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邏輯與思維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7.1 歸納推理及其方法歸納推理的含義議題一【探究與分享:P59頁】我國的醫學寶典《黃帝內經》記載了一則故事。一個患頭痛病的樵夫不慎碰破了腳趾,卻感到頭不痛了。后來,他頭痛病復發,又偶然碰破了上次碰破過的腳趾,頭痛又好了。以后,一旦頭痛復發,他就有意地去刺破該處,結果每次都有減輕或消除頭痛的效果。一位郎中聽到此事后,經過反復針刺實驗,終于發現這個地方就是針灸穴位中的“大敦穴”。農諺是我國勞動人民生產和生活智慧的結晶。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有農諺流傳。有的地方就流傳這樣的農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正月十五雪打燈,一個谷穗打半斤”。從思維的角度,談談“大敦穴”的發現給我們什么啟示?列舉幾條農諺,想一想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大敦穴”的發現是一種經驗歸納。它是通過對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事例,并且這種事例沒有出現反例,進行歸納總結的結果。從思維的角度看,它是從個別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1)頭伏蘿卜末伏菜,中伏養麥熟得快。(2)澇了伏頭旱伏尾。(3)小暑風不動,霜凍來得遲。街動招的(4)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氣。(5)夏至利東風,半月水來沖。(6)白露天氣哺,谷子如白銀。(7)桃花落在泥漿里,打麥打在塵土里。(8)青蛙呱呱叫,正好種早稻。(9)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10)螞蟻壘窩要下雨。(11)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12)臘梅花向下開,大風卷雪登門來。(13)燕低飛,披蓑衣。以不完全歸納的方式形成生活中的農諺1.前提2.含義:一般性結論個別性特殊性知識搜集事實材料觀察、實驗社會調查等途徑整理加工歸納總結3.區分4.類型:以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的推理形式(歸納推理具有概括性)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前提涉及認識的全部/部分對象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簡單枚舉歸納推理科學歸納推理(一)歸納推理的含義歸納推理是演繹推理的基礎,演繹推理為歸納推理的指導。經驗材料演繹推理大前提歸納推理推出驗證在實際的思維過程中,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相互滲透。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個別一般區分:太平洋里蘊藏有石油,大西洋里蘊藏有石油,印度洋里蘊藏有石油,北冰洋里蘊藏有石油,(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地球上的全部大洋,)所以,地球上的全部大洋里都蘊藏有石油。麻雀是卵生的。燕子是卵生的。大雁是卵生的。老鷹是卵生的。麻雀、燕子、大雁、老鷹都是鳥。所以,所有的鳥都是卵生的。思考:(1)比較兩組材料,哪一組的結論更可靠?談談你的理由。(2)既然完全推理的可靠性比不完全推理的更高,那么不完全推理還有必要嗎?探究: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一)歸納推理的含義3.完全歸納推理(1)含義:如果歸納推理的前提遍及認識的全部對象,這樣的推理就叫作完全歸納推理。(2)特征:這種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保真關系,它是一種必然推理,它不屬于邏輯推理分類中的或然推理。(3)局限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每個對象都進行一一考察(認識對象復雜性——人的精力、能力和認識條件的有限性)這就需要運用不完全歸納推理。示例評析:微型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短篇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中篇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長篇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是小說形式的全部對象。所以,所有的小說都是有故事情節的。這個推理的前提考察了小說形式的全部對象,然后得出“所有的小說都是有故事情節的”這個結論,這是一個完全歸納推理。【探究與分享:P61頁】花生仁是否有花生衣包著?甲將一筐花生一一剝開查看。乙只揀了幾個樣品,有大的、小的,已經成熟的、尚未成熟的,一仁的、多仁的,不過剝了一把花生,就得出結論:花生仁的確都有花生衣包著。你怎么看甲與乙的做法?遇到類似“花生仁是否有花生衣包著”的問題,你怎么解決?提示: 甲用的是完全歸納推理,乙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推理。乙的做法更好一些。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面對數量較大甚至是無數的對象,無法對每個對象都進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況下,我們也沒有必要對認識對象的每種情況都進行考察。(可以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完全歸納推理具有局限性不完全歸納推理3. 不完全歸納推理:(1)依據:(2)含義:是根據某類認識對象中的部分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全部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3)特點: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或然的。P62一段前提涉及認識的部分對象不完全歸納推理的邏輯形式可表示如下: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 是(或不是)P(S1,S2,S3……Sn是S類的部分對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一)歸納推理的含義憑借思維的能動性,只考察其中的部分情況,往往也能得出一般性結論。選項屬于歸納推理的是(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窺一斑而知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吃一塹,長一智舉一反三熱脹冷縮思考一般性結論個別性特殊性知識搜集事實材料觀察、實驗社會調查等途徑整理加工歸納總結√√√√√不完全歸納推理簡單枚舉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未遇反例之前提,由部分情況得出一般性結論使用方便,節約時間或然性只根據一兩件事實材料就簡單得出一般性結論“輕率概括”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科學歸納推理根據某類中部分對象與其屬性之間所具有的因果聯系推出金受熱后體積膨脹,銀受熱后體積膨脹,銅受熱后體積膨脹,鐵受熱后體積膨脹,因為金屬受熱后分子的凝聚力減弱,分子運動加速,分子彼此距離加大,從而導致膨脹。而金、銀、銅、鐵都是金屬,所以,所有金屬受熱后體積都膨脹。因果(4)不完全歸納推理的類型:◆含義:根據事物情況的多次重復,且沒有遇到相反情況,由部分情況得出一般性結論。一旦遇到相反情況,結論就會被推翻。◆例如:從一個袋子里往外摸球,連續5個都是紅色玻璃球。我們就此為前提,得到“袋子里裝的都是紅色玻璃球”的結論。 該結論是不可靠的,一旦下一個是別的顏色的玻璃球時,該結論立刻被推翻,因此是或然性推理。◆在進行簡單枚舉歸納推理時,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例如:甲的孩子學藝術沒有考上大學,乙的孩子學藝術沒有考上大學,甲由此得出結論:學習藝術是沒有前途的。解析:甲憑經驗得出結論,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對簡單枚舉法而言,其考察的對象數量越多、范圍越廣,結論就越可靠;要通過尋找反例來驗證結論的可靠性。簡單枚舉法科學歸納法◆含義:根據某類部分對象與某種屬性的因果聯系,推出某類對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某類部分對象與某種屬性的“因果聯系”,是必然的聯系。◆例如:鈉與氧在燃燒條件下反應會產生新物質,鋰與氧在燃燒條件下反應會產生新物質,鉀與氧在燃燒條件下反應會產生新物質,氫與氧在燃燒條件下反應會產生新物質,鈉、鋰、鉀、氫與氧的反應是化學反應的一部分;因為在燃燒中,分子破裂成為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從而形成新物質,所以,化學反應會產生新物質。通過科學分析知道了“鈉、鋰、鉀、氫與氧的反應”與“形成新物質”的因果關系,從而推出結論:化學反應會產生新物質。科學歸納推理通過科學分析而得出的結論比簡單枚舉法更可靠。項目 完全歸納推理 不完全歸納推理區 別 考察對象的范圍 某類事物的全部對象 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結論與前提關系 沒有超出前提斷定的范圍 超出了前提斷定的范圍結論的 可靠性 只要前提為真,推理結構正確,完全歸納推理必然推出真結論,是必然推理。 或然推理,即便前提都為真,結論也未必真聯 系 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較小,結論的一般性程度較大 【歸納匯總】:完全歸納推理與不完全歸納推理易錯提醒(1)完全歸納推理屬于邏輯推理分類中的或然推理。改錯:完全歸納推理屬于邏輯推理分類中的必然推理。(2)只要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是真實的,就能使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具有保真性。改錯:要使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具有保真性,除了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是真實的以外,還需要所涉及的認識對象一個都不能遺漏。(3)以一般性或共性知識為前提,推出個別或特殊的結論。這種推理形式叫作歸納推理。改錯:以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這種推理形式叫作歸納推理。例題:“我們摩擦凍僵了的雙手,手便暖和起來;我們敲擊冰冷的石塊,石塊能發出火光;我們用錘子不斷錘擊鐵塊,鐵塊可以熱到發紅。由此可知:物體運動能夠產生熱。”這一推理屬于( )A.演繹推理 B.聯言推理C.完全歸納推理 D.不完全歸納推理D 【解析】從“我們摩擦凍僵了的雙手”等許多能夠產生熱的若干個別性情況,概括得出“物體運動能夠產生熱”的一般性結論,是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推理。D項符合題意,應入選。歸納推理的方法議題二要保證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真實可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應該是真實的。②所涉及的認識對象,一個都不能遺漏。二、歸納推理的方法2. 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可靠性的要求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認識對象和有關現象之間尋找因果聯系。P62三段因果聯系是事物或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因果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聯系。P62四段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每個對象都進行考察,而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或然的,也就是結論不一定可靠。如何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可靠性呢?1. 完全歸納推理的方法P62 不完全歸納推理的方法:①考察更多的認識對象②考察更廣的范圍③分析因果關系.因果聯系:是事物或現象之間引起被引起關系。解讀:不能把沒有因果關系的兩個事物或現象誤認為有因果關系;雖然因果關系一定是前因后果,但并不意味著有先后關系的事件一定有因果關系。例1:張三酒醉駕駛,張三被刑事拘留。作為因和果的兩個事件,必須有很強的關聯性。酒駕和刑事拘留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二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例2:甲感冒了,一直沒有吃藥,堅持到第6天,甲喝了一大杯水,結果感冒好了。由此甲得出結論:喝水能夠治療感冒。喝水在前,身體痊愈在后,貌似有因果關系,其實未必如此。無論甲吃藥不吃藥,感冒一般都可以在7天左右痊愈。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求同求異并用法剩余法求因果五法2.不完全歸納推理的方法——①求同法“求同法”邏輯形式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對象1. A B C a2. A D E a3. A F G a……所以,A是a的原因例1:甲、乙、丙、丁四戶人家都報告說,家人發生了嘔吐、昏迷現象。警察發現,這些住戶的居住條件各不相同,飲食也不同,中毒者的年齡、健康情況也不同,但有一個情況是共同的,他們同飲一口井的水。井水可能是引起嘔吐、昏迷的原因。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出現在多個場合中,而在這些場合中只有一個有關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這個共同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特點:“異中求同”aA求同法的邏輯形式可以用下圖表示因此,求同法的結論不具有必然性,結論不一定是正確的,是或然性推理。使用求同法,必須注意這些場合中只能有一個相同情況,若還有其他因素沒有被發現,結論可能會出現誤差。例1:“鼓響時鼓面有震動,鑼響時鑼面有震動,胡琴響時琴弦有震動;各種發聲的東西很不相同,但都和震動有關。可見,聲音是由震動引起的。”這里用的是尋求因果聯系的( )A.求同法 B.求異法 C.共變法 D.剩余法解析:選A。共同的因素是“震動”,根據求同法,得出“聲音是由震動引起的”。解析:根據求同法,觀察4種場合下都有一個共同因素“很漂亮”,那么,“很漂亮”可能是“找到自己另一半”的原因,但也存在“很漂亮”與“找到自己另一半”并沒有關系。②求異法——“同中求異”例2: 在新疆天山深處一個解放軍哨所駐地毒蛇很多,經常爬到房間里來搗亂,而當地哈薩克族人家里從來沒有發現過蛇。戰士們發現哈薩克族人家里就是比哨所多鵝,其他居住條件與哨所一樣。于是,戰士們就買四只鵝養起來,哨所里再也沒發現過毒蛇。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在第一場合出現,在第二場合中不出現,而在這兩個場合之間只有一點不同,即第一場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場合沒有這個因素A,其他有關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這個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即在被研究現象出現與不出現的兩個場合中,如果其他情況相同,唯有一個情況不同。)“求異法”邏輯形式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對象1. ABC a2. -BC -……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在這個邏輯案例中,人們是通過求異法來探索因果關系的,求異法的推理規則是:①求異法是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的,而且一般在兩個場所進行。②求異法是“同中求異”,排除相同的情況,找出不同的情況。③求異法是或然性推理,其結論沒有必然性。例如:甲乙兩個林場,甲林場連年發生病蟲害,而乙林場卻沒有。于是人們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探求甲林場連年發生病蟲害的原因。在其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在甲林場施肥、澆水、除草、掛吊瓶殺蟲,在乙林場施肥、澆水、除草,結果發現,甲林場當年沒有出現病蟲害。由此人們認為:掛吊瓶殺蟲是甲林場沒有發生病蟲害的原因,二者存在因果關系。場 合 相關情況 被研究對象甲林場 施肥、澆水、除草、掛吊瓶殺蟲 沒有發生病蟲害乙林場 施肥、澆水、除草所以,掛吊瓶殺蟲是甲林場沒有發生病蟲害的原因③共變法——特征:“求量的變化”①含義:如果被考查現象a有某些變化,有一個因素A也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那么,這個相關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②正確地應用共變法需要注意兩點:第一,只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兩種共變現象之間才有因果聯系;如果還有其他現象同時發生變化,結論就不可靠。第二,兩種現象的共變總有一定限度,超出這個限度,共變關系就會消失,或者會發生另一種相反的共變關系。中國科學家發現,當太陽上的黑子大量出現時,長江流域的雨量就多;當太陽上的黑子出現不那么多時,長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當太陽上的黑子出現很少時,長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很少。二、歸納推理的方法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對象1. A1、B 、C、D a12. A2、B 、C、D a23. A3、B 、C、D a3……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A1a1a2a3A2A3例3: 對一個物體加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溫度不斷升高,物體的體積會不斷膨脹。由此,人們得出結論:物體受熱與物體體積膨脹有因果聯系。根據這一原理,人們制造了體溫計、氣壓表等。閃電與雷鳴經常交替出現,但是二者并沒有因果關系。③共變法——特點:“求量的變化”例3: 對一個物體加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溫度不斷升高,物體的體積會不斷膨脹。由此,人們得出結論:物體受熱與物體體積膨脹有因果聯系。根據這一原理,人們制造了體溫計、氣壓表等。如果被考察現象a有某些變化,有一個因素A也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那么,這個相關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共變法”邏輯形式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對象1. A1、B 、C、D a12. A2、B 、C、D a23. A3、B 、C、D a3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正確地應用共變法需要注意①其他因素保持不變; ②不超出共變限度 )例2:指出下述案例中,使用了何種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并寫出其邏輯形式。 把綠色植物移到黑暗處,他的綠色會漸漸褪去;再把它移到有光的地方,它會漸漸恢復綠色。所以,光和植物產生綠色有因果關系。參考答案。案例中使用了共變法。場合 相關情況 被研究對象 ① A1BC a1 ② A2BC a2 ③ A3BC a3所以,情況A與現象a之間有因果聯系。④求同求異并用法——特征:既求同又求異/“兩同一異”如果在某一現象出現的幾個場合中(正事例組),只有一種共同的情況,在這一現象不出現的另外幾個場合中都沒有這種情況(負事例組),那么,這種情況可能就是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提醒:正確理解求同求異并用法求同求異并用法不是求同法與求異法的相繼運用。它是在無法滿足求同法和求異法對“其他情況”嚴格的條件要求的情況下,所使用的求同與求異推廣形式,它是通過兩次類似求同法(正面場合求“有”同,反面場合求“無”同),然后再用類似求異法得出結論。盡可能接近于求同法和求異法對“其他情況”的要求,是提高這種方法可靠性的基本途徑。“求同求異并用法”邏輯形式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現象1. A、B、C a2. A、D、E a3 A、F、G a……Ⅰ. - C、 D -Ⅱ. - E、 F -Ⅲ. - G、H -……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正事例組負事例組醫療隊調查甲狀腺腫大原因:流行的幾個地區調查結果:地理環境、經濟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點:居民食物和飲用水中缺碘;不流行的幾個地區調查結果:地理環境、經濟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點:居民食物和飲用水中不缺碘。醫療隊綜合上述調查情況得出結論:缺碘是產生甲狀腺腫大的原因。這里運用了“求同求異并用法”。因為“富人的精米和白面都去糠、麩而多得腳氣病”, 求同;“窮人的各種食物都有糠、麩而少得腳氣病”,這是求同;“窮人吃糠、麩少得腳氣病,富人不吃糠、麩(吃精米白面)多得腳氣病”,這是求異。古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注意到:得腳氣病的往往是富人,窮人患此病的很少。他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后發現,窮人的勞作、生活等情況各有差別,但窮人的食物中多米糠、麩皮;富人的生活情況也各有差別,但富人吃的精米白面都把糠、麩皮去掉了。于是,他試著用米糠和麥麩治療腳氣病,果然有效。場合 相關情況 被研究對象王財主不吃粗糧 得腳氣病正面場合 李財主不吃粗糧 得腳氣病劉財主不吃粗糧 得腳氣病…… ……窮人甲吃粗糧 不得腳氣病反面場合 窮人乙吃粗糧 不得腳氣病窮人丙吃粗糧 不得腳氣病…… ……解讀:求同求異并用法的使用步驟是:通過在正反兩面分別使用求同法,再對其結論使用求異法,最終推出A與a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簡而言之,就是兩次使用求同法,一次使用求異法推出結論的。即A出現,則a出現;A不出現,則a不出現。根據求異法可知:A是a的原因。例2:小劉結婚,同事們前去祝賀,飯后有不少人肚子疼。經過事后調查發現,所有吃過麻婆豆腐的同事都肚子疼(正面場合使用了求同法);所有沒有吃麻婆豆腐的同事都沒有肚子疼(反面場合用了求同法)。通過兩組對比可知,可能是吃了變質的豆腐導致了肚子疼。(正反兩個場合用了求異法)該案例使用了求同求異并用法來探求“麻婆豆腐”和“肚子疼”之間的因果關系。(二)歸納推理的方法⑤ 剩余法“剩余法”邏輯形式已知復合現象1(A、B、C、D)是復合現象2(a、b、c、d)的原因,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D是d的原因,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例如:19世紀上半葉,天文學家發現天王星在其軌道上運行時,有4個地方發生偏斜現象。當時已知3個地方的偏斜是分別受三顆行星吸引所致,于是推測第4處的偏斜也是受某顆行星吸引所致。后來,天文學家終于在1864年9月23日發現了這顆新的行星——海王星。已知某一復合現象是另一復合現象的原因,并且前一復合現象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復合現象中的某一部分的原因。那么,前一復合現象的其余部分與后一復合現象的其余部分有因果聯系。易錯提醒(1)提高完全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認識對象與有關現象之間尋找因果聯系。改錯: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認識對象與有關現象之間尋找因果聯系。(2)人們看到千千萬萬的天鵝每一只都是白的,于是得出結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這一推理是必然推理。改錯:人們并不能看到所有的天鵝,所以,這一推理是不完全歸納推理,是或然推理,即不能必然推出“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3)求同求異并用法是求同法和求異法的相繼運用。改錯:求同求異并用法不是求同法和求異法的相繼運用,它是通過兩次類似求同法,然后再用類似求異法得出結論。例1: 居里夫人在瀝青礦物中提取放射性元素時發現,從一定的瀝青礦物中提取的全部純鈾的放射性強度比同等數量的瀝青礦物的放射性強度低數倍。他據此推斷,瀝青礦物中還存在其它放射性更強的元素。解讀:居里夫人排除了鈾,推斷還有未知元素,用的是剩余法(排除法)例2:為了查明誘發冬眠的物質究竟存在于血細胞中,還是存在于血清里,生物學家道厄把血液分離為血細胞和血清;再將血清通過分子過濾器,分離為殘留物質和濾過物質。隨后,將血細胞、殘留物質、濾過物質分別注射到黃鼠體內。實驗結果表明:血細胞、殘留細胞均不能使黃鼠冬眠。只有那些通過分子濾過器的物質,才能誘發動物的冬眠。解讀:道厄將“血細胞、殘留物質”排除,剩下的某一先行條件(過濾物質)就是原因。【注】:判明因果聯系的方法所得的結論都是或然性的。在運用時,應當注意其合理性,努力提高結論的可靠程度。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將提高結論的可靠程度。例如:摩擦生熱的論證可以通過 獲得,那就是幾種不同的事物摩擦都生熱;也可以通過 獲得,鋸片不鋸木頭時不熱、鋸木頭就熱;還可以通過 獲得,那就是鋸一會兒微熱,鋸時間長就燙手。經過幾種方法的檢驗,結論就可靠多了。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材料一:把綠色植物移到黑暗地方,它的綠色就漸漸褪去;再把它移到有光的地方,它重新變綠。材料二:棉花能保溫,積雪也能保持地面溫度。據測定,新降落的雪有40%-50%的空氣間隙。棉花是植物纖維,雪是水凍成的,它們很不相同,但兩者都是疏松多孔結構。材料三:地球磁場發生磁暴的周期經常與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一致。當太陽黑子數目增加時,磁暴的強度增大;當太陽黑子的數目減少時,磁暴的強度降低。小組活動:上述材料分別屬于哪種方法,嘗試分析并填寫活動單。求異法求同法共變法現象a 影響因素A 結論 特點 公式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①求同法A.含義: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出現在多個場合中,而在這些場合中只有一個有關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這個共同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3)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異中求同現象a 影響因素A 結論 特點 公式求同法疏松多孔結構保溫保溫與此結構有因果聯系材料二:棉花能保溫,積雪也能保持地面溫度。據測定,新降落的雪有40%-50%的空氣間隙。棉花是植物纖維,雪是水凍成的,它們很不相同,但兩者都是疏松多孔結構。①A、B、C——a;②A、D、E——a;③A、F、G——a;……A與a有因果聯系。②求異法A.含義: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在第一場合出現,在第二場合中不出現,而在這兩個場合之間只有一點不同,即第一場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場合沒有這個因素A,其他有關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這個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同中求異①A、B、C——a;②/、B、C—— ;……A與a有因果聯系。(3)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材料一:把綠色植物移到黑暗地方,它的綠色就漸漸褪去;再把它移到有光的地方,它重新變綠。現象a 影響因素A 結論 特點 公式求異法有無光照變綠或者綠色褪去光照和植物變綠有因果聯系③共變法A.含義:如果被考查現象a有某些變化,有一個因素A也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那么,這個相關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求量的變化(3)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①A1、B、C——a1;②A2、B、C——a2;③A3、B、C——a3;........A與a有因果聯系。材料三:地球磁場發生磁暴的周期經常與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一致。當太陽黑子數目增加時,磁暴的強度增大;當太陽黑子的數目減少時,磁暴的強度降低。現象a 影響因素A 結論 特點 公式共變法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磁暴強度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與磁暴強度有因果關系含義 特點 公式求同法 在不同條件中,總會有相同的因素A引起現象a的產生 異中求同求異法 在相同條件下,如果有因素A則會引起現象a的產生,如果沒有,則不會產生。 同中求異共變法 在相同條件中,因素A的變化會引起現象a的變化 量的變化①A、B、C——a;②A、D、E——a;③A、F、G——a;……A與a有因果聯系。①A、B、C——a;②/、B、C—— ;……A與a有因果聯系。①A1、B、C——a1;②A2、B、C——a2;③A3、B、C——a3;........A與a有因果聯系。 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區 別 思維過程 從一般性前提推出個別性結論 以個別性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結論斷定的知識范圍 推出了新的判斷, 但沒有超出前提范圍 把個別的知識加以概括所推出的一般性結論的新判斷,超出了前提范圍前提與結論的聯系 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必然的聯系 前提與結論之間(除完全歸納推理之外)都只具有或然的聯系聯系 ①演繹推理大前提的一般性知識,必須借助歸納推理,由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經過概括才能得到; ②歸納推理也離不開演繹推理。在歸納推理過程中,所獲得的個別性前提需要一定的理論、原則作指導,歸納推理所得到的結論,往往需要演繹推理加以論證。 【提醒】: 歸納推理得到的一般規律并不一定正確,還需要由演繹推理來驗證。所以,科學研究的過程就是歸納、演繹、再歸納、再演繹,螺旋上升,使理論越來越發展。【易混區分】: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的關系含義 聯系 區別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 1 ,S 2 ,S 3 ……S n 是S類的全部對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 1 ,S 2 ,S 3 ……S n 是S類的部分對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某類事物的全部對象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沒有超出前提斷定的范圍超出了前提斷定的范圍必然推理或然推理(1)通過觀察、實驗和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有關對象的事實材料,對它們進行整理和加工,得到的個別性或特殊性的知識。(2)以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歸納推理邏輯形式考察對象的范圍考察的可靠性結論與前提的關系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過程含義 聯系 區別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 1 ,S 2 ,S 3 ……S n 是S類的全部對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 1 ,S 2 ,S 3 ……S n 是S類的部分對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某類事物的全部對象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沒有超出前提斷定的范圍超出了前提斷定的范圍必然推理或然推理(1)通過觀察、實驗和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有關對象的事實材料,對它們進行整理和加工,得到的個別性或特殊性的知識。(2)以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歸納推理邏輯形式考察對象的范圍考察的可靠性結論與前提的關系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過程要保證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真實可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是真實的;(2)所涉及的認識對象,一個都不能遺漏。歸納推理含義類型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含義特征含義保真條件依據類型簡單枚舉推理科學歸納推理因果聯系含義探求方法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1.銳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鈍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積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這個推理屬于( )A.演繹推理B.完全歸納推理C.不完全歸納推理D.類比推理B2. 在夏天雨后,人們發現雨后的晴空會出現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美麗彩虹。后來,在早晨的露水珠里又看到了七色彩帶,在瀑布濺起的水星里,在船槳打起的浪花里也能看到類似現象。這些場合有許多不同的情況,但有一點相同,就是陽光穿射過水珠。因此,陽光穿射過水珠可能是彩虹出現的原因。這里運用的是探求因果聯系方法中的( )A.求同法 B.求異法C.共變法 D.剩余法A【解析】如果我們所考察的現象在幾個場合中出現,而在這些場合中只有一個情況是相同的,這種相同情況可能就是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這種判明因果聯系的方法叫作求同法。特點是“異中求同”。3. 我國著名中醫孫思邈發現山區的老百姓容易得一種怪病,病人的視力在白天很正常,到了晚上,光線不足,病人就像麻雀一樣什么也看不見。人們把這種病稱為“雀盲眼”(學名夜盲癥)。為什么有錢人不得這種病呢?這分明是窮人身上缺少點什么才引起的,他分析,這可能是窮人很少吃葷的緣故。他用動物的肝臟來治夜盲癥,果然有效。材料中使用的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異法C.求同求異并用法 D.共變法C【解析】孫思邈比較了解窮人的情況,都患夜盲癥;又把窮人和富人進行比較,得出了富人不患夜盲癥是因為富人多吃葷,而窮人少吃葷。這符合求同求異并用法的特點。故正確答案為C項。4. 遇難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堅持多久 有人研究發現,會游泳的人在水溫0℃時可以堅持15分鐘,2.5 ℃時是30分鐘,5℃時是1小時,10℃時是3小時,25℃ 時是一晝夜。可見,人在水中堅持的時間長短與水溫高低有因果聯系( )A.求同法 B.求異法C.剩余法 D.共變法D【解析】在其他相關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水溫變化,人能在水中堅持的時間也發生變化,由此可知,人能在水中堅持的時間與水溫有因果聯系,這種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叫做共變法的特點。練一練1、銳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鈍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積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這個推理屬于( )A.演繹推理 B.完全歸納推理C.不完全歸納推理 D.類比推理B練一練2、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前提與結論的聯系是( )A都是或然的B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C都是必然的D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