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表(6課時)章節 課時 內容 活動第一節陸地與海洋第1課時 1.海陸分布2.海陸地形討論:如何識別世界海洋和陸地及其主要地形分布形態?第一節陸地與海洋第2課時 1.海陸變遷2.海洋與人類活動 如何說明海陸的運動變化和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第二節天氣與氣候 第3課時 天氣與天氣預報討論:如何識別常見的天氣符號并說明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第二節天氣與氣候 第4課時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討論:如何歸納世界氣溫的分布與變化特點?第二節天氣與氣候 第5課時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討論:如何歸納世界降水的分布與變化特點?第二節天氣與氣候 第6課時1.世界主要氣候類型2.氣候與人類活動 討論:3.如何描述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并說明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粵教版&粵民版 七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主題學習評價表評價指標 評價要素 學生自評 小組互評 教師評價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學習準備 (10分) 思想準備 (5分) 思想準備充分,主動提前預習,按時按質完成導學案, 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保持安靜學具準備(5分) 有提前準備學習用具的意識,提前拿出本節課所需教材、導學案、筆記本、草稿紙、文具等。興趣態度 (20分) 學習興趣 (10分) 對本堂課的內容有非常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態度(10分) 學習態度認真負責,認真參與課堂的每一個環節,認真思考每一個問題積極跟上老師的思維。合作交流(20分) 與人合作(10分) 主動和同學配合,分工合作,樂于幫助同學,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求同學的幫助。與人交流(10分) 態度謙虛,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能交流遇到的問題。思維狀態 (30分) 思維條理(15分) 能發現問題,條理清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解決問題思路清楚,做事有步驟計劃。思維創新(15分) 具有創造性思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能迅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習效果 (20分) 課堂練習成果(10分) 積極主動,正確率高。目標達成 (10分) 實現預定任務與學習目標。備注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地理(粵人版)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單元教學主題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學科 地理 年級 八年級單元 第四單元 授課人單元內容 本單元主要內容: 本章是開始學習自然地理,單元設置從地球表面介紹地球表面基本狀況,然后對大氣圈進行學習,主要淺層地對天氣和氣候進行學習,為初中生學習各個區域地理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第一部分是學習陸地與海洋,本節教材是學生認識地球表面陸地與海洋的基礎。教材分成四部分:“海陸分布”“海陸地形”“海陸變遷”“海洋與人類活動”。首先講述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面積所占比例,然后講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位置;其次對海陸地形進行簡單的學習,對陸地五種地形進行描述,認識世界上一些重要的陸地地形區,對海底地形簡單學習,能認識海底地形的類型特點;再次對海陸變遷的介紹,能認識世界地形輪廓的形成與發展,重點學習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帶),總之,海陸變遷是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的結果。最后學習海洋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人類活動能從海洋中獲取大量資源,人類在活動中也會影響海洋的生態環境,讓人類活動與海洋環境和諧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二部分是學習天氣與氣候,主要涉及天氣和氣候定義及其區別,天氣預報等知識。通過本節課學習,為后面章節中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與分布、世界氣候類型分布等的教學打下基礎。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節內容是學習以后各章,特別是區域地理知識的基礎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學生生活、參與生產的必備知識。從感性材料入手,聯系實際生產、生活,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體會、認識有關概念的內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這是貫穿本節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材以天氣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為切入點,體現了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中、服務于生活的新理念。教材中以大量形象化的圖片,這些圖片也是來源于生活。圖片的使用形象易懂,避免了學生對某些天氣現象的陌生感,也便于學生理解,且培養了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教材中安排了課內活動和課外延伸活動,體現了新教材注重學生主體性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本單元內容的邏輯結構: 本單元內容可開發的教學活動與資源: 1.本單元主要教師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小組展示成果等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探究活動一:海陸在各半球分布狀況,通過材料討論出海陸分布的規律。 探究活動二:制作海陸分布拼版圖 探究活動三:找到世界陸地地形之最,并且找到它們位于哪個大洲? 探究活動四:你知道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嗎? 探究活動五:運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地理現象 探究活動六:天氣與氣候的辨別 探究活動七: 風向和風力的判斷方法 探究活動八:模擬播報天氣預報 探究活動九:繪制與判讀北京市氣溫年變化曲線圖 探究活動十:等溫線圖的判讀 探究活動十一:繪制和判讀降水量柱狀圖 探究活動十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規律及成因 探究活動十三: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 探究活動十四:認識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2. 本單元教學資源有互聯網、地圖、文字材料、視頻、多媒體、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中考評價體系等。 本單元教學重點: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海陸地形的辨別;天氣和氣候的辨別,氣溫和降水的變化和分布,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和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2.培養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及積極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本單元教學難點: 1.認識七大洲輪廓及位置的確定;氣溫和降水的變化和分布,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 2.自我發現問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和能力的培養。2022新課標要求 1.閱讀世界地圖,描述世界海陸分布狀況,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通過閱讀地形圖、圖像,觀看影視資料,觀察地形模型或實地考察等,區別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態特征。 3.在世界地形圖上指出陸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觀察地形分布大勢。 4.結合實例,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并解釋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5.結合實例,說出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6.收看天氣預報節目,識別常見的天氣符號,模擬播報天氣。 7.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描述和簡要歸納世界氣溫分布特點。 8.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描述和簡要歸納世界降水分布特點。 9.閱讀某地區氣溫、降水數據資料,并據此繪制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量隨時間變化的特點。 10.閱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描述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結合實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11.結合實例,說明天氣和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單元學情 當前初一學生的思維發展主要表現為形象思維為主體,并向邏輯思維轉換的過程。因此,應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通過互動合作,積極動腦、解決問題,形成邏輯判斷和推理能力。 學生在小學的自然課、語文課以及日常生活中(如,陸地和海洋的相關概念,新聞聯播后的天氣預報)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由于不同學生的觀察積累素養不同,還有原有的知識淺顯,甚至有所混淆(如類似的天氣符號和風力風向符號的辨別),所以課堂教學中要通過辨析與操練以落實清楚。 初一學生由于生性活潑,所以課堂形式不宜單調。本節課以競賽為主的教學活動來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做好組織教學,利于他們的協作與探究。鑒于他們的知識基礎,在競賽活動的每一步展開前,要對他們做一定的知識鋪墊,幫他們掃清障礙。單元目標 學業目標: 1.通過觀察各種地圖,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情況和大洲之間的分界線,了解海陸地形和海陸變遷,結合現實生活說出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能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能通過天氣圖和衛星云圖,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粗略地判斷近期可能出現的天氣情況。知道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與分布,從而影響氣候,了解氣候的主要類型以及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培養學生讀圖、填圖、析圖、繪圖能力,從而學會使用地理的語言──地圖,培養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目標: 區域認知: 通過區域比較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環境(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的特征,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和聯系,培養他們的區域認知能力。 綜合思維: 通過對比自然地理環境(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的地理特征,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系統地理解和分析地理問題。 3.地理實踐力: 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理解自然地理環境(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培養他們的人地協調觀。 4.人地協調觀: 在課堂上通過模擬實驗等方式,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地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培養他們的地理實踐力。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達成評價表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大單元教學(第1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海陸分布與海陸地形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1.閱讀世界地圖,描述世界海陸分布狀況,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通過閱讀地形圖、圖像,觀看影視資料,觀察地形模型或實地考察等,區別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態特征。指出陸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觀察地形分布大勢。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地球的海陸分布比例,進入學習地球的海陸分布與海陸地形。設置資料和案例分析海陸分布和陸地地形與海底地形。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剖析知識點,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海陸分布任務2:海陸地形案例分析1:海陸在各半球分布狀況案例分析2:制作海陸分布拼版圖案例分析3:找到世界陸地地形之最,并且找到它們位于哪個大洲?案例分析4:你知道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嗎?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第四章 自然地理環境 大單元教學(第2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海陸變遷和海洋與人類活動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結合實例,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并解釋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說出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三葉蟲和魚龍化石出現在喜馬拉雅山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海陸變遷,通過資料分析海陸變遷的理論依據,進一步學習板塊構造,最后了解海洋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海陸變遷任務2:海洋與人類活動案例分析1:運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地理現象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第四章 自然地理環境 大單元教學(第3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天氣與天氣預報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1.收看天氣預報節目,識別常見的天氣符號,模擬播報天氣。 2.結合實例,說明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諸葛亮“趁濃霧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曹營”的故事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預測天氣的重要性,通過資料對比天氣與氣候,進一步學習天氣的相關知識,最后能模擬播報天氣預報。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天氣及其影響任務2:明天的天氣怎么樣?任務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案例分析1:天氣與氣候的辨別案例分析2:風向和風力的判斷方法案例分析3:模擬播報天氣預報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第四章 自然地理環境 大單元教學(第4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氣溫與人類生活、生產的關系,并能舉例說明氣溫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2.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和分析氣溫曲線圖,描述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并掌握計算日平均氣溫和年較差的方法。 3.學生能夠認識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描述氣溫分布的特點和影響因素,培養對地理環境差異的感知能力。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寒假的研學旅行地哈爾濱和三亞的天氣對比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兩個研學目的地的氣溫差異,進一步來學習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通過資料知道氣溫的變化和分布規律。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氣溫的變化任務2:氣溫的分布案例分析1:繪制與判讀北京市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案例分析2:等溫線圖的判讀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第四章 自然地理環境 大單元教學(第5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1.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描述和簡要歸納世界降水分布特點。 2.閱讀某地區降水數據資料,并據此繪制降水量柱狀圖,說出降水量隨時間變化的特點。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請翻牌的三個謎語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降水的概念。通過案例學習降水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推斷降水的變化與分布。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降水的變化任務2:降水的分布案例分析1:繪制和判讀降水量柱狀圖案例分析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規律及成因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第四章 自然地理環境 大單元教學(第6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和氣候與人類活動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根據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根據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學會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 3.運用圖文資料,認識到影響氣候的因素并且探討人類與氣候的關系。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為什么不同地區的自然景觀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通過資料知道各種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與特點,進一步學習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氣候的地區差異任務2: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任務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任務4:氣候與人類活動案例分析1: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案例分析2:認識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大單元整體教學達成評價表(100分)項目 內容 評分標準 等級(分) 得分(分)A B C D單元前期分析(15分) 單元教學內容與任務分析 明確單元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知識結構分析清晰、正確。單元教學任務分析正確。 6 5 4 3學習者學情分析 學習者學情的起點水平、動機、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等分析正確。 5 4 3 2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正確。 4 3 2 1單元教學目標闡明(15分) 單元內容目標確定 單元內容目標全面、均衡,領域區分正確。 7 6 5 4單元學業目標闡明 單元目標目標闡述正確,具有可操作性、可評價性,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 8 7 6 5單元教學過程設計(60分) 單元教學環節 單元教學情境創設有新意,正確體現目標,內容充實、適當,環節清晰,過渡自然,有效引導學生參與,啟發學生思考,呈現方式合理。 20 16 12 8單元學習方式 單元學習體現新課程理念,運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學習方式適當、正確。 10 8 6 4單元教學方法 單元教學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學科教學特點,符合學習者特征。 10 8 6 4單元教學設計對媒體運用和教學資源開發 單元教學的媒體運用恰當,有利于教學的實施、目標的實現,能開發教學資源。 10 8 6 4單元教學設計形成性評價 單元教學課堂小結完整、精煉。作業量適當。課堂時間分配合理。 10 8 6 4文檔規范(10分) 內容 內容完整,語言清晰、簡潔,圖表運用得當。 5 4 3 2排版 格式整齊、美觀,布局合理。 5 4 3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粵教版&粵民版·廣州·《地理》七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主題學習評價表.docx 粵教版&粵民版·廣州·《地理》七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教學設計評價表.doc 粵教版&粵民版·廣州·《地理》七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表.xls 粵教版&粵民版·廣州·《地理》七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