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歷史筆記(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孫中山創建革命黨:①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變法自強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失望之余,他開始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②1894年11月,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組織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③1895年,孫中山聯絡陸皓東發動廣州起義,結果失敗,孫中山斷發改裝,流亡海外。④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國考察社會實際,發展革命組織,為繼續革命作準備。2、中國同盟會:1905年8月;日本東京①政治綱領:(1)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主義: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2)創立民國(民權主義:建立民主共和國)(3)平均地權(民生主義:改革土地制度)②機關刊物:《民報》③性質: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④意義: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發展。3、三民主義①創立者:孫中山②三民主義內容:民族(前提)、民權(核心)、民生(發展)③意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內容,廣泛傳播原因及其傳播產生的影響是什么?結論:核心內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滿清貴族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原因:1.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2.20世紀初,不少中國留學生到國外接受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知識分子的隊伍迅速擴大。民族危機使革命知識分子把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學說,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影響:極大地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三民主義”是從同盟會綱領闡發而來的,兩者之間有哪些相同?哪些變化結論:兩者之間沒有實質上的不同,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原來同盟會的綱領加以闡述和完善而已。這樣的革命綱領適應當時的歷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已經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成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后來,就是在三民主義的鼓舞下發生了武昌起義,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9課辛亥革命一、革命志士的奮斗1、萍瀏澧起義:①領導人:劉道一、蔡紹南;②意義:是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同盟會聲望由此大振。2、安慶起義①時間:1907年夏。②過程: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在安慶發動起義,秋瑾在浙江紹興被捕遇難。3、廣西起義:①時間:1907年。②過程:孫中山、黃興領導廣西起義,襲取鎮南關。4、黃花崗起義:①時間:1911年4月,孫中山、黃興、趙聲在廣州舉行起義。②結果:起義失敗,將收斂的七十二縣烈士遺骸,合葬與廣州黃花崗。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歷史上將起義又叫黃花崗起義。③意義:是辛亥革命前影響最大的起義。起義雖失敗,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二、武昌起義:1.時間:1911年10月10日2.主力:傾向革命的湖北新軍。3.地址:湖北武昌。4.經過:1911.10.10武昌起義爆發,起義軍攻占楚望臺軍械庫,進攻總督衙門,武漢三鎮光復,湖北軍政府成立。5.結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6.影響:武昌起義之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份下旬,全國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獨立。7.辛亥革命的意義: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②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③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8.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為什么說辛亥革命失敗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9.辛亥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0.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為什么失敗?①標志: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②根本原因:(1)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2)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強大11.教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三、為什么說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①終結封建帝制②創建資產階級共和制③引發社會生活巨變【擴展】怎么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敗?成功的理由: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舊俗惡習,社會風氣發生巨大變化,有助于社會生活近代化,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展,所以說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失敗的理由: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沒有完成這個任務。這次革命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土地制度,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也沒有趕走外國侵略者,廢除不平等條約,革命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并未改變。而且,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篡奪。這些都說明其失敗了。取得一定勝利兼有一定失敗的理由:辛亥革命從推翻清王朝,結束君主專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等方面看,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但從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就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從這些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終失敗了。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一、中華民國的建立:1.時間:1912年1月1日2.首都:南京3.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第一任)4.改用陽歷,以中華民國紀元。中華民國紀年法:1911年+民國?年=公元?年5.副總統:黎元洪,選舉產生參議院。6.意義: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過程:1.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標志著清朝260年的統治結束。2. 2月13日,孫中山辭職。3. 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4. 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5. 4月,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的職務。影響: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 時間:1912年3月11日2. 內容:①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②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③國民有人身、選舉等自由和權力;④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司法獨立。2.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擴展】1.袁世凱能夠竊取革命果實的原因?① 袁世凱依靠軍事實力,玩弄政治手段。② 帝國主義對袁世凱的支持。③ 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根本原因,主觀原因)2. 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利,孫中山提出來哪些條件?① 臨時政府設在南京。② 臨時大總統到南京就職。③ 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11課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一、二次革命:孫中山、黃興1、導火索: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案。2. 過程:孫中山(領導者)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二次革命。3. 結果:由于國民黨力量渙散,(失敗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凱鎮壓。孫中山、黃興流亡日本。二、袁世凱復辟帝制(7項準備工作)1. 對內政策:① 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② 下令解散國民黨。③ 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④ 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2. 對外政策:接受日本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的大部分內容① 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② 進一步擴大日本在“南滿”和蒙古的權益。③ 規定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得租借或割讓個他國。④ 聘用日本人為顧問等。3. 袁世凱稱帝:時間: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建立了中華帝國,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準備1916年1月1日舉行登基大典。失敗原因:違背民主共和的歷史發展潮流;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全國人民支持護國運動;帝國主義國家由支持到反對袁世凱眾叛親離。三、護國戰爭:1. 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維護共和制度。2. 爆發:1915年底,蔡鍔、李烈鈞、唐繼堯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國戰爭爆發。3. 經過:北洋軍閥人心渙散,節節敗退,不少省份宣布獨立,脫離袁世凱政府。4. 結果: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絕望中死去。護國戰爭結束。四、軍閥割據①馮國璋和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閥(控制江蘇、江西、湖北等省);②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掌握著北京政府(并控制著安徽、浙江、山東、福建等省);③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盤踞東北。④其他如滇系軍閥唐繼堯,桂系軍閥陸榮廷。對內;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對外:不惜出賣國家利益,依附帝國主義。危害:大小軍閥連年混戰,中國陷入到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