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年級學生讀本第8講無人精神則不立,無國精神則不強《2.德不可空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理解道德修養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實踐。幫助學生認識到踐行道德對于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道德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道德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體現。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踐行道德。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深刻理解“德不可空談”的內涵,并轉化為實際行動。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實踐活動法教學過程導入講述一個關于道德行為的小故事,引發學生的興趣。提問學生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示,從而引出“德不可空談”的主題。老師:同學們,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簡短但富有深意的小故事。從前,有一個小鎮,鎮上住著一位名叫李明的孩子。李明非常聰明,學習成績優異,但他總是忽略一些小事,比如亂扔垃圾、不排隊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老人在路上艱難地搬著沉重的箱子。周圍的人或視而不見,或匆匆走過,只有李明停下腳步,主動上前幫助老人。這件事很快在小鎮上傳開,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李明,并發現了他許多平時被忽視的優點。老師:那么,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們得到了什么啟示呢?學生A:我覺得李明雖然平時有些小毛病,但他的善良和樂于助人最終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認可。學生B: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品德比他的才華更重要。即使你再聰明,如果沒有好的品德,也很難得到別人的真正尊重。老師:非常好,同學們。這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德不可空談”。品德不僅僅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體現在我們日常的言行舉止中,影響著我們的人際關系和社會評價。就像李明一樣,他的一個簡單善舉,就讓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師:那么,同學們,你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踐行“德不可空談”的理念呢?學生C:我認為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比如不亂扔垃圾、遵守交通規則、尊重他人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其實都是品德的體現。學生D:我覺得我們還應該學會感恩和回饋社會。比如,我們可以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老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品德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和堅持。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它,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擔當的人。講解解釋“德不可空談”的含義,強調道德不僅僅是嘴上說說,更重要的是實際行動。通過具體事例,如雷鋒的事跡,說明道德實踐的重要性。老師:什么是德不可空談?這個短語,顧名思義,就是告訴我們道德不應該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空談,而應該體現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中。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嘴上說著要尊重他人、幫助他人,但在實際生活中卻自私自利,對他人冷漠無情,那這樣的道德宣言還有什么意義呢?老師:為了更具體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中那些光輝的道德典范。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雷鋒同志。他的一生,就是“德不可空談”的最好詮釋。雷鋒并沒有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說自己要為人民服務,而是用實際行動去踐行這一理念。無論是幫助老人過馬路,還是為戰友縫補衣物,他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什么是真正的道德。雷鋒的事跡告訴我們,道德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宣言,更是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去實踐、去傳承的一種精神力量。只有當我們把道德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它,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討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在生活中,看到過哪些空談道德而不行動的現象?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比如誠實、友善、尊重他人等?每組選派代表進行發言,分享討論結果。學生A(代表發言):大家好,我們小組經過熱烈討論,發現生活中確實存在不少空談道德而不行動的現象。比如,有些人常常在社交媒體上高談闊論,批評社會上的不道德行為,但自己遇到類似情況時卻選擇視而不見,甚至參與其中。再比如,有些人總是口頭上說要保護環境,減少浪費,但日常生活中卻頻繁使用一次性餐具,隨意丟棄垃圾。關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我們小組認為,首先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對于誠實這一品質,我們應該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謊,不欺騙。在學習上,不抄襲作業,不作弊;在人際交往中,坦誠相待,不隱瞞真相。對于友善,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關心他人,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校園里,可以主動幫助同學解決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在社會上,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也要伸出援手。尊重他人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我們要尊重他人的意見和選擇,不輕易貶低或嘲笑他人。在與他人交流時,耐心傾聽,不打斷對方發言;在公共場合,注意言行舉止,不干擾他人。此外,我們還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不隨意破壞公共設施,不浪費食物等。總之,踐行道德并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詮釋道德的真諦,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老師點評:學生A的發言非常精彩,他們小組不僅準確地指出了生活中空談道德而不行動的現象,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來指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踐行道德。誠實、友善、尊重他人等品質是構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石。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像他們小組所倡導的那樣,將道德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營造一個更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如志愿者服務、社區互助等,分析其中體現的道德實踐。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可以從這些案例中學習到什么。教師: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案例分析,通過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例子,來探討道德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首先,我們來看一個關于志愿者服務的案例。在去年的疫情期間,有一群大學生放棄了他們的假期,主動報名成為社區志愿者。他們每天穿著防護服,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物資分發和居民安撫等工作。盡管工作繁重且有一定的風險,但他們始終堅守崗位,無私奉獻。這個案例體現了怎樣的道德實踐呢?學生A:這個案例讓我感受到了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為了社區的安全和健康,自愿投入到抗疫一線。這種精神體現了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擔當。教師:非常好,A同學。無私奉獻確實是這個案例中的一個重要道德實踐。那么,我們再來看一個社區互助的案例。在某個老舊小區,由于老年人居多,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便。于是,小區里的年輕人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鄰里互助小組”。他們定期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幫助,比如買菜、送藥、打掃衛生等。同時,他們還組織了一些文化娛樂活動,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個案例又體現了哪些道德實踐呢?學生B:這個案例讓我感受到了鄰里之間的互助和關愛。年輕人通過實際行動,為老年人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這種互助精神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實際困難,也促進了社區的和諧與團結。教師:B同學的回答非常到位。互助和關愛確實是這個案例中的核心道德實踐。那么,通過這兩個案例,同學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么呢?學生C:我覺得我們可以學習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鄰里之間的互助關愛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多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我們還要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為社會的和諧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師:C同學的總結非常全面。確實,通過這兩個案例的學習,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道德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價值。希望同學們能夠將這些道德實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實踐活動讓學生制定一個在本周內踐行道德的小計劃,例如幫助家人做家務、關心同學等。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計劃,并互相監督執行。老師:同學們,這周我們的主題實踐活動是“踐行道德,從我做起”。我希望大家能在這個星期里,制定一個小計劃,通過實際行動來展現我們的道德風尚。比如,你可以選擇幫助家人分擔一些家務,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愛;或者主動關心身邊的同學,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記住,道德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承諾,更是需要我們通過實際行動去踐行的。學生A:老師,我打算每天晚飯后幫媽媽洗碗,這樣她就能多休息一會兒。另外,我還會在課間休息時,主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解答問題。老師:非常好,A同學,你的計劃既體現了對家人的關愛,也展現了同學間的互助精神。我相信你的行動會感染到更多的人。學生B:我計劃周末的時候和爸爸一起去社區做志愿者,幫助清理小區的公共區域。這樣既能美化我們的居住環境,也能讓我更加珍惜勞動成果。老師:B同學的想法很有意義,通過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你不僅能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還能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能力。我為你點贊!學生C:我打算每天給同桌帶一個水果,因為我看他最近學習壓力很大,想通過這種方式給他一些鼓勵和支持。老師:C同學,你的細心和體貼讓人感動。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給人帶來很大的溫暖和力量。我相信你的同桌一定會感受到你的心意,并因此更加努力學習。老師:同學們,看到你們這么積極地制定計劃,我感到非常欣慰。接下來,我希望大家能夠互相監督、互相鼓勵,確保我們的計劃能夠順利執行。同時,我也會在班會上邀請大家分享自己的實踐經歷和感受,讓我們一起在成長的道路上攜手前行。總結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德不可空談”的重要性。2. 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積極踐行道德,成為有道德、有品質的人。老師:道德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我們生活中應該積極踐行的行為準則。希望大家能夠牢記這一點,把所學到的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的行為中,成為有道德、有品質的人。學生A:老師,我覺得您說的很對。道德不僅僅是說出來的,更是做出來的。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比如不隨地亂扔垃圾,遵守交通規則,尊重他人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踐行道德的具體表現。老師:非常好,學生A。你說得很對。道德就是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積極踐行道德,才能夠共同營造一個更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學生B:老師,我還想問一個問題。有時候我們在面對一些復雜的情況時,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老師: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學生B。在面對復雜情況時,我們需要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和道德觀念來做出選擇。同時,我們也可以向身邊有道德、有經驗的人請教,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記住,道德的選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們不斷地思考、實踐和反思。學生C:老師,我覺得我們還應該注重自我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踐行道德,成為有道德、有品質的人。老師:沒錯,學生C。自我修養是提升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學習、思考等方式來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同時,我們也需要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最后,我再次強調,“德不可空談”。希望大家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積極踐行道德,成為有道德、有品質的人。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