外觀和使用功能等方面了解物品的特點,能針對某件物品的設計提出自己的改進意見,進行裝飾和美化,初步形成設計意識。4、觀賞周邊自然環境中的山水、樹木、花草、動物等,感知其形狀美、色彩美和肌理美,體會美存在于我們周圍的環境之中。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 葫蘆與“福祿”諧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幸福的寓意,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感受到城市發展的迅速和對生活的熱愛。(審美感知)。2. 用身邊的材料,運用不同的線條畫出葫蘆以及藤蔓,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對社會、環境和生活的興趣。根據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塑造造型作品。(藝術表現)。3. 知道葫蘆的寓意,葫蘆的外形和藤蔓生長的特點,可以用線條表現葫蘆,理解線條的美感,用線條表現葫蘆的方法。(創意實踐)。4.能借助多種繪畫材料,用線條表現葫蘆,感受線條的變化,創作不同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關心身邊的事物能幫助,我們更快地融入新的環境。(文化理解)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面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重點 葫蘆與“福祿”諧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幸福的寓意,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感受到城市發展的迅速和對生活的熱愛。難點 2. 用身邊的材料,運用不同的線條畫出葫蘆以及藤蔓,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對社會、環境和生活的興趣。根據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塑造造型作品。材料準備 鉛筆、油畫棒或馬克筆、A4白色圖畫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情景導入(出示圖片)葫蘆作為吉祥物,有健康長壽、福祿吉祥的寓意。人們也常將葫蘆掛在門口或房梁上,以祈求平安。今天我們一起畫可愛的葫蘆吧,板書課題 了解葫蘆的寓意,學習畫葫蘆。 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一、欣賞葫蘆中國畫(出示圖片)《葫蘆》(一)真可愛,小葫蘆,腰兒細呀肚兒圓,掛在藤上蕩秋千, 等著你來畫線線。朱屺瞻《葫蘆》中國畫 1978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朱屺瞻用沒骨法,畫出了一大一小的兩個葫蘆,煞是可愛。同時運用了西方的透視,近大遠小,增添了畫面的生動可愛。線條率真隨意,用枯筆寫出藤條,葉子有深有淡,虛實相間,不但使畫面豐富,使得畫面更加氣韻靈動。此幅《葫蘆》卷構圖簡潔,造型概括,用筆簡練,上密下疏,右下角朱紅色的印章平衡了畫面。左邊一條朱屺瞻的自題跋,與葫蘆圖交相呼應,更是增添了平淡天真中的趣味。屺瞻繪畫藝術中的稚拙美,對現代繪畫具有重大影響,啟迪現代繪畫創作摒棄重復機械的,對自然的摹寫刻畫,而是追求用,純真的、原始的、本質的情感,創造出最高尚、本質、永恒的美感。(二)出示圖片《葫蘆圖》此圖以潑墨寫出瓜葉,不著墨線勾筋寫脈,筆法簡潔傳神,墨色酣暢淋漓。葫蘆與“福祿”諧音,正合“福祿雙全”的吉祥寓意。葫蘆之黃色艷彩與濃淡墨色交相輝映,以焦墨渴筆寫藤,宛轉如飛,似游龍入江,揮灑自如,氣韻充盈(三)小貼士作品中的線條的特點是長短、粗細有致,流暢。線條表現的藤蔓很豐富、細致(四)葫蘆中國畫作品欣賞出示圖片(五)小貼士中國畫的中線條流暢、富有變化,能夠表現物體的輪廓和質感。線條在中國畫中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通過線條的粗細、濃淡、長短、曲直等變化,可以表現物象的陰陽、虛實、動靜等關系,形成獨特的審美效果。二、畫葫蘆(一)試著用線條畫出葫蘆外形出示圖片(二)觀察左邊的圖片,試著在下圖中用線條表現藤蔓。出示圖片(三)畫一畫葫蘆1、步驟一:先畫出葉子,注意疏密、濃淡變化。2、步驟二:用提筆調藤黃加赭石,筆尖蘸少許墨畫黃葫蘆;調淡綠,筆尖蘸少許屋墨綠畫出綠葫蘆,濃墨點出瓜蒂。3、步聚三:用狼毫調有濃淡變化的墨綠色勾畫藤蔓,運筆要有氣勢,有起伏變化。在葉的適當位置上添畫出花朵。4、看視頻找靈感播放視頻(四)小貼士葫蘆與“福祿”諧 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幸福的寓意,幾千年來深受人們喜愛。(五)我們一起畫一畫1、水彩筆畫葫蘆出示圖片2、看看視頻找找靈感播放視頻(六)作品欣賞出示圖片三、學習活動(一)學習像藝術家那樣用線條表現葫蘆用身邊的材料畫一畫,感受線條的變化。。(二)學生作品欣賞出示圖片 看課本上的圖片,初步體會房屋畫的構成。觀察葫蘆外形,理解葫蘆的畫法,運用線條變化畫葫蘆學生繪畫,互相分享經驗。 欣賞中國畫葫蘆,理解葫蘆與“福祿”諧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幸福的寓意,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感受到城市發展的迅速和對生活的熱愛。用身邊的材料,運用不同的線條畫出葫蘆以及藤蔓,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對社會、環境和生活的興趣。根據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塑造造型作品。過對不同表現形式和材料的運用表現出的作品,分析作品的表現特點,讓學生從形、色中分析,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拓展思維。課堂練習 和小組同學一起畫一幅葫蘆畫課堂小結 葫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非凡的意義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肩負歷史望任,我們要傳承中國血脈,堅定文化自信。板書 可愛的葫蘆用線條表現葫蘆藤蔓和形狀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葫蘆以其質樸的品質,美好的寓意深得近現代國畫名家的喜愛。 一、吳昌碩的葫蘆畫吳昌碩是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的繪畫題材以花卉為主,亦偶作山水。其作品重整體,尚氣勢,認為“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富有金石氣。講求用筆、施墨、敷彩、題款、鈐印等的疏密輕重,配合得宜。吳昌碩自言:“我平生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二、齊白石的葫蘆畫齊白石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濃厚的鄉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狀,相對而言則是齊白石藝術的外在生命。現實的情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形式,而這形式又強化了情感的表現,兩者相互需求、相互生發、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齊白石的藝術生命,即齊白石藝術的總體風格。三、趙少昂趙少昂擅花鳥、走獸, 繼承嶺南畫派的傳統,主張革新中國畫。他的畫能融匯古今,并汲取外國繪畫的表現形式,同時又注重師法造化。他的作品筆墨簡練、生動,形神兼備,深受人們的歡迎。其作品繼承和發揚“嶺南畫派”革新中國畫的主張和“融匯古今,折衷中外”的藝術宗旨,早期畫風著重于寫生的真實感,勾線、著色甚為灑脫工致;晚年則“老而愈妙”,由博返約,強調神韻而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見其精細之處。四、朱屹瞻朱屹瞻是我國杰出的國畫家,其油畫和書法的造詣也很深。27 歲時,其油畫作品參加首屆蘇州畫賽會。此后與徐悲鴻、齊白石等大家訂交,遂步入畫壇。抗戰時,舉辦《朱屹瞻淞滬戰跡油畫展覽》。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在香港展覽中心、英國大英博物館等處舉行畫展,并應邀到美國紐約、休斯頓等地講學,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我國著名國畫大師。朱屹瞻的畫主要是山水、花卉,偶爾還畫些人物,著有《朱屹瞻畫集》等多種,不少作品被海內外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通過多媒體展示作品,教師示范,同學分享,互相學習,激發學生動手制作的靈感和欲望,使學生樂于動手。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可愛的葫蘆第1課(湘美版)一年級上01新知導入02新知講解03藝術欣賞04實踐練習05藝術欣賞06課堂評價01新知導入葫蘆作為吉祥物,有健康長壽、福祿吉祥的寓意。人們也常將葫蘆掛在門口或房梁上,以祈求平安。01新知講解真可愛,小葫蘆,腰兒細呀肚兒圓,掛在藤上蕩秋千, 等著你來畫線線。葫蘆(中國畫)1978朱瞻中華藝術宮藏01新知講解這幅作品中,藝術家用線條表現了葫蘆的藤蔓也勾勒出葫蘆的可愛形狀《葫蘆》(中國畫)1978朱瞻中華藝術宮藏01新知講解此圖以潑墨寫出瓜葉,不著墨線勾筋寫脈,筆法簡潔傳神,墨色酣暢淋漓。《葫蘆圖》齊白石02新知講解小貼士作品中的線條的特點是長短、粗細有致,流暢。線條表現的藤曼很豐富、細致。01新知講解葫蘆中國畫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小貼士線條在中國畫中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通過線條的粗細、濃淡、長短、曲直等變化,可以表現物象的陰陽、虛實、動靜等關系,形成獨特的審美效果。01新知講解試著用線條畫出葫蘆外形01新知講解觀察左邊的圖片,試著在下圖中用線條表現藤蔓。01新知講解觀察左邊的圖片,試著在下圖中用線條表現藤蔓。01新知講解畫一畫葫蘆完成圖步驟一:先畫出葉子,注意疏密、濃淡變化。01新知講解畫一畫葫蘆完成圖步驟二:用提筆調藤黃加赭石,筆尖蘸少許墨畫黃葫蘆;調淡綠,筆尖蘸少許屋墨綠畫出綠葫蘆,濃墨點出瓜蒂。01新知講解畫一畫葫蘆完成圖步聚三:用狼毫調有濃淡變化的墨綠色勾畫藤蔓,運筆要有氣勢,有起伏變化。在葉的適當位置上添畫出花朵。01新知講解畫一畫葫蘆看看視頻找找靈感02新知講解小貼士葫蘆與“福祿”諧 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幸福的寓意,幾千年來深受人們喜愛。01新知講解繪畫步驟:我們一起畫一畫完成圖01新知講解看看視頻找找靈感我們一起畫一畫02新知講解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學習像藝術家那樣用線條表現葫蘆用身邊的材料畫一畫,感受線條的變化。學習活動02新知講解學生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學生作品欣賞06課堂評價葫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非凡的意義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肩負歷史望任,我們要傳承中國血脈,堅定文化自信。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可愛的葫蘆》中國畫葫蘆.mp4 《可愛的葫蘆》葫蘆(水彩畫).mp4 【湘版】美術 一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1 可愛的葫蘆 課時課件.pptx 【湘版】美術 一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1 可愛的葫蘆 課時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