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滋養心靈》教案一、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1. 認同滋養心靈對于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2. 理解國家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豐富的重視,增強對國家政策的認同感。 健全人格:1. 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如樂觀、自信、堅韌等,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2. 引導學生學會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責任意識:1. 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滋養心靈、保持心理健康和豐富精神世界方面的責任,積極主動地采取行動。2. 培養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感,關注社會問題,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 理解滋養心靈的原因,包括良好生命狀態的需求和內心世界對幸福生活的重要性。2. 掌握心理健康的含義、表現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方法、 尋求專業幫助和磨練意志等。3. 明確豐富精神世界的途徑,包括學知識、長見識、練膽識以及在生活實踐中擴展閱歷等。 難點:1. 引導學生將心理健康和豐富精神世界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切實做到滋養心靈。2. 幫助學生理解并處理好心理健康與物質生活的關系,避免過度追求物質而忽視內心的滋養。3. 培養學生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保持心理健康、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生 命韌性。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講述故事:在抗日戰爭時期,廣大抗日軍民物質匱乏,缺吃少穿,生活艱難。但敵人的迫害、惡 劣的環境并沒有壓垮他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的解放、國家的富強,他們前赴后繼,不怕犧牲,英勇抗 日。而在今天,一些青少年身穿名牌,吃豪華大餐,玩游戲,卻感到無聊、空虛。2. 提出問題:對比這兩種情況,同學們對他們的精神世界有什么看法 3. 學生討論并發言。4. 教師總結: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積極的生活態度,才能看到生命中更 多的光彩。提高生活質量,我們不僅要愛護身體,還要滋養心靈。(二)講授新課1. 為什么要滋養心靈(1)展示名言:“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 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 黑格爾。(2)提出問題:有同學認為:“只要身體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風貌怎樣不重要。”結合這些名言,你覺 得這一觀點對嗎 為什么 (3)學生思考并回答。(4)教師講解:我們要滋養心靈,因為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 神。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才能葆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2. 怎樣滋養心靈(一)(1)講述小明的故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學習上非常努力,但卻總是感到焦慮和壓力。他經常擔心自己因成績不夠好而被父母和老師責備。這種學習焦慮逐漸影響到他的睡眠和食欲,導致他出現了失眠和 食欲不振等問題。(2)提出問題:小明遇到了什么問題 (3)學生回答:小明遇到了心理問題。(4)教師講解: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而持續的心理狀態。心理健康的表現包括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 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并能有效地激發個人潛能。(5)提出問題:小明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 (6)學生討論并回答。(7)教師總結:小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一是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二 是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如運動、培養興趣愛好等;三 是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幫助,如在醫生或心理醫生 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四是磨練意志,增強生命韌性,例如說服自己接納挫折、培養幽默感、積極尋求幫助、 培養興趣愛好、眼光放長遠、關心幫助他人等。3. 怎樣滋養心靈(二)(1)展示圖片:舉手投足間皆是朗月星河,你的內心變回蔥郁繁盛。(2)提出問題:如何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學生思考并回答。(4)教師講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我們學知識、長見識、練膽識,提升自己的底氣與能力;要在 生活實踐中擴展生活閱歷,提升人生境界,讓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三)課堂小結1.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滋養心靈的原因、心理健康的含義和表現、保持心理健康 的方法以及豐富精神世界的途徑。2. 強調滋養心靈對于個人成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滋養心靈,保持心 理健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四)隨堂練習1. 國家通過設立和開展抗戰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等活動,凝聚 民族力量。舉行這些活動()①是因為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守護我們的身體健康②有利于激發我們的愛國情懷,勿忘國恥、銘記歷史③有利于我們養護精神,繼承優秀傳統文化④有利于我們充盈個人精神世界,發揚民族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 (舉辦抗戰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等紀念活動是因為守護生命需 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這些活動有利于營造崇尚、學習英雄的良好社會氛圍,激發我們的愛國情懷,勿忘國恥、銘記歷史;有利于我們養護精神,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我們充盈個人精神世界,發揚民 族精神,②③④說法正確;舉行這些活動是因為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①說法錯誤;故選 D。)2. 近年來,《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文博類紀錄片接連走紅。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此 類節目的播出有助于我們()A. 認識到生命的短暫易逝,能更加熱愛生活 B. 把有限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 C. 為自己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 D. 在精神上不斷傳承和弘揚人類的文明成果答案:D (文博類節目火爆的背后是文化自信,說明這類節目的播出在精神上不斷傳承和創造人類的文明成 果,故 D 符合題意;選項說法與題干無關,故 ABC 不符合題意;故選 D。)3. 某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誦讀經典、紅色研學等活動,引導同學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是因為()①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生命②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揚民族精神③我們的生命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④我們的精神發育能脫離物質生活條件而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 (題干中是養護精神的途徑。依據教材知識,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生命;需要在 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的生命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我們的精神發育不能脫離物質生活條件而存在,故④說法錯誤;故選 A。)(五)板書設計 滋養心靈一、為什么要滋養心靈1. 良好生命狀態的需求2. 內心世界對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二、怎樣滋養心靈(一)保持心理健康3. 心理健康的含義4. 心理健康的表現5.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二)豐富精神世界6. 學知識、長見識、練膽識7. 在生活實踐中擴展閱歷(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講述故事、展示名言、討論問題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滋養心靈的重要性以 及如何滋養心靈。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對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的豐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在教學過 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學生對一些概念理解不夠深入的情況,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引導和解釋。此外, 還可以進一步拓展教學資源,如引入更多實際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總的 來說,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還需要在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深度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以更好地滿 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