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第25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講義階段特征:總體特征: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轉變,全面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具體表現:1.政治上: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實行各革命階級聯合的人民民主專政,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還存在,并占有一定地位;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系。2.經濟上: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過渡到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實行國營經濟主導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土地改革和國民經濟恢復;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一五”計劃的實施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建立。3.思想上:從理論和實踐上繼續探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問題。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國防科技領域進展顯著、“雙百”方針的提出。4.外交上:外交逐漸走向成熟。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民族制度: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課標要求:1.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2.概述新中國鞏固人民政權的主要舉措;3.認識新中國為民主政治建設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所作出的努力。近三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命題分析:1.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突出主干知識,試題材料呈現方式多樣化;2.過渡時期的政治、經濟、外交政策。考查多集中在恢復國民經濟方面。備考建議:1.新中國的成立的過程和意義、鞏固政權的主要措施及意義、三大改造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一五計劃”成就和意義、建國初期的外交方針及成就等。2.從民生的角度認識過渡時期的政治和經濟舉措、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外交政策,復習時和時事政治關聯。可能成為新的命題點。時空定位及主要線索:教學內容:考點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考點2:人民政權的鞏固考點3: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考點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教學過程:中國現代史脈絡(1949-至今)考點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一)歷史條件:1.軍事: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勝利,全國大陸基本解放2.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提出了革命勝利后黨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黨的中心工作從鄉村轉移到城市;3.理論: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歷史縱橫: 毛澤東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1949年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提出人民民主專政這一科學概念,即“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他認為,在現階段的中國,人民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工人階級是領導力量,工農聯盟是基礎力量。毛澤東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發展,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和政策基礎。4.國際: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基本形成并走向對立5.籌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時間與地點:1949年9月21日,北平中南海懷仁堂。(2)與會人員: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少數民族、國外華僑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3)內容:①毛澤東在政治協商會議上致開幕詞;②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③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國旗、國歌、紀年的決議;④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⑤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等重要文件。是新中國的建國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4)職責:代行全國人大部分職權。(5)性質:全國最高權力機關、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組織。問題思考:為什么說《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強而奮斗。——《共同綱領·總綱》提示: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②人民政協代行全國人大的職能;③規定了國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等。問題探究: 新中國的社會性質為什么新民主主義社會而不是社會主義?材料 中國現時社會的性質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它就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提示:(1)社會形態上:屬于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性質的社會;(2)政治形態上:①中共與各民主黨派“共參國政、長期合作”;②中央人民政府上實行各革命階級聯合的人民民主專政,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且多黨合作的聯合政府性質;③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還存在,并占有一定地位。(3)經濟形態:在國營經濟的領導下多種經濟成分并存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國營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合作社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份)。(二)成立:開國大典(1)時間:1949年10月1日,北京(2)議程:①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一次會議:決定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就職;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②下午三時,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三)歷史意義: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篇章,根本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方向,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光明日報(2019年5月29日)》材料二這一偉大事件,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提示:①結束了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③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知識拓展: 從學科核心素養角度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意義。(1)時空觀念: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基礎;②為其他國家運用馬克思主義提供了豐富經驗和寶貴啟示,鼓舞其他國家和地區追求民族獨立與解放。(2)唯物史觀:人類社會總體上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時期,并不斷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符合馬克思關于人類社會演進的趨勢和方向。(3)家國情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國家的主權獨立,空前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考點2:人民政權的鞏固(一)背景:建國初期面臨的嚴峻形勢。 具體表現:材料一 除了蘇聯,沒有外國代表參加北京的開國典禮。——《泰晤士報》1949.10.3材料二 連年戰亂和天災使整個國民經濟處于崩潰邊緣:1949年,全國1.2億畝土地受災,災民達4000萬;相比1936年下降:重工業約70%,輕工業約30%,農業約25%。材料三 從1949年9月中旬至1950年6月,……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國大陸。原計劃解放臺灣的任務,由于朝鮮戰爭的爆發而停止執行……——王檜林《中國現代史》(二)措施:1.軍事:(1)繼續進行解放戰爭①追殲殘敵、鎮反剿匪:人民解放軍仍在進行作戰,肅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裝。至1950年夏,基本殲滅祖國大陸上的國民黨殘余軍隊和武裝土匪。②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解放西藏,至此,除臺灣和少數沿海島嶼外,中國領土全部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2)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①原因:A.美國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安全(根本原因):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成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鴨綠江和圖們江,擴大侵朝戰爭;美軍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美軍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撓中國的統一大業。B .朝鮮政府請求中國派兵援助;C.朝鮮與中國唇齒相依。(2)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②過程:A.1950年10月,應朝鮮政府要求,黨中央決定入朝作戰,毛澤東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B.經過五次戰役,中朝軍隊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美國被迫同意進行談判。③意義:教材的史料閱讀:(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彭德懷《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歸納為:A.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B.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C.匯聚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為保衛和建設祖國而團結奮斗;D.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核心素養: 結合材料概括抗美援朝戰爭的體現的精神?材料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畏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習近平《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講話》(2021年10月23日)提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①愛國主義精神;②革命英雄主義精神;③革命樂觀主義精神;④革命忠誠精神;⑤國際主義精神。2.經濟:(1)土地改革:①原因:A.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B.直接原因:新解放區的農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之下,迫切要求得到土地。②目的:解放發展農村生產力,為新中國的工業化(“一五計劃”)開辟道路。③經過:A.開始標志:195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B.具體做法:(注意保留富農經濟)①沒收地主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②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在勞動中改造自己。④結果: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⑤意義:A.徹底摧毀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B.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擁有了土地的所有權,農民土地所有制)C.人民政權更加鞏固。(政權)D.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經濟)問題思考: 毛澤東為什么說: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繼軍事斗爭以后第二次決戰”?材料 土地改革的完成,由于廢除了宗法社會的經濟基礎,封建地主作為一個階級永遠地被消滅了,農民在經濟上對地主的依附關系被廢除,成了平等的、更具獨立人格的人,形成了一種有利于國家向現代化發展的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會關系,這一社會結構的巨大變革,為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建設奠定了基礎,成為新中國向現代化邁進的契機。——鄭有貴《土地改革是一場偉大的歷史性變革——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50周年》提示: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反封建不僅僅是指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同時也包括摧毀封建統治根基。土地改革具有上述雙重意義;②把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是摧毀封建剝削制度的基礎;消滅地主階級,則是推翻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力量;③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民在經濟上、政治上翻了身,成為國家的主人,為結成工農聯盟創造了條件。工農聯盟的建立,從根本上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2)穩定物價:①背景:新中國國家財政困難,投機商人趁機搶購物資,囤積居奇,拒用人民幣,倒賣銀元,加劇物價飛速上漲。②概況:黨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經濟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機資本進行“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③實質:黨和政府與資本家爭奪市場領導權。④結果:到1950年春,全國物價趨于穩定,結束了連續十幾年物價暴漲的局面,人民政府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信任。歷史縱橫: “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1.“銀元之戰”:上海解放以后,一些不法商人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布匹等重要的商品,市場上米價、棉紗、棉布的價格上漲了三四倍。人民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運了大量的糧棉物資,選擇適當的時機,集中拋售,使投機商人紛紛破產。這就是著名的“米棉之戰”。2.“米棉之戰”:一些不法資本家拒用人民幣,非法進行黃金、銀元的投機倒把活動,導致金銀價格暴漲,物價混亂,上海軍管會斷然查封挑起“銀元之戰”的大本營上海證券大樓,逮捕了投機倒把的首要分子。這場斗爭嚴厲打擊了非法金融投機活動,使人民幣迅速進入市場流通。(3)統一財經:①目的:從根本上穩定物價。②概況:政務院采取統一全國財政收支管理、物資管理、現金管理等措施。③意義:實現了國家財政經濟的統一。④結果: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3.政治:(1)鎮壓反革命運動: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黨特務、反動黨團骨干分子進行破壞活動。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1950年10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1951年10月底基本結束。有力地掃除了反革命殘余勢力和反動組織,為鞏固新生政權,保證土地改革和經濟恢復工作的順利進行。(2)“三反”、“五反”運動:歷史解釋: “三反”“五反”運動(1)“三反”: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2)“五反”:在私營工商業者中開展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斗爭的統稱。(3)意義:運動打退了資產階級的猖狂進攻,為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考點3: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結合選擇性必修1)1.背景:(1)美蘇冷戰,兩極格局逐步形成,新中國人民政權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外援支持;(2)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從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新中國;(3)國內環境:新中國人民政權急需進一步鞏固,經濟上積貧積弱,百廢待興。2.外交任務:(1)打破被孤立、封鎖的局面,為鞏固政權和恢復經濟創造條件;(2)結束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史,開創獨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3.基本方針:問題探究: 如何理解“一邊倒”外交方針?材料一 中蘇關系是密切的兄弟關系,我們和蘇聯應該站在一條戰線上,是盟友,只要有機會就要公開發表文告說明這一點。——毛澤東(1949年3月13日七屆二中全會)材料二 除了蘇聯,沒有外國代表參加北京的開國典禮。——《泰晤士報》理解:(1)主要和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在國際斗爭中將堅定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它既不意味著中國政府絕不同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來往,也不意味著中國政府放棄獨立自主,無原則地倒向蘇聯一邊;(2)不是放棄獨立自主的原則,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并不矛盾,因為它最終的目的是捍衛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避免被兩大陣營孤立。它并不是指依附蘇聯,不是盲目地順從蘇聯而不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二)外交成就:1.建國第一年與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按“一邊倒”方針,先后與蘇聯以及保加利亞、朝鮮、越南等十個人民民主國家建交;1949年10月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獲得蘇聯援助。(2)按“另起爐灶”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方針,同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麥、瑞士、芬蘭建交。(3)意義:①迎來新中國的第一次建交高潮;②為國內經濟建設獲得國際援助創造有利條件。問題思考: 中國與蘇聯結盟的原因及意義。(1)原因:①出于中國自身安全的考慮;②恢復、發展國民經濟的需要;③新中國需重新構建與蘇聯平等外交關系的法律基礎。(2)意義:①有利于加強和鞏固中蘇兩國的友誼與合作,加強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②有利于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保障新中國的國防安全;③有利于緩解新中國的經濟困難,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開展。2.參加日內瓦會議:(1)召開:1954年4月,瑞士日內瓦(萬國宮)(2)議題: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3)作用: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身份參與國際會議;在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方面起到積極作用。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政府談判,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寫入《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2)正式倡議:1954年6月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分別簽訂了聯合聲明,確定以該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3)特點: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4)意義:①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②由“一邊倒”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了我國由意識形態外交向國家利益外交的轉變;③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問題思考: 為什么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①由意識形態濃厚轉變為國家利益至上;②由階級、革命外交轉向和平、合作外交;③封閉、半封閉走向開放。4.參加亞非會議:(萬隆會議)(1)時間、地點: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2)特點:亞非會議是戰后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3)成果:提出并堅持“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會議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前進;最終通過了《關于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宣言》(4)意義:①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友好關系的進一步發展,此后中國掀起了第二次建交高潮;②亞非會議后,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進展,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運用,中國為國際關系理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③形成了“萬隆精神”。歷史解釋: “求同存異”方針1.“同”:(1)共同的遭遇:都遭受過殖民主義的侵略;(2)共同任務:面臨著民族獨立,發展經濟的任務;(3)共同愿望: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2.“異”: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存在差異。3.實質:就是要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為了共同利益而加強團結合作。知識拓展: 萬隆精神人們把萬隆會議所反映的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萬隆精神的內涵是:團結、友誼、合作。核心素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外交的特點。材料 即使是考慮到解決臺灣問題的需要。隨著1953年在朝鮮實現停戰,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很快地調整了自己的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從突出強調意識形態的“邊倒”,轉向較多地考慮國家利益而開始走向務實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標志。——摘編自楊奎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提示:(1)革命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等方針,從產生的指導思想和解決的主要問題看,這幾項方針都表現出一種強烈的革命性。(2)結盟性:“一邊倒”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與蘇聯等國結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點。(3)平等性: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基礎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平等性也在日內瓦會議、亞非會議等外交實踐活動中得以體現。考點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經濟領域:一化三改1.過渡時期總路線(1953年)(1)提出:1953年,中國共產黨根據國內經濟、政治條件及國際形勢的變化而提出。(2)內容: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一化三改”。(3)特點: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并舉,是變革生產關系和發展生產力的有機統一。(4)實質:使生產資料公有制成為中國唯一的經濟基礎。2.一五計劃(1953—1957)工業化(1)背景:①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工作的完成;②借鑒蘇聯工業化的經驗;③鞏固國防的需要;④新中國工農業落后。(2)目的: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3)結果:到1957年,經過有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大多數經濟指標超額完成。(4)意義:①初步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②初步形成相對合理的工業布局;③奠定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但也造成農、輕、重比例失調)。問題探究: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一五”計劃的特點及原因。材料 工業化的速度首先決定于重工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以發展重工業為大規模建設的重點。在“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下,……首先保證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基本建設,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們必須在五年內基本上完成鞍鋼等大工業基地的建設,……使1957年的工業生產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中共中央關于編制一九五三年計劃及五年建設計劃綱要的指示》(1952年12月22日)提示:(1)特點:①優先發展重工業;②重點發展區域在東北地區。(2)原因:①從歷史原因看,我國重工業基礎差、底子薄。②從現實的需要看,我國面臨帝國主義的外交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威脅,發展重工業有助于增強綜合國力,尤其是增強國防實力。③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經驗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工業化的速度都比較快。④從各行業關系看,重工業的發展有助于推動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3.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1)背景:①國民經濟的恢復、政權鞏固;②分散經營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求;③只有通過社會主義改造,才能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2)概況:從1953年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3)評價:①實質:將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公有制。②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的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缺點:社會主義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核心素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經濟建設的特點。材料 “一五”計劃開始時,工業化所需巨額資金主要取自我國的農業。民國時期中國的積累率從未超過6%,而1953年以來,積累率高達20%~30%。隨著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制度的建立,全社會剩余直接集中用于經濟積累和建設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我國輕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73.6%。“一五”計劃期間,重工業生產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舊中國重工業極端落后的面貌有所改變。——摘編自高梁《新中國初期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回顧》提示:(1)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并舉。以“三大改造”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改造與以“一五”計劃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建設同時進行,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協調發展。(2)充分借鑒和吸收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如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發展服務手工業。(3)建立起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體制下國家的生產、資源及產品分配等方面都由政府計劃調控。(4)經濟落后但發展迅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基礎落后,但發展較快,增長較為迅速。(二)政治制度的建立: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選必修1 P18建立的標志: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召開:1954年9月,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2)內容:①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內容:政權性質(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政體);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立法權(一院制);代表選舉產生(民主性)。B.憲法性質: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C.憲法特點:體現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②確立了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3)意義:①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②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載體;③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知識鏈接: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1)內容:①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②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 辱與共;③人民政協是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人士組成的愛國統 一戰線組織,其基本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2)歷程:①建立: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②發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 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③完善:改革開放后,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個特點和優點;提出了一整套關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理論與政策;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④寫入憲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被寫入憲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走上了制度化軌道。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選必修1 P73(1)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2)背景:①中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②在舊中國,少數民族長期遭受統治階級的壓迫和歧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相對落后;③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問題。(3)實施:①1941年,陜甘寧邊區政府頒布的《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②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③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④1954年憲法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制度為基本政治制度;⑤先后建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4)意義:滿足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實現了民族平等。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三)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1)歷程:(2)意義: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新民主義勝利的指導思想,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根源;②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中,毛澤東發揮了獨特的作用;③毛澤東思想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選擇性必修部分:(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 選必1 P541.中國法治建設的開始(1)時間:1949年9月。(2)開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等。(3)意義:開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的歷程。2.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初創時期(1)時間:20世紀50年代。(2)初創: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②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3)意義: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二)交通運輸方面:1.陸路交通: 選必2 P7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的汽 車工業發展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航空的發展 選必2 P76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蘇民用航 空股份公司,開通中蘇國際航線和國內 航線。(三)文化教育方面: 選必3 P781.新中國的教育:(“文化大革命”前)(1)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類學校。(2)1949 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決定教育要為國 家建設服務,學校要向廣大工農開門,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4)影響:中國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培養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軍和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2.圖書館的成長 選必3 P8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京師圖書館改名為“北京圖書館”,1998年改稱“國家圖書館”。高考真題演練:1.(2024·遼吉黑卷)1950年10月22日,鄧小平在西南軍區歡迎參加全國英模代表會議代表歸來的晚會上指出,美帝國主義不單是侵略朝鮮,還想侵略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還想侵略正在謀求解放中的亞洲人民,我們要站起來不倒下去,就要加強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鄧小平旨在強調( )A.加強亞洲國家團結 B.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性C.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D.加快西南地區的發展【解析】根據材料“我們要站起來不倒下去,就要加強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可知,面對當時國際環境,鄧小平意在強調要加緊國防工業建設,強調國家工業化建設對鞏固國家安全的重要性,B項正確;加強亞洲國家團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當時國家已經作出抗美援朝的決策,沒必要再強調抗美援朝重要性,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到要加快西南地區建設的內容,加快西南地區建設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B項。2.(2024·廣東卷) 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營工業統購、包銷、訂貨等類商品的產值比重A.公私合營企業已占據較大份額 B.私營資本主義經濟顯著增強C.國家掌握私營產品的主要部分 D.單一的公有制結構已經形成【解析】根據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營企業統購、統銷、訂貨等類產品的產值比重較高,可見國家在私營企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影響較大,且結合所學,1953年開展了三大改造,將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為公有制,材料所述也適應了即將三大改造的需要,故私營工業逐漸納入國家經濟軌道,國家掌握私營產品的主要部分,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私營企業中統購、統銷、訂貨的份額,未涉及公私合營企業,排除A項;私營企業經濟發展中,國家占據主導,無法看出其經濟顯著增強,排除B項;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國實行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3.(2024·湖南卷)新中國成立初期,很多農民不愿對同宗同姓的地主展開斗爭,認為“賣命不賣姓”。隨著土地改革深入,農民中逐漸流行“天下農民是一家”“莊稼人向著莊稼人”的說法。這反映出土地改革( )A.改造了農村基層組織結構 B.推動了農村宗族觀念消亡C.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D.改變了小農經濟的分散性【解析】根據材料“隨著土地改革深入,農民中逐漸流行“‘天下農民是一家’‘莊稼人向著莊稼人’的說法。”并結合所學可知,土地改革下,農村宗族、血緣為主的結構被打破,國家借用土改的力量,徹底重組了農村基層社會,對中國農村社會基礎再造,A項正確;“消亡”的表述太過絕對,排除B項;1956年三大改造結束后,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排除C項;新中國成立初期后的土改,從地主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其本質還是小農經濟,仍然具有分散性,排除D項。故選A項。4.(2024·浙江卷1月)新中國成立初期,投機資本家趁政府收購糧棉之機,大量囤積糧食、棉紗、棉布和煤炭,引發又一次全國性漲價高潮。國民黨特務叫囂: “只要控制了兩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針對這一狀況,人民政府( )A.采取強力措施取締投機活動 B.開展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C.利用市場規律促使物價下跌 D.推動國家財政經濟的統一【解析】依據材料概括可知:投機資本家趁政府收購糧棉之機,大量囤積糧食、棉紗、棉布和煤炭,引發又一次全國性漲價高潮,中央政府從各地調入大量棉花、棉紗到上海拋售,利用市場規律促使物價下跌,C項正確;新中國未采用強力措施取締投機活動,排除A項;在農村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排除B項;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全國物價趨于穩定,為了從根本上穩定物價,政府采取措施實現國家財政經濟的統一,排除D項。故選C項。5.(2024·江蘇卷)如圖為陳奇峰1951年創作的漫畫《不讓盜竊分子破壞》。該畫意在( )A.號召人民鞏固新生政權B.動員群眾參加社會主義建設C.抨擊投機商人囤積居奇D.倡導勤儉節約的社會新風尚【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如圖為陳奇峰1951年創作的漫畫《不讓盜竊分子破壞》”并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正處于新中國初建,面臨著鞏固政權的任務,需要警惕和打擊國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因此該漫畫號召人民鞏固新生的政權,A項正確;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國才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繼而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排除B項;“投機商人囤積居奇”與漫畫主題不符,排除C項;“勤儉節約”與漫畫主題不符,且與鞏固新生的政權無直接關聯,排除D項。故選A項。6.(2024·北京卷)1955年,針對中法建交,周恩來與法國議員代表團會談時說,現在世界上有人以為中國可以容許“兩個中國”的存在,“中國人民決不能接受這種情況……中國本來是統一的,中國內戰的結果是中國人民取得了徹底的勝利……新的代替舊的”。這段話( )A.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法建交的政治基礎B.闡明以“求同存異”方針推動中法關系的突破C.標志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D.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早期表述【解析】據材料可知,周恩來在會談中明確表示中國人民不能接受“兩個中國”的存在,這反映了他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是中法建交的重要政治前提,A項正確;求同存異方針是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排除B項;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與印度就西藏問題談判時提出的,排除C項;“一國兩制”方針是在80年代提出的,排除D項。故選A項。思維導圖: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25講 講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