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2節 密度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知1-講11. 設計實驗 用3 個質量和體積都不相同的正方體鋁塊進行實驗,研究它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知1-講深度思考實驗中,選用3 個質量和體積都不相同的正方體鋁塊的好處是什么?深度理解1. 實驗中選用多個鋁塊進行實驗,可以使得到的結論更具普遍性,更有說服力。2. 實驗中選用的鋁塊質量(或體積) 是整數倍關系,可使其質量與體積之間的正比關系更加明顯,更加直觀知1-講2. 進行實驗 用天平測出每個鋁塊的質量,用刻度尺測出每個鋁塊的棱長,算出體積,記錄在表格中。物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鋁塊1 27 10 2.7鋁塊2 54 20 2.7鋁塊3 81 30 2.7知1-講3. 分析與論證 以體積V 為橫坐標,以質量m 為縱坐標,根據實驗數據得到鋁塊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如圖1 所示。圖像可以用來表示一個物理量隨另一個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圖像法有著直觀準確的特點,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知1-講4. 實驗結論 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比相同。知1-講5. 評估與交流若換用鐵塊或銅塊做實驗,也可以發現,鐵塊或銅塊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但鋁塊、鐵塊和銅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由此可見: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比相同,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比一般不同。質量與體積比反映了物質的某些特性。知1-講圖像解讀1. 圖像的原點表示:物體的體積為0 時,質量為0。2. 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明同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3. 同種物質的m-V 圖像與勻速直線運動中的s-t 圖像(如圖2)相似。知1-練例 1取兩個松木塊和一個鐵塊,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量筒測出它們的體積,所得數據如下表,按要求將數據填入表格,并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物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1 松木塊1 2.5 5 ________2 松木塊2 5 10 ________3 鐵塊 39 5 ________松木塊1和2是同種物質的代表,松木塊和鐵塊是不同物質的代表。0.50.57.8知1-練解題秘方:概括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的實驗結論時,首先要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 找出不變量作為結論成立的條件, 其次要對各次實驗中變化量的數據進行對比, 明確被研究量隨變化量怎樣變化, 最后歸納得出結論。 知1-練(1)由第1 組和第2 組數據可知,不同質量的松木塊,它們的體積______,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______ 。(2)由第1 組和第3 組數據可知,體積相同的松木塊和鐵塊,它們的質量______ ,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______ 。不相等相等不相等不相等知1-練(3)第______組和第______組的數據,反映了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與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無關。(4)由1、2、3 組數據可知,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反映了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______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______一般不同的特性。12質量質量知1-練解析:松木塊1 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0.5 g/cm3,松木塊2 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0.5 g/cm3,鐵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7.8 g/cm3。知1-練由第1 組和第2 組數據可知,不同質量的松木塊,它們的體積不相等,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等;由此可見,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無關。由第1 組和第3 組數據可知,體積相同的松木塊和鐵塊,它們的質量不相等,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相等。綜上所述可得: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知1-練方法點撥:由實驗數據,分析單位不同的兩物理量間可能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分析的方法是:或比較每一次實驗兩物理量的比值是否一定,或看兩物理量每一次實驗數據的乘積是否一定。知1-練1. 為了探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做實驗。實驗時,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甲和乙液體在不同體積時的質量,下表記錄的是實驗測得的數據:物質 實驗序號 體積/cm3 質量/g甲 1 10 182 20 363 30 54乙 4 10 85 20 166 30 24知1-練(1)為了進一步研究物質的特性,該同學還應設計增加表中第五列項目,它是__________。知1-練(2)根據表格中實驗數據得出的幾個初步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A.甲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B.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相同C.質量相同的不同物體,體積不相同D.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可能相等D知2-講知識點密度21. 定義 在物理學中,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作這種物質的密度。2. 定義式 密度—ρ =。知2-講3. 單位(1)國際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符號為kg/m3。(2)常用單位:密度的常用單位還有克每立方厘米,符號為g/cm3。(3)單位換算:1 g/cm3= 1×103 kg/m3。知2-講4. 理解(1)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一般,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不同。(2)密度跟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還有特例,如冰和蠟的密度都是0.9×103 kg/m3。知2-講深度理解1. 密度跟速度一樣,采用了比值定義法。2. 1 g/cm3>1 kg/m3,類似于1 m/s>1 km/h。3. 單位換算過程:1 g/cm3= =1.0×103kg/m3。知2-練[綏化模擬]如表給出了部分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的密度,根據表格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例2物質 酒精 水 干松木密度/(kg/m3) 0.8×103 1.0×103 0.5×103物質 冰 銅 植物油密度/(kg/m3) 0.9×103 8.9×103 0.9×103知2-練A. 固體的密度都比液體的密度大B. 密度是物質的屬性,物質不同,密度一定不同C. 同種物質的密度不一定相同D. 能裝下1 kg 酒精的塑料瓶,裝不下1 kg 水知2-練解題秘方: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狀態相同時,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會運用公式ρ =及其變形公式進行有關密度的簡單計算。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干松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固體的密度不一定比液體的密度大,故A 錯誤;知2-練由表格數據可知,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種物質,但密度相等,故B 錯誤;由表格數據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水屬于同種物質,所以同種物質的密度不一定相同,故C 正確;由表格數據可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由ρ =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酒精相比,酒精的體積更大,所以能裝下1 kg 酒精的塑料瓶,也能裝下1 kg 水,故D 錯誤。答案:C知2-練知識必記:密度表在學習密度相關內容時,經常用到,密度表中的必記內容:(1)水的密度為1×103 kg/m3。(2)水的密度和冰的密度不同。(3)不同物質的密度可能相同,比如酒精和煤油,冰和植物油。知2-練2-1.由不同材料組成的a、b、c 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密度最大的是____(填“a”“b”或“c”)物體;b 物質的密度為________g/cm3,其密度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1體積為1 cm3的該物體的質量為1 g知2-練2-2.某品牌盒裝酸奶凈含量為250 g,酸奶的體積約為200 mL,可估算酸奶的密度為_________kg/m3;如果從酸奶盒中倒出一半酸奶后,剩余酸奶的密度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5×103不變密度密度定義定義式單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