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3節 電阻的測量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一、實驗:伏安法測電阻1.實驗原理: 。 2.實驗電路3.進行實驗:用 測量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用 測量通過被測電阻的電流。 新知梳理電壓表電流表4.注意事項(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調至 位置。 (2)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3)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 。 二、實驗: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注意事項:小燈泡電阻會隨 ,所以在實驗過程中,不可以采用取平均值的方式來減小實驗誤差。 斷開阻值最大保護電路,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減小誤差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分層訓練1.關于伏安法測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操作方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中間位置B.為了防止電表被燒壞,電流表和電壓表都應選用大量程C.連接電路時,必須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按順序接線D.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DC3.(多選)在“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的實驗中,關于四位同學遇到的一些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剛連接完電路的最后一根導線小燈泡就亮了,是因為他連接電路時開關是閉合的B.小強連接完電路閉合開關后小燈泡不亮,可能是因為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到了最大C.小梅要判斷小燈泡是否正常發光,應在調節滑動變阻器的同時仔細觀察小燈泡亮度D.小麗發現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測得的電阻值均不相同,有可能是由測量誤差導致的AB4.為測量一定值電阻的阻值,某同學設計并連接了如圖所示電路,所用的電源是兩節干電池。請指出該同學在電路設計和連接上存在的兩個問題:① ;② 。 電壓表量程選擇過大缺少滑動變阻器5.小明用“伏安法”測量未知電阻R的阻值。(1)根據圖(甲)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的實物圖補充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滑動時它的電阻增大、電壓表選擇合適的量程。答案:(1)如圖所示(2)閉合開關前要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 端。 (3)電壓表的示數為1.5 V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為 A,可算出電阻R的阻值為 Ω。 (4)他接著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測出多組電壓和電流的值,算出對應的電阻值及電阻的平均值,計算電阻的平均值的目的是 。B0.35減小誤差(5)測出電阻R的阻值后,小明還對標有2.5 V的小燈泡的電阻進行了測量,他測量了多組數據,如下表所示。次數 1 2 3 4 5電壓U/V 2.5 2.1 1.7 0.9 0.1電流I/A 0.28 0.26 0.24 0.19 0.05電阻R/Ω 8.93 8.08 7.08 4.74 2.00小燈泡亮度 亮度越來越暗小明發現5次測量的電阻值相差較大,和其他小組交流發現都存在類似情況,且小燈泡的電阻隨電壓減小而減小,亮度也變暗。同學們認為這種情況不是誤差造成的,而是小燈泡電阻受 影響。 溫度6.(2023東營)某興趣小組在“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實驗中,選用器材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其中電源電壓恒為3 V,小燈泡正常工作的電壓為2.5 V,所用器材均能滿足實驗需要。(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電路的連接,注意導線不能交叉。答案:(1)如圖所示(2)該實驗中,滑動變阻器除了保護電路外,其作用還有 . 。 (3)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現小燈泡不亮,電壓表指針偏轉明顯,電流表無示數,則發生的故障可能是小燈泡 (選填“斷路”或“被短接”)。 (4)排除電路故障后進行實驗,測得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為0.3 A,則小燈泡此時的電阻為 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5)實驗中發現,當電壓表示數為0.9 V時,小燈泡剛好微微發光,你認為此時小燈泡的電阻比它正常發光時的電阻要 (選填“大”或“小”)。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斷路8.3小7.(2023江西)[實驗名稱]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實驗器材] 正常工作電壓為2.5 V的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阻約10Ω)、兩節新干電池、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0 Ω 1 A)、開關、導線若干。[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1)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連接的電路。他檢查電路連接完好后,正準備閉合開關,同組的另一同學及時提醒他,這樣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處是 。 滑動變阻器未移動到阻值最大處(2)正確操作后,閉合開關,發現燈泡不亮,電流表和電壓表均無示數;斷開開關,將電壓表接在C接線柱上的導線改接到B接線柱上,閉合開關,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而電流表仍無示數,則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2.5 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為 A,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 Ω(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滑動變阻器斷路0.269.6[拓展]該同學實驗興致正濃,他又分別測出了2 V和3 V電壓下小燈泡的電阻,然后用這三次電阻的平均值作為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值。他的這種做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 錯誤燈絲阻值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求平均值無意義8.(多選)如圖所示的“電阻測量盒”,內有電源(電壓不變且未知)、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0、開關和電流表,并引出兩根導線到盒外。將盒外的兩根導線分別與待測電阻Rx的兩端相連,根據開關閉合、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可以算出Rx的阻值。設計的盒內電路圖,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ABD9.(2023泰州)小明和小華一起進行伏安法測電阻的活動。(1)他們選用的器材如圖(甲)所示,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大。答案:如圖所示(甲)(2)連接電路之前,應該 開關,檢查電表指針是否 。 (3)閉合開關,小明發現兩電表均無示數。為了查找故障,他將電壓表拆下,保持電路其他部分連接完好,再將電壓表分別接在電源、待測電阻Rx、滑動變阻器兩端,然后閉合開關,發現只有接在待測電阻Rx兩端時,電壓表無示數,則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小明和小華配合進行實驗,并根據數據畫出如圖(乙)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該待測電阻Rx的阻值為 Ω。 斷開歸零滑動變阻器斷路5(5)利用電壓表可以直接測量電壓的大小,能否把電壓表改裝為間接測量電阻大小的儀表呢 小明和小華經過思考,分別設計了如圖(丙)、(丁)所示的方案(電源電壓恒定不變),并進行了以下操作和分析:①小明在電路的M、N兩點之間接入一個電阻箱,調節旋鈕使它接入電路的阻值分別為5 Ω、8 Ω、20 Ω,閉合開關,發現電壓表指針分別指向1.5 V、2.0 V、3.0 V的刻度線,于是他在表盤相應位置標出了電阻的數值,如圖(戊)所示。以此類推再標出其他刻度線,電壓表就可以用來直接測量阻值了,由以上數據可知:電源電壓為 V,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 Ω; ②小華的設計方案,所用器材的規格、電表接入的量程都與小明的完全相同,分析她的設計方案可知:在保證器材安全的前提下,她改裝后的電壓表所能測的最小電阻值為 Ω。 4.510510.(2024昆明五華區校級期末)在做電學實驗時,小宇發現一個定值電阻R的標簽已模糊,為了知道它的阻值,小宇用電壓恒為6 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等器材測量其電阻的大小。(1)如圖(甲)所示是小宇連接的實物電路,經檢查發現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這根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接法。答案:如圖所示(甲)(2)改正錯誤后,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移至 (選填“A”或“B”)端。(3)閉合開關,移動滑片測出一組數據,記錄在表中。根據表中數據,求得定值電阻的阻值是 Ω;小宇實驗中存在不足之處是 . 。A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1 1.0 0.1010實驗次數少(4)小宇又想在不改變器材的情況下,測標有“3.8 V”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他將電阻換成小燈泡后,發現電壓表0~15 V量程損壞,在不改變原有器材的情況下,需要將電壓表并聯在 兩端,移動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 V,就可以測量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 滑動變阻器2.2(5)小宇通過分析,缺少電壓表,也能夠利用阻值已知的電阻R0和電流表來完成實驗,請你幫他補充完整:①電路圖設計如圖(乙)所示,正確連接好電路;②斷開開關S2,閉合開關S1,測出通過定值電阻R0的電流I0;③ ,測出通過待測電阻Rx的電流Ix; ④則待測電阻Rx= 。(乙)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謝謝觀看(共17張PPT)*第4節 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新知梳理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電路圖電流 特點 I=I1=I2 I=I1+I2電壓 特點 U=U1+U2 U=U1=U2分層訓練1.已知R1(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丁)、(乙)D.(丁)、(甲)、(丙)、(乙)C2.阻值為3 Ω與6 Ω的電阻,將它們串聯,其總電阻為R1;將它們并聯,其總電阻為R2,則R1∶R2等于( )A.2∶1 B.1∶2 C.2∶9 D.9∶23.如圖(甲)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乙為定值電阻B.當電阻甲兩端電壓為2 V時,R甲=0.4 ΩC.如圖(乙)所示,當開關閉合,電路電流為0.2 A時,電路總電阻是15 ΩD.如圖(丙)所示,當開關閉合,電源電壓為2 V時,電路總電流為0.7 ADC4.(2023臨沂)圖(甲)所示電路的電源電壓為3 V,閉合開關后,兩電流表的指針偏轉均如圖(乙)所示,則電路的總電阻為 Ω;斷開開關后,電阻R2的阻值為 Ω。 22.55.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12 V且保持不變。當開關S、S1都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置于中點時,電流表示數為1.5 A,電阻R= Ω,此時斷開S1,電流表示數變為 0.6 A,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 Ω。8246.(云南中考)小宇對物理現象很好奇,學習了電壓表后,他很想知道為什么同一個表盤只要連接不同的接線柱,就可以實現量程的轉換。于是,他將電學盒里的電壓表[如圖(甲)]的后蓋打開,看到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連接情況。小宇發現電壓表其實是由一個小量程的電流表改裝而成,“3 V擋”和“15 V擋”都是由同一個電流表分別與不同的電阻 聯而成,電阻越大,量程 ,這里的電阻起到了 .作用。 串越大分壓7.如圖所示,R0、Rx為定值電阻,其中R0=10 Ω。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8 A,若電源電壓不變。求:(1)電源電壓。答案:(1)6 V(2)電阻Rx的阻值。答案:(2)30 Ω8.如圖所示,R1=10 Ω,R2=20 Ω,R3=30 Ω,電源電壓恒定不變,若開關S、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的讀數是0.3 A,求:(1)電源電壓。解析:(1)開關S、S1閉合,S2斷開時,只有R3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電流,電源電壓U=IR3=0.3 A×30 Ω=9 V。答案:(1)9 V(2)當S閉合、S1和S2都斷開時,R1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電流表的讀數是多少 答案:(2)2.25 V 0.225 A (3)當S、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的讀數是多少 答案:(3)0.75 A9.(云南中考)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如圖所示,其中M、N均為絕緣材料, MN間有可收縮的導線,彈簧上端和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電源電壓為10 V,R1=8 Ω,R2的阻值變化范圍為0~10 Ω,閉合開關S,壓力F與R2的變化量成正比,F=1 N 時,R2為2 Ω,此時電流表示數是 A;當電流表的示數為I時,F= N(寫出關于I的數學表達式)。 110.(2023齊齊哈爾)如圖所示,已知R1∶R2=2∶1。當開關S閉合,甲、乙兩表均為電壓表時,兩表示數之比為U甲∶U乙= ;當開關S斷開,甲、乙兩表均為電流表時,兩表示數之比為I甲∶I乙= 。(電路中各元件均未損壞) 1∶21∶2謝謝觀看(共21張PPT)第1節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一、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新知梳理實驗目的 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控制變量 控制 不變,利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 . 電路圖 實驗 圖象結論 ,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該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電阻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電阻一定時正比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二、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目的 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控制 變量 控制 不變,換用不同的電阻,利用滑動變阻器使 電路圖 實驗 圖象結論 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 該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電壓電阻兩端電壓相同電壓一定反比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三、實驗注意事項(1)實驗前開關應該處于 狀態。 (2)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應位于 處,目的是 。 斷開最大阻值保護電路分層訓練1.(2023哈爾濱)如圖所示,探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探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導體的電阻一定B.滑動變阻器可以起到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作用C.實驗的結論是電流跟電壓成反比D.多次實驗是為了得到電流跟電壓之間的定量關系C2.小明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為了改變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用不同節數的干電池做電源先后串聯接入MN之間B.電池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接入MN之間C.電池先后與不同定值電阻R′串聯接入MN之間D.以上三種方案都可行D3.沈青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不變,實驗數據如表,若第四次實驗時將定值電阻的阻值由15 Ω調為某一阻值后,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調換的電阻為( )A實驗次數 1 2 3 4電阻R/Ω 5 10 15電流I/A 1.2 0.6 0.4A.20 Ω B.25 ΩC.30 Ω D.40 Ω4.(2023龍東)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時,老師給小明提供了如下器材:電源(電壓恒定為4.5 V),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滑動變阻器甲“10 Ω 2 A”和滑動變阻器乙“20 Ω 1 A”各一個,定值電阻5 Ω、10 Ω、15 Ω各一個,導線若干。(1)注意在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 狀態。 (2)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驗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滑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大,導線不允許交叉)。斷開答案:(2)如圖所示(3)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電壓表都無示數,則故障可能是 (答出一種情況即可)。 (4)排除故障后,小明把5 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移動滑片P到適當位置,讀出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正確記錄后,小明又改用10 Ω電阻繼續實驗,閉合開關后,小明應將滑片P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至電壓表示數為 V。 定值電阻短路(或電壓表短路)右2.5(5)小明在實驗中所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應該是 (選填“甲”或“乙”)。 (6)利用老師給的器材,還能完成的電學實驗有 . (寫出一個即可)。 乙探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測定值電阻的阻值)(答案合理即可)5.(2023昆明官渡區期末)有如下器材:電壓為3 V的電源、電壓表、電流表、定值電阻R(5 Ω、10 Ω、20 Ω、30 Ω)、標有“10 Ω 1 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RP、開關及導線若干。(1)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時:①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滑動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答案:(1)①如圖所示②當連接完最后一根導線時,發現電流表和電壓表都有示數,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 ③將滑片P移動到某一位置,記下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接下來的操作是 (選填字母)。 A.換用另一定值電阻,保持滑片P位置不變,記下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B.將滑片P移動到另外幾個位置,分別記下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④小明根據實驗數據畫出I-U圖象如圖(乙)所示,分析可知,電阻一定時,電流跟電壓成 關系。 開關未斷開B正比(2)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時:①將R=5 Ω的定值電阻接入圖(甲)所示電路中,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 V,讀出電流表示數;斷開開關,將電阻R由5 Ω換成10 Ω,閉合開關,此時應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 (選填“大”或“小”),從而達到控制變量的目的;再將電阻R由10 Ω換成20 Ω,重復上面的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 (選填字母)。 A.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律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實驗誤差②將電阻R換成30 Ω進行實驗時,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都無法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 V,此時可以 (選填“增大”或“減小”)電源電壓來完成實驗。 大A減小6.(2023丹東)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中,小潘設計并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1)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最 (選填“左”或“右”)端。 (2)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已知導線、儀表均完好且接觸良好,則故障原因可能是定值電阻 (選填“斷路”或“短路”)。 左短路(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1.0 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電流表示數為 A。 (4)繼續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進行多次測量,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0.1實驗次數 1 2 3 4電壓U/V 1.0 1.6 2.2 2.8電流I/A 0.16 0.22 0.2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 正比(5)同桌的小明分別用兩個阻值未知的電阻R1和R2進行實驗,得到兩個電阻的I-U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R1 (選填“>”“<”或“=”)R2。 (6)若將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不能達到本實驗的探究目的,是因為 。 <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7.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 V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電阻阻值分別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1)請根據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允許交叉)。答案:如圖所示(2)實驗中多次改變R的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①由圖(丙)可以得出結論:電壓一定時,流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 。 ②上述實驗中,小明用5 Ω的電阻做完實驗后,接下來的操作是斷開開關,然后將10 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向 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 V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反比左2.5(3)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哪種規格的滑動變阻器 。 A.60 Ω 0.2 A B.50 Ω 0.5 AC.20 Ω 1 AB謝謝觀看(共21張PPT)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章末知識復習欄目導航基礎整合圖解實驗題組訓練基礎整合實驗一 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圖解實驗斷開最大阻值太大太小正、負接線柱接反了無電阻正比電壓反比多次尋找規律實驗二 “伏安法”測電阻多次減小誤差不可以小燈泡電阻值受溫度的影響題組一 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題組訓練1.如圖所示為定值電阻甲和乙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圖線,將它們串聯后接入電路中,關于通過甲、乙兩電阻的電流大小及電阻兩端的電壓關系,正確的是( )A.I甲=I乙 U甲>U乙B.I甲=I乙 U甲C.I甲U乙D.I甲B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10 Ω,R2=20 Ω,閉合開關S,電壓表V1與V2的示數之比是( )A.1∶2 B.1∶3 C.2∶1 D.2∶3B3.老師和物理興趣小組同學用一個熱敏電阻與其他電學元件組成了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不變,R1是定值電阻,R是熱敏電阻,其阻值R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開關S閉合,熱敏電阻溫度升高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壓表V的示數減小B.電流表A2的示數減小C.電流表A2與A1示數之差不變D.電壓表V與電流表A1示數之比增大C4.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先閉合開關S1,電壓表示數為U1;再閉合開關S2,電壓表示數為U2,電阻R1、R2的阻值之比為( )A.U1∶U2 B.U2∶U1C.U2∶(U2-U1) D.U1∶(U2-U1)D5.(2023哈爾濱)如圖所示是電阻R1、R2的電壓—電流關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R1兩端電壓為4 V時,通過R1的電流是0.3 AB.電阻R1、R2串聯,當電流為0.2 A時,R1、R2兩端總電壓為3 VC.電阻R1、R2并聯到2 V電壓下,干路中的電流是0.3 AD.電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1∶2B6.(2023北京)(多選)如圖所示,是小京設計的汽車油箱內油量不足時觸發報警的電路,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R2中的一個是定值電阻,另一個是壓敏電阻。壓敏電阻裝在油箱內底部,其阻值隨油箱中油量的減少而增大,當電壓表示數大于某一值U時,就會觸發報警。電壓表示數為U時,油箱中的油量為警戒油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R1為壓敏電阻B.隨著油箱的油量減少,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變大C.若換用阻值更大的定值電阻,警戒油量將變小D.若換用電壓更大的電源,警戒油量將變大ACD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流表的量程為 0~0.6 A,電壓表的量程為0~15 V,R1=20 Ω,滑動變阻器R2的規格為“100 Ω 1 A”。(1)閉合開關S1,斷開開關S2、S3,電流表示數為0.4 A,求電源電壓。解析:(1)閉合開關S1,斷開開關S2、S3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流表示數為0.4 A,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U=I1R1=0.4 A×20 Ω=8 V。答案:(1)8 V (2)閉合開關S3,斷開開關S1、S2,滑動變阻器滑片置于中點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為4 V,求R3的阻值。答案:(2)50 Ω 題組二 實驗探究8.(2023宿遷)用圖(甲)所示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為4.5 V不變,滑動變阻器規格為“20 Ω 1 A”,有4 Ω、6 Ω、8 Ω、10 Ω、12 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甲)電路連接完整,要求:當滑片P向左滑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答案:如圖所示(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 (選填“斷開”或“閉合”)。 (3)先接入12 Ω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至合適位置,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示數為 V,記下電流表的示數。斷開開關,將12 Ω電阻換成 10 Ω 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 表的示數與前一次相同,記錄相關數據。 斷開2.4電壓(4)依次改變電阻R的阻值,共測得五組實驗數據,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丙)的坐標系中描繪出I-R圖象為曲線A。①由圖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 。 ②根據上面所測的五組實驗數據,把每次實驗時記錄的電流值和對應滑動變阻器RP的阻值,在圖(丙)坐標系中描成點,將這些點繪成曲線B,發現曲線B與曲線A (選填“有交點”或“無交點”),其原因是 。 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無交點電流相同時,R始終大于RP③本實驗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下列物理教材中的實驗,沒有用到“控制變量法”的有 。 A.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B.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C.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C9.歡歡與樂樂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1)請你根據(甲)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助歡歡同學在圖(乙)中完成實驗電路的連接。答案:如圖所示(2)將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位置,閉合開關S,歡歡同學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電流表的示數始終為零,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則電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選填“Rx短路”或“Rx斷路”)。 (3)排除故障后,移動滑片P,記錄多組數據,畫出了待測電阻Rx的I-U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得Rx= Ω。 Rx斷路5謝謝觀賞!(共16張PPT)微專題六 動態電路分析及計算類型一開關通斷類1.(2023丹東)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壓表示數變小B.電壓表示數變大C.電流表A1示數變小D.電流表A2示數變小D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1、S2,下列對電路的分析正確的是( )A.L1與L2串聯B.電流表A1測通過L1的電流C.當開關S2斷開時,通過L2的電流變小D.當開關S2斷開時,電流表A1的示數變小D3.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L為小燈泡,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處于中點,通過控制開關S1、S2和S3的通斷來研究電路的常見故障與串、并聯,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來分析電路中電流的變化情況,則( )A.閉合S3,斷開S1、S2,R被短路B.閉合S1,斷開S2、S3,L與R串聯C.閉合S2,斷開S1、S3,L與R并聯D.閉合S2,斷開S1、S3,滑片P向右移動,電流表的示數變小D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 V保持不變,R1=10 Ω,R2=20 Ω,試判斷電路中電表示數的變化。(1)只閉合開關S1,電路中只有 (選填“R1”或“R2”)工作,電流表A1的示數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電流表A2的示數,電壓表的示數為 V,電流表A1的示數為 A。 (2)S1、S2均閉合,R1與R2的連接方式為 ,電壓表的示數為 V,電流表A2的示數為 A,電流表 A1的示數為 A,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 Ω(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R2等于60.3并聯60.30.96.67類型二電阻類5.(2023濱州)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不變,閉合開關后,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端滑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A示數變大,電壓表V示數變小B.電流表A示數變小,電壓表V示數變大C.電流表A示數變大,電壓表V示數不變D.電流表A示數變小,電壓表V示數不變A6.(2023撫順)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中點向左滑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A1的示數變大B.電壓表V的示數變大C.電流表A1與電流表A2示數的差不變D.電壓表V與電流表A2示數的比值變小C7.(2023聊城)如圖所示是列車上煙霧報警器的簡化原理圖。內裝有一個激光發生器及帶有一光敏電阻R的電路,其中電源電壓恒定,R0為定值電阻。有煙霧產生時,激光被煙霧遮擋而使光敏電阻的阻值發生變化,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當電路中的電流增大至某一數值時報警器開始報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敏電阻R的阻值隨光照強度的減弱而增大B.煙霧越濃,電流表示數越小C.煙霧越濃,電壓表示數越小D.若要提高警報靈敏度,可以適當增大R0的阻值C8.(2023甘孜)如圖所示,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中,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向左移動的過程中,電壓表示數 ,電流表示數 。(均選填“變大”或“變小”)變大變大類型三滑動變阻器及多開關類9.(多選)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P為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關于該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1和S2都閉合,P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大B.S1和S2都閉合,P向右移動時,燈泡變亮C.只閉合S1,P向左移動時,電壓表示數不變D.只閉合S1,P向左移動時,電流表示數不變AD1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 15 V 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閉合開關S1,斷開開關S2,滑片P移至中點附近時,電流表的示數是0.5 A;保持滑片P不動,閉合開關S2,斷開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是 0.2 A,則電阻R3的阻值是( )A.20 Ω B.30 ΩC.45 Ω D.50 ΩC11.如圖所示,當開關S、S1閉合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燈泡L的亮度 (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當開關S閉合、S1斷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電壓表V的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變亮變小12.(云南中考)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6 V且恒定不變,R1阻值為15 Ω,電流表量程為0~0.6 A。(1)開關S、S1都閉合,滑片P不能移到a端的原因是會造成電路 (選填“通路”“短路”或“斷路”)。 解析:(1)開關S、S1都閉合,兩電阻并聯,當滑片P移到a端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為0,會造成電路短路。答案:(1)短路(2)開關S閉合,S1斷開時,求電流表示數。答案:(2)0.4 A(3)開關S、S1都閉合時,為了使電流表不超量程,求滑動變阻器R2連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答案:(3)30 Ω謝謝觀賞!(共16張PPT)第2節 歐姆定律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歐姆定律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跟導體的電阻成 。 2.公式: [其中U表示電壓,單位為伏特(V);I表示電流,單位為安培(A),R表示電阻,單位為歐姆(Ω)]。 變形式:U= 、R= 。 3.應用公式時注意“三性”(1)“同體性”:I、U、R是針對同一段導體或同一段電路而言的。(2)“同時性”:I、U、R對應同一時刻或同一狀態。(3)“統一性”:單位要統一,I、U、R的國際單位分別是A、V、Ω。新知梳理正比反比IR分層訓練1.一個定值電阻接在某段電路中,當其兩端的電壓為1.5 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15 A,當電壓增大為原來的2倍時,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如圖所示,AB和BC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長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兩段導體,將它們串聯后連入電路中,比較這兩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它們的電流的大小,則( )A.UAB>UBC,IABB.UABC.UAB=UBC,IABD.UAB>UBC,IAB=IBCD3.(2023聊城)(多選)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象,由圖象可知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的電阻值是20 ΩB.甲的電阻值大于乙的電阻值C.甲、乙串聯,乙兩端的電壓為1 V時,甲兩端的電壓為3 VD.甲、乙并聯,通過甲的電流為0.1 A時,通過乙的電流為0.2 A4.某電阻兩端的電壓為3 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5 A,則該電阻的阻值是 Ω;若該電阻兩端電壓為6 V,通過它的電流為 A;若該電阻兩端電壓為0 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 A,其阻值是 Ω。 ACD61065.在某一溫度下,兩個元件甲和乙中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由圖可知,R甲 (選填“>”“<”或“=”)R乙。若將元件甲、乙并聯在3 V電路兩端,則通過干路的電流為 A,并聯總電阻為 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若元件甲、乙串聯在3 V電路兩端,通過甲的電流是 A。 <0.93.30.26.(2023大理校考期中)如圖所示,電源電壓9 V,電壓表示數3 V,R2=6 Ω,求:(1)R2兩端的電壓和通過R2的電流。答案:(1)3 V 0.5 A(2)R1的阻值。答案:(2)12 Ω7.(2023吉林)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的阻值是30 Ω,閉合開關S,電流表A1的示數是0.2 A,電流表A的示數是0.5 A。求:(1)電源電壓。答案:(1)6 V(2)電阻R2的阻值。答案:(2)20 Ω8.某測溫設備電路簡圖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 5 V,R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小,R0是可調電阻。當電流表示數達到或大于 20 mA 時測溫設備會自動報警;將R0阻值調為100 Ω時,當人體體溫為37.3 ℃恰好報警,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是 Ω。若將R0的阻值調大,則該測溫設備恰好報警時的溫度將 (選填“升高”或“降低”)。 150升高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為20 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S1、S2斷開,S3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45 A;當S1斷開,S2、S3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 0.75 A。求:(1)電源電壓。解析:(1)當S1、S2斷開,S3閉合時,電路中只有R1工作,則電源電壓U=U1= I1R1=0.45 A×20 Ω=9 V。答案:(1)9 V(2)R2的阻值。(3)當S2、S3斷開,S1閉合時,加在電阻R1兩端的電壓。答案:(2)30 Ω (3)3.6 V1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U=2 V不變,R=4 Ω,虛線框內所有電阻均未知。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1 A。如果用一個2 Ω的定值電阻替換R,虛線框內的電阻均保持不變,則電流表示數將變為( )A.2 A B.1.5 A C.1.2 A D.0.5 AB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7.1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pptx 17.2 歐姆定律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pptx 17.3 電阻的測量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pptx 17.4 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pptx 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 微專題六 動態電路分析及計算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pptx 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 章末知識復習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