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1單元 物聯網入門第3節 物聯網的感知八年級 上冊物聯網感知技術與傳感技術主要內容第1課時條碼和射頻識別技術第2課時第1課時 物聯網感知技術與傳感技術問題探討/01/02教師導學/03自主學習與探究/04實驗活動/05項目應用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問題探討“世界上所有的物品(從輪胎 到牙刷,從房屋到紙巾)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主動進行數據交換。”這是國際電信聯盟描繪的物聯網藍圖。自行車和電冰箱的聯網,依靠其集成的終端設備,而牙刷和紙巾之類的物品之所以能夠聯網,依靠的則是神奇的感知技術。那么什么是感知技術呢?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教師導學學習目標:1.學習傳感器技術,認識傳感器的類別,并掌握使用傳感器獲取外界信息的方式2.了解條形碼識別技術,并學會編寫程序實現二維碼的生成3.認識射頻識別技術,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4.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項目實踐加深對物聯網感知技術的理解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教師導學物聯網感知技術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傳感器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定位技 術、條碼技術等。只要能夠將外界環境或物品的狀態信息轉化為計算機能處理 的數字信號的技術,都屬于感知技術。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教師導學傳感器模塊上面會標識其類型,“D ”表示數字量傳感器或者 開關量傳感器,“A ”表示模擬量傳感器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自主學習與探究自主閱讀:書本P39-41的內容。探究傳感器信息的獲取。(1)開關量傳感器的信息獲取(2 )模擬量傳感器的信息獲取(3 )數字量傳感器的信息獲取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實驗活動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項目應用1、討論相關知識在小組項目中解決問題的作用并做好記錄。2、及時做好項目的紙質討論材和電子檔案的更新、整理與保存。第2課時 條碼和射頻識別技術問題探討/01/02教師導學/03實踐活動/04自主學習與思考/05項目應用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問題探討我們經常使用手機“掃一掃”或者校園智慧卡完成購物支付。“掃一掃”付款的本質是通過攝像頭獲取二維碼圖片中的商家信息,而校園智慧卡則是利用射頻識別技術實現身份識別。作為物聯網感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條碼和射頻識別技術又是如何感知外界信息的呢?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教師導學條碼識別技術是指利用光電轉換設備對條形碼進行識別的技術。簡單地說, 就是將信息編碼為特定的圖形,然后通過設備(如攝像頭)進行解碼的技術。 利用這一技術,只要給物品貼上條形碼,它們就可以被智能終端快速識別。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實踐活動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自主學習與思考自主閱讀:書本P44-46的內容。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項目應用1、討論相關知識在小組項目中解決問題的作用并做好記錄。2、及時做好項目的紙質討論材和電子檔案的更新、整理與保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