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的面貌本章備課說明一、本章課標要求基于《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章課標要求如下:1.閱讀世界地圖,描述世界海陸分布狀況,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2.結合實例,說出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3.通過閱讀地形圖、圖像,觀看影視資料,觀察地形模型或實地考察等,區別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態特征。4.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5.在世界地形圖上指出陸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觀察地形分布大勢。6.結合實例,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并解釋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2022年版課標中添加了下列要求,老師上課可適當補充說明,達到新課標要求。1.結合實例,說出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2.在世界地形圖上指出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觀察地形分布大勢。本章繼續學習地理工具地圖、地形圖的判讀與應用。地理課程內容結構中的“認識全球”部分,將地球作為學習對象,由主題一“地球的宇宙環境”、主題二“地球的運動”、主題三“地球的表層”組成,按照宇宙—地球—地球表層的順序,由遠及近地引導學生認識人類地球家園所處的宇宙環境以及整體面貌。本章重點學習主題三“地球的表層”中的陸地和海洋、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海陸變遷等內容。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涉及課標“地球與地圖”中的“地圖”(地形圖)以及地球的表層中的“陸地與海洋”“世界的地形”等課程內容,共安排了“世界的海陸分布”“世界的地形”和“海陸變遷”三節內容。“地球的表層”包含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本章主要學習自然環境中的“陸地與海洋”,由“海陸分布”“海陸地形”“海陸運動”三個內容組成。從理解地理環境的形成來看,認識海陸分布是極其重要的。在地理環境的學習中,一個基礎性的目標就是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因此,在“世界的海陸分布”這一節中,教材展示了世界海陸分布特點及其面積比較等,并介紹了七大洲與四大洋,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在“世界的地形”這一節中,運用地形圖介紹了陸地主要地形的分布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使學生了解地形分布大勢。在“海陸變遷”這一節中,教材通過實例,簡要介紹了地表形態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對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做了介紹,并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來解釋海洋的生成與發展過程、火山和地震的形成與分布等地理現象。地圖是地理學習和地理研究的基礎。在“世界的地形”這節中,教材除介紹相關知識外,還重點滲透了運用地圖的內容,如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三、本章學情分析學生對地形圖、海陸分布和海陸變遷等內容的學習,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而七年級學生在建立空間概念方面是比較困難的,對他們來說,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屬于難點內容,不容易理解。因此,課程標準描述內容要求的行為方式盡可能體現“生活化”的思路,如結合當地地形觀察,結合實例,運用圖像、模型、地圖等工具,盡可能直觀地了解地表海陸分布、各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分布等。海 陸 變 遷第1課時 地表形態變化 大陸漂移假說設計說明本節課主要通過播放圖片、視頻、動畫等,說明地球自形成以來,風云變幻,歷經滄桑,處于永恒的運動變化之中。學習目標1.結合實例,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區域認知)2.通過閱讀史實資料,觀看視頻動畫,描述大陸漂移假說的內容。(綜合思維)3.通過“拼接大陸”的實踐活動,力證大陸漂移假說。(地理實踐力)重點難點重點:舉例說明地表形態的變化。難點:運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地理現象。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自主學習法、資料分析法、動手拼圖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完成知識梳理部分的內容。二、學習任務一教學模塊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同學們聽說過“滄海桑田”這個成語故事嗎 滄海桑田,可簡稱滄桑。出自我國古書《神仙傳·麻姑》。傳說古代有個叫麻姑的仙女,自稱曾經三次看到東海變成桑田。后人以滄海桑田這種海陸的變遷來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地殼的運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運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海洋變陸地,陸地變海洋。出示圖片,根據圖片分析現象。 現象一: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發現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現象二:在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學生: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曾經是一片海洋,后來由于地殼隆起才抬升成為高山。這說明海洋可以變成陸地。 臺灣海峽地區曾經是陸地,后來由于地殼下陷和海平面上升,形成海洋。這說明陸地可以變成海洋。 教師:海陸變遷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在短期內不易被人們察覺。有些地表形態的變化是在短期內甚至瞬間發生的。舉例說明瞬間發生的地表形態的變化。閱讀教材第54頁,展示火山與地震的圖片和視頻。 學生1:一次強烈的地震,會導致地表巖層斷裂甚至錯位。 學生2:火山噴發時,熾熱的巖漿沿著地殼裂口沖出地表,大部分噴發物在火山口周圍堆積形成高地。 教師:人類活動也能造成海陸的變遷。請同學們舉例說明。 學生:人類填海造陸。如歐洲的荷蘭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國”,全國約1/4的陸地低于海平面。這是因為荷蘭人與海爭地,填海造陸,導致海洋變成陸地。 總結:地殼的運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等都能導致地表形態變化。 以啟發式講授為主,調動學生直觀感受,引導學生樂于并善于觀察。 體會火山與地震產生的突然性,感受短時間內的地表形態的變化。三、學習任務二教學模塊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過渡:地表形態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 1.講故事 教師:讀世界地圖,我們發現南美洲東岸的凸出部分,恰好與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遙相對應。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先來聽聽德國地理學家魏格納的故事吧。引導學生閱讀教材54頁閱讀材料,了解大陸漂移假說。 1910年,年輕的氣象學家魏格納看到墻上的世界地圖,感到很奇怪:為什么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凸凹如此吻合 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以前會不會是連在一起的 是不是后來因為受到某種力的作用才破裂分離的 大陸會不會是漂移的 2.尋證據 教師:出示大陸漂移假說證據圖片,根據圖片描述證據。 (1)南美洲大陸凸出的部分與非洲大陸凹進的部分幾乎是吻合的。 (2)古老地層相似性:南美洲和非洲兩岸的古老地層具有相似性。 (3)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在非洲和南美洲找到了相同時代的恐龍化石。說明在恐龍生活的年代,非洲和南美洲是連在一起的。 (4)古生物種類的相似性: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相同的生物海牛和鴕鳥。鴕鳥不會飛,海牛只能生活在熱帶淺海中,說明曾經非洲和南美洲連在一起,中間的大西洋不存在。 教師:有了這些證據,魏格納在1912年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 3.說內容 教師:展示大陸漂移過程的圖片,播放大陸漂移動畫。根據圖片、動畫、教材第54頁內容,描述大陸漂移假說的內容。 學生: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這些漂移的大陸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現在海陸的基本輪廓。 點撥:現在海陸的基本輪廓還會繼續變化。 4.談感悟 教師:學習了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假說的過程,你有什么感悟 學生1: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尋找證據→提出假說”的思維過程對待未知事物。 學生2:學習魏格納在科學面前不畏艱險的精神。 5.解釋現象 教師: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南極洲有豐富的煤炭。 學生:南極洲曾經位于溫暖濕潤的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后因地殼變動,森林埋入地下,形成煤以后,大陸發生漂移,漂移到南極洲現在的位置。 通過觀察世界地圖中非洲與南美洲的輪廓的吻合性,結合分析兩岸動物的類似性,從而證明大陸漂移假說的正確性。四、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五、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兩部分內容。滄海桑田,海洋可以變陸地,陸地可以變海洋。海陸變遷的原因有地殼運動、海平面上升、人類活動等。大陸漂移假說:魏格納發現問題(南美洲大陸凸出的部分與非洲大陸凹進的部分幾乎是吻合的)→提出假設(非洲和南美洲是不是曾經連在一起,后來分開的)→尋找證據(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古生物分布的相似性)→提出假說(大陸漂移假說主要內容),并運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六、布置作業建議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和【考點專練】。七、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板塊構造學說 火山與地震設計說明本節課基礎知識部分有六大板塊的名稱、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主要運用問題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同時,案例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基礎,即學生在理解板塊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時存在困難,因此要采取多種方法破解難點,比如做模擬演示實驗、動畫視頻等。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解釋地理現象,如山脈的成因、某地多發火山地震等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分析某一案例總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分析,舉一反三。地震發生時的應急措施,學生在課前先搜集、整理資料,結合學校的模擬演練,寫出地震發生時的逃生措施,課上交流展示。學習目標1.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區域認知)2.解釋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綜合思維)重點難點重點: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難點: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理現象。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自主學習法、資料分析法、演示實驗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完成知識梳理部分的內容。二、學習任務一教學模塊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大陸漂移假說被證實后,雖然說明了大陸是漂移的,但沒有說明大陸為什么漂移,還要進一步探究“大陸為什么會漂移”。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研究,提出板塊運動學說。板塊運動學說認為,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對海陸變化的成因形成一個理性的認識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教師: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此外,還可以進一步分出若干小板塊。提出問題:地球表層由哪六大板塊組成 其名稱與大洲之間有什么聯系 學生: ①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②歐亞板塊以亞歐大陸為主。 ③非洲板塊以非洲大陸為主。 ④美洲板塊主要包括南、北美洲。 ⑤南極洲板塊以南極大陸為主。 ⑥印度洋板塊主要包括印度洋、澳大利亞大陸、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 教師: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板塊是不斷運動的)。板塊有兩種運動方式。播放板塊張裂運動動畫視頻。 學生:板塊張裂拉伸,能夠形成裂谷、海洋或使海洋面積擴大。 引導學生觀察世界六大板塊示意圖,說出六大板塊的名稱及其與大洲之間的關系。 通過觀看視頻或動畫、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認識板塊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運動及其產生的現象。教師:模擬板塊運動,總結板塊碰撞擠壓產生的現象。 模擬板塊運動1:把橡皮泥粘貼在指定的泡沫板(板塊模型)①②處,然后把泡沫板塊用力擠壓,觀察現象。 模擬板塊運動2:將一張紙片和一張硬紙板并排放置,左手拿住紙片,保持靜止,右手將硬紙板向左推動,擠壓紙片的邊緣,紙片的右邊將會凸起。繼續用力,直到紙片向下滑過硬紙板。 學生:板塊碰撞擠壓,能夠使山脈抬升或使海洋面積縮小。 教師:學生自主思考,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下列現象。 學生:①喜馬拉雅山脈的成因是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 ②阿爾卑斯山脈的成因是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 ③落基山脈的成因是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 ④安第斯山脈的成因是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碰撞擠壓。 ⑤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其原因是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 ⑥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將形成海洋,其原因是板塊不斷張裂。 ⑦大西洋面積在擴大,其原因是大西洋地處美洲板塊與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的張裂地帶,此處美洲板塊與歐亞板塊、非洲板塊運動方向相背,大西洋面積不斷擴大。 總結: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地殼運動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通過學生自主分析具體案例,動手做演示實驗,掌握分析海洋、山脈形成原因的方法。三、學習任務二教學模塊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過渡:全球平均每年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約5萬次),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這些火山和地震是怎樣分布的 它們與板塊運動有什么關系呢 1.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教師:出示圖3—39“全球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引導學生觀察,說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規律。 (1)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 (2)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地中?!柴R拉雅) 補充:大洋中脊也是火山和地震活動較多的地帶。 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下列現象。 學生:(1)環太平洋地帶位于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2)地中?!柴R拉雅地帶位于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3)英國很少有地震,是因為英國位于亞歐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4)日本多地震,原因是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5)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原因是位于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 (6)世界上許多高大和綿長的山脈,主要分布在板塊碰撞擠壓的地帶。世界上主要山脈帶與火山、地震帶是吻合的。 總結: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板塊的交界地帶,這些地帶是板塊運動中相互擠壓的邊界,地殼活躍。 2.地震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過渡:強烈的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災害。 教師:出示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應急措施的圖片,討論應采取的合理措施。 學生1:當地震發生時,如果在室內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墻根下或堅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上,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應關掉煤氣開關或電源開關。在樓房內,應迅速遠離外墻及其門窗,可選擇在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 學生2:當地震發生時,在室外要避開高大建筑物,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也可用手護在頭上,保持鎮靜,迅速跑到開闊的地區躲避。 學生3:當地震發生時,如果在行駛的汽車上,應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位等。 學生4:當地震發生時,如果被困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援,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通過觀察、問題分析,自主學習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引導學生了解地球圈層的一些物理性質,幫助分析一些地理現象,并能由表及里、舉一反三地進行遷移應用。 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地震發生時正確的逃避方法,掌握逃生技巧。四、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五、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三個方面的問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地中?!柴R拉雅火山地震帶;地震發生時的應急措施。六、布置作業建議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達標】和【考點專練】。七、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