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歷史筆記(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4課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1、時間:19世紀60年代-19世紀9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掀起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3、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以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的統治。4、口號:自強、求富。 目的: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5、主要內容:①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一批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③創辦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是中國第一所新式學堂);設立翻譯館;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④建立新式海陸軍(1885年成立海軍衙門,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省)。從70-80年代籌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6、評價洋務運動進步性:①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②洋務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性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失敗標志: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教訓:地主階級洋務派不能領導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7、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緩進急戰胡方針”收復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1、背景:日本企圖侵略中國,稱霸世界;導火索: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2、開始標志:豐島海戰:1894年7月25日,日軍突然襲擊中國運兵船結束標志: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3、主要戰役①平壤戰役:左寶貴力戰身亡。葉志超倉皇出逃。②黃海海戰: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與敵艦同歸于盡。③遼東半島戰役:徐邦道孤軍迎敵,日軍制造旅順大屠殺(2萬多人)。④威海衛戰役: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這也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4、結果:簽訂《馬關條約》(1895)清政府派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①割地: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的附屬島嶼澎湖列島;②賠款:2億兩白銀;③通商: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設廠: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適應了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輸出資本的迫切需要)影響: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5、臺灣被割讓給日本以后有哪些著名的人物組織了反日力量?①劉永福組織黑旗軍重創日軍;②徐驤組織義軍抗日。(徐驤臨終高呼:“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6、“瓜分”中國狂潮1.三國干涉還遼事件(英法俄--日)①三國:沙俄、法國、德國②代價:贖遼費—清政府賠償日本3000萬兩白銀③影響: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2.“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1899年)①提出者:美國②主要內容: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它們已經取得的特權,同時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③評價(實質):反映出美國與其它帝國主義國家在侵略政策上的矛盾。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6課 戊戌變法時間:1898年6月-9月(時代背景: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1、維新變法運動的背景:①甲午戰敗,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②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2、代表人物: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或資產階級改良派)3、揭開序幕:1895年春,康有為、梁啟超發起公車上書,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4、公車上書失敗以后,康、梁創辦《萬國公報》(后改名《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宣傳維新變法。5、百日維新:①變法開始的標志: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1898年是舊歷戊戍年,因此稱這次變法為“戊戍變法”。這次變法歷時103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維新”。②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政治);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經濟);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教育和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言論);訓練新式軍隊(軍事)等。③結果: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殺害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譚嗣同就義前,留下一首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④意義:戊戌變法是一次救亡圖存的資產階級維新運動,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對后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深刻影響。⑤失敗原因:①寄希望于無實權的皇帝;②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力量強大;③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力量過于單薄,脫離人民群眾。⑥性質:戊戌變法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6、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林旭。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7課 抗擊八國聯軍與《辛丑條約簽訂》1、義和團運動①興起:1898年,義和團由山東、直隸一帶發展而來。②興起原因:隨著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深入,一些外國 教會也猖狂的欺壓中國人民③領導階級:農民階級。④性質:反帝愛國運動。⑤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⑥口號:“扶清滅洋”⑦發展: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⑧失敗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⑨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①時間:1900.6.10—1901.9.7②成員:英、美、俄、日、法、德、意、奧2000多人。③統帥:西摩爾(英國)→瓦德西(德國)④原因: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⑤目的: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⑥主要戰役:廊坊阻擊戰,天津保衛戰直隸提督聶世成壯烈殉國⑦過程:(1)八國聯軍兩千多人,由英國人西摩爾率領,從大沽到天津,進犯北京。(2)各國艦隊奪取大沽炮臺,攻占天津后攻占北京,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⑧性質: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列強為實現他們瓜分中國的侵略計劃,聯合發動的一場空前野蠻、殘酷的暴行。⑨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廊坊狙擊戰的勝利,挫敗了西摩爾進犯北京的計劃,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精神。⑩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原因,教訓,歷史意義。○ 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客觀原因是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主觀原因是義和團運功是農民的自發斗爭,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提不出正確的綱領和策略。缺乏嚴密的組織,斗爭手段、武器裝備落后,迷信色彩濃重,這都是農民階級局限性的反映。○ 教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單純的農民斗爭不可能挽救中國。農民既無法摧毀封建制度,也不能阻止半殖民地化的進程,中國革命的任務要靠新的階級力量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完成。○ 意義: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它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義和團運動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迫使列強不得不放棄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二推行“以華治華”的策略,繼續扶植清政府作為侵略工具。同時,義和團運動也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3、《辛丑條約》的簽訂①時間:1901年②簽字雙方:八國+西、比、荷共11國③性質: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④主要內容:【經濟上】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由帝國主義控制,作為償付賠款之用。【軍事上】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北京到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政治上】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最能體現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外交上】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⑤影響: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地位】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4、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落后就要挨打,以史為鑒,吸取教訓,堅持黨的領導,勤奮學習,將來為國家的強大,中華的振興貢獻力量。①.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性質),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領下,從大沽經天津乘火車進犯北京。侵略軍在廊坊被義和團圍困;義和團最終取得廊坊大捷。②.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十一國(八國以外再加上荷蘭、比利時和西班牙)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③.《辛丑條約》的內容: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加上利息共9.8億兩),以海關等稅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④.《辛丑條約》的危害: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注意:重要問題1、《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鎖,請你結合《辛丑條約》主要內容,談一談該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危害。A巨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的勒索,為支付這筆巨額賠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蕭條;另一方面大量舉借外債,便利列強通過貸款控制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B 清政府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使清政府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C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清政府完全處于外國軍隊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國主義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D在北京設“使館界”,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各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2、西方某歷史著作認為:林則徐虎門銷煙,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爆發,如果沒有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就不會爆發,這一觀點你贊成嗎,請結合史實,寫一篇50—150字的辯論稿。這一觀點不對,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正義行為,英國殖民者以此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決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歷史的必然性,因為工業革命后,英國工業發展水平很高,資產階級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工業原料,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3、《辛丑條約》簽訂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為什么?答:這種說法有道理。通過《辛丑條約》,列強對中國進行了又一次駭人聽聞的經濟掠奪。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國主義的軍事監督和武力控制之下:按條約要求,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使清政府官員變成了帝國主義的“守土官長”,慈禧更是對洋人言聽計從。這些均表明清政府已經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忠實走狗。說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毫不為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